文本秘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秘妙,语文教学之秘妙
——福州行之听讲座笔记
七号上午听了王崧舟老师《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这一精彩讲座,现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文本秘妙”
王老师认为“文本秘妙”是语文安身立命的支点,是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个性、特征、独到之处。
1 、从表达的角度来说,它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
2、从接受的角度来说,它是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字表现与存在,充满着一种“张力”。
3、从比较的角度来说,它是文本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是“这一个”,而非“这一类”。
4、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它是隐藏在话语背后的语言创造和价值,盈溢着“创意”。
二“文本秘妙”的分类
1,侧重于“文本内容”的秘妙
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所谓“定篇”类教材,意在让学生重点学习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类教材就应侧重于“文本内容”,包括其中蕴含的A不朽的形象,B永恒的情感,C深邃的意蕴,D美妙的境界。如《伯牙绝弦》一文,执教者应关注的不是其语言形式——毕竟,我们是绝不要求小学生学会用文言文来表达的——而应着力解读其中的“知音文化”。
2侧重于“文本形式”的秘妙
所谓“文本形式”的秘妙,包括A表达方式,B修辞手法,C结构特征,D音韵节奏,E文本构思(诸如写作动机,作品寓意,选材,定体,布局之类)等。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前两句似乎并没有写出西湖的特征,移用于太湖、洞庭湖、青海湖等也可以。这首诗之秘妙就在于后两句。
王老师赞其为“千古一比”——将西湖比作西子,多妙呀!A从神韵上看,“宜”字妙呀!西湖晴时潋滟、雨时空濛,皆好,西施晚上淡妆、白天浓抹,都美——两者都是全天候的美呀!B从气韵上看,“水”!西湖,“湖”!而西施,“沉鱼”!欲把西湖比玉环,太“肥”;欲把西湖比昭君,太“平”;欲把西湖比貂禅,太“惨”;唯有比西子,刚好!C从风韵上看,“清”!西湖之美美在天然清逸,不似苏州园林,极尽雕饰。而四大美女中,也唯有西施出身贫家,以清水出芙蓉之姿美名远播,不似另三女出身豪门。D 从情韵上看,“柔”!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皆是吴越文化阴柔之美,与燕赵文化之阳刚美截然不同。E从音韵上看,“西”!
正是因为有这“千古一比”,回头再看前两句,无一不突出西湖之特征呀!
其实,我觉得,王老师所说的“侧重于文本形式的秘妙”,我们教学时,就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培养遣词造句之“语感”、“语用”。毕竟语文阅读与日常阅读有一明显区别,语文阅读是负有学习任务,绝不能仅是“悦”读。
3“言意兼得”的秘妙
对一些材质皆美的佳篇,如经典诗文,精美小品,隽永嘉辞等,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关注其文本内容,去理解、感受、感悟,又要引导学生关注其文本形式,去品味、琢磨、内化、迁移。王老师举了人教版教材某册“生命”这一单元中的《花的勇气》为例。
三,“文本秘妙”与“教学内容”
王老师说,“文本秘妙”解决了“有什么”的问题。但我们还要考虑“教什么”的问题。不能,想把一切都要塞给学生,那只会让学生消化不良,什么都想要,往往是什么都要不到。
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文本秘妙”转化过渡为“教学内容”。
执教者必须做的,先是“发掘”,再是“优选”,最后还得“重组”。
如何“优选”?在当天下午,评点彭老师的《刷子李》时,王老师讲到了如何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提出了四个标准——1,文本秘妙的语文特征;2,文本特点,即它在同类作品中的特点;3“统领特色”,也就是看它能否成为串“珍珠”的“线”;4,内化特征,也就是它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当时,王老师举了《长城》一课为例,发掘出了《长城》一课中15条文本秘妙,再从出选出他认为合适的5条,以核心价值为线,有机串起另四条。
四“文本秘妙”与“教学策略”
王老师介绍了四种基本的“教学策略”——1,比较;2,还原;3,积累;4,迁移。我们可以将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如1,2结合,将文本秘妙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123结合,将文本秘妙转化为学生的“语感能力”;123结合,将文本秘妙转化为学生的“语用知识”。
讲座中,王老师以其生动优美而且风趣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信手拈来,使听讲者无不为其渊博和从容所倾倒。会场中有静静的思考有会心的轻笑,也许大家都同我一样的感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敢说,从几堂观摩课,一节讲座就开始走上“诗意语文”之道,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王老师的一场讲座,至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从此,我们心中,多了一种思考。因为这种思考,我们将开始关注,开始判断,开始选择,开始尝试,开始有自己的收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