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提要模版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提要模版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提要模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1.1.既有状况

1.2.天津站改建方案

1.3.工程范围及内容

1.3.1.站前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1.3.

2.站房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1.3.3.四电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2.设计概述

2.1.主要技术标准

2.2.设计概要

2.2.1.站前工程

2.2.2.站房工程

3.自然条件

3.1.地形地貌

3.2.地质特征

3.3.水文地质特征

3.4.地震动参数

3.5.气象特征

4.工程建设条件

4.1.施工用电条件

4.2.施工用水条件

4.3.通信条件

4.4.交通运输条件

4.5.周边环境条件

5.工程特点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编制范围和依据

1.1.编制范围

1.1.1.站前工程主要范围

1.1.

2.站房工程主要范围

1.1.3.四电工程主要范围

1.2.编制依据

2.总体指导思想

3.总体施工目标

3.1.质量目标

3.2.工期目标

3.3.安全施工目标

3.4.文明施工目标

3.5.环保目标

3.6.文物保护目标

3,7,服务目标

4.施工区段及任务划分4.1.总体施工区段划分

4.2.施工任务划分

5.总体施工顺序

5.1.施工过渡的指导思想5.2.主要节点的工期安排

5.3.主要施工顺序

6.施工准备

6.1.技术准备

6.2.资源准备

6.3.现场准备

7.现场组织机构设置

7.1.机构组成

7.2.机构管理职责

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大临工程

8.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

8.2.临时工程

8.2.1.站前临时工程

8.2.2.站房临时工程

8.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8.3.1.项目经理部驻地

8.3.2.各施工区段场地布置

9.本工程重点、难点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9.1.工程重点

9.2.工程难点

9.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采取的措施

9.3.1.组织措施

9.3.2.技术措施

第三章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1.工期目标

1.1.总体工期目标

1.2.专业工程工期目标

1.2.1.站房工程

1.2.2.线桥工程

1.2.3.通信、信号、电力、供电及接触网工程

1.2.4.调试及验收

2.施工进度计划

2.1.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2.站房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3.工期保证体系

4.工期保证措施

4.1.组织保证措施

4.2.技术保证措施

4.2.1.一般性保证措施

4.2.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4.2.3.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2.4.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4.2.

5.交叉施工保证措施

4.2.6.既有线上施工保证的针对性措施

4.3.资源保证措施

4.3.1.投入精良高效的施工设备

4.3.2.周密计划,确保物资供应

4.3.3.调集备足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施工人员

4.3.4.工程款专款专用

4.4. 合同保证措施

5.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

5.1.进度风险管理措施

第四章劳动力组织计划

1.站房工程劳动力组织计划

2.站前工程劳动力组织计划

2.1.路基工程劳动力组织

2.2.桥涵工程劳动力组织

2.3.轨道工程劳动力组织

3.四电工程劳动力组织计划

3.1.通信专业劳动力组织

3.2.信号工程劳动力组织

3.3.电力专业劳动力组织

3.4.牵引变电专业劳动力组织

3.5.接触网专业劳动力组织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1.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质量检验设备配置原则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3.施工机械设备、试验、测量、检测设备仪器保障措施

第六章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供应方式

2.运输方式

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4.保证材料供应措施及应急预案

4.1.保证材料供应措施

4.2.材料供应应急预案

第七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1.专业施工方案

1.1.站前工程

1.1.1.路基工程

1.1.

2.桥涵工程

1.1.3.轨道工程

1.2.四电工程

1.2.1.通信工程

1.2.2.信号工程

1.2.3.电力工程

1.2.4.牵引变电工程

1.2.5.接触网工程

1.3.站房工程

1.3.1.站房工程简况

1.3.

2.站房工程施工区段划分

1.3.3.站房工程施工部署

1.3.4.站房工程施工程序和顺序

1.3.5.站房工程施工流向

1.4.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

1.4.1.给排水工程

1.4.

2.站场建筑设备

2.重点工程施工方案

2.1.站房工程

2.1.1.组织机构及队伍安排

2.1.2.机械布置

2.1.

3.周转材料的准备

2.1.4.应用施工技术介绍

2.2.施工要点封锁过渡方案

2.2.1.线路及信号工程施工过渡方案

2.2.2.接触网工程施工过渡方案

2.2.2.1.既有接触网临时悬挂施工过渡方案

2.2.2.2.临时下锚施工过渡方案2.

3.无柱雨棚工程

3.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3.1.站前工程

3.1.1.路基工程

3.1.2.桥涵工程

3.1.3.轨道工程

3.2.站房工程

3.2.1.测量工程

3.2.2.土方工程

3.2.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3.2.

4.地基处理

3.2.5.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3.2.6.高架桥施工方案

3.2.7.钢结构施工方案

3.2.8装饰工程

3.2.9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

3.2.10给排水工程

3.2.11电气工程

3.3.四电工程

3.3.1.通信工程

3.3.2.信号工程

3.3.3.电力工程

3.3.

4.牵引变电工程

3.3.5.接触网工程

第八章施工期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监测

1.工程概况

2.检测方案

2.1.监测依据

2.2.监测项目和内容

2.3.监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2.3.1.围护桩顶平面位移及沉降

2.3.2.围护桩及土钉内力测试

2.3.3.土体压力监测

2.3.4.土体侧向变形监测

2.3.5.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线路的沉降和位移观测

2.4.监测项目警戒值和应急措施

2.4.1.警戒值确定原则

2.4.2.境界值的确定

2.4.

3.应急预案

2.5.提交成果

第九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质量目标

2.创优规划及措施

2.1.创优规划

2.2.创优措施

3.质量保证体系

3.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2.质量管理机构

3.3.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3.3.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3.3.2. 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3.3.3. 项目副经理质量职责

3.3.

4.工程管理部质量职责

3.3.5.质量检查部质量职责

3.3.6.物资设备科质量职责

4.质量保证措施

4.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4.2.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4.2.1.路基工程

4.2.2.桥涵工程

4.2.3.轨道工程

4.2.4.四电工程

4.2.

5.站房工程

4.2.6.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4.3.保证工程质量的资源措施4.4.保证工程质量的经济措施

4.5.工程成品保护方案

4.5.1.站前工程成品保护方案4.5.2.站房工程成品保护方案4.5.3.四电工程成品保护方案4.6.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4.7.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4.7.1.路基工程

4.7.2.桥涵工程

4.7.3.混凝土工程

4.7.4.轨道工程

4.7.

5.站房工程

4.7.6.四电工程

5.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

5.1.质量检查人员

5.2.质量管理职责

5.3.质量自检制度

6.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6.1.施工图复核及技术交底制度

6.1.1.施工图复核制度

6.1.2.技术交底制度

6.2.材料设备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检签认验收制度

6.2.1.材料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检签认验收制度

6.2.2.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检签认验收制度

6.3.工程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6.3.1.工程流程设计制度

6.3.2.试验制度

6.4.工程质量责任追究、质量事故申报制度

6.4.1.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6.4.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7.其它

7.1.主动接受质量监督和施工监理的承诺

7.2.质量奖励制度

第十章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安全目标

2.安全保证体系

2.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2.2.安全保证体系说明

3.安全保证措施

3.1.安全管理制度

3.1.1.安全保证制度

3.1.2.安全事故申报制度

3.1.3.安全生产责任制

3.1.

4.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3.1.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1.6.安全应急机制

3.1.7.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1.8.对安全管理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制度3.2.安全技术措施

3.2.1.施工测量安全保证措施

3.2.2.路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2.3.桥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2.

4.轨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2.5.站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2.6.四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3.既有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3.1.制度措施

3.3.2.保证设备安全措施

3.3.3.营业线施工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3.3.

4.要点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4.其它安全保障措施

3.4.1.电器设备安全操作保障措施

3.4.2.消防安全保障措施

3.4.3.夜间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4.4.防洪安全保障措施

3.4.5.安全保卫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措施

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和措施

1.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

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

1.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组织保证措施

1.3.1施工环保机构

1.3.

2.施工环保机构的主要职责

1.4.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4.1.思想教育和制度保证措施

1.4.

2.扬尘治理控制措施

1.4.3.有害气体排放治理控制措施

1.4.4.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1.4.5.防止水污染措施

1.4.6.维护生态平衡系统、避免人为恶化环境措施

1.4.7.地表植被的保护

1.4.8.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及油料管理

1.4.9.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5.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2.文物保护措施

第十二章劳动卫生、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1.管理目标

2.管理体系

3.劳动卫生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3.1.劳动保护措施

3.1.1.综合措施

3.1.2.粉尘防治

3.1.3.噪声防治

3.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

3.2.1建立医疗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3.2.2.施工期间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3.3.职业病及传染病预防措施

3.3.1.职业病预防措施

3.3.2.传染病预防措施

3.4.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3.4.1.制度管理措施

3.4.2.施工场地、生活区卫生环境

第十三章文明施工等其他管理措施

1.文明施工目标

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与建设、监理单位的配合措施

2.2.1.与建设单位的配合措施

2.2.2.与监理单位的配合措施

2.3.涉及营业线的施工与运营管理部门的施工配合措施

2.4.与地方有关部门的配合措施

2.4.1.与市政、园林、管线等单位的配合协调

2.4.2.与当地政府、附近单位、居民的配合协调

2.5.对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

2.6.保证消防的措施

2.7.保证治安的措施

2.8.保证施工期间防汛的措施及方案

3.创建文明工地的规划

4. 其他管理措施

4.1.对总包管理的认识、分包计划及对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