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了《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全球有足够运动量的青少年不到1/4,而且一些国家青少年肥胖比例高达1/3。青少年时期是为身体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预防慢性疾病的关键时期。但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病儿童化”。例如: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慢性病已经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增长迅速,青少年的健康频频亮起红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缺乏体力活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据估算,目前每年全球因缺乏体力活动而致死的人数高达320万人,近10年间增长迅速。

1985年至今,我国进行了六次大规模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中国青少年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多个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水平下降现象。《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整体指标值仍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1)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青少年的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越来越小;(2)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青少年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这一安全临界点,全国超过4500万占15%以上的青少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肥胖;(3)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小学生为49%、中学生为67.3%、高中生为79.2%,位居世界前列。(4)速度、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青少年运动能力低下,跑得越来越慢,力量越来越小。目前,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现象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应给予重视,号召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并提出了“体育锻炼让生命更有价值”的口号。

大量的研究表明,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有着诸多益处。科学、规律的体力活动能够起到改善心肺功能,减轻超重与肥胖、强健肌肉骨骼,提高免疫力,愉悦精神等功效。还有专家表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对于运动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这一时期的体育运动行为与习惯可以一直持续到日后的成年生活中。例如,国外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为期21 年的追踪调查表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者,成年后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低。此外,研究表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体力活动水平低者,成年后的体力活动水平也较低。

基于体力活动的健康益处,世界主要国家和多个组织、专家针对儿童、青少编写了“体力活动健康指南”,对儿童和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建议如下:(1)5-17岁儿童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有氧体力活动;(2)大于60分钟的体力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3)大多数日常体力活动应该是有氧运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体力活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

知识链接:

1.有氧体力活动:

有氧体力活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体力活动是指任何富有韵律性的运动,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程度,运动时人体的最大心率在75%至80%之间,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快走、慢跑、健身舞、跳绳、韵律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滑冰、球类运动如篮球、羽毛球等等。

2.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of moderate intensity,MPA),即需要中等程度的努力,运动中可明显加快心律。自我评价的简易方法是以心率和主观疲劳感为标准,即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即主观感觉稍疲劳,10分钟后可以恢复的运动状态。专业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一般在(3-6 METs,METs: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表示体力活动强度的指标。1MET 为一个人休息(静坐)时的能量消耗,相当于消耗1千卡路里/小时。据估计,与静坐相比,一个人消耗的卡路里在进行中等强度活动时可达3至6倍(3-6 METs),在进行高强度活动时可达6倍以上(>6 METs)。中等强度的健身项目包括:快走、健身舞、高尔夫、休闲自行车、园艺、家务、与儿童一起积极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带宠物散步等等。

专家建议:

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保持不仅需要社会与学校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家长的重视。家长应有意识的主动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每天至少坚持1小时的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球类运动等,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每天放学后,可以让孩子先去外面玩一会,家长们也可以陪孩子一起跳跳绳、打打球或做做游戏。此外,学校也应合理安排课外体育活动,不应将每天规定的体育锻炼课换成其它文化课,要将校内的体育锻炼时间落到实处。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向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