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和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与和平发展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当然也需要中国,国际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梦。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开始了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中国梦亦由此开始。
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的主要内涵。
“美国梦”一词最早是由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1931年发表的著作《美国史诗》中提到的。
美国梦包含以下内容:(1)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美国、成为美国公民,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机会平等;(3)限权政府。
中国梦与美国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
相同之处在于,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是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梦更多是美国人的梦,是公民个人对权利、公平正义的社会和政府的作用的思考和追求;中国梦具有更鲜明的国家和民族色彩。
美国梦和新兴的中国梦之间唯一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认为美国梦普适于所有人,而后者则表明每个国家需以自己的方式展望未来。
当今世界正走向多极化,中国梦的定位或许能证明它比美国梦更适合国际形势。
(二)“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中国梦
中国文化具有多民族的特点,所体现的世界图景是多元共生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延续性,千百年来都在与周边和外部世界积极交往互动,体现出极大的弹性和包容性。
源自欧洲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国梦也是在这一语境下产生的。
中国梦具有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特点。
中国文化不排他,具有人本主义的特点,允许不同宗教的和平共处。
一个灵活开放、成熟厚重的中国梦也有着移风易俗的特性。
上海就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国际大都会,寻求自己人生发展的机会。
这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城市,也是兼容并包的中国梦的现实体现。
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我们对共同体的集体认同。
这套价值观念的核心不是绝对排他的,而是具有圆通性、亲和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因此兼容并包的中国梦更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中国梦”与国际社会
中国正为“民族复兴、民生改善、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以及军力增强”而努力,这样的努力也必将惠及中国的贸易合作伙伴。
国际社会通常认为,对于一个经济上正在扩张的力量来说,“军力增强”是必要的,前提是这种增强是防御性的,并且会对国际安全有所贡献。
显然,“以和为贵”的中国在军事方面绝不会主动出击,“增强军力”绝不会是以挑起战争为目的。
相反,在保护我国领土安全的前提下,我国矢志不移的坚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也有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为各国营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方面,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入重塑国际经济体系的行列,以稳定国际经济,稳定国际环境。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希望中国的加入能有助国际组织的发展,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冲突,维护和平。
(四)中国梦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梦想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当然也需要中国,中国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繁荣,取决于地区和世界环境的稳定,所以中国的发展也要确保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发展不会过于担心。
中国不会单独做着它的中国梦,中国同样也希望和其他国家共同进步,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面,美国和欧洲之间保持了某种稳定和谐的关系,因为美国和欧洲为世界提供了整个世界的公共产品,包括自由贸易和安全等,现在美国和欧洲建立新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影响也会不断地增加,中国也会成为国际事务非常自信的参与者。
(五)为实现中国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代大学我们应该怎么做
1、努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在当代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综合国力的提升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能在国际舞台上以科学技术实力赢得优势的国家和民族,就只能处在被动和挨打的地位,我们要正视日益严峻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的竞争。
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有志气,有决心,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用双手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肩负成为新世纪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国的历史使命。
2、担负起振兴中华伟大复兴的建设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振兴中华,繁荣昌盛和社会兴旺发达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特殊责任,能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作出了要求。
对振兴中华这个伟大的任务,就要求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3、努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也应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理解,共同进步,共同带动世界走向繁荣。
当代大学生更应努力学习中国文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让世界各国接纳并欣赏中国文化。
4、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世界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对和平环境的要求。
经济强国的梦想比军事强国的梦想更有吸引力,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为世界和平的持续创造了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中心问题,是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条件。
和平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些历史条件,客观地要求当代大学生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和平与发展为已任,肩负历史使命的必要性,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这个和平的机会又给当代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向世界展现自我的平台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伟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