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岁月的动人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时候,我就听说过红旗渠的故事,看过《红旗渠》电影记录片,唱过《红旗渠》的电影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今日我们将在分局领导的带领下去领会那条“幸福之渠”的丰富内涵,倾听几十年前艰苦岁月的动人故事。河南省林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60年,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并给这条渠取名为“红旗渠”。红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充饥。20万林县民工克服种种困难在太行山上劈山开石,架起157个渡槽,打通211个隧道,终于修成宽8米,高6米,全长71公里的总干渠,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堪称为人力、人智、人气的绝笔。不要说在当时那样的条件,就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相当因难的。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的建成,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观景。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继续做好长期艰苦创业的准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需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不懈奋斗。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条件好了,但前进道路上还有高山险阻,还有激流险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干部的工作环境好了,文化也高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淡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差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红旗渠的修建,是当年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一个典范。当年的林县县委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这里,党的任务、人民的利益、改造大自然和发展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同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先进典型学习结合起来,教育广大领导干部树立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牢记两个务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使红旗渠精神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读一读红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们今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观“红旗渠”有感

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在上学的时候就耳闻“红旗渠”诸多感人故事。四十年后的今天,随单位党组织的纪念“七一”党员参观团队,有幸参观了“红旗渠”,亲眼目睹了林县人决战大

自然的旷世杰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参观“红旗渠”的少部分区段,但足以让人感受到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的那种让人震撼的壮观情景,而感慨万千,自古天河只有上苍有,今朝天河也能建人间。观后欲述艰险、欲述悲壮、欲述宏伟、欲述辉煌……自感无亲临其境之体验。欲书赞歌,自觉无妙笔生华之文才。笔者想通过记下的一组组数据来感受这一奇迹的宏伟及其震撼力。

红旗渠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上至80岁老人,下至16岁青少年共30余万人参战,在太行山侧、浊漳河畔,摆开70公里长的劈山引水战场,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山洞,其中最为艰巨险要首推“青年洞”工程,海拔高,作业面都在悬崖峭壁处,300余名青年担当突击手,腰系悬索,手挥大锤钢钎,悬空作业,硬是一锤锤一钎钎,一寸寸向大山腹部凿进。艰苦奋战17个月,终于凿通一条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隧洞,开通了咽喉工程。架设152个渡槽,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用水泥6750吨(其中自造占77.1%)炸药2740吨、石灰14.5万吨,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垒成宽2米,高3米的城墙,可以贯穿祖国南北,将南国的广州和北疆的哈尔滨连接起来。十年奋战,修成总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被中外友人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建成四十多年,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成为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旗渠展示着林州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闪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在这里参观学习,可以使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斗志受到鼓舞。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人生旅途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