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现状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现状和作用[摘要]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关注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那么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目前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现状又是怎样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文化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属于人类学、民族学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教师已开始关注并越来越重视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一、文化的传递
提到文化,一般是指特定社会中的各代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并在社会生活中深刻影响着特定社会中的人的行为。从微观方面来说,在彼此没有很好了解和尊重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是对立。从宏观方面来说,近几十年来,迅捷的电子通讯,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经济等等,已经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因此,当今学生应学会的是如何在如今的新的环境下作一个适应潮流之人。于是,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在社会中沟通,如何在国际大环境下更好交流。
文化传播通常被误解为往学生的大脑里填塞长辈的经验或者是别的国家的文化,而这恰恰是不对的。首先,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允许文化被单一化;其次,文化的传递并非简单的填鸭式灌输。相反,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沉浸到不同的文化中,即文化个体中。尽管教师会认为他们已经传授了最好的和最重要的文化知识给学生们,而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传输自己的观点和自己所了解的个别文化而已。
二、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培养学习不同文化的积极态度
学习文化过程中可以采用观察法,也就是观察不同人的不同行为举止,比较和自己文化的异同,这反过来会加深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同时,我们在发现文化相异性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文化间的相似性。
2.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当我们进入一种文化的时候,我们会陷入“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状态。“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是复合外来词,属于半音半意: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跨文化研究专家Robert Kohls在他的一本书《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 Kit for Overseas Living)(1979)中把“文化休克”定义为:
“当人们去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休克。这来自于你所遇到的不同于你自己的做法、组织、感知或评价事物的方式的经历,而且这些不同的方式又威胁到了你潜意识中最基本的信仰,这一信仰就是自认为所处文化上的习俗、假定、评价和行为是永远‘对’的。
“换句话说,你所熟悉的每一件事——从日常事务、交通方式、食物和语言到价值和信仰体系都不见了。你觉得就好像有人突然把你屁股下面的垫子抽走了一样难受。就好像你原来的文化的影子一下子消失了,一下子就变得无影无踪了。应对“休克”尴尬的办法就是提高适应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便避免交流误会,使交际顺畅。” Robert Kohls明确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给我们如何应对文化休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3.发展跨文化交际技能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人们有了更多机会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所以除了学习英语语言,更好地发现和了解各国的文化异同也变得很必要。在国外,除了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之外,在社会中,如商业界,国家机构等也有很多部门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换句话说,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应该更多的放到实践中来,不应仅限于纸上谈兵。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意义远远大于理论意义。
三、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是不可分的。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同时也是发展交际能力,即发展用第二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可将外语教学看为是跨文化交际教学。
20世纪80年代,我们采用的是一套统一的教学大纲,并出版了相关的教材。1987年,开始在国内实行外语四、六级考试,在外语教学史上起了肯定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对新型劳动力人才的需要的形势,中国开始意识到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也必须学好技能以适应社会更高的要求,他们在外语听、说上的不足显现出了教育的滞后。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取得的分数;第二,外语教师仍过多的使用语法翻译法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互动,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而就学生而言,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通常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查字典,背单词和分析句子结构,如此种种仅能帮助他们擅于阅读,长与应试。相反地,当他们面临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陷入困惑和烦恼中。我们可以将其总结如下:
1.传统教学法,使学生强于阅读、词汇,语法和词汇作为主要的教学计划,结果导致学生弱于交际(包括发送和接收交际代码)。
2.单一的学习手段。学习中文的方法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模式选择。学生仅注意对词和句子的理解,很少关注语篇和传递出的交际语码。
3.与综合应用语言相比较,学生们不擅长跨文化交际。
当学生使用语言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遇到文化瓶颈。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价值观产生对立时。隐藏于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无法回避的,对价值观的理解可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正如大家所知,语言纠错是较容易的,但涉及到语用和文化就容易引起误解和麻烦,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交际时,能流利使用第二语言的人并不意味他掌握了相关的文化和价值观,而母语使用者则会想当然的认为说话人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因此,说话者的语用错误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故意的,甚至会引起文化冲突。所以,学习外语除了学习语言本身的知识,还必须学习特定的文化知识。
同时,我们也不能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简单和跨文化交际划等号,这四个技能仅仅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语言学习有别于文化学习,在交流中较好的表达自己有赖于具体的场合、语境和文化背景,也让我们明白孤立学习语法知识是不能应付跨文化交际的。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也就是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的沟通交流。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意识到外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而语言也是文化和社会的一部分,它们都将在教学大纲、课程和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如何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是一条有待进一步探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