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河北乐亭一中杨海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4:“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 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 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2、错误的探索
1)、大跃进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不断大幅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各地掀起虚报高产浪潮
高速度 虚报高产
高指标
高估产
以“浮夸风”为代表的五风盛 行
1958年《人民日报》经常出现的一句话: “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感悟历史】
我们失去了什么? 材料5: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 覆盖率仍为20%,20世纪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只 剩9%。
材料6:从1957年到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而农业下 降22.8% ……工业内部各部门,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 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急剧下降。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感悟历史】
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 亩产情况----你信吗?
6月30日报道5103斤 1月9日报道2000斤
7月25日报道9195斤
9月25日报道130434斤 “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 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 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
我们在做什么?
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
大跃进铁姑娘宣传画
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 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千斤重的大南瓜
我们在做什么?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英雄模范: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F g 乌鲁木齐 h
兰新铁路 包头
大庆油田 大庆 包头钢铁公司 北京 大港油田 天津
东营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兰州 兰包铁路 胜利油田 上海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武汉 武汉钢铁公司 贵阳 柳州
十年建设时期的 主要建设成就
黔桂铁路
1958年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 ①主要原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上左的 错误的影响 ②苏联因素: 中苏关系破裂、撤走全部专家和技术人员 ③自然灾害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受害最为 严重,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当 时土地受旱时的情景
4、目的: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5、意义: 1)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2)
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此期的科技方针、政策: 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国家重点科技 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发表的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敌我矛盾已基本解 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反映在各个方面。
是中共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结合国情探索本国 社会主义的开始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曲折发展的十年) (1956--1966)
2)中共“八大” 背景: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国内形势发生根本变化: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内容: ①分析主要矛盾变化: 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需要同现实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②规定主要任务: 尽快将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③制定经济建设方针: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民族团结: •多党合作: 重申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八字方针; •健全法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发扬民主: 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 意义: 是一次正确的探索,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4、十年探索中的主要成就:
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建设: 新修铁路八千公里,除西藏外其 它省区通了铁路 (3)能源建设: 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
3、十年建设成就
总体特征:两头好,中间差。
主要成就:
建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建三大油田,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 建兰新、包兰铁路 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世界首次成功研制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素岛
②农业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劳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③分配体制: 平均主义、大锅饭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感悟历史】
人民公社好 (1958年) 人民公社时期的“共产风”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空山吃坐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三、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
1、崭露头角: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特点: ②主题: ③中国作用: 2、力挽狂澜: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原因: 帝国主义挑唆不同社会制度 国家间的矛盾 ②“求同存异”方针: 内容:同:遭遇、任务、愿望;异: 制度、意识形态; ③意义: 意义: 迎来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建交高潮 ④万隆精神: 团结、友谊、合作 ①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 正确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1956 八字方针的制定 1960
1956
失误
社会主义建 设总路线 1958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为什么大跃进在中国行不通?
材料一:毛泽东痛切地感到:大跃进的主要教训之 一,就是没有搞好综合平衡。他指出:大跃进中,一些 指标定得那么高,……都有一部分主观主义,对客观必 然不认识。讲了多少年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就是不注意, 就是不讲综合平衡。
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感悟历史】 什么是人民公社的特点?
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 ①“两种教育制度”:
②“两种劳动制度”: 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制与半工半读 3、作用: ①到1965年,中国教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奠定了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 ③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
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2、时间、人物: 1957年春、毛泽东
3、内容:
①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 ②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③处理的方法: 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4、目的: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此期的教育: 1、教育方针: 全面发展教育 标志: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 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觉悟、文化的劳动者。 2、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这一时期的文化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建设逐步展开,急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 2、提出: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3、内容:
百花齐放 指在艺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指在学术问题上
3、纠正错误:
①开始: 纠正农村中“左”倾错误 ②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包括:农、轻、重比例;生产与基建; 积累与消费比例;巩固:已取得的经济成果;充实:轻工业 和手工业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长率
中心
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 ③成效: 济恢复和发展 (1)基础工业建设: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主 观愿望;但忽视了经济规律。
比较两个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 正确 社会主义总路线 错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忽视客观的经济发展 规律
内容
特点
一化三改 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 系并举
2、八大后,我们做了什么?
材料3:“北戴河会议……认为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将使 我国粮食产量比1957年增产一倍以上。……在1958年生 产1070万吨钢,即在1957年的产量535万吨增加一倍而 奋斗。” ——何沁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
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建国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三次调整、是生产关系的大跃 3实质:
4违备的理论: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进。
5影响: 打击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四)二者影响:
①造成以“五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生产力的 极大浪费。②导致了三年(1959---1961年)经济困难。
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三)文化事业的成就
类别 作品名称
《红岩》 《红日》 《红旗谱》 《创业史》 文学创作 《保卫延安》 《谁是最可爱的人》 《林海雪原》 《雷锋之歌》
电影 剧目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 《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
《龙须沟》《茶馆》 《蔡文姬》 《关汉卿》 《文成公主》
音乐舞蹈史诗 歌剧 芭蕾舞剧
《东方红》 艺术精品 《洪湖赤卫队》 《红色娘子军》
柳青
柳青《创业史》封面
郭沫若
《蔡文姬》剧照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老舍话剧《龙须沟》
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首演
歌剧《洪湖赤卫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56-66)
1、正确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 ①背景: A一化三改后期,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和
农、轻、重比例失调。 B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 盘否定,使中国想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①时间: 1956年4月 ②内容: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③意义:
《新中国初期外交》知识结构: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方针: 1、国际形势: 主: 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
次: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2、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3、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原因: ①国际形势②意识形态③目的
影响:①巩固成果②维护主权、独立 实践: 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苏结盟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原因: ①内部、②外部 2、内容: 3、意义:
(一)原因: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
根本原因:指导思想的左的错误
(二)大跃进运动: 1特征: 以大练钢铁运动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2违备的理论: 违备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影响: 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②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 领导人错误地认为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
原著
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 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
1957年,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 泽东也提出中国用15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 产量赶上英国,但1958年先改为7年,后改为3年 赶上英国。
天上繁星点点, 地上红光闪闪, 王母惊呼玉帝打颤, 感叹天上不如人间。
大跃进以“大炼钢铁运动”为中心,党中央 主张要“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一大二公
大:公社规模大
公:公有化程度高 平:绝对平均主义
一平二调
调:无偿调拨物资、管 理上高度集中
图1:生产队的饲养场
图3:生产大队的“加工厂”
图2:社员在参加集体劳动
图4:“公共食堂真好!”
通过上面四幅图片谈谈你对人民公社体制的认识?
人民公社体制: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牲畜、农具等):
集体所有(公有制)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共产风
贵州
为什么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材料二: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就是
搞“一平二调”。……一切财产上交公社,……统一 分配,……成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违背客观实际情况—— 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
2、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