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论文 试论中国教会大学消失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教会大学消失原因
摘要
教会大学在中国近现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研究教会大学的消失,对当下的教育改革、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教会大学的消失,由于其美国和宗教的背景,一般认为消失原因主要是政治性的,中美关系的恶化是其主要原因。
宗教政策改革、办学特色不符国家需求、全面苏化在教会大学的消失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试图对该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教会大学,抗美援朝,基督教,文理,全盘苏化,院系调整
目录
一、绪论 (1)
1.1教会大学的意义及消失 (1)
二、建国初中美关系的恶化 (1)
2.1抗美援朝前的中美关系 (1)
2.2 抗美援朝后的中美关系 (2)
三、宗教改革 (2)
四、大学专科化趋势 (3)
五、全面苏化 (4)
六、结语 (4)
参考文献 (5)
一、绪论
1.1教会大学的意义及消失
教会大学一般指19世纪、20世纪天主教会和基督新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
自1879年圣约翰大学的前身圣约翰书院成立于上海以来,教会大学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星火燎原,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顾颉刚、林语堂、周有光、张爱玲、赛珍珠……可以说,教会大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曾经饱受称赞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等现在都已不复存在,甚至相当一部分民众已经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些著名大学的存在。
探讨教会大学的消失原因,在铭记历史、缅怀先哲的同时,对当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具有不可小觑的指导意义。
二、建国初中美关系的恶化
2.1抗美援朝前的中美关系
解放战争结束后,共产党接替国民党成为新的执政党,如何应对美国成为一迫在眉睫的问题。
对此,毛泽东在1949年6月正式提出“一边倒”方针①,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确立了新中国在建国后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方针;美国于1949年1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1 号文件也明确提出由“尽力阻止中共在中国获胜转为尽力阻止中国变为苏联的附庸。
”②在此背景下,毛泽东于1949年8月发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文中强调“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我国许多有名的学校如燕京、协和、汇文、圣约翰、金陵、东吴、之江、湘雅、华西、岭南等,都是美国人设立的。
”③相应地,教会大学的课程开始变革,增加新民主主义等课程,替换三民主义等课程。
教会大学的悲剧结局似已显现。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1472 ~1473页
②《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51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1434~1435
2.2 抗美援朝后的中美关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迅速卷入战争,抗美援朝志愿军赴朝后,中美关系迅速恶化,处于对立的局面,对与美国联系紧密的教会大学造成巨大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政府迅速加强对教会大学的掌控,随后各教会大学陆续开展批判帝国主义以传教为名行文化侵略之实的活动。
相应的,各教会大学的相关负责人积极做出响应。
在中国基督教界发表“防止帝国主义利用教会危害中国人民”的宣言中,燕京大学陆志韦、赵紫宸;齐鲁大学杨德斋;华西大学方叔轩等各教会大学领导人在上签名①。
周恩来总理对教会大学有相关看法:“(一)在一个独立民主的国家里, 不允许外国人办学校, 除非是他们的侨民自己设立而为教育他们的子女的学校, 这是世界通例。
(二)外国人在旧中国所办的教会学校, 因为它们已经办了多年, 所以必须在它真实的遵守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教育方针与法令的条件下, 可以暂允许它继续办, 但中央人民政府保有根据需要以命令收回自办的权利, 更绝对不允许新设这类性质的学校。
”②政府对教会学校的态度坚决而果断。
相应地,美国于1950年末宣布冻结其管辖区内的中国公私财产,两国关系恶化到了极点,依赖美国津贴的的教会大学丧失其主要经济来源。
可以初步断定中美关系的恶化是教会大学消亡的主要原因。
三、宗教改革
3.1 建国初期宗教界的革新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势力仍存有控制中国教会的妄想。
解放广州时,传教士黎伯廉对中国教牧人员说:“你们要坚守岗位,共产党经济无办法,到时要垮台。
”③可见,外国传教士根本没有撤退的打算,而是想着留下来继续从事名为传教实则为颠覆共产党统治的活动。
他们首先散布谣言,说什么“共产党迫害宗教”、“共产党消灭宗教”。
对此,国内宗教界进步人士迫切渴望革新运动。
早在1948年,吴耀宗就发表过《基督教的时代悲剧》一文,指出中国基督教已被帝国主义利用为侵略中国的工具,主张基督教不能依赖资本主义,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1950年,吴耀宗、赵紫宸等40余人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④一文,强调“三自”原则,即“自治”、“自养”、“自传”,主张断开与帝国主义的联系。
具有教会背景的燕京、圣约翰等大学虽已逐渐不再强调其宗教性,但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仍受到相当巨大的冲击。
3.2 建国初期的宗教政策
①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02 — 303
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 —1975)》,海南出版社1998,62 — 63.
③③能真沛,《解放前后帝国主义传教士在广东的阴谋活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62年9月),第112页
④《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对于吴耀宗等宗教界进步人士提出的改革,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欣赏。
1950年,周恩来在基督教问题座谈会上发表了《关于基督教问题的四次谈话》,会上指出:“今天,美帝国主义仍企图利用中国的宗教团体来进行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活动”,而宗教团体应该“把民族反帝的决心坚持下去,割断同帝国主义的联系,让宗教还它个宗教的本来面目……我们只要求宗教团体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肃清帝国主义的影响。
我们不搞反宗教运动”。
①对于外国捐款这一敏感问题,也即是教会大学的主要经济来源,国家的处理方针颇为灵活,并未一棒打死。
对于国外捐款,周恩来指出要加以明辨,如果是有附带条件的援助,就不能接受。
此后不久,国家出台了具体处理原则,对教会学校有了明确的要求:教会学校“应视为私营事业,政府本公私兼顾原则,一视同仁。
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同时在教会办的高等学校中亦得设宗教课为选修课。
教会学校内不举行宣传宗教的或反对宗教的展览会。
”②作为教会学校,宗教是其重要特色。
该政策出台后,宗教在教会大学中的存在感急剧弱化,教会大学的特色逐渐消失。
四、大学专科化趋势
4.1 新中国建设的需要
建国后,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相应的,大学也要配合国家的需求。
1950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全国高等教育第一次会议致开幕词,指出了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方针:高等教育“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而首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因为经济建设乃是整个国家建设之本。
”相应的,政府对高等院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在力求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全国课程改革的工作,还应“创设各种专科学校,并在各大学各学院添设必要的系和设立切合实际需要的专修科或训练班。
”政府特意指出“私人办的和教会办的私立高等学校,也都必须服从人民政府的法令,奉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政策。
”③
4.2 教会大学的学科特色
然而,当时教会大学的特色学科多为文理学科,比如燕京大学的社会、新闻等享有盛誉,又如东京审判时的中国律师超过一半出自东吴大学,沪江大学的化学也名声在外。
教会大学的学科实力虽极为强劲,但这些文理学科在当时被认为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对于短期内的经济建设等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工业亟待发展。
比较尴尬的是,各教会大学工科规模较小甚至并未设置。
以燕京大学为例,燕京大学自1946年始设工学院。
而发展工业,必离不了实力雄厚的工科。
在大学专科化的趋势下,国家强调经济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文理科见长的教会大学,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20— 223.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08— 411.
③教育部马叙伦部长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开幕词,人民日报,1950-06-14(01).
教会大学的处境愈发危险。
相应的,报考工科的学生大为上升,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则显著下降。
1950年10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接办辅仁大学,拉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办教会大学的大旗。
大学专科化趋势加速了教会大学的消亡。
五、全面苏化
5.1 全面苏化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一边倒”方针,主张向苏联学习。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确立了教育改革方针,主张“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①。
1951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改革策略,包括院系调整在内的制度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即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这些改革,教会大学的学者基本上的看法认为大学应当维持一定的水平,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高名凯认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在于培植程度比较高的‘准通才’,那么,这种教育本质上就是慢性的”,并反对“把大学校名存实亡的改为专门学校”②,这实际上为思想改造埋下了伏笔。
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浓郁的苏联色彩,上文提到的专科化趋势也在这些政策中得到充分的展现,院系调整尤为明显。
尽管院系调整的对象并非仅仅包括教会大学,但院系调整意味着教会大学在大陆的消亡。
1951年末,院系调整正式开始。
政府要求将燕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调整至清华大学组建新的工学院,燕京大学的文、理、法方面各系并入北京大学,校舍也归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
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方案于1952年正式出台。
由于经过了思想改造,各教会大学的负责人均表示支持国家政策,并公开发表言论,认为其“对于国家工业建设和与工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意义。
”③院系调整顺利进行。
1952年5月,出台相关政策,教会大学与原来的公立大学、私立大学融合到一起,教会大学的校名全部撤销。
教会大学正式不复存在。
六、结语
教会大学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结局是悲剧的,但故事本身不是悲剧。
教会大学的消亡原因更多是政治性的,特殊年代下的紧张的中美关系注定了其消失。
当然,其学科特点不符合国家需求、宗教政策改革、全面苏化也是其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
①董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53.
②高名凯,谈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光明日报,1950-06-06(01).
③雷洁琼,拥护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光明日报,1952-04-22 (03).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0
[3]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 —1975)》,海南出版社199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董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