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简介
女性需警惕三大常见乳腺疾病
![女性需警惕三大常见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7a51dd2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6.png)
女性需警惕三大常见乳腺疾病乳房胀痛、痛经、消化不良、便秘、失眠......整天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之间,女性常常会出现上述各种健康问题。
由于没有时间或者问题不是特别突出,女性常常会忽略这些小毛病,尤其是乳腺疾病,殊不知日积月累,小小的症状也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乳腺炎分为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乳腺炎类型。
常发生在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6个月的婴儿开始长牙,这个阶段乳头也容易受到损伤,应该小心预防,而断奶期更要警惕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经乳头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
乳腺炎症状发生时,患者会感觉乳房硬块增大或感觉红肿疼痛加重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急性乳腺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乳腺导管堵塞无法及时疏通且出现乳腺炎的症状,应尽早就医,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为了预防乳腺炎,应注意保护乳头,及时正确处理乳管堵塞,乳头破裂等问题。
保证乳房的及时排空以及避免压迫乳房,确保乳房及时有效排空也是防治乳腺炎的关键。
慢性乳腺炎多见于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人群,此类患者的感染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近年来慢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以浆细胞性乳腺炎和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为主。
本病的特点是乳房肿块坚硬不容易消散,化脓较晚,不易痊愈,反复发作,好发于40岁以下女性。
慢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为局部单一或多发包块,疼痛不重,表面红,皮温稍高也,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可伴有乳头溢液,肿块不容易消退,可反复化脓,有时溢液、肿块、脓肿、瘘管四期表现并存为复杂类型。
慢性乳腺炎大多为单侧乳房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全身症状不明显,极少出现畏寒发热。
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病变特点、病程、患者的意愿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外科乳腺知识点总结
![外科乳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c80d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4.png)
外科乳腺知识点总结1. 乳腺解剖乳腺是人体中一对呈扁平圆形的器官,位于胸骨前后缘之间,紧邻第2至第6肋间,呈树枝状结构。
乳房由腺体和脂肪组织构成,腺体结构较复杂,由小叶、导管和腺泡组成。
乳腺解剖结构复杂,对乳腺外科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2. 乳腺疾病的分类乳腺疾病包括良性乳腺疾病和恶性乳腺疾病两类。
良性乳腺疾病包括囊性增生、乳腺增生、乳腺腺瘤等。
恶性乳腺疾病主要是乳腺癌。
乳腺外科医生要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乳腺疾病,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乳腺疾病的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临床检查包括乳房触诊、乳头溢液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
病理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取材,送检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
乳腺外科医生要结合各种检查手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确诊乳腺疾病。
4. 乳腺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乳腺疾病,乳腺外科医生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对于良性乳腺疾病,如囊性增生、乳腺增生等,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治疗等。
而对于恶性乳腺疾病,如乳腺癌,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乳腺外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乳腺外科包括乳腺解剖、乳腺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乳腺外科医生应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以提供准确、有效的诊疗服务。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腺外科学科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乳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1b3a7bc76137ee06eff91833.png)
⑥ 癌基因 ( c-erbB-2、c-myc、ras 、 癌基因( erbBmyc、 p21)激活或过表达,抑癌基因 21)激活或过表达, (p53)失活或突变,预后差。 53)失活或突变,预后差。 ⑦ 微血管密度、基质蛋白酶、小血管 微血管密度、基质蛋白酶、 及淋巴管癌栓。 及淋巴管癌栓。
4.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 雌激素↑→癌变 ① 雌激素 癌变 ② 遗传因素:部分有遗传倾向, BRCA1基因 遗传因素:部分有遗传倾向, 基因 (17q21)突变缺失。 )突变缺失。 ③ 环境因素:北美、北欧>南欧、拉丁美洲 环境因素:北美、北欧 南欧、 南欧 >亚洲、非洲 亚洲、 亚洲 ④ 放射线 纤维囊性变:非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 ⑤ 纤维囊性变:非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 病毒:小鼠致乳腺病毒。 ⑥ 病毒:小鼠致乳腺病毒。
三、乳腺癌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 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多见于 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40-50岁,好发于外上象限。 岁 好发于外上象限。 多起源于导管上皮,少数来自小 多起源于导管上皮, 叶终末导管。 叶终末导管。
导管内原位癌 粉刺癌 非浸润性癌 乳腺癌 (15-30%) 15-30%) 小叶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癌 (70-85%) 70-85%) 浸润性小叶癌 特殊类型癌:乳头Paget病伴导管 特殊类型癌:乳头Paget病伴导管 Paget 浸润癌,典型髓样癌、 浸润癌,典型髓样癌、 粘液癌、小管癌等。 粘液癌、小管癌等。 非粉刺导管内癌 乳头Paget病伴 乳头Paget病伴 Paget 导管原位癌
2)浸润性小叶癌 )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 占5-10% ,小叶原位癌浸润间质。 小叶原位癌浸润间质。 排列特征: 排列特征: 单行串珠状、 细条索状浸润间质间, 单行串珠状 、 细条索状浸润间质间 , 或环形排列在导管周围。 或环形排列在导管周围。
乳腺疾病百科
![乳腺疾病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6273558ab9d528ea81c77942.png)
乳腺疾病概述: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乳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女性乳房各个时期的变化婴儿期乳房变化:整个婴幼儿期乳房都处于静止状态。
但出生一周左右,有60%的初生儿乳头下面出现蚕豆大小的硬结,双侧乳腺肿大,有时甚至有少量分泌物溢出。
呵护原则:别挤、别揉,听之任之。
乳房是个受激素影响很大的器官,激素变化它就异常,婴儿出生后母体的激素供应突然中断,它立刻发现了。
大约3周以后,婴儿自己调整好体内平衡,乳房自然恢复正常并进入静止期。
少女期乳房变化:从9~10岁开始,乳房因卵巢分泌激素的刺激,出现乳核,并慢慢增大,到15岁时基本成型。
不过刚开始,乳房因为脂肪细胞含量较少,所以比较有韧性,有些人可能两乳房大小不同,随着身体的发育,这种差别会自然消失。
呵护原则:抓住时机,协助发育。
● 乳房的大小虽然和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在此时打好基础也会出现超常发挥。
我们可以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多做胸部运动,例如俯卧撑、游泳及各种球类运动,随时保持挺胸收腹;二是注意均衡营养,不偏食,特别是补充足够的脂肪和水分。
● 适时穿Bra。
穿文胸太晚影响形状,太早妨碍发育,穿戴时间可以依此判断:乳头变得明显、跑动时乳房摇动、乳房轮廓明显。
如果上下胸围差大于16厘米,也可以戴文胸。
另外:文胸不要过紧,戴文胸一天不要超过12小时,每隔三四个月重测胸围以便更换。
成年期月经时乳房在月经前7~10天,受体内雌激素影响开始增大,直到月经来潮激素水平下降,乳房逐渐复原,至月经后7~8天回复正常。
呵护原则:月经前一周内,远离辛辣刺激,尽量吃清淡高纤维食物,以免激素过于活跃,加剧经期乳房胀痛。
妊娠时妊娠期乳腺发育的程度是决定乳汁分泌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常乳房重约200克,妊娠后皮下静脉曲张,腺体管腔扩大,乳晕颜色变深,乳房体积增大,妊娠末期乳房可达400~800克。
乳腺解剖及常见疾病
![乳腺解剖及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e48e9c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3.png)
囊性扩张。 (三)、临床表现:无特殊表现。 (四)、声像图特点: 1、囊肿边界清楚,壁光滑、整齐。呈圆形或
椭圆形,单发多见。 2、内部为均质的无回声区。 3、囊肿后壁回声增强,两侧有侧方声影征。
(五)、鉴别诊断:
1、乳腺脓肿:边界不整、增厚,内为不均质 暗区。
临床表现:早期多无任何症状。最初仅表现 位一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 多为单发,不易被推动。随癌瘤逐渐长大, 可浸入筋膜或库柏韧带,肿块处皮肤出现橘 皮样改变或乳头内陷。早期乳癌即可侵入腋 窝和锁骨下淋巴结,晚期可向肺、肝及骨骼 转移。
(一)声像图特点
1. 肿瘤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 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
2. 结构:每一乳房有15~20个轮辐状排
列乳腺腺叶 -腺小叶(基本单位)- (小乳管﹢腺泡)
小乳管- 乳管(导管)-腹壶部- 乳头 乳腺间有 脂肪、结缔组织、Cooper韧带。
3. 生理:
受垂体前叶-卵巢-肾
上腺皮质激素轴的调控. 乳腺的生理状态受各激素
影响,呈周期性变化 .
4. 淋巴网:(丰富)
2. 内部多呈的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 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3. 肿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 4. 肿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 5. 肿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 6. 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
区。 7. CDFI 肿瘤内血流信号增多,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
脉瘘形成,PSV>20cm/s,RI>0.70。
韧。
(四)、声像图特点:
1、肿块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完整的包膜。 2、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556de11531126edb6f1a1089.png)
★炎性乳癌:
① 年青妇女,尤其在妊娠期或哺乳期。 ② 乳房如同急性炎症,无明显肿块,短期内侵及整个乳房 ③ 转移早而广,预后极差。
★乳头湿疹样乳癌:
① 乳头呈湿疹样改变:皮肤发红、糜烂、潮湿,继而乳头 内陷、破损。 ② 乳晕深部扪及肿块。 ③ 恶性度低,转移慢。 二种特殊乳癌
炎性乳癌
乳头乳晕湿疹样癌
3、恶性病变可疑: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根治术。
乳房纤维腺瘤
一. 病因 •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
二.临床表现
• • • • 主要是乳房肿块,与月经周期无关。 18~25岁多发;最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 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 有恶变的可能。
★肿块: • 增大缓慢, • 质地——似硬橡皮球的弹性感, 表面光滑, 不与邻近组织粘连,易于推动。
(4)固定:侵及胸筋膜、胸肌
橘皮征
酒窝征
乳头方向异常
乳头内陷
皮肤红斑
乳房局部皮肤隆起
肿块突起
肿块突起
腋窝淋巴结突起
溃
疡
乳头溢液
★转移症状:
(1)腋窝淋巴结:上肢淋巴水肿 锁骨上淋巴结:对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2)肺转移:胸痛、气急。
(3)肝转移:肝肿大、黄疸。 (4)骨转移:病理性骨折
2.局限性疼痛:当较大的肿瘤堵塞乳管时。 3.肿块大乳管的乳头状瘤可扪及,挤压肿块乳头溢液。
4.经乳管造影:有膨大的乳管。
【处理】
因有6~8%病例发生恶变,应早期手术切除。 1. 在出血乳管内插入探针或美兰,沿探针作放射状切口, 楔形切除包括病变乳管在内的乳腺组织。
2. 年龄大的妇女,可行单纯任何切除术。
三.转移途径
1.直接转移:侵入皮肤、胸筋膜、胸肌等。 2.淋巴转移: 3.血运转移:可以经淋巴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循环 主要是肺、骨、肝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18f2c11bcc7931b765ce1590.png)
解剖生理概要
• 淋巴回流:
–①大部分经胸大肌外侧淋巴管→腋窝淋 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胸大肌→胸肌间淋 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②乳房内侧→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 结→锁骨上淋巴结。
解剖生理概要
• 淋巴回流:
–③双侧乳房皮下淋巴管相互交通。 –④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镰 状韧带淋巴管→肝脏。
乳腺癌
• 1. 手术治疗
– 经典乳癌根治术:整个乳房,包括 肿瘤周围至少3cm皮肤及乳房周围 脂肪组织+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筋 膜+腋窝、锁骨下淋巴结清扫。 – 扩大根治术:上述方式+第二、三、 四肋软骨和肋间肌,胸廓内动、静 脉及胸骨旁淋巴结。
乳腺癌
– 改良(简化)根治术:保留分或全
部胸肌。 – 全乳房切除术:适用于原位癌、微小 癌及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切除肿块
乳腺纤维腺瘤
• (二)临床表现
– 多见于青年妇女,以20-25岁发病率最 高,15%为多发性,外上象限多见。 – 查体:可触及园形或卵园性肿块,质 韧,橡皮样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 楚,无压痛,活动性好,无乳头溢液。
乳腺纤维腺瘤
• (三)治疗
– 因有恶变可能,故应手术治疗。局麻, 放射状切口,全切,送病检。 – 有条件使用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 旋切系统(The Mammotome System)
乳腺癌
• (四)临床表现
– 最早期表现为患乳出现无痛、单发的小 肿块。多见于外上象限,其次为乳头、 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 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 因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
乳腺癌
– 早期:侵犯腺叶间垂直的纤维韧带,引 起收缩,局部皮肤稍凹陷→“酒窝征” – 中期:可出现乳房外观、大小及乳头位 置的改变,包括乳头偏移或凹陷。
乳腺疾病课件
![乳腺疾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a7ba2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b.png)
1
女性的乳房永远和生命、美丽联系在一起。但是,女性乳房健康问题令人忧虑。 据统计:
25岁以上的中青年女性中,乳房疾病发生率约70% 育龄妇女>80%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亡
乳腺癌居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态 势,年增幅2.5%,发病平均年龄集中在45岁~55岁,较欧美国家女性提前了10岁。 该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患者约占10%~15%。女性不生育、晚生育、不哺 乳,生活无规律、忽视自身健康,常食高糖、高热量食物致体重增加等是诱发该病的 主要因素。
• 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
乳,以指腹轻压乳房,由乳头开
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
• 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
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
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
间的乳头及乳晕区
• 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
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
为肿块
9
乳头溢液
• 血性溢液:乳管内乳头状瘤、少见乳管内癌 • 棕褐色溢液:乳管阻塞的乳管内乳头状瘤/ 因上皮增生有乳头状
17
乳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 papilloma)
•
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发生在大乳
管近乳头的壶腹部。
• 临床表现
• 乳头溢液,溢液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肿瘤小常 不能触及,偶有较大的肿块。
• 治疗
• 手术切除。恶变率6%—8%。
18
乳腺癌( breast cancer)
酒窝征 6
乳头
• 乳头偏位 牵向侧有癌灶 • 乳头凹陷 乳头深部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肿 • 乳头湿疹 癌细胞侵及乳头皮 肤
乳腺健康疾病
![乳腺健康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b11357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30.png)
做好乳腺疾病预防,观念是第一要素,只有了解了乳房健康知识,才能做到及早预防,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把一切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同分期的乳腺癌: 0期,Ⅰ期,Ⅱ期, Ⅲ期,Ⅳ期
综合性、个体化治疗: 手术治疗 放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靶向治疗
其他
不同种类乳腺癌
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 LuminalA,LminalB, Her-2过表达,三阴性
01 乳腺数字钼靶
应用最广泛,特别对 以钙化为主的早期乳 腺癌准确性高,国内 外用做乳腺癌筛查基 本检查。
02 乳腺B超检查
对肿块类、囊肿类病 变识别率高,适合年 轻女性乳腺癌筛查。 B超引导穿刺活检简 单易行。
03乳管镜及乳管造影
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 乳管系统检查,明确 诊断。
4、乳腺磁共振 对B超及钼靶不能明确病例或拟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携带乳腺癌相关 基因妇女筛查。
做好乳腺疾病预防,观念是第一要素,只有了解了乳房健康知识,才能做到及早预防,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把一切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乳房: 两个半球状的性征器官。
位置:胸大肌浅面。约第2~6肋骨水平 的浅筋膜的两层筋膜之间。
乳腺有 15~20个腺叶
以乳头 为中心
呈轮辐状排列
小乳管汇至 管开口于乳头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4年XX月
1
认识乳腺
2
正视乳腺良性疾病
3
乳腺癌的征兆
4
如何早期发现
5
乳腺癌治疗现状
6
乳腺癌筛查与预防
她们本应该处于人生最辉煌、最绽放 的时刻,然而,她们却离开了自己热爱的 事业、丈夫、子女。
乳房疾病(外科学第九版)
![乳房疾病(外科学第九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bb72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b.png)
1. CT:可用于判断是否有肺、肝转移等 2. PET,SPECT
3
急性乳腺炎
一、病因
(一)乳汁淤积
乳汁:理想的细菌培养基
(二)细菌入侵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诊断
(一)病史:(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
(二)体征 :红、肿、热、痛 波动感 (fluctuation)
(三)WBC ↑
(三)手术治疗:
局限性增生病月经后5天,肿块无明显消退者需做活检
1.肿块(性质描述) 2.腋窝及锁骨上下
乳房视诊、扪诊
二、特殊检查
(一)乳房超声检查
1. 肿块性质(实性或囊性)、位置、大小、形状、边界 2. 乳房区域淋巴结情况 3. 彩超可了解病变血供情况
乳腺X线检查+超声:敏感性≈90%,特异度≈95%
二、特殊检查
(二)乳房X线摄影检查
1. 乳腺癌X线表现:常为密度增高块影,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征,可显示砂粒样钙化灶 2. 可发现临床扪查不到肿块的乳腺癌 3. 原位癌的主要检出方法
一、乳腺解剖概述
大乳管近乳头开口1/3段略膨大,称之为“壶腹部”(输乳管窦):乳管内乳头状瘤好发 部位 腺叶间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称Cooper韧带
二、乳房淋巴引流途径
1.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 →腋窝LN→锁骨下LN →锁骨上LN 2.部分乳房内侧淋巴液→肋间淋巴管 →胸骨旁LN →锁骨上LN 3.两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一侧淋 巴液可流向对侧 4.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 状韧带→肝
乳腺癌X线表现
二、特殊检查
(三)乳腺MRI
1. 乳腺超声和X线检查对病变检出或确诊困难者 2. 腋下淋巴结肿大病人评价乳腺内是否存在隐匿性乳腺癌 3. 多中心病灶,确认病变范围 (乳腺癌术前分期)
乳腺癌疾病知识ppt
![乳腺癌疾病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08cf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2.png)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
03
02
科学防治二
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对高危人群 进行针对性筛查。
科学防治四
关注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如发现异 常及时就医。
04
THANKS。
新辅助化疗
在手术前进行,使肿瘤缩小,提高 手术切除率。
晚期乳腺癌化疗
用于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放疗
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
内乳淋巴结放疗
针对特定部位的放疗,降低复发风险。
保乳手术后放疗
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
激素治疗
抗雌激素药物
如他莫昔芬,用于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 癌。
02
03
04
乳腺X线检查
乳腺X线检查是乳腺癌筛查和 诊断的重要手段,能够发现微
小钙化和肿块。
乳腺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进一步评估乳腺 肿块的性质,观察肿块的血流
情况。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
对于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无法 确诊的病例,乳腺核磁共振检 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病理学诊断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 进行病理学诊断,是确诊乳腺
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擅自停药 或更改剂量。
乳腺癌患者在康复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心理支持
情绪调节
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和病友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获得情感支持。
专业心理咨询
乳房出现无痛性、质地 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 ,是乳腺癌的常见症状
乳腺炎的科普知识PPT
![乳腺炎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4b47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f.png)
乳腺炎的原因
乳腺炎的原因
乳腺炎的常见原因:乳腺炎的 常见原因包括哺乳不当、堵塞 乳腺导管和细菌感染等。
哺乳不当:哺乳不当是导致乳 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母 乳排空不彻底等。
乳腺炎的原因
乳腺导管堵塞:乳腺导管堵塞也是引起 乳腺炎的常见原因,比如哺乳时乳汁流 通受阻等。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乳腺炎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比如经常碰触细菌污染的物 品等。
乳腺炎的预防 和治疗
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炎的预防措施:乳腺炎的 预防包括正确哺乳方法、保持 乳房清洁和避免跌打等。
正确哺乳方法:正确的哺乳方 法可以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率, 包括母乳排空彻底、正确的哺 乳姿势和哺乳频率等。
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乳房清洁:保持乳房清洁可以预防细菌 感染,如勤换乳垫和及时清洁乳房等。
跌打预防:避免乳房受到跌打和撞击, 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乳腺炎的 治疗乳腺炎的注意事项
结束词: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少 疼痛和不适的发生,建议女性朋友们加 强对乳腺炎科普知识的了解,保持健康 的乳房状态。
乳腺炎的科普 知识PPT
目录 乳腺炎简介 乳腺炎的原因 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炎的注意事项
乳腺炎简介
乳腺炎简介
什么是乳腺炎:乳腺炎是乳房 组织感染引起的疾病。
乳腺炎的类型:乳腺炎分为急 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两种类 型。
乳腺炎简介
乳腺炎的症状:乳腺炎的症状包括乳房 红肿、疼痛、发热和乳汁异常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乳腺疾病及保健知识介绍
![乳腺疾病及保健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62b35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b.png)
乳腺疾病及保健知识介绍乳腺疾病是指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各种疾病。
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以及乳腺癌等等。
乳腺疾病在女性中非常常见,尤其在青年女性中更为多见。
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疾病及相关的保健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乳腺疾病,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乳腺疾病的常见类型1.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增生和改变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胀痛、肿块、乳房组织增厚等。
乳腺增生多见于妇女的生育期和更年期。
2. 乳腺囊肿:乳腺囊肿是一种以乳腺内多发、液性的囊肿为特征的疾病。
乳腺囊肿的症状包括胸闷、乳房胀痛、触痛等。
3. 乳腺炎: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发生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
乳腺炎的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
乳腺炎多发生在哺乳期妇女中,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妇女。
4. 乳腺癌:乳腺癌是指乳腺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二、乳腺疾病的保健知识1. 定期乳腺自检:定期乳腺自检是早期发现乳腺异常的重要方法。
女性可以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腺自检,主要检查乳房是否存在肿块、异常分泌物等症状。
2. 纤维化食物摄入: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乳腺疾病非常重要。
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风险。
4. 孕期和哺乳期护理: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需要特别注意乳房的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保持乳房清洁,并且合理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和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
三、乳腺疾病的处理方法1. 激素治疗:对于乳腺增生等一些激素相关的乳腺疾病,可以采取激素治疗的方法,如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2. 手术治疗:乳腺囊肿和乳腺癌等一些需要切除的疾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如乳腺穿刺术、乳腺切除术等。
3. 抗生素治疗:对于乳腺炎这种感染性的乳腺疾病,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来缓解炎症。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c795ed433d4b14e852468f2.png)
高级别导管内原位癌,呈实性生长,常有片状、分支状和柱状钙化。 柱状钙化是3级DCIS的特征。B 高级别导管内原位癌,呈微乳头状 生长,常有星罗棋布的柱状钙化
【管内癌的预后】检查手术切除组织边缘的意义在 于确定肿瘤已经完全切除。这对术后是否复发 关系很大。有研究表明粉刺状坏死是局部复发 的一个重要标志,筛状生长方式伴有切除边缘 浸润是复发的征兆。DSIS切除和放疗能有效降 低复发率。
乳腺疾病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赵涌
乳腺病(乳腺增生症)
多见于21—40岁女性。 临床表现:乳房内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包块,质软,活动。 双侧性居多,也可为单侧,以乳房外上象限 多见。
发病多因雌激素水平过高,且与黄体素的比了例失调有关。
病理变化:
肉眼:病变部质韧而不匀。切面呈半透明的小颗粒或
乳腺导管增生
分3组:普通导管增生(UDH) 异型导管增生(ADH) 导管原位癌(DCIS)
WHO工作小组成员建议,用导管内上皮 瘤变(DIN)替代传统的分类术语,保 留“癌”代表浸润性肿瘤,这将有利于 避免临床过度治疗,在普及乳腺X线检 查时尤为重要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分类
传统分类系统
普通导管增生(UDH) 平坦上皮异型增生(FEA)
Neoplastic embolus
乳癌的扩散
2、淋巴道转移 最常见。
3、血道转移 晚期。 常见于肺、肝、骨骼等。
Prognostic factors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type
Well differentiated, medullary, mucious, tublar carcinomas generally behave less aggressively than poorly differentiated and other types.
兽医产科学之乳腺疾病
![兽医产科学之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f0e308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e.png)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不同时期的乳房-正常乳房的侧面和后面观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不同时期的乳房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不同时期的乳房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不同时期的乳房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不同时期的乳房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不同时期的乳房
第十一章 乳腺疾病
第三节 诱导泌乳
第三节 诱导泌乳
人工诱导泌乳在奶牛场常用于屡配不孕 的奶牛继续泌乳,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但所 泌乳汁可能致病致癌,故有些国家未准食用。 需慎重。
第二节 乳腺生理
六、乳汁
包括初乳和常乳,成份不一,见表。
第二节 乳腺生理
六、乳汁
第二节 乳腺生理
六、乳汁
第二节 乳腺生理
七、乳腺的神经体液调节
乳房的发育和泌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1、雌激素,刺激腺管腺泡发育 2、孕酮,刺激腺泡发育而抑制泌乳 3、促乳素,刺激腺管腺泡进一步发育;促进维持泌乳; 促使有关酶合成 4、催产素,排乳激素,每次排乳都需一个催产素释放 波 5、皮质激素 6、促生长素,亦为促乳素
三 诱导泌乳的注意事项
1 利血平有副作用,若出现嗜睡、呼吸浅慢、 流涎等严重症状时停药
2 开始挤奶后宫颈开张流粘液,可能发情, 配种受孕率可达60%以上
3 雌激素可能引起其它疾病 4 最佳处理季节为10-3月份 5 处理前孕检以免流产。
第十一章 乳腺疾病
第四节 乳腺疾病
第四节 乳腺疾病
6、乳房坏疽
乳房坏疽(mammary gangreosis)是由腐败、坏死 性微生物引起的乳房炎或乳房炎的并发症。偶见于 奶牛或绵羊。
病因:腐败菌、梭菌或坏死杆菌自乳头管或乳房皮 肤损伤处感染时主要途径或经淋巴管侵入乳房。
治疗:治疗羊的乳房坏疽时,用抗生素,磺胺嘧啶 钠早期进入乳房内注入,或肌注或静注,均由良好 效果,后两药口服亦有良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临床根据不同病情,针 对性的进行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 消结散痛,疏肝理气的治疗。如果 肿瘤突然增大,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以防恶变。
三、【乳腺炎】
A 、急性乳腺炎:
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 由于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流出不畅,乳腺导管 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造成细菌繁 殖;或在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的情况 下,细菌可从乳头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 引起感染。
四、【乳腺增生】
多发生于中年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在乳房内有多个大小不等 而较硬的不规则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患者常 感乳房疼痛,月经前症状加重,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 生,临床上以乳腺肿块,疼痛及月经不调为特点。现 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有结节但不是弥漫性的,结节不多不硬,可以采取吃 中成药的方法治疗或是吃一些西药调节内分泌。如果是 弥漫性的严重增生,经常疼痛,吃药也没有好转,而且 持续的时间达到二三年,可以选择手术解决这个问题。 医生一般建议,结节摸起来很多,范围非常广泛,同时 合并淋巴问题,有血性分泌物出现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 女性做手术,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病理检查,排 除癌症的风险。如果自己属于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但 又不愿意做手术,那么需要每3到6个月就到医院检查一 次,避免出现恶化。
乳腺纤维瘤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 增生共同构成的良性种瘤,临床很常见。该病主 要发生在年轻女性,最常见于20-35岁,绝经后妇 女较少见,常于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多为单发, 亦可多发,肿块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形,边界 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实韧,活动度大,多无疼 痛,压痛及乳头异常分泌,肿瘤大小不等,大多 在3cm以内,以外上腺为多,月经周期对肿瘤生长 多无影响,有的在月经期有轻微胀痛感,妊娠和 哺乳期略增大,一般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如果静 止多年后肿瘤突然迅速增大,出现疼痛及腋淋巴 结肿大等表现,要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
纤维囊性乳腺病为女性乳房疾病中最多见的一 种。在 30-50 岁的人群中其发生率可达 15% 左右, 在乳腺病专科门诊中占 50%-70%。高峰年龄在 3045岁,很少在绝经后女性中发生。内分泌紊乱是造 成纤维囊性乳腺病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现在已被 普遍接受。
乳腺是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等激素的 靶器官。雌激素可使乳腺导管扩张、延伸,促 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和糖的利用,增强毛细血 管的通透性和促进组织内水、钠潴留。催乳素 对乳腺上皮的生长和发育同样有促进作用。当 体内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增加,或孕激素水 平相对或绝对减少时,都会造成体内激素内环 境的失衡,最终引起乳腺结构的紊乱。目前已 证实,黄体生成素可以促进卵巢内卵泡成熟与 排卵,继之促发孕激素与催乳素的分泌。两者 均可促进乳腺上皮及间质的增生。
五、纤维囊性乳腺病
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疾病,而是以 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形成的一种乳腺 结构紊乱的疾病,故称之为纤维囊性乳腺病,也 叫乳腺囊性增生病。
纤维囊性乳腺病于1829年首先由Astley Cooper描述, 并发现本病后期可以发生癌变,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癌前 病变,受到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为此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和追踪观察。现在认为,本病先由腺上皮增生开始,逐渐出 现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囊性增生和纤维腺瘤形成等一系列组 织形态方面的病理改变。疾病可以逐步进展,也可以停止于 某阶段而自愈,部分病例可发展为癌。由于疾病各个时期的 临床表现不同,故而有各种各样的命名,如乳腺增生症、小 叶增生和乳腺结构不良症等。结合临床与病理发现,命名为 纤维囊性乳腺病较为合适。
B 、慢性乳腺炎:
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如抗生素使用不当 等;二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多因排乳不 畅乳汁淤积形成硬结。其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 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 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感, 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 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 颤、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妊娠期,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亦可发 生该病。临床上以乳房结块,红,肿,热, 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乳汁淤积, 排乳不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产后免疫力 低下,长期哺乳,母亲个人卫生较差,容 易发生该病。
治疗:乳腺炎的治疗要根据引起炎症的病 因来选择,如果是因为乳汁瘀积引起的,应该 排空乳汁,然后辅以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如果 是因为乳头破损,细菌感染引起的,应该通过 抗菌、消炎治疗。如果炎症有化脓,病情急, 必要的时候应行切开引流。
也有学者认为口服避孕药可能会诱发纤 维囊性乳腺病,服用黄嘌呤及其他结构相似 的药物、吸烟可能加重病情。总之,乳腺纤 维囊性增生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是十分错综 复杂的,雌激素的致病作用较为明显,而孕 激素和催乳素等的作用,有待于研究者的进 一步探索与阐明。
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如果癌细胞扩散大,甚至出 现转移的话,手术治疗行不通,通常只能是化疗以减轻 病痛,延长存活时间。如果是早期,癌细胞没有扩散, 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块,剔除癌细胞,术后还要辅以化 疗。乳腺癌威胁着女性的健康,每年都有很多女性死于 乳腺的恶性肿瘤。
二、【乳腺纤维瘤】
为乳房内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与体 内雌激素过高有关,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乳房内,一 般为单发性。目前治疗多为手术治疗,但多不能被青 年女性所接受,主要是手术虽切除了局部的肿瘤,体 内的内分泌失调却并未得以纠正,故易复发,其次是 给乳房上留下斑痕。
乳腺疾病简介
谭顺莲
乳腺疾病类型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乳腺炎、乳腺增 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和乳癌。
一、【乳腺癌】
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 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 癌变的疾病,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大多发生在 45~60 岁女性,近年来趋于年轻化,尤以大龄未婚或婚后未育者多 见。乳房内有肿块,多见于外上方,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 平,渐渐长大。经年累月,始觉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与周围 组织粘连,皮肤相亲,推之不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乳头内缩或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