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程从课本走向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程从课本走向生活

关键词: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体会、感悟、学生主体、颂扬、传承、涵养

内容摘要:要树立大语文观念,让语文课程从课本走向生活。教师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的知识技能不再局限于教完一册课本,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由“学课本”到“用课本”

二、教会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文本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并能涵纳于心,表现于行。

三、创设情境,把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深入思考。

四、教会学生欣赏,让积累成为一种文化积淀,而不是一种负担

总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再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一个有涵养的文化人,而不是书呆子。

Keywords:

use of autonomous cooperative inquiry, practice, experience, perception, student body, glorify, heritage conservation.

Abstract: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a large language, language courses from the textbook to life.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eaching.

Firs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eachers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finish teaching a textbook, but to guide students to make full us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y the school textbook to u se the textbook “

Second, teach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textbooks in the text showing sincere emotions, and Han satisfied in mind, is reflected in the line.

The creation of the situation, the dominant position to the students, thinking, learning, learning to think deeply about.

Four, to teach students to appreciate, so that accumulated to become a cultural heritage, rather than a burden

In short, students learn language learning from life, then use the language to life, really do a conservation intellectuals, rather than bookworms.

正文:

让语文课程从课本走向生活

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历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因此一说到语文,我们的学生大多会说就是要死记硬背,背不完的古诗,背不完的名言,五千年的文化数不完的经典啊。表现在学习上,往往就是要么一味惧难,要么死学硬记,没有主动认知意识,学习上吃力,没有学习的乐趣,成绩自然也无法提高。我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还要先从思想上树立大语文观念,让语文课程从课本走向生活。

一、由“学课本”到“用课本”

教师的知识技能不再局限于教完一册课本,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学会查找资料,学会把手头收集到的资料运用在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上,把学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因此有知识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能体现出知识充实起来的冷静和聪慧。在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六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旨在锻炼学生综合收集运用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花大力气,扎扎实实的搞好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其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会收集、学会整理、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和时间去自己实践,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或操之过急。交给方法,积极鼓励,及时督查指导。

二、教会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文本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并能涵纳于心,表现于行。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只是一类文体的范本,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在实际的生活中。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课文就选的都是关于理想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努力渗透关于理想的精神来影响学生,鼓舞学生。在这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在思想上就要有一个大的变化,对待理想就要有一个更深一层的认识,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关注学生今后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努力向目标前进的具体表现。让语文学习学到心里,学到实际生活,起到知识指导实践的作用。让学有所用。

三、创设情境,把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深入思考。

教师要改变滔滔不绝的课堂套路,明确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发生共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

例如:七年级文第21课《风筝》教学过程中,鲁迅作品反映旧式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孩子的束缚,学生对旧社会缺少生活体验,很难理解,教师在教学之前

先做如下引导设计情境:1、你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吗?2、假如你心爱的玩具被你的哥哥姐姐没有理由的没收或毁坏你会一声不响保持沉默吗?(或:你敢将弟弟妹妹心爱的玩具随意销毁吗?)为什么?3、文中的“我”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联系自身体验,学生就能积极思考,对封建束缚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在众人都认为理所当然不予抗争的时候,鲁迅先生能积极的反省自己的行为,看到封建的弊端,可见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从而也引导学生认识优秀的作品一定要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

有了《风筝》一课的认识铺垫学习23课《羚羊木雕》时教师只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对课文中的人物做出评价,展开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感体验。如:在陈述“我”应该要回羚羊木雕时学生就指出“我”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孩子的自作主张犯下的错误,知错后就应当努力弥补,就像家中的小孩子如果随便就把父母的手机或家里的物品送给其他小朋友,不能代表友谊无价,只能是小孩子鲁莽行为犯错的表现。这样的观点有理有据,落到生活中每个人的自身感受,有说服力,也说明学生能自觉运用知识在解决自己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课文也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自己的生活能够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也能成为教材中的文章,语文课本没有那么高高在上的神秘感,我们的笔下也可能出经典。

四、教会学生欣赏,让积累成为一种文化积淀,而不是一种负担。

语文学习中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要让学生明白,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有它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作用是时间筛选的结果,是历代先贤实践选择的结果,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明白这些经典的闪光之处,从内心深处接纳它,颂扬它,甚至是自觉传承它。

比如《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为人处世哲学;比如优秀古诗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精妙的文字表达方式;比如古仁人心忧天下的思想抱负;要让学生明白文学是是承载思想的载体,是思想表达交流的工具,没有思想的文字再精妙也只是文字游戏,不可能有什么价值。所有作文之前先要做人,没有自我主见,没有思想内涵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从这个方面来说,积累就不只是背诵一些经典,而是要学会欣赏它的闪光点,从内心里去理解它,在实践中修正和发扬它,让自己的身上体现出文化积淀出的智慧来。

总之,语文是生活的,绝非课本的几十篇课文而已,要把语文的教学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再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一个有涵养的文化人,而不是书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