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跬步,至千里

摘要:本文从语文学习的实质出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学生的记忆规律以及古代语文教育的优劣等几方面,笔者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本人提出一些阅读教学建议。

关键字:语文能力课外阅读积累持续发展

学期开始本人对新任教班级的学生曾经阅读过的课外读物进行

了统计,其结果真是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瞠目结舌并为此担忧:六十位学生中只有12位学生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曾经完整阅读课外读物三本以上(包括三本)的不到一半!竟有个别学生连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读完!问其原因答案却是如此的相似:“看了开头,再也没有兴趣看完”、“看课外书干嘛,语文考试都是书上的”,“最讨厌看这些书了,一拿到就想睡觉”。这些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现在这些孩子的眼中却是洪水猛兽!学生的阅读量只有他们手中所拿的语文课本,他们记得鲁迅、茅盾、巴金的原名、字号、籍贯、代表作,而拜读过《狂人日记》、《子夜》、《家》等名作的凤毛麟角;会找出病句的错误并改正,而写不通句子或句子干瘪贫乏的也随处可见;说得出一篇文章段落提纲、中心思想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作文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也绝非少数。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学得好语文吗?不鼓励学生去大量阅读的教师不管多么高明,讲述多么生动,仅凭一本薄薄的教材、屈指可数的几个单元,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等知识的!

语文学习其实是培养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培养在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学生不认真多读一些前人的经典名篇,从哪里去获得丰富的知识、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认识?表达时头脑空空,除了几句从街头巷尾得来的口语俗句,还有什么优美精辟的言辞?如果说读几篇有限的范文,学生就学会了语文的话,祖宗留下的成语、名言警句、文化经典之类,早就该消灭了。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吗?一个对中国语言的瑰宝——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有一个同事因病住院,学校语文教师又紧缺,他所带班级的语文课,隔三差五的张三代一节李四补一节,后来,学生说老师讲课东一榔头西一棒,向校长提议不要老师代课了。校长在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由语文组长牵头,每一次课都出几个与课文相关的自学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同时开出了一些阅读篇目。一晃就是两个月,校长一直说这个班没救了。然而,期终考试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班级人均分数居全年级第一位。我忽而又想起魏书生先生来。他做教师时,很多时候在外作报告、搞交流,而他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仍很优秀,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他轻松地说:“让他们自己读呗。”与之相反,有相当多的教师功底

不薄,表达能力呱呱叫,练习天天布置,而学生的成绩日不见长,甚至三年如一日。三年来,教师做的功几乎为零。我想:这就是课外阅读重要性的最佳体现吧!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智慧的源泉,忽视了阅读,忽视了阅读的数量和面,忽视了作品思想、情感和艺术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忽视了广泛阅读的积累作用,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能力也就培养不起来。事实上,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思想论、文学论占主导地位,还是工具论、例子论占主导地位,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扔掉了阅读积累的宝贵传统。教材选文方面,按单元给学生提供有限的几篇散文、议论文之类,学生的宝贵青春不用在知识的积累上,而消耗在无师自通的口语训练和无休止的超越理解力的分析、训练中,以为学生读懂了这几篇文章就一通百通,什么都会,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改善语文学科的学习方式,必须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语言,即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涵咏、多体悟,当然,还要多实践。

别的姑且不论,单从汉语文特点上来看,汉语文学习是“慢功”,教学中试图省却“阅读”的环节而走“讲解”这条捷径,肯定是徒劳的。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散文大国,用汉语言写成的诗歌、散

文,以及小说、戏剧等无不具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字形表义,词语丰富、凝练、婉转,句式齐整、灵动又讲求节律,篇章内容讲求风骨神韵且常常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于一体。可以说,汉语文是“茶道”文化,含蓄蕴藉,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意味隽永,需要含英咀华才能学有所获。所以,古人们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读、诵、吟、哦、咏等等,务使所学内容熟读成诵,以至烂熟于心,却不计较学生当时是否全懂、全消化,待其读得多了,背得多了,阅历深了,自然也就了悟了。那些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以及许许多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语感、韵味等,都是在阅读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的。所以要趁着学生记忆力旺盛的黄金时光,让他们广读多背,积累一笔终身享用的语言财富。这就是汉语文的特点和汉语文的学习,这也是被古今无数学者、文人成功的学习经验所证明了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巴金先生十三岁就能背《古文观止》,李政道博士十一岁那年,其父让他花一年时间背《论语》和《孟子》,这些事实,不知是否能给我们一点语文要多读、要广泛读的启迪。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语文学习无“速效”,至今我们也没有人听说过哪位文人的成功或哪个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靠语文教师在课堂“讲”出来或“问”出来的。

古人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常常是先让学生把教材读得滚瓜烂熟,直到流畅背诵。这种不分年龄,不分文章内容,一味死读死记的做法肯定是有缺点的。其一,古人对记忆力没有科学的研究,

不可能懂得科学地运用记忆力,他们只能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背诵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一味用加大背诵量的方法来求学习效果。其二,古人读写的内容重在悟道和传道,重在博取功名,因此读背的内容相当狭窄,一般读背的多是传儒家思想的作品,民间文学、杂家著述、自然科技的东西多半不入读背之列。因此,古代语文教育虽然懂得利用少年记忆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大量读背,但是培养出来的人,除了屈指可数的政治家、思想家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庸才。很多有建树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是在传统学习之外有机会广泛涉猎的人。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列举的中国具有世界级贡献的26项科技发明,其中没有一项出自进士、状元之手。这实在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悲哀。

现代语文教育呢,却又抛弃了少年时多读和多背的传统,喜欢讲深讲透。有时,一篇文章里没有几个生字,也找不出几句妙语,思想内容也不过小学低段就知道的东西,但是就是要满堂讲,或者满堂“讨论”,却很难省出时间让学生读背一些富含文学性、哲理性或者科技性的美句美文。初中三年下来,头脑里除了认得三千来个汉字(这只是教学大纲的要求量,在客观实际上很多学生未能达到这个要求),就只能回答还记了一些未必只有课堂里才可能接受到的故事和思想,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书面感悟能力都较差。等到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和大学,理解力增强了的时候,头脑里却没有多少储备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发生碰撞。应该说这是现代教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