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理念
内容摘要:墨子思想中有勇于牺牲的价值观、敬业奉献的职业观以及节用的消费观等,合理发掘这些思想资源,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秩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和谐;价值观;职业观;消费观
一、和谐社会之价值观:勇于牺牲
以天下为己任的行事方式。墨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以兼善天下的无私奉献精神,连最激烈反对墨家思想的孟子亦肯定,“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墨子以大禹为效法榜样,以牺牲个人私利追求天下之利。墨子称道“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庄子·天下》)向大禹学习,为了天下而劳苦。热心救世,为求天下之利,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正是墨子对大禹精神的发扬。有一件不令人注意的小事更说明墨子去己私、为天下谋利的可贵精神品格。墨子冒着杀身之祸,费尽心力保全了宋国之后,不仅未得到任何奖赏,连归途经过宋国遇雨时,暂借宋门闾避雨也遭驱逐。然而墨子却毫不在意,仍然不改初衷,一生坚持为天下大众的利益奔走呼号。足见墨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忘我奉献精神,正如墨家所说的“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说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经上·经说上》)墨家这种纯洁无私的救世热忱,是先秦诸子绝不能比拟的。除此以外,墨子主张“有财相分”利天下,调配生产资料,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表现了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鲁问》)“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在墨子看来,在人们所需的生活资料有限的条件下,要保证人人都免于饥饿寒冷,必须平等地分配生活资料和慷慨解囊,力、财、道都可以成为解救天下的手段。墨家以身体力行在这方面确实在社会中起了表率作用。难怪韩非称赞墨子是“先为人而后自为,类名号,言泛爱天下,谓之圣”的当代圣贤。(《韩非子·诡使》)
二、和谐社会之职业观:敬业奉献
墨子是个实践者,他的分工学说不是纸上谈兵。以他为首的墨家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坚定地为他们的理想奔波忙碌。
第一,专一行、爱一行,只从事一种职业。“事无始终,无务多业。”(《亲士》)
各个人的性格不同相应地适合于不同工作,一个人不可能擅长许多种技艺,因此,在职业的抉择上从实际出发,爱一行、干一行。“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亲士》)即使冒着被杀头危险,身为一国臣民,贤士不畏以其所长为国家出谋划策,一己之长利天下而为之。“大臣不足以事之(官职――作者注)”(《七患》)是危害国家七种患难之一,墨子把不敬爱地忠实地履行本职工作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由此可见墨子极端重视职守,反映了小生产者埋头苦干、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
第二,术有专攻、学有所长,从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工作。首先,墨子肯定弟子各有所长,各有所重。“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耕柱》)也就是说,具有良好谈话辩论的方法与技巧的人应做政治家、游说之士和辩论家这个行当;擅长阐述理论知识的人应向教师和学者这些职业看齐;具备生产技术的人才可以担当科技、农业、工业、商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专家。可以看出,墨子鼓励弟子发展一技之长和勇于承担能力所及的事业,因为这些工作都是义事,是推动生产发展的举措。其次,墨子本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践行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职业。墨子具有工匠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为了实现博爱天下的道德理想,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表现出崇高的职业品格。他“遍从人而说之”、“强说人”,(《公孟》)“独自苦为义”(《贵义》),处处体现出敬业精神。再者,职位与一技之长相匹配而不能相互僭越。“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亲士》)意思是,不胜任某事却处在这样的位置,不是这个位置的人选;不胜任爵位却享受俸禄,不是这个俸禄的主人。能力是胜任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政务管理中也需如此:“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尚贤中》)治邑者、治官者、治国者各从事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否则,“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尚贤中》)便是职业安排上的本末倒置,既破坏社会秩序,又浪费人才。
第三,非乐、非攻。乐、攻是分工混乱的外在因素。墨子认为,乐器只是为了贵族耳目的娱乐,却无利民众,民众的衣食财富不能从乐声中获得。王公大人厚敛百姓,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等乐器,结果耽误农夫耕种、农妇织布、官吏办事,而且,靡靡之音移人性情,使人沉迷于声色犬马
的奢侈生活,废人强力从事,工作松弛懒惰不利于民众的生存,非乐是理所当然的。除此以外,墨子主张非攻。因为战争一旦发生,则“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非攻下》)还会“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非攻中》)战争对于交战的任何一方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导致农业和工业的凋敝,而且大量减少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员,不利于社会的安稳。故此,墨子为了保证小生产的简单再生产,力主防止“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辞过》)这种现象的出现。
第四,遵照行业规矩和分工管理制度。在《法仪》这章墨子强调这一点。“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各行各业都有行规和准则,正如工匠“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平以水”一样,职业本身有一套规章制度和行业要求。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劳动者须严格遵守行业法度,“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在分工管理上,实行层层监管、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监管体系。墨子说:“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天志上》)只有从上而下的分工管理,而没有自下到上的管理,所以墨子在职业的领导阶梯上作以下安排:天-天子-王公诸侯-将军大夫-士-庶人。天是最高的职业领导者,自天子到庶民必须听从天意的安排,不能违反这一天命。
第五,在职业流动中,决定职业岗位升降进退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之人,反对官爵的终身制、世袭制。在墨子的视野中,劳动分工不存在贵贱的区别,各种行业都是成义之必需,不应该产生贫富的差别,表达了一种平等主义的分工思想。“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之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认为,“农与工肆之人”等庶民之中存在着不少能治国安邦的贤人,他们有能力上升到士大夫的阶层。“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墨子本着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执着追求,强调了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观点,否定了由农夫之子世为农,匠人之子世为匠,贵族之子世为官的传统而形成的社会分工贵贱不等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观念。在管理分工上,应启用有才能的管理者,而不是按资论辈。“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尚贤中》)由尊贵且有智谋的人管理愚昧且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