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反思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改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反思和体会作为一名一直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以及不断深入,必须从一开始的传统教学思想过渡到如何建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从而在实际教学中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自己在课改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课改实验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反思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听过的公开课几乎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教师的钢琴伴奏几乎消失,教师的范唱少之又少。有的只是热烈的课堂气氛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给人感觉像在作秀。这让在音乐教学第一线的我时常感到困惑,是否每一节课都需要多媒体?难道常态教学就应该如此吗?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那是不可能的。我不否认多媒体教学能大大扩展和提高学生的听觉、视觉、知识量,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但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画蛇添足的效果。如,范唱,教师范唱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较容易模仿的感受。再如,伴奏,录制好的伴奏听起来可能感觉效果很好,但是它有死板不灵活的缺点。当学生学唱时,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可以灵活地随着学生走。并能通过强弱、快慢的变化调动学生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及钢琴伴奏在引导学生初学歌曲时比伴奏带更有感染力。
二、课改实践中课堂教学的体会
1.引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的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合适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例如,在《龙的传人》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听由王力宏演唱的流行版的《龙的传人》。同学们都显得很激动,也很开心,都跟着音乐唱了起来。气氛很活跃。听完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是由谁演唱的?演唱方法是哪一种?”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正确答案。显然他们很喜欢这首歌。接着我又播放教学中使用的由男声合唱的伴奏带,并提问:“这两种唱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情感有什么不同?”就这样,同学们经过认真聆听,不但学会了这首歌,而且还学会了不同唱法歌曲的情感对比。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这种相互联系,相互迁移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材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努力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知识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我是中国人》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些人物脸谱,采用分组和抢答的形式,让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我问:“大家知道这些脸谱哪个是生、旦、净、丑?他们是谁吗?”学生兴趣很浓厚,甚至站起来举手,大家在一片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轻松地学会了很多知识。我还给学生范唱了《说唱脸谱》中的一段。有的孩子开心地跟着一起唱。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看”“唱”“想”“动”“说”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加深了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同学们都很投入,分析得也很好。音乐学习的关键就是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感受音乐的魅力。
3.语言艺术是渲染音乐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手段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从而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可见教学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情感、思维兴趣的源泉和动力。语言不单指说话,还包括其他多种形式,如,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肢体等。这些都是无声语汇。但同样都能起到传达感情,传达信息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
4.灵活、多变的练习是解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法宝
识谱,对于农村音乐教学来说,还有很多问题。我曾做过调查,在小学、初中阶段学谱的学生少之又少,更不谈识谱了。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几种方法:(1)让孩子们在书本上把唱名标好,然后教唱。这样能让学生先熟悉唱名。(2)在课前练习时,降低识谱难度,教师可写一些简单的乐句。
让学生试唱,可增强其自信心。(3)尽量不标或者少标唱名演唱。(4)布置学生课后练习音高、音准。如爬楼梯或者使用柯尔文手势。(5)在学习较难的歌曲时候,采用先唱词,后学谱的方法。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们的识谱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实施课改后一些教学体会及感受,写出来与同仁们一起探讨和学习。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将用一切美的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我将更加努力地让音乐如磁铁般吸引学生,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爱好,力图音乐教学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