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
一、“他者”的历史演进“:他者”的地位
从古希腊到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宗教、伦理、心理学探讨的问题,“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不同的
代名词贯穿于西方思想界。古典主义时期,“自我”与“他者”的探
讨聚焦于“一”与“他者”,“存有”与“非存有”的辩证关系。柏
拉图把现象界众多差异性的“他者”要素还原成“一”的共相,从而
找到了“他者”的栖息家园,即理念。巴门尼德认为现象世界之外存
有着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存有。存有是事物的本质,即只能被思想把
握的整体的“一”;而“非存有”则是现象界中个别的事物本身,个
别事物通过感官可以感知。巴门尼德认为哲学的最终任务是认识变化
现象界中不变的存有。希腊形而上的思维模式最终把“他者”与“非
存有”置于“一”与“存有”的逻各斯之下,从而被视为形而上和逻
各斯理性的敌人。中世纪,上帝这位“他者”塑造着主体意识,万物
都本于他、归向他。作为真理本身的上帝话语为世界万物立了疆界,
万物被上帝命名,人类主体被上帝所言说。主体被上帝这位“他者”
创造、审判,主体意识完全泯灭,从而被纳入上帝“他者”之中。文
艺复兴时期,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成为“自我”与“他者”矛盾的
新称谓。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界是
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客体。客体自然是一个持续被认识、解密而人化的
过程,自然作为“他者”被人类中心意识所奴化,被人类无情地开发、践踏、蹂躏。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论
证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看上
去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去劳作,但奴隶可以借助劳动改变世界,认识
自我,从而具有革命的能力。奴隶主因为无法参与劳动而改变世界,
从而剥夺了实现自我的权利。为了克服“自我”与“他者”这对矛盾,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理论,但其理论仍以“意向性”为中心,借助同
感和移情来克服主体意识本身。胡塞尔最终还是把他人经验作为自我
的纯粹意识现象,无疑忽略了他人,他人从而被主体意识边缘化、同
一化。海德格尔从认识论转向了存有论,把人的存有定义为“此在”,自我与他人的共同存有构成了“此在”的本质。海德格尔说道,“他
人并不简单指我之外的其他人,他人倒是我们本身多半与之无别,我
也是其中的那些人。”②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常人”,常人怎样,我们就怎样,这个常人就是无此人。海德格尔似乎颠覆了“自我”与“他者”的矛盾,但实质上用“常人”掩盖了这一矛盾体,从而陷入
了存有主义的虚无。萨特认为,他人是与我相互争夺权利和自由的力量,自我与他者总是处于互为对象的无限的纠结与矛盾之中,即“他
人即地狱”。列维纳斯试图用伦理学来代替西方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提出了伦理学是第一哲学,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伦理性的。列维纳斯
认为,他者的召唤赋予我以伦理责任,只有在承担伦理责任的过程中,自我的主体性才得以生成和实现。综上所述,“自我”与“他者”的
关系不仅是一种认知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关系。在复杂的权利关
系网中,“他者”屡次被“自我”的主体意识所同一、统一,被定义
为主体的补充、附属、第二自然。海德格尔、列维纳斯试图恢复“他者”的权利,但从本质上却难以与“自我”本体相抗衡。在纷杂的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他者充当的角色可以划分为三类。第
一类“,他者”与“自我”形成并列关系,主要体现为差异性;第二类,“他者”凌驾于“自我”主体之上,如犹太、基督教中的上帝;
第三类,“他者”低于主体“自我”之下,处于从属性、依附性的地位。③
二、萨义德:后殖民批评中“他者”的建构性、想象性
1978年,萨义德出版了《东方主义》一书拉开了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序曲,自此西方对东方“他者”的认识被改变。在西方主体殖民化过程中,作为“他者”的东方是被西方书写,被西方客体化,被西方边缘化;甚至被西方妖魔化,从而西方剥夺了东方“他者”的话语权,建
构了自我的霸权主体地位及其优越的民族身份。古希腊时代,西方推
崇智慧、民主、节制、勇敢的精神,追求哲学的形而上。④西方把东
方置于自我对立面的“他者”,把东方想象为一个神秘、放荡、专制、残暴、奢华、堕落的国度。中世纪,西方以基督教为自我的核心价值
观,把无基督教信仰的东方“他者”建构为一个邪恶与魔鬼的化身。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主义运动,东方“他者”始终背负着非正面的形象。19世纪之后,东方又被西方书写成停滞、古旧、腐朽、衰亡、非理性、混乱的形象。东方“他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失语症的状态,并
为西方建构自我的主体地位和身份服务,持续地被西方物化为“他者”。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探讨了东方“他者”神话是如何
被西方建构与想象的,从而进一步论证了西方对东方的认识是他者化、殖民化、物化的虚构过程。因而,东方主义是一个自我指涉的系统,
它制造了一个西方之东方,这个东方是具有某种怪异性的、一成不变、低劣的、被动的文化他者,它的意义是解释西方或认同西方。⑤萨义
德在《东方主义》中剖析了东方学中西方的权利话语和运作机制,其
权利运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第一,东方学是一种通过学术研究建立
起的知识体系。萨义德指出,“东方学家与东方人之间的差异是,前
者书写后者,而后者则被前者所书写。对后者来说,其假定的角色是
被动接受;对前者而言,则是观察、研究等权力。”⑥东方学者眼里
的东方是一个沉默的存有,它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我,因而只能被西方
学术框架界定。东方学无疑是西方针对东方而创造出来的一套理论和
实践体系。第二,东方学是西方针对东方“他者”的思维体系,即东
方主义。东方主义的思维体系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基础之上,东方是在以西方为中心与本质的基础上被投射出来的产物。东方是针
对西方而存有的客体,这一客体在整个思维体系中处于边缘化、魔鬼
化的地位。东方被贴上了非理性、堕落、停滞、专制的标签,而西方
处于权力中心点,则被赋予理性、文明、发展、民主等优势。在西方
学者的思维模式下东方被描写为一种供人研究和描写的东西,一种供
人评判的东西,一种起惩戒作用的东西,一种起图标作用的东西。这样,东方无疑沦为了西方思维定义自我的客体,被本质化和定型化了。第三,东方学是一种权力话语机制,并联合政治、哲学、伦理、文化、知识形成权力话语建构的方式。东方主义不是描述和研究真正的东方,而是西方文化霸权出于自身利益需求所虚构、创造的东方。东方学以
君临天下的霸权姿态把东方定义为无声、无知、淫逸、落后的不正常
存有。在东方学话语的构建下,东方成为西方人的虚构物,被置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