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吕后的形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雉——吕后的形象分析

【摘要】吕雉的际遇使其心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不同角色的扮演也显示出其不同的处事为人方法。她也曾温情无限,但是现实的无奈使其女性角色不断丧失。通过审视吕雉的精神世界与其自身经历与历史的局限,探索至高无上的皇权背后一个刚毅又可悲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史记》女性形象精神世界心理变化

一、引言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大声宣告:“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社会在男女两性的生物差异的基础上塑造着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模式,性别的角色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社会塑造的女性是“脆弱的、依赖的、温婉的”,而吕后被司马迁评价为“为人刚毅”,一语既出,吕后马上从众女子之间超出。她没有在后宫中过终老的日子,而是审时度势、心系政治,果断的处置了韩信和彭越,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施展才能,协调制衡,助刘邦稳固了政权,把三大异姓诸侯王消灭殆尽。此时,她对权力的掌控,仍然处于最单行的女性权利形式,即间接的操纵。女性在作为“人”的完整意义下,参与的权利正能这样实现。而对于身处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吕后,在成为一位备受世人诟病的人物前,她还只是个单单纯纯的吕雉。本文根据其角色的不停变化,究其心里发展的历程。

二、家庭生活中的吕后

女性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人之女,为人之妻,为人之母。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更为多样化。具体到吕后,有如下几种:

1、女儿的角色

司马迁的笔下,吕后首先作为女儿的角色出现的。她是单父人吕公的的女儿。吕公“善沛令,避仇家之客,因家沛焉”。吕父“好相人”,认为刘邦能成大事。因此机缘,她成了刘邦的妻子。“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亭长刘邦闻讯,亦往贺。与众不同的是,他“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万钱’”。吕公始而为此重礼“迎之门”继而“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因目留高祖”,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

妾。”刘邦居然受宠而不惊。不料“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媪眼中,沛令已是贵人,刘邦区区亭长,何能与沛令相提并论! 吕公坚信自己的判断,喝止吕媪:“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在家严之命下,吕后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嫁给了刘邦。不难看出,作为人之女的角色,吕后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对于父亲这种安排,她像决大多数女性一样。默默地服从了。幸与不幸,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但从吕后为妻为母的作为看,吕后坦然地应对了生活的挑战。

2、妻子的角色

吕后和刘邦的结合,有一个喜剧性的开头。但生活总是悲喜交加的,作为刘邦的妻子,吕后能与丈夫“攻苦食啖”,共同度过了数十年相濡以沫的日子。刘邦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且“好酒及色”。尽管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但吕后当时没有异议,不仅仅是信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且是另有原因。一方面是受到父亲“相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吕后自己也认为刘邦可以托付终身。

司马迁的两段记载当是注脚:“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又,“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吕后之安于艰苦的农业生产,当刘邦亡命山泽时送食送水、通风报信,除去司马迁为刘氏皇朝渲染的天命色彩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安于妻子本份、关心疼爱丈夫的贤妻形象。

秦朝灭亡之后,楚汉战争随之展开。作为汉王之妻,吕后度过了一段更为艰难的日子。彭城大战中,项羽大败刘邦,为了彻底控制、降服刘邦“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为质”。直到楚汉达成以鸿沟为界不再争战的条约之后,汉王父母妻子才得以回到刘邦身边。在作人质的几年中,可以想像,吕后当是身心俱疲、备受煎熬,一方面是自己要顽强地活下去,另一方面还要尽到媳妇的职责,孝敬照料好公婆。死亡的恐惧、生的艰难,都没能动摇她坚定地站立在刘邦身边的决心,吸纳是了贤妻的坚贞品德。然而,时刻与死亡为伍,强烈的恐惧与自卑随之产生。这种心理加上他不甘向命运屈服的性格,使得她放弃温柔选择刚强,造就了其意志坚定、胆识过人的品格,丰富了其政治阅历。她后来性格心理的扭曲,也与这段不堪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汉朝建立不久,有个别将领心怀异志,蠢蠢欲动。吕后对刘邦除了关怀备至外,更能帮他出谋划策,巩固天下。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诛韩信,灭彭越,则皆吕后一手所为。诚如司马迁所言:“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吕后和刘邦的一生,可以说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从当时的标准看,作为人妻,特别是作为刘邦的妻子,吕后是成功的。

3、正室的角色

刘邦究竟有过多少女人,史无确数,从他还是亭长时就“好酒及色”,到他贵为天子,妻妾成群来看,其数不少。吕后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她的家教使她能够克制住自己的醋意。但她是刘邦的第一个妻子,而且和刘邦是患难夫妻,而且同样也拜当时社会条件之所赐,吕后在刘邦周围的女人中处于一种统治性的主导地位,即是正室嫡妻。但当醋意大发,超过了控制力时,她也会

像其他的女人那样,本能地采取某些措施;当她的正室嫡妻地位受到威胁时,她更能化醋意为力量,奋起反击。

几乎颠覆她的正室地位的,是戚夫人。这是一位年轻漂亮而又能歌善舞的女性,一位为自己和儿子深谋远虑的母亲。她凭借自己的优势和刘邦对自己儿子如意的偏爱,轻而易举地在妻妾的斗争中占了上风。但她小看了吕后。吕后爱儿子惠帝胜过了自己,居然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打败了戚夫人。因为事涉母子亲情,故在下文“母亲的角色”中论述。

由于长期的动荡生活,被刘邦的冷落,使吕后的自尊和情感的需要受到重创。戚夫人在吕后被俘虏的期间夺走刘邦,就已经使吕后对戚夫人产生了刻骨的仇恨。而戚夫人和儿子如意的受宠,以及刘邦欲废太子,又使吕后感到极度的恐惧和焦虑。美国精神分析家霍尼认为:“过分焦虑的母亲事实上只不过是在关心自己的子女而已,不管她承认自己的焦虑,还是把自己的焦虑解释成一种正当的恐惧,情况皆是如此。”司马迁忠实地写道:“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刘邦一死,她以前的嫉妒因为刘邦受到压制,现在可以自由释放。“嫉妒心理,是适当个体的私欲得不到满足而对造成这种不满足的原因或在某项竞争中失败而对竞争对象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自怨恨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可以产生嫉妒行为。”嫉妒的发泄是一种精神扭曲,或是异常的发泄。吕后先毒死赵王如意,然后“遂断戚夫人手足, 去眼, 煇耳, 饮瘖药, 使居厕中, 命曰人彘。”一个“最”字点明了吕后暴行的思想动因就是那使她寝食难安的夺嫡之恨,“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则是吕后“恨屋及乌”的表现:“看你这个狐狸精还用什么去媚人! ”。

司马迁对吕后处理她与刘邦其他庶妻的关系有一段评论,也颇值得我们回味。他说:吕后“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男权社会中,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女人之间的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我们也应看到,“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文帝的母亲薄姬,刘肥的母亲曹姬,刘长的母亲等嫔妃都幸免于难,似乎能说明吕后的嫉妒是有针对性的,没有扩大化,还没有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4、母亲的角色

对于女性而言,由为人之女到为人之妻,进而到为人之母,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子女,是判断一个母亲好坏的试金石。吕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

. 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地位,她和戚夫人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司马迁如实地写下了事实的真相。刘邦“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长从上之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刘邦的态度确实是十分认真的:“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吕后和戚夫人明白,母以子贵,谁的儿子是太子,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吕后毕竟久经磨炼,虽然半路杀出的戚夫人和赵王如意使她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但她很快就摆脱“恐,不知所为”的精神状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亦跪亦求。周昌当面顶撞刘邦,以强硬的态度表示,一旦废太子诏下,坚决不奉诏。“吕后侧耳于东箱听, 见周昌, 为跪谢曰: ‘微君, 太子几废。’”后来又虚心接受臣下意见,向留侯请教,并在留侯的指导下,请出了东园公等四位刘邦都不能请到的老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