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词

合集下载

形容拟声词

形容拟声词

形容拟声词
(一)按声音类型分类
1、描写风声的:淅淅。

2、描写雨声的:淅淅、稀里哗啦、滴答滴答。

3、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声:叮当、叮咚、珑璁(cōng)、珑玲、玎玲。

4、轻微碰撞声:咔嗒。

5、物体断裂声:咔嚓。

6、比较清脆的撞击声:咔。

7、鸟叫:喳喳。

8、蟋蟀叫:瞿瞿(qū)。

9、蝈蝈叫:蝈蝈。

10、蜜蜂飞动声:嗡嗡。

11、老鼠叫:吱吱。

12、笑声:嘻嘻。

13、打鼾或吸食流质食物声:呼噜。

14、大口喝水声:咕咚、咕嘟。

(二)按音节数量分类
1、单音节拟声词:咔、啪、吱等。

2、双音节拟声词:叮当、叮咚、沙沙等。

3、四字拟声词:咔咔嚓嚓、哗哗啦啦、吱吱嘎嘎、轰轰隆隆、淅淅沥沥、乒乒乓乓、噼啪噼啪、嘀嗒嘀嗒、咕咚咕咚、叮叮当当、咕叽咕叽。

1/ 1。

(完整版)拟声词大全

(完整版)拟声词大全
拟声词
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拟声词
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
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别,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模拟,这样的模拟必会失真。 因此,它和口技的声音摹仿,有所不同。
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通常 是把汉字当成 “音标 ”符号,来构成拟声词。它和音译词、联绵词在性质上是同类的, 汉字只用来表音,而无关乎字义,因此,它们都是 “衍声词 ”,和 “合义词 ”为相对的概 念。 因为拟声词多半用来描绘、形容,因而有人把它归属形容词。也有人把主观的 感情、情绪所兴发的声音(例如唉!啊呀!乌乎!)归入拟声词。都是不妥当的。 容词和拟声词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叠形式有强调意味和感情色彩,拟声词的重叠 形式是纯表音的,不产生任何附加意义(注一)。拟声词在语法上不像形容词可以受 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例如我们不会说 “雨点十分哗拉哗拉地下着 ”,也不会说 风不呼呼地吹着 ”。拟声词也不能用“A不A”的方式表示疑问。拟声词可以和数量词结
/ / 、

唠唠叨叨
嘟嘟囔囔
劈劈啦啦
哗哗啦啦
ABAB型
:
哗啦哗啦
咕咚咕咚
淅沥淅沥
嘟噜嘟噜
朴隆朴隆
哔里哔里
呼噜呼噜
当郎当

啪拉啪拉
卡拉卡拉
唰拉唰拉
叮当叮当
轰隆轰隆
卜通卜通
咕噜咕噜
淅沥淅沥
叮叮咚咚
ABCC型:
叽里咕噜 叮零咚隆
ABCD型:
ABCA型:
咚得隆咚 锵不隆锵
ABBB型:
淅沥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哗啦啦啦 拟声例句:

关于下雨的拟声词

关于下雨的拟声词

关于下雨的拟声词
1、滴滴哒哒:形容雨点连续落在硬质表面时发出的声音。

2、啪嗒啪嗒:形容雨点很大,落到地面等硬质表面时发出的声音。

3、哗哗:形容大雨倾盆,雨声很大。

4、唰唰:形容较大的雨点落下的声音。

5、哗啦哗啦:形容伴有大风的雨声。

6、沙沙沙沙:形容小雨点落到草丛、树叶等软质表面时发出的声音。

7、噼里啪啦:形容雨点很大且急,落到地面等硬质表面时发出的声音。

8、潺潺:形容雨点小,落在水面时柔和的声音。

9、沥沥:形容小雨连绵不断的声音。

10、叮咚:形容小雨点落到水面等软质表面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11、哗啦啦:形容雨声很大,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12、噼噼啪啪:形容雨点大而有力,落到地面时发出的声音。

13、咕噜咕噜:形容小雨连绵不断的声音。

14、吧嗒吧嗒:形容雨点大而有力,连续落在地面时发出的声音。

15、嗵嗵嗵嗵:形容雨点很大,落到地面时连续发出的声音。

拟声词

拟声词

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

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

通常是把汉字当成“音标”符号,来构成拟声词。

哗哗汪汪咚咚隆隆嗖嗖潺潺
嘎嘎隆隆呜呜嗡嗡嘟嘟咯咯
咩咩咕咕叽叽喳喳呱呱啪啪
喔喔沙沙
扑通喀嚓滴答叮当布谷知了
哗啦呼噜轰隆
嗡嗡嗡呱呱呱轰轰轰嘟嘟嘟笃笃笃
咚咚咚
哗啦啦轰隆隆
哔哔剥剥滴滴答答叽叽喳喳乒乒乓乓
哗啦哗啦咕咚咕咚叮当叮当轰隆轰隆
扑通扑通咕噜咕噜叮咚叮咚
淅沥沥沥哗啦啦啦。

拟声词四个字

拟声词四个字

四字拟声词
四字拟声词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AAAA型,当当当当、哗哗哗哗、嘻嘻嘻嘻、哈哈哈哈。

AABB型,哔哔剥剥、毕毕剥剥、滴滴答答、嚓嚓嘎嘎、叽叽喳喳、叽叽呱呱、乒乒乓乓、唠唠叨叨、嘟嘟囔囔、劈劈啦啦、哗哗啦啦。

ABAB型,哗啦哗啦、咕咚咕咚、淅沥淅沥、嘟噜嘟噜、朴隆朴隆、哔里哔里、呼噜呼噜、当郎当郎、啪拉啪拉、卡拉卡拉、唰拉唰拉、叮当叮当、轰隆轰隆、扑通扑通、咕噜咕噜、叮咚叮咚、吱嗒吱嗒。

ABCC型,叽里咕噜、叮零咚隆。

ABCD型,唭里硿咙、噼哩啪啦、呜里哇啦、丁铃当郎、叽哩呱啦、叮铃当啷、唏哩哗啦、霹哩叭啦、叽里咕噜。

ABCA型,咚得隆咚、锵不隆锵。

ABBB型,淅沥沥沥、哗啦啦啦。

拟声词词语大全

拟声词词语大全

拟声词词语大全拟声词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指通过发声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和情感的词语。

它们常常有着生动形象的描述,使得汉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日常交流中,拟声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一,它们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外界的声音和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汉语中最常用的拟声词词语大全。

嘟嘟声:这是一种模拟汽车喇叭声的拟声词,它的含义为提示或引起注意。

哗啦声:模仿流水声,用来形容液体的流动或物体的倒下。

噼里啪啦:模仿破碎、爆炸或枪击声,常用于形容激烈、猛烈的动作或氛围。

叮当声:用来形容金属、玻璃或硬质物体相碰撞的声音,也常用来表示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坚硬。

咕嘟声:模仿水或液体的慢慢流动的声音,经常用来形容懒散、缓慢的节奏。

嘶嘶声:模仿蛇嘶嘶声,用来形容某种不良的氛围,如阴谋诡计等。

嘎吱声:用于形容木头、金属等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也经常用来形容车辆行驶时的嘎吱声。

咚咚声:用来形容敲击物体时发出的声音,常常用来表示推销员、传单派发人员的传统工作方式。

嗖嗖声:模仿快速移动空气时发出的声音,常用来形容快速的行动、逃跑或飞行的声音。

嘹亮声:用来形容歌唱、演讲等发声所发出的清脆、响亮的声音,体现出人声的美妙与感染力。

嗷嗷声:模仿巨兽或野兽咆哮的声音,用于形容非常愤怒或凶猛的氛围。

突然响起的拟声词,往往能够立刻引发我们强烈的反应,而且既表达了声音,也传达了情感。

对于人类来说,对声音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各个民族和地区都会因为听到不同的声音而产生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拟声词作为其中一种语言形式,它深度融入到了华语民间文化的核心之中,描述了每一个人或事物独特的声音和情感。

拟声词语四字词语

拟声词语四字词语

拟声词语四字词语拟声词的四字词语有:滴滴答答、轰隆轰隆、叽叽喳喳、叮叮咚咚、叽里咕噜、哗啦哗啦、乒乒乓乓、窸窸窣窣、稀里哗啦、丁零当啷。

1、滴滴答答[dīdīdādā]:1.重复的滴滴声2.一连串轻快的声音或拍打造句:晚上雨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就像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嬉戏,溅起了一朵朵水花。

2、轰隆轰隆[hōng lóng hōng lóng]:低沉而常常重复的声音(如摩托、大炮或齐步行进中的队伍发出的)造句: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

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8一夜。

3、叽叽喳喳[jīji zhāzhā]:语音杂乱。

造句:教室里三五一群,或沉思默想,或叽叽喳喳。

4、叮叮咚咚[dīng dīng dōng dōng];形容发出的声音叮叮当当作响。

造句:雪花一片一片飘,圣诞一步一步到,听那叮叮咚咚声,圣诞爷爷到,床头放双袜,睡前许个愿,看完短信去做梦,心愿一定会实现。

5、叽里咕噜[jīli gūlū]:1.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2.形容物体滚动碰撞的声音造句:她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毒贩和记者。

6、哗啦哗啦[huālāhuālā]:拟声词。

表示声音。

造句:听雨不是轻快的沙沙,而是更为充实的哗啦哗啦。

对面红色的楼顶,湿润鲜亮。

我垂下眼帘,沉默这个冷雨的清晨。

7、乒乒乓乓[pīng pīng pāng pāng]:拟声词。

表示声音。

造句:我们可以听见孩子们在楼上乒乒乓乓地跑来跑去。

8、窸窸窣窣[xīxīsūsū]: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造句:你是听到了窸窸窣窣的落叶声码?是高贵的灵魂在歌唱吗?还是想用手去抚摸那些可爱而可悲的听众?9、稀里哗啦[xīli huālā]:1.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2.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亦称稀溜哗啦造句:回忆一触即发,哭的稀里哗啦。

10、丁零当啷[dīng ling dāng lāng]:突然,他被阳台传来的“丁零当啷”声惊醒了。

拟声词的四字词语

拟声词的四字词语

拟声词的四字词语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

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声如洪钟:洪:大。

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哀声叹气:因伤感难过或悲愤而收到感叹的声音。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嗳声叹气:因伤感、烦躁或悲愤而收到叹息声。

鼻息如雷:鼻息:鼾声。

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

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

多形容局面危难或声音、气息等高亢些微、时断时续。

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咄咄逼人:咄咄:并使人惊讶的声音。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并使人沮丧。

也所指形势发展快速,给人压力。

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

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咄嗟叱咤:咄嗟、劲歌:发狂时大声呵叱、叫卖。

形容发狂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到各方面去的声音。

形容人很机警。

发聋振聩:聩:耳聋。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蒙奋聩:声音非常大,连耳聋的人也需使。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起麻木的人。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连绵不绝。

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

形容人相貌凶残,声音可怕。

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俯仰唯唯:唯唯:应允的声音。

摇头应允。

比喻恭敬地应付。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宣扬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喧闹冷清。

鼓乐喧天: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

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鼓衰力尽:锣:战鼓声;衰:些微。

战鼓声音些微,力量已经耗尽。

形容战争吻合失利时的惨状。

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懈怠无力。

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形容拟声词的四字词语

形容拟声词的四字词语

形容拟声词的四字词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容拟声词的四字词语:
1.“滴滴答答”:重复的滴滴声。

2.“哔哔剥剥”:象声词。

3.“毕毕剥剥”:象声词。

形容敲击、爆裂等声音。

4.“乒乒乓乓”:象声词。

5.“嘟嘟囔囔”: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6.“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

7.“轰轰隆隆”:形容雷声、炮声、爆炸声、机器声等。

8.“嘀嘀咕咕”:低声说话,窃窃私语。

9.“叮叮当当”:形容金属、瓷器等清脆的撞击声。

10.“咕咕噜噜”:象声词,形容水声或吞咽等声音。

11.“咕嘟咕嘟”:形容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12.“嘎吱嘎吱”:形容物体摩擦发出的声音。

13.“叮咚叮咚”:形容清脆的玉石声。

14.“吧唧吧唧”:形容人吃饭的声音。

15.“呼噜呼噜”:形容打鼾或熟睡时的声音。

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不同的声音,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

aabb的拟声词

aabb的拟声词

一.aabb的拟声词
1、叮叮咚咚、哗哗啦啦、啪啪啦啦、滔滔汩汩。

2、抽抽搭搭、叽叽喳喳、嘟嘟囔囔、叮叮当当。

3、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吱吱嘎嘎、轰轰隆隆。

拟声词特点:
因为拟声词多半用来描绘、形容,因而有人把它归属形容词。

也有人把主观的感情、情绪所兴发的声音(例如唉!啊呀!乌乎!)归入拟声词。

都是不妥当的。

形容词和拟声词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叠形式有强调意味和感情色彩,拟声词的重叠形式是纯表音的,不产生任何附加意义(注一)。

拟声词在语法上不像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例如我们不会说“雨点十分哗拉哗拉地下着”,也不会说“风不呼呼地吹着”。

拟声词也不能用“A不A”的方式表示疑问。

拟声词可以和数量词结合,而形容词不能。

双音节的重叠,拟声词可以是AABB式(哐哐啷啷),也可以是ABAB式(哐啷哐啷)也可以是ABCA式(咚的咙咚),形容词通常只是AABB式。

拟声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较大的独立性,形容词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abb拟声词20个

abb拟声词20个

abb拟声词20个1.咕嘟嘟:形容液体沸腾的声音。

例如:锅里的水咕嘟嘟地响。

2.扑通通:形容物体掉入水中的声音。

例如:他们扑通通地跳进了游泳池。

3.呼啦啦:形容风声、车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呼啸而过的声音。

例如:大风呼啦啦地吹过。

4.轰隆隆:形容雷声、炮声、爆炸声、机器声等。

例如:雷鸣声在远处响起,轰隆隆地传遍整个山谷。

5.淅沥沥:形容雨声、雪声、小雨等轻微落下的声音。

例如:雨淅沥沥地下着。

6.哗啦啦:多指下雨的声音、水流动的声音或风吹物体的声音。

例如:河水奔流而下,冲击着岩石,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7.叮铃铃:形容铃声或金属物体敲击声。

例如:孩子们摇动礼物盒,听到叮铃铃的声音,兴奋地拆开礼物。

8.扑簌簌:形容纷纷落下的声音。

例如:树枝上的积雪纷纷落下,扑簌簌地落在地面上。

9.叮当当: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例如:门铃叮当当地响起来。

10.响当当:亦作"响铛铛",亦作"响珰珰";形容敲打的声音响亮。

例如:农民工们手持锤子,努力敲打钢板,发出响当当的声音。

11.呼飕飕:形容风声,也常用来形容速度很快的东西。

例如:飞机在天空中呼飕飕地飞过。

12.劈啪啪:形容爆裂、拍打的声音。

例如:锅里翻炒花生时,发出了劈啪啪的声音。

13.乱哄哄:形容声音吵闹杂乱。

例如:比赛结束后,球场上一片乱哄哄的景象。

14.咕噜噜:形容物体滚动或旋转的声音。

例如:轮子咕噜噜地滚过去。

15.沙啦啦:形容物体摩擦或震动的声音,常用于描述某种轻微的噪音。

例如:沙子被刷子扫起来,发出沙啦啦的声音。

16.叮咚咚:一般形容碰撞声。

例如:我敲门时,听到了叮咚咚的回音。

17.呼噜噜:读音是hū lū lū,用来形容打鼾或者吸食流质食物等发出的声音。

例句:女孩温柔地摸着她的猫,小猫很享受,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18.轰隆隆:读音是hōng lōng lōng,象声词,ABB式词语,形容极大的声音。

例句:每次火车进入车站的时候都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むんむん1副词&自サ
解说:
形容热气腾腾、闷热的模样。

例:むんむんした天気
译文:闷热的天气。

例:草いきれでむんむんする。

译文:夏草丛生,热气蒸腾。

2、むしむし1副词&自サ
解说:
形容天气像蒸笼一样闷热的状态。

例:夏の夜はむしむしする。

译文:夏天的夜晚跟蒸笼一样闷热。

例:真夜中になってもむしむしする。

译文:到了深夜还是闷热。

1、しっとり3副词&自サ
解说:
(1)形容人的个性、态度、气氛等沉稳、安详的样子。

(2)形容夹带略微湿气、受到滋润的模样及状态。

例:彼女の肌はしっとりしている。

译文:她的肌肤水嫩嫩的。

例:花がしっとり露を含む。

译文:花湿淋淋地含着露水。

2、さらさら1副词&自サ
解说:
(1)形容叶片、物品轻轻拂过所制造出来的摩擦声响;簌簌声。

(2)形容浅浅的小溪等之流水潺潺状。

(3)形容物品(与黏、腻相反的)干爽的状态。

(4)形容事物流利地进行的状态。

例:川がさらさらと流れている。

译文:河水潺潺流淌。

例:そんなことはさらさら知らない。

译文:那样事情完全不知道。

1、べたべた
1)1副词&自サ
解说:
(1)形容物品黏糊糊的状态。

(2)形容男女、老少等腻在一起的模样。

(3)指黏满、贴满的动作,及厚厚地涂上一层又一层的黏液。

(4)形容持续不断、一直盖章的模样。

(5)将纸等物品贴黏在墙上等表面的模样。

2)0形动
解说:
形容物品黏糊糊的状态。

3)4・0名词
解说:
指物品的黏度、黏性。

例:汗で手がべたべたになった。

译文:流汗的手黏黏的。

例:絵の具をべたべたと塗る。

译文:厚厚地涂一层颜料。

2、じめじめ1副词&自サ
解说:
(1)(性格或处事方式)阴郁沉闷。

(2)(气候不佳导致)潮湿、湿气重等令人不愉快的状态。

例:じめじめした日が続いている。

译文:潮湿的天气持续不断。

例:あの生徒はじめじめしている。

译文:那个学生的个性沉闷。

1、ねばねば
解说:
1)1副词&自サ
形容物品黏哒哒的样子。

2)0名词
指物品的“黏性”。

例:納豆はねばねばして、気持ち悪い。

译文:纳豆黏糊糊的,好恶心哦。

例:ねばねばしたものの言い方をする。

译文:说话罗唆。

2、ぬるぬる
解说:
1)1副词&自サ
(1)形容因湿气等导致物品表面滑溜溜的状态。

(2)形容物品柔软滑溜不易抓取的样子。

2)0名词
指物品等的滑溜度。

3)0形动
形容因湿气等导致物品表面滑溜溜的状态。

例:なべが油でぬるぬるする。

译文:锅因为有油很光滑。

例:うなぎがぬるぬるして掴みにくい。

译文:鳗鱼的身体滑不溜秋的,很难抓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