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为巩固提高全市流域治污成果,保障水生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点污染河流滩涂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全面、准确掌握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成因和潜在环境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处置方案,为防治底泥重金属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范围及内容(一)调查范围。
河、河、新河及第一、二、三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
(二)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重点污染河流底泥中的铅、汞、铬、镉、砷、锌、镍、铜等含量。
通过布点采样监测,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确定重金属区域的污染范围、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浓度值和污染底泥量等,并对成因进行分析。
三、调查时间安排调查工作自年2月开始,至年5月结束。
(一)初步调查阶段(年2月至年3月)。
在省控重点污染河流调查的基础上,在市环保局指导下,开展我市重点污染河流初步调查。
(二)重点调查阶段(年4月至年5月)。
由市环保局汇总我市调查情况,分析底泥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处置方案,形成调查报告,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环保局备案。
四、预期调查结果(一)建立资料库。
建立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制作污染状况电子分布图。
(二)形成调查报告。
形成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含污染源解析、处理处置方案等)。
五、工作要求(一)密切协调配合。
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由市环保局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健全工作制度。
市环保局要建立调查人员培训制度,参与调查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建立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和调查成果抽查验收制度,并研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参与调查的单位和个人要逐级签订保密协议。
河道治理专项检测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治理已成为地方政府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河道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专项检测。
本方案旨在明确河道治理专项检测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依据。
二、检测目的1. 了解河道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评估治理效果;2. 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整改提供依据;3. 为河道治理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持;4. 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三、检测内容1. 河道工程实体检测:包括河道疏浚、护岸工程、生态修复等;2. 河道水质检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3. 河道底泥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4. 河道生物检测:包括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5. 河道周边环境检测:包括土地利用、污染源、景观等。
四、检测方法1. 工程实体检测:采用现场勘查、仪器检测、抽样检测等方法;2. 河道水质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利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3. 河道底泥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利用实验室仪器进行检测;4. 河道生物检测: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培养、鉴定等方法;5. 河道周边环境检测:采用现场勘查、遥感技术、问卷调查等方法。
五、检测步骤1. 制定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2. 组建检测团队: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人员;3. 检测前准备:确定检测地点、时间、仪器设备、样品采集等;4.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方案进行现场勘查、采样、实验等;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治理效果;6. 编制检测报告:总结检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六、注意事项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2. 检测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3. 检测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4. 检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河道底泥处置施工方案
河道底泥处置施工方案背景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源不断增加,河道水质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一个河道的健康状况除受污染源影响外,还受到其底泥的影响。
底泥是河道中重要的物质补给和营养底层,同时也是吸附、转移和释放污染物的主要场所。
如果不及时处理,河道底泥会对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产生严重的威胁。
因此,河道底泥处置成了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河道底泥处置问题,提出一套实用有效的处置施工方案。
方案描述1. 初步调查和采样处置底泥必须在做好底泥的初步调查和采样工作后进行。
采样工作应清楚准确进行底泥的分层采样,并测试河流水质。
测试结果可以表现出河流水体和底泥的污染状态,能为底泥处置作出更科学的决策。
2. 底泥分级处理底泥分为粗沙、细沙和粘土三种类型的底泥。
对于不同种类的底泥,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粗沙,采用现场堆存干燥,适量添加腐烧石灰、水泥及其它物料,重新稳定强化后,用于城市绿化、覆盖工程等;对于细沙,采用非机械化除沙、深度掘泥、填埋固化等方式,使得底泥中的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达到环保标准后,可以再次利用举办园林绿化或道路绿化等工程;对于粘土,采用生物修复,注入活性细菌、植物种子等,改变底泥中有机质和重金属的状况,使其得到减缓,并促进河流自净能力。
经过处理后的粘土进行垫层覆盖,使其得到固化和稳定。
3. 处置过程的监测底泥处置需要在现场进行密切监测,以保证所有底泥得到好的处理效果,并对底泥处置过程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要求。
4. 资源化利用处置后的底泥可以经过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可以将底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用于绿地建设、花坛修建、灌溉用水等,进一步提升了废物的回收再利用率。
实施效果实施本方案后,能达到以下效果:1.底泥去除率高,环境指标得到良好改善;2.使用环保型处理方法,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损害;3.底泥处置后,达到可持续利用的效果;4.实现了精准的过程监控,确保处置质量。
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
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5篇)我们平时说的水污染准确说是水体污染,即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
河流生态工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的扩张,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河流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本研究选取了某典型河流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生态工程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期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河流生态功能受损的原因。
2. 设计并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验证其效果。
3. 探讨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和路径,为类似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河流水质、底泥、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2. 实验设计(1)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任务,如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河道形态恢复等。
(2)根据河流生态系统现状,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包括河道疏浚、河岸植被恢复、水质净化等。
(3)对修复工程进行实施,并定期监测其效果。
3. 数据分析(1)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水质、底泥、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2)评估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并与修复前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河流生态系统现状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该河流存在以下问题:(1)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2)底泥污染严重,重金属含量较高。
(3)河岸植被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减少。
2. 河流生态修复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以下生态修复方案:(1)河道疏浚:清除河道内的淤泥,恢复河道形态。
(2)河岸植被恢复:种植适宜的植被,提高河岸植被覆盖率。
(3)水质净化:建设水质净化设施,降低污染物含量。
3.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态修复,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水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河流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河流底泥污染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河流底泥污染对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生动物的生存情况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河流底泥污染进行调查,以制定适当的措施来消除污染。
本文将提出一份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以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污染问题。
一、调查目标本项调查的目标是确定目标河流的底泥污染状况,并对污染物进行初步的识别,为后续的河流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和参考依据。
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包括目标河流右、左、上、下游水域的底泥样品采集。
三、调查内容(1)选择调查点位根据目标河流的流域特性及其水质监测结果、环境监测站的分布、附近的人口密度和工业布局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点位。
(2)底泥采集在选择的调查点位周围半径100m范围内建立底泥采集站,采用方形样品器对底泥进行采集,每个采样器采集30个钻孔样品,深度为底泥下层约3mm的表层,每个钻孔样品之间距离至少保持50cm。
将采集到的底泥样品放入密闭的采样袋中,进行标识记录。
(3)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底泥样品送往专业的水质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盐等物质。
四、调查方法(1)调查前应查看环境监测站的历史数据、了解该流域的污染物来源和分布情况,以便判断采样点的位置。
(2)采集底泥样品时,采用方形样品器或者土壤钻,利用采样器在底泥表层钻孔采集样品。
采样器长度要足以达到底泥表面下3毫米左右。
(3)通过现场和实验室测试,确定底泥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盐等。
五、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室分析,确认底泥中主要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
根据污染物种类和含量,以及采样点的位置和其附近污染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污染物来源的初步分析,制定消除污染的建议措施和方案。
六、调查结论通过河流底泥污染调查,得出底泥的污染状况和具体的污染物种类及污染物来源的情况,为后续的河流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参考依据。
底泥监测方案
底泥监测方案1. 概述底泥是水体底部的沉积物,其组成和性质对水环境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底泥监测是评估水体质量和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底泥监测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方法来监测和评估水体底泥的状况。
2. 监测目的底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底泥的组成、污染程度和潜在的生态风险,以便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的监测目的包括:•评估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评估底泥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监测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了解水体的沉积作用。
3. 监测内容底泥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底泥采样底泥采样是底泥监测的基础工作。
采样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典型区域、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以及需要了解变化趋势的区域。
采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如底泥采样器或底泥柱。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底泥表层的污染,最好采集底泥的较深层。
•根据采样点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数量和采样深度。
3.2 底泥物理化学性质检测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了解其组成和污染程度非常重要。
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包括底泥的颜色、致密度、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pH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现场测试得到。
3.3 底泥污染物分析底泥污染物分析是底泥监测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底泥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分析方法可以包括物理提取、化学分析和生物监测等。
分析结果应与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底泥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
3.4 底泥生态风险评估底泥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底泥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底泥样品的毒性测试和生态风险评估,可以评估底泥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
常用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估、物种敏感度评估等。
3.5 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反映了底泥在水体中的沉积作用,也是底泥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可以了解水体的沉积状况和底泥的输送过程。
某治理河段清淤底泥污染初步调查方法探讨
河流底泥主 要 由 粘 土 矿 物、有 机 质、活 性 金 属 氧 化 物 组 成,它是水中各种 污 染 物 的 源 和 汇,底 泥 清 淤 是 改 善 河 流 湖 泊水质的有效措施。本治理项 目 拟 将 清 淤 底 泥 异 地 填 埋,用 作农用地或建设 用 地,本 次 调 查 的 目 的 是: 对 标 底 泥 清 淤 后 的用途摸清污染物在本治理河段平面和垂向上的分布规律, 初步计算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底泥 的 位 置 和 体 积,为 分 类 处 置 清淤产生的数量巨大的底泥提供依据。
河流的底泥污染调查的 调 查 目 标 为 线 状 体。《土 壤 环 境 监测技术 规 范 》中 所 列 举 的 布 点 方 法 均 针 对 面 状 体 进 行 研 究 ,不 适 用 于 河 流 底 泥 调 查 。
目前国内出台的底泥调查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为上海市 《关于规范中小河道整治疏浚底泥消纳处置的指导意见 》,该 意见指出对疏浚底泥进行布点时: ( 1) 将采样区域分为若干 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面积不大于 10 000 m2 。( 2 ) 每 个采样单元中设置不少于 5 个 采 样 点,各 采 样 点 采 集 的 样 品 制成混合样进行检测。本次调 查 未 采 用 此 种 采 样 方 法,原 因 为: ( 1 ) 治理河道宽 度 较 窄,在 横 断 面 上 污 染 物 分 布 较 规 律, 使用采样面积指标推算采样数量意义不大; ( 2) 在清淤之前 进行底泥污染调查,主要目的是摸 清 污 染 物 在 平 面 和 垂 向 上 的分布规律,为清 淤 底 泥 分 类 消 纳 设 计 提 供 依 据,并 不 侧 重 清淤后底泥堆积体的混合状态受污染情况。因此本调查借 鉴《地 表 水 和 污 水 监 测 技 术 规 范 》的 调 查 方 法 ,使 用 均 布 断 面 法采样,并在重点区段加密采样断面,但 不 设 置 背 景 断 面、对 照断面等。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9-4539(2021)03-0179-05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王青蕊(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摘要:以伊通河生态治理工程为背景,针对河道大量污染底泥造成的水体恶臭,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实验检测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底泥的主要成分、特征及形成因素,对河道底泥的治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和研究,综合考虑环保和底泥处理成本优化了环保清淤方案。
并且,根据淤泥性质对其进行合理治理,彻底解决了内源污染问题,同时指出了河道底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环保效果良好,成本节约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污染底泥泥质分析环保清淤治理技术中图分类号:TV85;X171.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4539.2021.03.041Study on Argillaceous Analy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Urban RiverSediment in Severe Cold AreaWANG Qingrui(China Railway17th Bureau Group Co.Ltd.,Taiyuan Shanxi03000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ecological treatment project of Yitong River,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malodorous water body and ba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a large amount of polluted sediment,the main components,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factors of sediment are analyzed by comb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experimental detection and field practice.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river sediment are elaborated and studied,considering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ediment treatment,the environmental dredging scheme is optimized.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sludge, reasonable treat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the problem of endogenous pollution has been completely solved.At the same time,the direction of river sediment resource disposal is pointed out,which has g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 and significant cost saving.It will have certain popularizing value and reference function.Key words:contaminated sediment;argillaceous analysis;environmental dredging;treatment technology1引言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尤其是我国河湖众多,河道污染显得更为突出⑴。
底泥治理方案
底泥治理方案底泥是水体中沉积的泥沙颗粒,经常会积聚在湖泊、河流和水库的底部,导致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底泥问题,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底泥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底泥治理方案,旨在提供对底泥治理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底泥调查和监测在制定底泥治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调查和监测。
通过采集底泥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底泥的组成、含量以及可能的污染源。
同时,监测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评估治理效果和风险。
二、底泥处理技术选择根据底泥的性质和污染情况,选择相应的底泥处理技术。
常见的底泥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
例如,利用沉淀和过滤等过程将底泥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颗粒较大的底泥和浓度较高的污染物。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底泥中污染物的性质,从而使其转化为易于去除的形式。
例如,利用絮凝剂将底泥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通过沉降或过滤将其去除。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基于生物学原理,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例如,利用特定的细菌和藻类可以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和一些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三、底泥处理工程操作在确定了底泥处理技术之后,需要进行底泥处理工程的实施。
以下是底泥处理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1. 底泥挖掘和清理首先,需要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挖掘和清理。
可以利用挖掘机和吸泥船等设备将底泥抽取到岸边,并进行初步的分离和过滤。
2. 底泥处理设施建设根据选择的底泥处理技术,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
例如,如果采用物理处理技术,需要建设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如果采用化学处理技术,需要建设加药系统和絮凝池;如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需要建设生物反应器和氧化池等。
3. 底泥处理过程将挖掘清理得到的底泥送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湖泊淤积调查方案
湖泊淤积调查方案一、研究目的1.了解湖泊淤积的原因和程度;2.评估淤积给湖泊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3.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
二、调查内容1.湖泊淤积的原因:调查影响湖泊淤积的因素,如人类活动、土壤侵蚀、水流动力学等;2.湖泊淤积的程度:调查湖泊底部沉积物的厚度和类型,以及湖泊水深的变化情况;3.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调查淤积对湖泊水质、水生物和湖岸植被等方面的影响。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1.现场实地调查:选择湖泊不同部位进行采样,包括水深、底质、沉积物等;2.化学分析:进行湖泊表层水样和底泥样的化学分析,包括颗粒物质含量、有机物质含量、养分含量等;3.生物调查:对湖泊生物群落进行调查,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4.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湖泊淤积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2.绘制湖泊淤积程度分布图,展示不同部位的淤积程度;3.绘制相关图表,展示湖泊水质、水生物和湖岸植被等方面的数据变化。
五、调查结果的解读与评估1.对调查结果进行解读,分析湖泊淤积的原因和程度;2.评估淤积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3.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包括湖泊淤积的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方法。
六、调查成果的应用1.将调查成果报告给相关政府部门和湖泊管理单位,以供决策参考;2.推广相关经验和技术,促进湖泊淤积的防治和生态恢复;3.开展科学研究,为湖泊淤积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七、调查的限制和改进措施1.调查面积和采样点的选择需要合理,更好地代表湖泊整体情况;2.调查过程需要定期更新,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3.加强与其他研究团队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共同解决湖泊淤积问题。
以上是一种湖泊淤积调查方案的概述,根据具体的湖泊和调查目的,可以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修改。
调查的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湖泊淤积问题,并为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污染调查报告
水污染调查报告水污染调查报告1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仅有28000亿立方米,人口占全世界的20%,但水资源只占全球的6%,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
绍兴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厚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的污染竟使得中国防学6个省市严重缺水,以下是我就绍兴水资源污染情况作的调查报告。
一.河道污染情况调查城北污染企业在晚上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变臭变脏,不良餐饮业到河里丢弃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等,附近居民在河里洗衣服,把肥皂水以及衣服上的脏东西洗到河里,导致河内磷过剩,河面上的水生植物疯狂生长,把整个河面盖住,使量鱼类死亡,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部分河道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我们将面临缺水的危机。
二.河面观测经过各位同学在家附近河道表面观测后,___同学发现河面上有不少油脂和死鱼,漂在河面上十分碍眼,诸博航同学则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水葫芦,刘语菲同学看到河水色泽浑浊,这已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曾经听到过一个笑话,一辆运送河水的货车开在山野里没油了,周围也没有加油站,司机看了一眼漂满油脂的河水,果断地舀了一些灌进油箱,不一会儿,货车又在山野里开了起来,这足以说明现在的.水质有多糟糕!三.家庭用水急剧上升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朱璐梦家一个月用水8吨,她外婆家一个月用水9吨,她阿姨家竟用水15吨!除非是浪费水,月用水量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么多!张函巧家月用水量则在7吨~9吨之间徘徊,她奶奶家的用水量则在6吨~9吨之间游走。
而我们家一个月用水量达9吨,我外婆家却只有3吨!这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人们的用水量都于以前人们的用水量,毋庸置疑我们的后代的用水量将会打破常规!四.结论通过各种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质变差,就连中国曾经最的淡水湖鄱阳湖里的水也已经干旱!如果我们再不节约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将是我们的眼泪!水污染调查报告2 玄武湖,位于南京东北,是古都南京国家级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名胜古迹荟萃。
河道底改实施方案
河道底改实施方案一、前言河道底改是指对河道底部进行修复和改造,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本文档旨在制定河道底改实施方案,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实施目标1. 提高水质:通过改善河道底部,减少底泥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
2. 保护水生态系统:修复河道底部的生态环境,保护水中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底部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的积累,保护水资源。
三、实施步骤1. 调查评估:对目标河道底部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底部情况,包括底泥厚度、有害物质含量等。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河道底改实施方案,确定具体改造措施和工作计划。
3. 底部清理:清理河道底部的杂物和底泥,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4. 生态修复:进行河道底部的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植被种植、底栖生物栖息地的恢复等。
5. 监测评估:实施改造后,对河道底部进行监测评估,了解改造效果,及时调整措施。
四、实施要求1. 环保要求:在实施河道底改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工作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安全要求: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合理利用:在清理河道底部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清理出的底泥和杂物,避免浪费资源。
4.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河道底改工作,增强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实施效果1. 改善水质:经过河道底改实施后,水质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
2. 生态恢复:河道底部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底栖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3. 自净能力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
六、总结河道底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改造效果。
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共同为美丽水环境贡献力量。
河道环境保护调研方案
河道环境保护调研方案一、调研目的河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河道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针对当前河道环境面临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总结河道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护河道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调研内容1. 调查河道环境状况:具体调查河道的污染状况、水流速度、水质指标、悬浮物和底泥情况等。
2. 调查河岸环境状况:调查河岸的植被状况、沙滩堤防情况、建筑物占用情况等。
3. 调查污染源和排污口:调查沿河的企业、农村污水排放情况,河流的流域范围内建筑和工地的污染排放情况。
4. 调查河道治理现状:了解河道治理的投入情况、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随机抽取河段,对河道、河岸景观、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实地调研,对沿河污染源和排污口进行调查。
2. 建立问卷和调查表:采用问卷和调查表的方式调研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方面,了解对河道环境的认识和建议,探讨河道治理方案。
3. 数据分析和比较: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针对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调研意义1. 为河道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河道环境状况和治理措施的效果,为河道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2. 探索河道环境保护解决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寻求治理河道环境的可行方案,制定科学有效的环保政策和方案。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促进公众对河道环保的认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5、调研结果实施方案1. 提供更好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河道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供水的可持续性。
2. 促进沿河地区发展:通过提高河岸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为河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 建立更加完善的污染治理制度:建立河道监管和污染处理机制,加强排污口的管理和监测,加强对占用河流的建筑企业等活动的监管。
4. 建立环保公共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活动,在公众中强化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责任意识,形成社会对环境保护热情的共识。
湖泊调查方案及要求
湖泊调查方案及要求1、调查指标分类调查项目调查指标主要调查内容水体特征调查水质调查物理指标水温、透明度、pH 、溶解氧、悬浮物、电导率、碱度、盐度水质指标TN、TP、NO3-N、NO2-N、NH4-N、D-PO4、COD、TOC水生生物调查生态调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初级生产力调查Chl-a、初级生产力AGP调查初级生产力趋势底质调查底质中污染物容重、粒度、pH、含水率、TN、TP、NH4-N、NO3-N、NO2-N、有机碳、有机质含量颗粒物沉降沉降量底质中营养物释放释放量和释放速率2、水样保存要求调查项目采样瓶水样量/ml前处理及保存方法水温立即测定透明度立即测定pH 立即测定溶解氧测定瓶100 立即测定悬浮物P、G 4℃保存,24h内测定电导率立即测定碱度4℃保存,24h内测定盐度COD G 100 加入硫酸,使PH≤2,尽快测定TOC G 100 4℃保存,24h内测定TN P、G 500 于4℃加入浓硫酸0.8mol/L保存,尽可能迅速测定NO3-N P、G 100 尽可能迅速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加入浓硫酸0.8mol/L,于4℃保存,尽快测定NO2-N P、G 100 尽可能迅速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加入浓硫酸0.8mol/L,于4℃保存,48h内测定NH4-N P、G 100 尽可能迅速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加入浓硫酸0.8mol/L,于4℃保存,尽快测定TP G、P 100 不能立即测定时,冷冻保存总溶解态磷G、P 100 尽可能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冷冻保存浮游植物/ 1000 鲁哥氏液固定,固定剂量为水样的1% 浮游动物/ 1000 鲁哥氏液固定,固定剂量为水样的1%Chi-a 分光光度法500-2000低温(0-4℃)保存初级生产力黑白瓶测氧法150-200放置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3、测定方法、采样器及测量仪器需求调查项目测定方法仪器试剂仪器需求(台/套)水温温度计温度计/ 3透明度黑白板法透明度盘/ 3pH 酸碱度法玻璃电极、甘汞电极、磁力搅拌器、50ml烧杯水、PH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缓冲溶液的固体试剂,按要求稀释配置3溶解氧/ 溶解氧仪(测量探头、仪表、温度计、气压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3悬浮物称重法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GN-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吸滤瓶、真空泵、无齿扁嘴镊子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电导率便携式电导率仪法便携式电导率仪、纯水、校准溶液纯水、校准溶液 3碱度电位滴定法pH、电位滴定仪或离子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磁力搅拌器无CO2水、Na2CO3标准液、盐酸标准液/盐度CODTOC 直接法非色散红外吸收TOC分析仪蒸馏水、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优质纯)、有机碳标准贮备溶液、无机碳标准贮备溶液1TN 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 m石英比色皿、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或家用压力锅、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无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盐酸溶液、硝酸钾标准溶液、硫酸溶液2NO3-N氢氧化铝悬浮液、硫酸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甲醇、硝酸盐标准贮备液、0.8%氨基磺酸溶液NO2-N磷酸、硫酸、显色剂、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溶液、氢氧化铝悬浮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草酸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NH4-N离子活度计法离子活度计或带扩展毫伏的pH 计、氨气敏电极、电磁搅拌器无氨水、电极内充液、氢氧化钠混合液3TP 分光光度法同总氮仪器硫酸、硝酸、高氯酸、氢氧化钠、过硫酸钾、抗坏血酸、钼酸盐溶液、磷标准贮备溶液、酚酞/总溶解态磷浮游植物计数、测量法显微镜鲁哥氏液(碘液)、甲醛溶液2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样本法采泥器、解剖镜、显微镜、天平、尖嘴镊、解剖盘甲醛溶液、乙醇、甘油、普氏胶3水生植物样本法水草定量夹、电子秤、样品袋、塑料桶、干燥箱等/ 3鱼类捕捞法低倍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投影仪、秤、量具甲醛溶液、二甲苯、乙醚普氏胶3底质调查/ 底泥采样器/ 34、布点原则4.1监测垂线的布设原则对于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河道清淤中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4] 王磊ꎬ 向甲甲ꎬ 殷瑶ꎬ 等. 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含量特征与潜在生
态风险[ J] . 净水技术ꎬ 2020ꎬ 39(10) : 162 ̄167ꎬ 172.
[5] 陈建民ꎬ 李东灵ꎬ 肖合顺ꎬ 等.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内源污染控制
的固 化 与 稳 定 化 技 术 [ J] . 净 水 技 术ꎬ 2020ꎬ 39 ( 8 ) : 154 ̄
mg / kgꎮ 河道底泥中其余四种重金属元素 As、 Cu、
Cr 和 Ni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8 82、 24 27、 17 42、
13 10 mg / kgꎮ
表 3 河道底泥重金属元素含量 单位: mg / kg
元素
浓度范围
平均值
G ir —第 i 种重金属元素的毒性响应系数ꎬ 能够反映
试验确定了河道底淤泥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及生态风险程度ꎮ 研究发现该河道底泥中 Cd、 Pb 和 Zn 元素的超标率最
高ꎬ 分别为 80 49% 、 75 51% 和 78 05% ꎻ 河道底泥的低风险占比为 31 7% ꎬ 中风险占比为 29 3% ꎬ 较高风险占
比为 2 4% ꎬ 极高风险占比为 36 6% ꎮ
Cr 元素的超标率最低ꎬ 为 12 20% ꎮ 由此可见ꎬ 河
道底泥中检测的 8 种重金属均超过相关标准及背景
值ꎬ 对河道进行底泥清理十分必要ꎬ 可以有效改善
水生态环境ꎮ
61
2021 年第 5 期
理论研究
水利技术监督
污染情况及生态风险展开了综合研究ꎬ 主要结论
如下:
(1) 苏州市吴江区河道底泥中 Zn 和 Pb 元素的
159ꎬ 166.
低风险占比为 31 7% 、 中风险占比为 29 3% 、 较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摘要:在土壤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重点是进行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并迅速确定受污染场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程度需要加强土壤污染物风险调查和评估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考虑到该国的实际情况,包括改进风险调查和评估系统,并通过以下方式科学制定风险调查和评估参数在确保土壤污染物数据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及促进发展的同时,随着生态和环境保护概念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建立完善的多层次风险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界定。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引言地块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容易使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因此当地块用地性质变更,尤其是变更为敏感用地的,土地责任人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在调查监管中应及时引入质控机制,作为管理部门履职的重要补充。
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设,开发手持终端和专项系统,增加O2O模式和智能预警等功能,以响应各级单位对数字化应用场景的需求,便于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和应用调查与质控成果。
1土壤污染特征(1)土壤本身是分散的,自然变化不定,这使得来自工厂污染场地的污染物根据土壤特性隐藏起来,如果没有对土壤污染进行专业监测,很难及时发现。
一般而言,对土壤污染的认识相对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土壤污染导致周围生态环境退化或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准确的土壤污染评估和风险评估(2)不可逆转性。
土壤污染通常是由工厂废物或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导致土壤中的有毒和有害物质超过土壤本身的净化能力。
土壤中的大多数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降解,而一些重金属在土壤污染中是不可逆转的。
在土壤受到污染后,很难通过切断污染源来恢复原土壤的活动,只有通过人工稀释或更换土壤才能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土壤污染的规模和风险,使控制土壤污染变得困难、长期和昂贵。
2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在实际工作中,不规范的污染识别容易导致调查结果无法令人满意。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目录第1章检测依据.............................................. - 1 -第2章工程概况.............................................. - 1 -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 - 2 -第4章取样点设置............................................ - 2 -4.1 采样断面的选择........................................ - 2 -4.2 采样垂线的设置........................................ - 2 -4.3 采样点的设置.......................................... - 3 -4.4 采样频次.............................................. - 3 -第5章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3 -第6章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 6 -附件:底泥采集现场图......................................... - 8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第1章检测依据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 221-2005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201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 25031-2010)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第2章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运营单位:5、勘察单位:6、设计单位:7、监理单位:8、施工单位:9、建设范围: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为满足************在河涌底泥清淤、处理与处置设计与施工阶段的要求,底泥检测的主要任务与目标:1、调查****************范围内河涌受污底泥的厚度、存量与分布情况;解决河涌受污底泥清淤深度、清淤量及清淤部位问题。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
四、疏浚底泥处置-分级处置技术 水力旋流器
设备引进自Schauenburg,多级水力旋流器可以保证20μm 的 锐切角,这也保证了细沙中直径小于20μm 的颗粒比例最小。
左为AT型水力旋流器、右为MAB多深圳级茅旋洲河流治器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
四、疏浚底泥处置-分级处置技术 上流式分级器
上流式分级器为去除有机物质的关键 设备。如果没有这个阶段,分离后的 沙子高度污染而不能重复利用。上流 式分级器可以对不同大小的晶体进行 淋洗和分选。 优点:分离效果佳,即使在流量和负 荷变化的情况下、磨损小、可靠性高 、操作简便、较国内淋洗费用低、测 量控制成本低。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水陆两栖清淤船 通过多种可替换工
具头,水陆两栖清淤船 可实现水草修剪、浮生 植物及垃圾的收集、河 道清理和疏浚等用途。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清淤机器人
针对暗涵,采用用机器人进入水中,将高浓度的淤泥浆挖掘并输送到岸上 进行固化。机器人采用先进的探测技术进行水下监测,可以在复杂的不透明水 下工况中作业。可不中断箱涵正常排水,机器人可自动判别淤泥深度,到达箱 涵底部后自动行走推进清淤,将绞吸的泥沙输送至处理工作站后固化脱水,泥 沙含水率降至65%~80%范围。
强 • 固化体浸出液污染物浓度低于生 效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限值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
四、疏浚底泥处置-余水处理
采用新型多维网络载体预先加 载高效微生物菌群构成快速微生物 反应器,快速微生物反应器进行污 水处理过程中与土著微生物结合形 成种类众多、数量巨大、传质快速 的微生物膜。该快速微生物处理技 术,是住建部即将试行的《城市黑 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 治理技术指南》中唯一推荐采用的 生物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