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关节镜技术在关节

关节镜技术在关节
关节镜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最初应用于膀胱检查,后逐渐发展至关节领域。1958年,Masaki Watanabe设计出第一台真正的临床实用关节镜,推动了关节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通过微创方式,能够在动态的自然解剖条件下对关节进行直观的诊断和治疗,广泛应用于膝、髋、肩、踝等多个关节。其适应症包括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游离体等多种关节疾病。关节镜手术具有切口小、美观、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因此深受患者欢迎。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关节镜手术也例外,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膝关节积液、积血、关节粘连、感染等。因此,术后康复和护理同样重要,包括活动度的恢复、肌肉力量的训练以及日常活动的恢复等。同时,对于医生而言,提高关节镜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熟悉关节内正常结构与病变,掌握手动器械的操作技巧,以达到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境界。

我国膝关节镜外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国膝关节镜外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国膝关节镜外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膝关节镜外科膝关节镜外科是通过关节镜设备,对各种原因所致膝关节病损进行诊治的骨科、运动医学科一门兴起学科。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其由国外引进至今30余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进展,简要介绍如下:1 关节镜检查诊断膝关节病损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翟桂华教授、孙材江教授等先后引进关节镜设备对膝关节病损进行检查,使我国骨科界部分医生有一些认识[1]。

2 膝关节镜外科在我国第一次热潮1983年沈阳举办第一次全国关节镜学习班引起了骨科界注意,在我国掀起第一次热潮。

很多医院购买国产(沈阳)关节镜设备,少数大医院购置国外设备,由于国产关节镜设备不过关,有的单位购置关节镜设备不全,打击很多热情医生情绪,没有坚持下来。

但是上海、北京等几家大医院仍在进行关节镜下手术,不仅完成了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并继续办班传播关节镜技术[2]。

1991年以前仅少量文章报告关节镜下ACL重建方法。

3 膝关节镜外科在我国第二次热潮由于钱不凡、董天祥、杜莉茹等教授努力,1991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在骨科界又掀起第二次关节镜热潮。

设备以国外为主,国内有些厂家设备质量提高,也有应用为辅。

在此期间学术活动活跃,在北京、上海、郑州等地举办共6届全国关节镜大会、及多种类型相关学习班。

取得骨科界普遍认可,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人才及接班人。

这段时间关节镜外科论文反映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切同时、半月板缝合已经开始普及[7]。

关节软骨、骨软骨损伤仍停留在钻孔,微骨折[7]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单位增多,用髌骨、髌腱中1/3、胫骨粗隆(骨-腱骨)移植物为主[6],人工韧带也有报告[8]。

膝关节各种疾病之滑膜炎的诊治文章渐多。

影像学MRI 开始为膝关节镜术前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由于激光设备引入、为关节镜治疗疾病、损伤增添理想工具[4、5]。

简述关节镜

简述关节镜

一、关节镜是个啥关节镜技术20世纪初起源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等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通过关节镜可以对关节内结构进行全面观察,较切开手术更加细微,许多关节内的结构和病变可以得到直接观察和治疗。

有人将关节镜技术与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并称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

关节镜技术已被广为接受,过去被称为是“年轻人的玩具”,现在已经成为标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关节镜技术是关节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现代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关节镜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光学系统,中央是采集图象的棒镜系统,周围是导入光源的光导纤维,外面是金属保护鞘。

通过在皮肤上建立约0.8mm~1.0cm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并在其后方接驳摄像和显示设备,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治疗,从而避免许多关节切开手术。

二、适用的病症1、关节损伤(1)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损伤、(2)创伤后疼痛、(3)关节内异物或游离体2、类风湿性关节炎、3、关节化脓性感染、4、关节结核5、骨关节炎、6、关节内肿瘤三、不太适宜的人群1、局部或全身有炎症、2、关节部分或完全僵硬、3、凝血功能障碍、4、关节囊破裂、5、全身情况差四、关节镜手术的优点1、切口小,美观,可避免晚期因关节表面和运动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状;2、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3、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4、并发症相对较少;5、基本不影响关节周围肌肉结构,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废用和并发症;6、可以在近乎生理环境下对关节内病变进行观察和检查,有“把眼睛和手指放入关节内”之称,可对关节进行动力性检查,提高了诊断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通过关节镜才确立的;7、关节镜可施行以往开放性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等。

骨科手术中的新星--关节镜技术ppt参考课件

骨科手术中的新星--关节镜技术ppt参考课件
二、修复盂唇 三、前关节囊成形
创伤性多方向肩关节不稳定
创伤性多方向肩关节不稳定
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肘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
患者女 23岁
创伤性肘关节不稳定
肘关节稳定结构
内侧副韧带(MCL)
前束(AMCL) 后束(PMCL) 横束(TOB)
创伤性肘关节不稳定
肘关节稳定结构
外侧副韧带(LCLC)
外侧副韧带(LCL) 外尺侧副韧带(LUCL) 环状韧带(AL) 外侧辅助韧带(ALCL)
胫、股骨隧道
韧带固 定
肩关节中的应用
肩峰撞击征
(Impingement Syndrom)
I型 扁平肩峰 II型 弯形肩峰 III型 钩形肩峰
肩峰撞击征治疗
切除喙突-肩峰韧带 磨除肩峰前下部 切除肩峰锁骨关节
肩峰成形术 Anterior Acromioplasty
肩关节损伤
盂唇上部损伤 (SLAP)
的关节间隙,合适、安全的器械操作空间约需要10 mm。 镜下可将髋关节分为两区,即中央区(髂股连接区)和周围
区,后者包括关节囊及盂唇侧壁结构。 标准的入路包括前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
除此之外,目前使用的入路还有后侧入路,近转子入路。 完整的关节镜的检查至少需要3条入路 . 在诊断性关节镜检查中,常首选近转子入路,并联合前侧
Trigger Finger Release 内窥镜下腱鞘松解术
Annular Pulleys:环形滑车(A1,A2,A3,A4,A5) Cruciform Pulleys:十字滑车(C0,C1,C2,C3) Collateral Ligament:侧副韧带 FDP Tendon:(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Tendon): 屈指深肌肌腱 FDS Tendon(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Tendon)屈指浅肌肌腱 Proximal Phalanx:近端指骨 Middle Phalanx:中间指骨 Distal Phalanx:远程指骨 PIP(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近端指骨间关节 DIP(Distal Interphalangeal): 远程指骨间关节

关节镜检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节镜检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器械故障处理
术中发生器械故障时,应保持冷静,及时更换或 修理故障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术后 应对器械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 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05
CATALOGUE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技术创新方向预测
智能化技术
关节镜检查技术将向智能 化发展,利用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诊断 准确性和手术效率。
定期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械 性能良好。
处理方法和经验分享
感染处理
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 进行关节灌洗和引流。
神经损伤处理
发现神经损伤后,应评估损伤程度,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如营养神经药物、物理治疗等。
出血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如加压包扎、使用止血药物等。
临床应用及适应症
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回顾,阐述了关节镜检查技术在各类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 作用,包括膝关节炎、肩袖损伤、髋关节疾病等。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分享了手术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如患者体位摆放、入路选择、镜下操作 要点等,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关节镜检查技术的认识
目的
旨在评估关节内部损伤、确诊关 节疾病、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 果,提高关节疾病的诊疗水平。
发展历程及现状
早期探索
关节镜检查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 ,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设备升
级。
技术成熟
随着光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关节镜检查技术逐渐成熟,成 为关节外科领域的重要诊疗手段。
现状
目前,关节镜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 于各大医疗机构,成为诊断和治疗 关节疾病的常规方法。
03

优质课件关节镜基础知识

优质课件关节镜基础知识

肺炎球菌6%, 大肠杆菌4%
关节镜治疗关节化脓性感染
症状典型的少 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
慢性化脓性感染增加
关节镜治疗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清理 脓液、坏死组织、脱落软骨 术后冲洗 抗生素盐水 3-7天至体温正常 全身应用抗生素 功能锻炼 根据关节受损情况 疗效 优良率60%,有效80% 影响疗效的因素
2、摄像光源系统
将摄像光源系统连接到关节镜的目镜 上,使图象直接显示在电视监视屏上。
3、冲洗灌注泵
应用关节镜手术时要行关节腔内灌注, 以撑开关节间隙,使视野清晰。在使用射 频等离子消融时,可以局部降温。
4、动力刨削系统
由主机、动力刨削受柄各种不同类型 的刨削刀头组成,是关节镜手术最重要的操 作器械。可通过脚踏或手柄手控控制。
2.关节间隙严重狭窄伴畸形的患者,关节镜 难以进入,镜下手术操作相当困难;
3.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要保证在出血倾 向得到控制下才能施行手术;
4.侵犯骨骼的一些慢性关节炎的晚期病变, 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 变已经侵犯软骨下骨,关节镜手术不能清除侵入 骨骼的病变。
关节镜术的术后处理
关节镜的诊断价值
直视 不同入路,不同角度关节镜 关节的每个角落
放大 放大3-5倍 发现微小病变
组织活检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 疗
适合于早、中期患者 手术方法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治疗效果 影响疗效的因素 手术时机的选择
滑膜切除术
历史 1884年Muller首次采用开放性滑膜切除术 60年代前 并发症发生率高
谢谢聆听
37
感染 皮肤坏死 关节功能恢复不佳 60 - 80年代 广泛采用 80年代以后
关节镜外科的兴起, 被镜下手术取代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计划。
02
定制化手术器械和植入物
根据患者关节形态和损伤情况,定制专属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提高手
术精准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术后康复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
效果。
远程医疗在关节镜领域应用前景
远程会诊和手术指导
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专家与基层医生之间的实时会诊和手术指 导,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目录
• 关节镜技术起源与早期应用 • 关节镜技术逐步成熟与推广 • 现代关节镜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 关节镜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总结:关节镜技术发展对医学进步贡献
01
关节镜技术起源与早期应用
关节镜技术起源背景
01
20世纪初,随着光学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关节 镜的雏形开始出现。
02
手术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术后 患者恢复时间缩短,关节功能 恢复良好。
03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安全 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培训体系建立和专业人才储备
01
02
03
关节镜技术培训体系逐 步建立,包括理论课程 、实践操作、手术观摩
等多个环节。
专业关节镜医师的培养 和储备得到重视,为技 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
人才保障。
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 促进了关节镜技术的经 验分享和学术探讨。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
1
国际关节镜学术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外专家提供 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2
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推动了关节镜技术的跨国 交流和合作研究。
3
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引进,为我国关节镜技术 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现代关节镜技术在临床医学 中应用
远程手术操作和培训
通过远程手术操作系统,医生可以在异地进行手术操作,同时为基 层医生提供手术培训和实践机会。

关节镜技术

关节镜技术

关节镜技术一、关节镜的发展历史自1806 年Botzini 创造双管烛光膀胱镜以来,内窥镜的发展已经历了将近二个世纪。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内窥镜外科学已成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节镜外科学也成为骨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它不仅能解决膝关节的大部分创伤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全身其它关节,甚至脊柱手术都可以应用关节镜或相应的内窥镜设备和技术进行手术。

关节镜外科经历了关节镜研制、关节镜诊断和关节镜下手术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关节镜的提出是在上世纪早期。

1918 年日本Kenji Takagi 应用膀胱镜观察尸体的膝关节,第二年他用7.3mm 膀胱镜检查了一例膝关节结核。

三年后西方学者Eugen Burcher 将Jacobaeus 腹腔镜用于膝关节检查,发表创伤性关节炎和半月板损伤方面文章。

三十年代早期Micheal Burman 应用4mm 关节镜观察尸体主要关节,但因极易损坏未能成功应用于临床。

次年(1931 年)Kenji Takagi 首次应用他研制的1 号关键(3.5mm)检查膝关节,并用液体扩张关节腔获得成功。

其后相继采用黑白和彩色照片进行图像记录,并描述了关节镜下滑膜病理皱襞的改变。

Masaki Watanabe 作为Takagi 的学生,发展了关节镜理论,改进操作器械和技术。

在50 年代研制了较近代的关节镜(21~24 号),它的观察视野达到102 度,焦距为无穷大,并使用冷光源和纤维光导管,改变了关节镜的观察条件,获得较清晰的图像。

他并开创了关节镜下手术,切除关节内滑膜黄色细胞瘤。

1962 年完成首例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60 年代西方学者赴日本学习关节镜技术,并在北美和欧洲介绍关节镜的经验,直到1974 年,在美国费城成立国际关节镜协会(International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IAA), Watanabe 任首任主席。

这标志着关节镜外科的新的发展。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镜的发展最早可以追述到古代希伯来文献中记载的阴道窥
器和庞贝古城废墟中发现的直肠镜。

1806年,Botzini在维也纳的Joseph外科医学研究院设计了由两根简单的管子组成,用一根蜡烛
作光源。

烛光通过其中的一根管子反射进入病人膀胱的装置,但并未得到当时的认可。

1853年,Désormaux在一个小火罐内将松节油和酒精混合燃烧,产生的光亮通过一根较粗大的管子经镜子反射进入膀胱,同时也通过这根管子来观察膀胱内部。

1876年,Max Nitze发明了第一台现代膀胱镜,用电加热水冷却鹅羽内包裹的白金环充当膀胱内部的光源。

1880年,Edison发明了白炽灯,不仅解决了以往所有的照
明问题,而且为内镜科学的发展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随后膀胱镜兴旺发达,而起初被称作“关节内窥镜”或“关节腔探测器”的关节镜也就成为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

日本Kenji Takagi教授在1918年首次用膀胱镜检查膝关节。

该病例是膝关节结核患者,然而镜下清晰的画面使他倍受鼓舞,从而设计了专门用于检查关节的关节镜。

1920年他设计了第1台关节镜,
由于镜子直径太粗,使用不便。

他又不断改进,直到1931年,他制
造了一台3.5mm的关节镜,可用来检查经生理盐水扩张后的小关节。

在探索过程中,Takagi教授发明了12款具有不同视角,不同直径和不同聚焦能力的关节镜(1#到12#关节镜),还发明了与他的关节镜配套使用的活检钳和烧灼器。

与此同时,在西方,Eugen Bircher教授于1921年将Jacobeus 腹腔镜和气体介质用于膝关节并称之为“关节内镜”。

他用气体(一氧化碳)扩张膝关节,并在1921年到1922年间发表了关节镜诊断创伤性关节炎和急性半月板损伤的文章。

美国的第一篇关节镜文献出现于1925年,Phillip
Kreuscher(1884-1943)在Illinois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了使用关节镜早期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文章,但并未交代使用的是何种类型的关节镜。

1930年,纽约关节病医院的Michael Burman医生与他的同事Mayer、Finkelstein及Sutro等人发表了三篇关节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100例尸体关节检查的经典文章。

不幸的是,从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阻碍了关节镜领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Kenji Takagi教授的学生Masaki Watanabe继承了他的研究工作。

Watanabe是关节镜外科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关节镜理论和技术,改进了关节镜及操作系统,他研制的21#关节镜被认为是真正成功的能专门用于检查关节的内镜系统,使在关节镜下施行手术成为可能。

1955年,Watanabe在关节镜下做了滑膜黄色巨细胞瘤切除术,并在1962年完成首例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195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关节镜图谱,随后在1969年又修订再版。

因其在关节镜外科领域的杰出贡献,Watanabe被誉为“现代关节镜之父”。

加拿大医生Robert Jackson和美国医生Richard O’Conner分别于1964年和196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跟随Watanabe学习,将关节
镜技术带到北美。

从此,北美地区的关节镜技术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关节镜外科的先驱者,代表性人物有Robert Jackson、Richard O’Conner、Ward Casscells、John McGinty、Lanny Johnson、John Joyce Ⅲ、Ken DeHaven、Ralph Lidge、Isao Abe、David Dandy等人。

1974年John Joyce Ⅲ医生倡导,国际关节镜协会(IAA)在美国费城成立,Watanabe教授被推举为第一任主席,第二任主席由Robert Jackson担任。

IAA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组织培训和举办学术会议,传播、交流关节镜外科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关节镜外科技术在全世界的发展和普及。

1982年,John McGinty在IAA北美分会的基础上领导组建了北美关节镜协会(AANA),AANA与IAA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始终活跃在关节镜外科领域的最前沿,使北美关节镜外科的发展水平能够代表国际关节镜外科的最高水平。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光学、电子学和图象技术的发展并用于关节镜,关节镜及其操作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是摄像系统的微型化,使术者摆脱了肉眼观察、操作困难的局面,电视监视器视野清晰,利于手术操作,促进了关节镜外科水平的提高,而手术技术的提高又促进了关节镜器械的改进和发展。

时至今日,关节镜技术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关节镜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辅助的关节检查手段,而是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领域中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节镜下手术及关节镜辅助的切开手术不仅成功地用于大多数膝关节伤病的诊
治,而且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肩、肘、腕、髋、踝等关节,手术范围不断扩大。

在现代骨科中,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手术。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通过关节镜可以对关节内结构进行全面观察,较切开手术更加细微,许多关节内的结构和病变可以得到直接观察和治疗。

有人将关节镜技术与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并称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

关节镜技术是关节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现代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