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并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当下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区域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培育河南包括郑州新区、登封嵩山、焦作云台山、洛阳龙门、驻马店岈山、南阳卧龙岗、信阳鸡公山、许昌鄢陵、永城芒砀山和平顶山尧山-大佛在内的十大旅游集聚区。
1河南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1.1在地理、文化空间上的集聚性
1.1.1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都分布在旅游发达区域
河南打造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或地区的旅游发达地带,为当地旅游发展的排头兵或是重心区域。如龙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洛阳旅游发展的核心,高A级景区集中,各类旅行社、酒店、购物店、旅游交通众多,该地汇集洛阳地区的旅游信息流、游客流、资金流,拉动搞活整个洛阳地区的各类旅游活动。
1.1.2各集聚区所依托的旅游发达区域都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或文化范围
河南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都是分布在特定文化范围或地理区域,具有地理上集中性和文化上一致性。如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是以集中现代化的商务、信息、资金、技术的郑州东区为立足点,以郑州东区具有复合型新城区的特点为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添加文化符号,发展本地区文化创意,会展,购物、美食、娱乐休闲,信息商务和金融服务,集聚并发展各类新型旅游要素,发展并培育成能综合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展、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旅游集聚区。
1.2功能划分上具有区域特色性和互补性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既集中了河南的优势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也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或文化,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地域间的互补性。文化资源上涵盖了嵩山儒释道文化、洛阳龙门文化、南阳卧龙文化;自然资源上囊括了登封嵩山、驻马店岈山、平顶山尧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等河南名山。在地域分布上,河南中部的有郑州新区和登封嵩山旅游集聚区;东部有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西部有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北部有云台山旅游集聚区;南部有信阳鸡公山、平顶山尧山-大佛、许昌鄢陵、驻马店岈山和南阳卧龙岗旅游集聚区。
1.3旅游集聚区的品牌效应明显,良性的集聚区内企业间竞合关系初步形成
我省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主题和品牌,使各种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整体品牌效应得到了提升。比如,嵩山、云台山、龙门石窟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他们的品牌效应对该区域的旅游集聚区的发展拥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各大集聚区间对竞争规范达成基本共识,认同一致的行为准则;竞争手段也从以初级的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了以开展差异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为中心;集聚区内,企业在达成共识的竞争规范的基础上出现了正式和非正式合作,互补型企业和同类企业间都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合作,在物资采购、预定、人员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从而带来规模效应。旅游产业内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客源输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在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让大幅增强。
2问题
2.1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河南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深度,文化内涵体现不突出甚至无体现,产品表现方式简单。自然资源型旅游产品缺乏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千篇一律的让游客在资源陈列式的景区中游览,游客的文化体验性活动种类少,深度不够,休闲娱乐设施、景区文化体验设备配置等对游客吸引力不足。文化旅游产品类型相对较少,个性化产品种类不多,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足,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2.2文化旅游产业链结构不完善,作用不突出
河南省旅游企业的总体数量多,产品和服务质量偏低,对相关产业缺乏带动性,单体旅游产品与整个“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品的相关性不强,产业结构搭配不科学,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环节薄弱。餐饮与住宿的层次搭配不够合理,大、小交通、景区游览和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各种不同种类企业之间存在着少竞争多合作的竞合关系;而同类企业之间,除了特定线路上的同行合作,主要是以价格和标准服务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关系。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同类企业之间合作匮乏,产业集聚后的规模效应不明显。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休闲娱乐的活动和设施设备少,同一旅游产品生产线上的产品项目少,延伸产品更是少见,让游客深入参与的体验性产品不多。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相关跨度大,但是合作深度低,跨行业、跨地域的大旅游集团少。
2.3缺乏高素质旅游人才
现阶段的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有学历水平偏低、工作强度大、工资收入水平低、员工流失率高、工作满意度和成就度低等问题,伴随着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成了制约河南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旅游业尤其缺乏现代旅行社管理人才、高素养的多语种导游、旅行社线路开发人员、涉外旅游工作人员、现代饭店管理者、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景区景点特色化标准管理、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各类高素质人才等。 3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
3.1对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深度开发
要摆脱河南现有观光式旅游模式,就要增加旅游产品的种类,延长旅游产品的深度,丰富旅游产品。对文化游类型资源或景区,提供更多的文化载体或商品,以嵩山中岳庙为例,可以设立文化背景影视播放室、道教仪式观赏、道教文化陈列室、印有道文化符号的中式服装、扇子、书签等各色旅游纪念品。对山水游,不同的景区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开发不同的产品。除了现有的观山看水,应根据每个景区自身特点增加乐山悦水项目:高票价景区一日游和低票价的徒步深度体验多日游,一般游客和徒步游客应开发不同的游览线路,配备不同的景区服务和设施,如帐篷租赁、补给站等,出入口大门也分别设置。
3.2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的行业结构。要明确其产业内各行业之间应该保持的合适比例。为了完善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链,产业内部各相关生产和服务环节在数量上、层次结构上和质量结构上配比恰当,要注重完善相关配套产业与企业,应该培育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大型的旅游集团,以旅游景区景点为核心,联系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相关历史背景的旅游资源和景区,发挥他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通过创新和对接,全面拓展完善拉长旅游产业链,善于寻找文化旅游产业链与其他产业链最佳的对接点。以河南著名的工业企业为支撑,如金星啤酒、宇通客车等,将工业旅游与文化旅游进行对接;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果蔬采摘游、农家乐为载体把旅游和创意休闲农业相结合,发展农业文化游;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为媒介,把商务会展会议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发展会展旅游,加强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商业等各大产业的合作,扩大旅游文化的表现范围,丰富展现形式。
3.3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有必要建立一个以培养有理论、视野宽、动手强,可以源源不断向旅游企业进行输出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在不同的高校借助现有师资打造王牌旅游专业,整合目前河南旅游教育资源,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并重。专业开设可按照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设置,一个高校旅游专业只集中在某一个领域,并对此领域按照旅游产业链分工进行专业细化,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旅游产业链中占据其中一个环节,并成为此环节上的最强者。理论教育和与实践方面采用高校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交互在教室和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上课的方式。其次,高校对学生采取旅游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此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人才需求量大的连锁酒店管理方向。旅游企业作为大专院校的对口人才输初客户,按照对口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而有针对性开设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由高校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交互式上课,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替进行,效果理想。最后,重视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成立行业组织,以行业组织为平台,抽借不同旅游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校专业老师都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企业也可以按照自身需要申请进行某工种的单独学习,达到可持续性的社会化学习效果。
作者:闫利民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莉,刘鞠林.聚集与旅游产业群的培育[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17~118.
[2]冯德显.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