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述评

王林雪路静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6)

【摘要】探究式教学具有参与主体自主性、教学方式问题性、教师参与辅助性及探究过程开放性等特点。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探究教学的文献,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探究教学研究成果与现状,提出了在国外研究中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并对国内需要加强研究的部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内涵与特征;基本模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有效传播是知识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前提。高校是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教师通过向学生授课完成知识的传播。而教师是否能够有效传播知识,传播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思维方式,高校进行教学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探究式教学突破了“主动讲与被动听”的模式,提倡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的方式,建构、获取并应用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以疑促思,以思促学”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对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的提出

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源自苏格拉底。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要求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以讨论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答案。18世纪,卢梭提倡通过个人经验学习知识。19世纪初,第斯多惠倡导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好的教师不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而是向学生“奉献真理”。20世纪初,杜威提出“从做中学”,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做”的过程。50年代末,在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和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的理论,强调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自行发现并形成知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究式教学”被约瑟夫·J·施瓦布正式确立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施瓦布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不应该是确认已有事实的过程,而是多方向探究思考过程,也更应该像科学家的实践过程。他先后提出了“科学即探究”、“探究性教学”、“探究中的探究”等观点,为探究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台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2038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项目(AT1316)

【作者简介】王林雪(1965—),女,河北深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路静文(1989—),女,陕西兴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的《2061计划》指出,学习一门学科实质上是一种问题驱动的开放过程,学生必须通过科学探究来获得个人经验和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同期,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每个科学领域中各年级水平的学生必须拥有科学探究的机会,采用探究的方式培养自身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这两部文献的发布充分体现出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之风的掀起,国内对探究式教学的研究逐渐兴起。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以来,我国分别经历了初步引入、逐步推行和大面积实施探究教学理念的过程。用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模式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形式,是国家教育部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用关键词“探究教学”在CNKI学术趋势检索时可以发现,2001年之前,有关探究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少,2001年以后,即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这类文献的数目逐渐增多。

二、探究式教学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1.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从历史视角审视国内外对探究式教学内涵的研究。1983年之前的文献缺乏对探究的明确定义,一部分文献对多项探究导向性课程项目做实证研究,“探究”一词被投入使用,另一部分文献针对“探究-发现”和探究教学做研究。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SES)将探究分为三大类:第一,科学探究指科学家采用多样化方式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得提出解释的过程;第二,探究式学习指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即“由学生去做”,而不是“为学生去做”;第三,探究式教学指学生在发展知识、了解科学理念、领会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时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从国外有关教育改革的研究文献来看,探究式教学是这三类的核心问题。Minner等[1]总结出探究科学教学的概念框架图,并从现有学科内容、学生参与类型及操作组成部分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描述。

我国学者高德建(1986)首次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了探究教学的特点和类型。从教学理论来分析,对20世纪影响最大的探究教学理论是实用主义探究教学理论、探究教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和人本主义探究教学理论(徐学福[2]P92,2001)。从科学探究的维度来分析,探究可由“形”和“神”两部分构成(徐学福[3],2002),成功的探究教学应该是神形兼备的(辛继湘[4],2005)。然而,学者也发现,探究教学存在进度慢、耗时长、要求大量教学设备等不足(徐学福[5]P94,2001)。自从我国开展探究教学以来,该方法一直受到两方面评价,有大力倡导者,也有反对的人,任长松(2002)分别详细阐述了这两类评价及其形成的原因[6]。

综上所述,笔者对其涵义归纳如下:将探究式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与协助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提出问题、搜查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以及论证解释等探究环节,自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活动。

2.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根据对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可以总结出探究式教学的四大特征:(1)参与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性促进学生自主研究、分析和解答问题,有助于激发创新潜能与培养自我创造力。(2)教学方式的问题性。探究式学习是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3)教师参与的辅助性。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在必要时应给与鼓励和指导,辅助学生顺利探究。(4)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探究式教学有着丰富的类型,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综合使用。

三、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从教师的视角出发,通过向大学本科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并收集定性数据来考察大学教师对探究的理解,研究表明,教师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学,有的教师有意识地展开探究教学,有的则是无意识的。而普遍一致的是:教师的学术技能非常重要;探究方法起促进性作用;探究方法不适合大课教学(Vajoczki等,2011)。但可以总结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和学生可能产生的训练变化(Anindito. A等,2011),论述探究学习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并比较在这些领域应用过程中的不同之处(Brett L. M. Levy等,2013)。

探究教学设计的研究中,除了国外学者提出的学习者特点、学习目标、方式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关键性因素,我国学者于泽元(2001)补充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探究学习的特征,及学习的内容和资源等因素。有学者认为,对实施过程的改进及相关有效性评价应当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探究活动中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学生问题解决品质,以及探究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水平(王较过,2010),同时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使用范围及优缺点(李湘祁,2011),探讨了探究教学实施的内外部条件,提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的问题(齐雪林,2011),为有效实施探究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国外学者不仅以不同学科为研究背景,从普遍学科的角度综合分析并得出探究学习的相关结论,还对不同学科运用探究方法做比较分析,这有助于学科之间互相借鉴经验,更好开展探究课堂教学。国内学者多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虽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未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值得再做深入研究。

四、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研究

1.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

发现式学习由布鲁纳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从教师那里获得资料和启示,通过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科学认识并解决问题,来研究客观事物的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