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张敏-第九章 肠杆菌科 第十章 弧菌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检查
及时送检/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 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 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 最后诊断
第三节 沙门菌属(Salmonella)
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 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
生物学性状
• 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第九章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 革兰阴性杆菌
• 属于肠杆菌科,至少有44个菌属,170个以上的菌种 • 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是人类肠传
,
染病的最重要病原菌
共同特性
1、相似的形态染色 中等大小,G –杆菌,
多数有菌毛、鞭毛,少数有荚膜,全部无芽胞
–定植因子(菌毛)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 似菌痢样,有脓血便,有里急后重 • 致病机理
–侵袭结肠粘膜上皮并繁殖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 婴幼儿腹泻 • 致病机理
伤寒和副伤寒 第1周取静脉血 第1-3周取骨髓液 第2周起取粪、尿
食物中毒 可疑食物 呕吐物
粪
败血症 血
SS平板
双糖发酵等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玻片凝 集试验
大肠 小肠 大肠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LT 和(或)ST 肠毒素,大量
水样便,恶心,呕吐,腹 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痛,低热
水样便,少量血便,腹痛,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
发热
膜上皮细胞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 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上皮细
呕吐,发热
胞
水样便,大量出血,剧烈 SLT-I 或 SLT-II,中断蛋白
毒素作用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的损伤,也可引起肾出血; 与内毒素协同作用,加重局部和全身症状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粪—口传播 所致疾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典型:发热、腹痛、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 •急性非典型:易误诊,导致带菌和慢性 •中毒性痢疾:小儿
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移两个月以上
带菌者
新鲜脓血便/肛拭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 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
形态 无鞭毛,有菌毛
生化反应 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乳糖,(除宋内志贺菌)
抵抗力 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敏感
抗原与分类
——根据O抗原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
• 婴儿持续性腹泻 • 致病因子
–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菌毛 –α溶血素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临床标本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卫生学指标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我国的卫生标准: 在100ml饮用水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群型
A
1~10
B
1~6,X,Y变种
C
1~18
D
1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有利于菌粘附至肠粘膜 2、毒素:
内毒素
局部 肠粘膜通透性升高→毒素吸收→发热、神志障碍、休克
(肠壁)
破坏肠粘膜→炎症、溃疡、脓血粘液便 肠壁植物神经→肠蠕动失调、痉挛→腹痛、里急后重
全身
内毒素血症
外毒素(A群Ⅰ、Ⅱ型) 志贺毒素 ST(VT)
(伤寒沙门菌外)
沙门菌属细菌的抗原
• 菌体抗原O: –伤寒沙门菌和副甲、肖氏沙门菌有交 叉的抗原成分。如1,12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IgM
• 鞭毛抗原H:分第1相和第2相 –第1相特异性高 –刺激机体产生IgG
Vi抗原
本
伤寒、希氏沙门菌的表
质
面抗原与毒力有关
因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 为 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
IMViC试验为+ + - • 大肠杆菌血清型以O:K:H表示
Leabharlann Baidu常菌群,一般不致病
两大原因可以致病
1、条件致病
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 如尿路感染最常见
2、致病菌株
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ETEC
EIEC EPEC EHEC
EAggEC
作用 部位 小肠
–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 血清型为 O157:H7 •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 –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 致病因子 –菌毛 –毒素 Vero毒素 –内毒素与溶血素
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 质合成
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婴儿持续性腹泻,呕吐, 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
脱水,低热
液体吸收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 致病物质
–肠毒素enterotoxin •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 • 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
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带菌者
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侵袭力:Vi抗原
毒 素:内毒素 外毒素----肠毒素(鼠伤寒沙门菌)
2、所致疾病:
•肠热症—包括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副伤寒 •胃肠炎(食物中毒) •败血症 •无症状带菌者
3、免疫性
• 以细胞免疫为主 • 免疫力牢固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6、变异性
S—R变异
光滑型-粗糙型变异
H—O变异
抗原性变异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 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 以大肠埃希氏菌(E.coli)最为重要 • 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
生物学性状
• 革兰阴性杆菌,有周身鞭毛。 • 发酵多种糖类,多数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2、营养要求不高 3、生化反应活泼
乳糖发酵试验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
肠道致病菌
不发酵乳糖
肠道非致病菌
发酵乳糖
4、抗原构造复杂
菌体抗原(O):存在于脂多糖的(LPS)的 最外层,具有属特异性,耐热。
鞭毛抗原(H):存在与鞭毛蛋白,不耐热 荚膜抗原(K或Vi):具有型特异性,
5、抵抗力 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