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重庆方言
作者简介:时文辉(1992—),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石毅(1990—),女,汉族,贵州铜仁人,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许家亚(1990—),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摘要:现代汉语方言就统一性与差异性而言,除部分地区为兄弟民族语言外,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而北方方言所跨的地域广阔,重庆方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各种重庆方言的词汇,进行归纳、分类,并对其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庆方言总体特点。
关键词:重庆方言、词汇、特点、现状
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是经过一步一步细分后的地点方言。形成汉语方言的因素很多,就重庆方言而言,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迁徙,湖广填四川。同时重庆在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地势凹凸不平,层峦起伏,造就了重庆人豪爽的个性,跟四川平原中部方言相比,重庆方言就更为直接,简明。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过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蜀道不再艰难,特别是改革开放,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的实施,重庆,作为现在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方言也随着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重庆方言值得进一步去研究与发现。
一、重庆方言内部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就重庆方言而论,重庆方言与民族共同语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因而重庆方言与北方方言具有统一性。然而,北方方言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重庆方言在北方方言中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因而重庆方言与北方方言具有差异性。再看重庆方言与四川方言,二者同属西南方言,再加上,重庆直辖以前属于四川省的一部分,因此重庆与四川同根同源,其方言自然具有统一性。虽说重庆处于四川盆地之中,然而地势却有所不同,自然景观的差异也造成人文风貌的不同,在方言上有所体现,因此重庆方言与四川方言具有差异性。
着眼于重庆本身,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大同小异,其方言便也大同小异,具有统一性。但是,重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直辖市,有大重庆与小重庆之分,人口众多,区县众多,加上重庆直辖的时间不长,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加强,所以目前重庆内部方言同样具有差异性。我们在这里
所论述的重庆方言是以重庆市区的方言为代表的。
二、重庆方言的总体特征
重庆话,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是汉语官话分支西南官话的一种,和四川话有90%的相似之处。重庆话又称重庆言子。重庆方言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方言评书诙谐幽默。重庆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
现代重庆话产生于清代初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白话中保留了大量宋元之际的词汇和读音。各地来到四川等地的百姓通过交流,逐渐地形成了一种以湖广话为主的四川话。经过历史的发展,在清代和民国初期,这种四川话逐渐地受到了北方话的影响,成为了一种官话。在抗日战争和“三线”建设时期,大量的江浙移民又把自己的方言带入了重庆话,丰富了重庆方言。
重庆方言主体是湖广话为基础.自古受周边地区方言影响,部分中古见系字不颚化(即仍旧保留唐宋声母kh),入声字弱化为喉塞音,这是比普通话存古的象征。例如重庆部分郊区说“去”为khek/qih(qi),同桂柳方言(西南官话桂柳片);江津区说“六”为[luh]为喉塞音,音同陆音上扬,同湘方言;而主城区大部份地方说“六”为[luh]音陆音沉降,而不同于四川成都地区音刘[liu]。
另外,近代代大量安徽,江苏,广东籍移民大量涌入,重庆方言,尤其是市区方言与成都方言在近代形成了较大差异,语调明显较成都方言有较大差异,语音也较成都方言强硬很多,接近贵阳话。重庆方言与成都方言的差异以与重庆自古恶劣的劳动条件对比成都
平原的耕读文化的差异相似。类似的语言现象也存在于吴语苏州话(类似成都的细软语)与宁波话(类似重庆的直平语)。
由于重庆自古到今天都是一个移民城市,在重庆主城区中,祖辈为土生重庆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广东、上海、江苏、安徽籍移民的后代,在重庆农村状况则基本和四川其他地区相仿,因此在语言文化,习惯和风俗上,重庆市区与郊区差异较大。在明代,大量湖南,广东籍居民进入重庆,曾经一度占重庆市区人口的40%以上。重庆郊县现在依然保留移民的方言岛,渝西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据说以前还有说粤语和潮州话的地方不过现在基本上少见
了),所以在语言上,重庆方言受粤方言和湘方言影响明显,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而渝东北还有闽方言区,所以在一些用发音上渝东北发音同市区反而不同.在抗战时期,上海,江浙居民进入重庆,吴语成为重庆市区20世纪初中叶流行的时髦语言,带来了“格式”(标致,新潮,源自上海话)、“转来”(回来,源自苏州话),“行市”(能力强,源自苏州话)一类西南官话中没有的吴语词汇,并成为了重庆话的一部分。加上1950-1960年代文化大
革命时期和三线建设内迁重庆的大量上海和江苏重工企业带来了
数百万的吴语区居民。在现在的重庆市区,依然能在南岸,江北部分地区有小片的吴语语言岛存在。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兴修三峡大坝而迁离家乡的重庆远郊农村的居民,则基本为本土重庆人,讲标准的重庆方言或者四川官话。
三、重庆方言趋向普通话的现象研究
就重庆市区而言,可以看到,老一辈重庆人与小一辈重庆人所说的重庆方言已有所不同了,随着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年轻一代普通话水平加强,其方言趋向普通话的现象已显现,年轻人甚至可能听不懂老一辈说的重庆方言了,方言词汇或正在消失,抑或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了。
重庆话趋向普通话的现象,恰恰说明了推广普通话的成效。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新时期里,推广普通话就更为重要。首先,推广普通话可以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人们交际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其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广普通话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际往来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可以减少语言交际的困难,促进国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