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恢复室的管理及并发症处理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年版)
PACU的历史
1862年英国开始建立起早期的PACU。 20世纪30年代美国部分医院设立了PACU,并
在1949年美国纽约医院手术室委员会已把 PACU作为现代外科治疗的必要部分。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PACU在发达国家普 遍开展。 80年代PACU服务于门诊病人。 我国PACU的设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仅在 大医院,且规模小,管理不规范。
在所有病人的转运途中必须有EKG、SpO2和 NIBP监测。
苏醒室工作人员负责送病人返回病房。
到达病房,协助接班人员将病人安全地抬到病 床。
测量BP、SpO2,并向病房医生、护士交班有 关病人当时地பைடு நூலகம்命体征,双方及家属共同确认 病人已安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离开, 如出现情况异常应及时处理。
PACU的房间布置
恢复室要求光线充足, 设有空气调节装置, 配有中央供氧中心负 压吸引和多个电源插 座。
PACU的病床应装有车 轮,床边装有可升降 的护栏。
有条件者PACU内设有 护士站,物品储藏室 及污物处理室。
PACU的监测设备
恢复室内每张床位必须 有呼吸机、自动测定心 电图(ECG)、血压 (BP)和脉搏氧饱和度 (SpO2)、肌肉松弛、 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等监测仪, 其中数台监测仪中配有 直接动脉、静脉、肺动 脉、肺动脉楔亚、颅内 压、深度监测装置。
手术名称、术中出血量、输液的种类与用量、 输血总量、尿量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术中异常情况、处理经过和处理结果。 交班同时与苏醒室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病人入
PACU的首次监测(BP、HR、PetCO2和SpO2 等),如情况异常,共同处理。
病人拔管前的指标
病人循环稳定。 自主呼吸正常,呼吸次数<20次/分,呼气末二氧化
PACU的位置、大小
在手术室内或紧靠手术室, 并与其同一建筑平面。
呈开放式,有利于观察病 人,有条件者应该设立一 个单独的房间,便于处理 伤口严重感染或免疫缺陷 的病人。
PACU的床位与手术室匹配, 一般比例1 :1.5~3。
PACU的使用面积不小于 30平方米,每张床位使用 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麻醉医生的职责
病人的转运。
◦ 亲自护送 ◦ 途中必须备有简易呼吸机及监测仪
以麻醉单和口头形式交待病人的基本情况。
麻醉医生与PACU工作人员的交接班内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与麻醉有关的过去史、 现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麻醉方法、麻醉中的并发症、麻醉药及用量、 麻醉镇痛药、肌松剂的种类、用量和最后一次 的用药时间。
5%碳酸氢钠,局部麻醉药和血浆代用品等)。
进入PACU的标准
全麻术后未苏醒或苏醒不全病人。 术毕病人清醒、但呼吸循环不稳定者。 区域阻滞不全,术中辅助较深静脉麻醉的病人,或
阻滞麻醉发生并发症(局麻药进入静脉、气胸)或 手术需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者(阻滞平面在T4以上)或呼 吸循环尚未稳定者。
恢复室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以下各项技能: 复苏措施和各种药物及仪器设备的使用。 气管插管术 喉罩等置入术 气管拔管的指征和时机。 各种监测的使用,并能判定各种指标的临床意义。 呼吸机、麻醉机的使用。
常用药物
升压药、降压药。 强心苷、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 抗胆碱能药、抗胆碱酯酶药。 中枢兴奋药及平喘药、镇静、镇痛及拮抗药。 凝血药及抗凝药。 激素、抗组织胺药。 其它(包括50%GS、10%氯化钙或10%葡酸钙,
患者的恢复状态,防范麻醉并发症的措施到位。 (六)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规范与程序,能有
效地执行。 (七)建立麻醉科与输血科的有效沟通,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严格掌握术
中输血适应症,合理、安全输血。 (八)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用
麻醉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规章、岗位职责、各类麻醉技术操作规程、质 量与安全指标来确保患者麻醉安全,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
紧急抢救车
备有移动的紧急气管 插管推车,包括各种 型号的口、鼻、咽通 气管、气管导管、喉 镜、喉罩、通气面罩、 简易呼吸囊、同步除 颤器及起搏器、动、 静脉穿刺配件、换能 器、连接管、胸腔引 流包、气管切开包等。
其它物品
消毒注射器 吸引管 手套 吸氧面罩 笔导管 其它
人员配备及要求
恶心呕吐的原因
吸入麻醉药在苏醒阶段的低浓度对气道及呕吐中 枢的刺激引起咳嗽和恶心呕吐。
碳曲线评分正常,PetCO2<45mmHg,无支气管 痉挛现象,SpO2>95%(吸空气条件下)。 距末次肌松药使用时间>1小时,并已行肌松拮抗。 肌松监测TOF比值>75%。
麻醉后恢复评分表(Aldret)
观察指标
评分
肌力 呼吸
0 无肌体活动 需辅助呼吸
1
2
能活动二个肢体, 有限地抬头
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后恢复室的管理 及并发症处理
PACU的概念
麻醉后恢复室(麻醉复苏室)(PACU)是现代 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化医院先进性的 重要标志之一。PACU的建立其目的对麻醉后病人进 行密切观察,使术后病人平稳地度过麻醉苏醒期,也 是加速手术室周转,提高手术室利用率的途径之一。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能活动四肢与抬头 正常呼吸与咳嗽
循环(mmHg)与 手术前血压相比
SpO2
神志
≥50,EKG明显 变化 辅助吸氧下<92%
无任何反应
20~50,EKG轻 微变化
辅助吸氧下>92%
嗜睡,但对刺激有 反应
20,无EKG变化 吸空气下>92% 清醒
将病人送离恢复室时,电告病房,以便病房作 好接班准备。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有定期能力评价与再 授权的机制。
(二)实行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制定治疗计划/方案,风险评估结果 记录在病历中。
(三)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治疗风险、优点及其他可能的选择。 (四)实施麻醉操作的全过程必须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五)有麻醉复苏室,管理措施到位,实施规范的全程监测,记录麻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