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摘要:从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信息化几乎涉及了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所有重要的领域,而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市场、政府、文化和教育四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越来越发挥出它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课程中更加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教师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对学科整合平台的创新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今的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城乡学校中表现极不平衡。
关键词:教育改革;信息技术;重要性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一场伟大的革命——信息革命。从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大趋
势来看,信息化几乎涉及了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所有重要的领域,而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市场、政府、文化和教育四种力量的相互作用[1]。《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术革命,传统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两个要素:一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学习观和现代人才观;
现代教育理论包括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传播理论。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含其它教学媒体)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了对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操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两部分;系统方法是指系统科学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它的代表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
自从三百年前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教学的思想以来,分班级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式之所以能得到延续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以往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教学结构。同样,现代教育技术的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效益的关键[2]。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主要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恰当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本为载体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被动接收方式为主,先给出一个定义,再解释这个定义,对于学生来说,先看了定义,老师再去讲这个定义就变得毫无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就非常反感。有经验的老师应该深有体会,学生在接触一门全新的课程时,兴趣是最浓的,但渐渐的就失去了兴趣,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1)课程的内容显得太难,超出了该阶段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2)受上面提到的教学方式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以图像、声音、视频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动态地获取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从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比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章节内容时,开始上课时先播放一些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
的视频或图像,使学生从跟他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了解所要教授的课程,使学生有更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的动力,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
又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时,用几张代表性图片:做饭、取暖、炼铁、火炬……或一段视频:燃烧的用途等引入课题,学生联想生活中燃烧现象,继而提出问题: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经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后,PPT展示物体着火的图片场景,提出新问题: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火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放映一段火灾逃生的视频,让学生从中找出片中都采取了哪些逃生的办法。让学生亲历其中,得到体验,便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刺激”调动每一根神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兴趣。新课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
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所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课中,有一些仅凭老师口述和板书难以直观表达的知识点,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学习效果也不高。借助信息技术,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递给学生,还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副副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信息技术有以下几个方法来使教学内容更易理解1)化微观为宏观,如在讲授分子原子的构造这类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视频来演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2)化静为动,比如在介绍化学
制剂的流程时,可以用动画或视频剪辑把孤立分散的设备连接为一套完整的系统,并可根据需要对某个具体的环节进行重点演示,使学生能详细观看、深刻理解生产流程。(3)化抽象为直观,初中化学在讲述如CH4等有机化学的分子结构时,既抽象也难于记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这些分子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翻转,可以讲分子的构造和内部结构完美的展示出来。(4)模拟实验及生产过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校没有条件去实现那些危险性高、重污染、环境要求苛刻的实验,借助信息技术的模拟手段,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形象的了解那些化学变化的本质。
又如在上氯化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图片,0.9%的氯化钠注射液,腌制咸菜,精制盐,融化积雪,农业选种等。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意识到氯化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原来厨房中的食盐有这么多的用途。老师再多的语言描述都没有一张图片或是一段视频片段的效果好。紧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食用的白花花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怎样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