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

(民间文学概论)

题目:文化生态理论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班级:

学生姓名:

文化生态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未来文明的基因。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破坏了适应人类自身生存的文化生态,其结果必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文化生态理论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创造一个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生态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面临不断毁坏与消失的厄运,因而抢救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生态理论表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多样性、本真性的高度尊重。本文将通过系统与共生理论、多样性理论、生态进化理论等以及各种实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指导,深层次体现出文化生态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意义。

一、系统与共生

人类生活的文化环境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存在,最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具体存在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渗透在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以鲜活的面目和流动的传承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生态整体。根据文化生态学理论,“文化生态”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层次构成的复合结构。它是以历史形成的并在当代存续状态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物质遗产为载体,且具有由诸多文化表现形式构成的良好的文化生态链。因此,文化必须与时俱进,跟随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否则无法构成一个良好的共生环境,反而相互制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载体,以侗族大歌为例,它是侗族一种多声部、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历史悠久,几乎每个侗族村寨居民都会演唱,但它不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单独的留存下来,而是依赖于侗族人民这一载体,通过口耳或文字记载代代相传。并且,侗族大歌不仅仅是单一的演唱艺术,还涉及侗族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民俗风情、艺术传承等多方面,跨越整个侗族生存区域,是一个共生的整体。文化生态理论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载体两者之间和谐、共同发展,对其保护应扩展到整个生存空间的保护,将特定保护对象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视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文化生态保护。

二、多样化发展,突出特性

斯图尔德在文化多线进化理论中指出,在类似的技术与环境下,文化的基本类型可能以相似的道路发展,但文化的具体方面却不会按单一的发展规律发展,而可能出现多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种类多样,《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类: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种类下又分许多单一的个体。

但是由于缺乏对单一个体的保护,我国已丧失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戏曲为例,历史上我国曾有戏曲品种394种,1949年统计时为360种,1982年统计时为317种,而2004年我国戏曲品种仅为260种左右,短短几十年间损失了传统剧种130多种,约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再如,近年来不断传出传统手工艺术濒危的消息,其中传统手工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如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其中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山木版年画如今只剩下“冯均记”一家在苦撑着。这无不警示着我们在保护文化整体的同时,也要加强单一个体即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民族性。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能较好的保护该区域的文化特色,在众多文化中独树一帜。“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扎根于一个地方的传统历史文化中,与特定的环境息息相关,并通过自身的特性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这就要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保留自身的特色,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发展。

三、生态进化,永葆生命力

生态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对立到统一,不断创新发展的演替过程。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支出:“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与时俱进,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创新、融入新的活的时代元素,这是确保其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文化生态理论强调生态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活文化,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原始部族、乡土文化、民间文化等等,是依赖一定生态环境和特定人群与历史的“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心是一个民族原生态优质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展映射出不同民族的演变历程,动态地演绎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蕴、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精神信仰,即便是在与

时俱进的不断创新过程中,其文化核心元素也一代又一代保留下来。文化生态理论就强调对其源头性、原生性、整体性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保护不是封闭的保护,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就在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定格于特定历史时空点上物化形态的即器物层面的静态保护,要求不走形、不走样地原汁原味的保护,即使维修,也要修旧如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非物化形态的即精神、技艺层面文化的动态保护,不是机械地、被动地封存式保护,而是生态传承,不断进化,永葆生命力的过程。

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人会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就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依并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2007年3月,文化部宣布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诞生,闽南地区保存着诸如泉州南音、北管、拍胸舞、梨园戏、提线木偶、莲花褒歌等众多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实现了闽南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区域。

我国在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著,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为了商业目的而举行的展览和演出,虽然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但这种经过提取、淬炼和再造后在舞台和展馆上我们所看到的非遗,已经丢失了其原始社会内涵;突出问题之二是打造“非遗”,近些年来,有的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提高旅游收入,不惜弄虚作假,打造文化,这不仅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良好生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贻害无穷;突出问题之三是缺乏后备人才及对传承人的保护,这必然会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基础,使其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文化生态理论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本真性、传承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环境一起保护,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0年9月第5期。

2.朱以青:《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