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部分主要讲述了“生态因素的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等内容。
生态因素的概念学生在初中已有基础,因此,本教材对此知识点的阐述,相对简略了些。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初中教材仅仅是作了浅显的说明,并没有展开。
讲述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具体影响,在本册教材中则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述。
在非生物因素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讲述了光、温度及水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光作为主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除阳光外,还包括月光、生物发光和人工光照等,因此,本教材将原教材中的“阳光”改为“光”。
在生物因素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讲述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通过实例简要介绍了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和种间的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为了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本小节还讲述了“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讲了两个观点:
第一,对生物体来说,各种生态因素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共同起作用的;
第二,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众多生态因素中往往存在着关键因素。
本小节知识与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多个知识点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如与光合作用、水分代谢、代谢与酶等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生态知识的能力,深化生态意识,教材还安排了“观察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外科技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生态因素的概念(C:理解)。
(2)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向(C:理解)。
(3)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C:理解)。
(4)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C:理解)。
2.能力目标
(1)安排课外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四、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
(2)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实施方案
(1)通过课外实验设计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落实光、温度和水分对生物影响的知识。(2)通过对生活和生产常识的回顾,落实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和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知识。
五、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1)互利共生和寄生的区别。
(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突破策略
(1)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互利共生和寄生的区别。
(2)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立体教学效果,来突破“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一教学难点。
六、教具准备
1.不同温度下,猪增重的自制教学挂图。
2.仙人掌在不同非生物因素影响下生活状况的多媒体课件。
七、学法指导
1.借用“宇宙飞船”引入本章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指导学生完成“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 [一]教学程序
导课
1.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在这艘飞船上,除了人类,还有人类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还有阳光、空气和水,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2.研究生物圈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生物圈的相对稳定状态,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现在开始,我们来共同讨论关于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展示主题: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3.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对生物圈所
造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五大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态学的知识。我们首先讨论第一节。
展示主主题:第一节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达成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回顾初中生物课的有关内容,总结关于生态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
2.首先讨论并认识非生物因素中的“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
(1)请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汇报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2)活动小组组长简述了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总结。
结论为:植物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水分。
(3)教师引导:光对植物的影响,最显著表现在两方面:生理和分布。
(4)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强光下生长植物(阳生植物),如松、杉、柳、槐、小麦、玉米等。弱光下生长植物(阴生植物),如三七、人参等。
(5)对分布的决定作用,阳光在海水中的极限深度为200米,故绿色植物就仅分布在此区域(不同的水深分布不同的植物——光质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6)日照时间长短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7)提问:光仅对植物具有重要的影响吗?学生踊跃回答,还能影响动物。
(8)请学生举例,有的动物在长日照下繁殖,如貂、鼬等;有的动物在短日照下繁殖,如鹿、山羊等。光还能影响动物的活动,如蛾类大多在夜间,而蝶类则大多在白天活动。故光能影响动物的生殖和习性。
(9)教师引导大家继续讨论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希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讨论并回答。
*南方树叶片大;南方有香蕉、菠萝、橘子;北方针叶多;北方有苹果、梨、柿子。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
*小麦种子:3~43℃萌发。
*猪(50 kg~100 kg):18℃~20℃增重最快。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10)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水对生物的影响。
*干旱(缺水):植物叶萎蔫,生长受阻。
*涝灾(丰水):土壤内空气少,影响根系呼吸作用,严重时会使植物窒息而亡。
*动物缺水要比缺食存活时间短。
水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荒漠地区:分布少数耐干旱动植物。
*热带雨林地区: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水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3.讨论自然界每一个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关系。
师生共同分析: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概况无非两种: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