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道德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学科前沿

142

办公室业务2012・11

文/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李颖

浅谈陈独秀的道德教育思想

【摘要】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非常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并对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创建了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理论。陈独秀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新型道德教育观,即民主、科学、全面发展以及走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民主;科学;全面发展;社会主义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观综述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非常注重传统道德思想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具体表现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因此,历朝历代都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为基础,对道德教育的的各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创立了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理论。

首先是仁爱观。孔子最早提出“仁”。在此之后,“仁”一直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髓,被后来的思想家们学习与借鉴,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仁爱,也就是爱他人、与人相爱。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不仅能成为人际交往的媒介,而且能够营造出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社会成员道德品质的塑造过程,以及社会事业建造者的培养过程,都与仁爱教育密不可分。通过仁爱教育,人们可以变得胸怀广阔,并且互敬互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学说,提出个人在爱自己亲人的同时,还得把这种爱拓展开,发展成去爱世间万物。董仲舒认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张载觉得“民胞物与”。朱熹指出:“仁者,爱之理,心之道也”。仁爱观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落脚点,对个人理想人格的塑造

及道德修养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次是孝悌观。“仁爱”是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孝悌”则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孝”是父子之情,即纵系家族关系,“悌”是兄弟之情,即横系家族关系。孝悌观的最初提出者也是孔子。它要求人们真心真意地去对待父母及兄弟,提供物质的同时,还得有精神上的鼓励和关心。可是,孝顺父母也不能凡是父母说的话就必须听,而应先判断其对错,对于错误,我们可以委婉指出,并劝戒,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得态度良好地听命于他们。孔子觉得,只有在家庭中和父母兄弟相处融洽,才能在朝廷中对君王尽职尽责。所以说,中国古代政治上的“忠君”也是“孝悌”的表现形式。

最后是义利观。义利关系是传统伦理道德中经常讨论的议题。道德与利益是相互交错的。孔子认为,义与利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应该是以义为特性,起码也应该做到面对利就可以想到义。求生是人的本能,维持生命就是最大的利益,可是君子能在关键时刻,主动放弃生命,舍弃利,选择义,这就可以充分证明,义的价值是大于利的。儒家义利观,自古以来就对社会、以及个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掌握着人们的灵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让他们朝着道德的方向前行。并且培养了大批志士仁人,均以重义轻利为特征,表现了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二、对中国传统教育观的批判

陈独秀在阐述了中国传统教育观后,紧接着对其进行了批判。

(一)传统教育脱离社会

陈独秀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发展教育事业,这样看来,教育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可是,传统教育脱离了社会,使得学生成为社会中独立的团体,学校成为社会中独立的区域,在大多数眼中,学生与学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民众感受不到而且不相信教育的作用。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那只有把社会与教育联系起来,把教育放在社会需求中去考察。对于学校中各种专业的设立,也必须根据学校性质而确定,并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传统教育脱离客观现实

陈独秀指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教育必须和客观现实相连接,这样的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才有积极意义。而传统教育模式正好缺少这一点,与客观实际严重分离,陈独秀说:有许多学生“在学校时候,无不品行纯洁,志趣高超,为一有希望之青年”,然而“一入社会,则渐染渐深,愈久愈甚,终成为一无希望之恶人”。这一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就是教育与现实相分离。

(三)传统教育模式是封闭式的

陈独秀指出,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校,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关闭在学校大门之外。受教育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办学理念也是迎合这一范围需求的。导致了学校不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其作

学科前沿

办公室业务・office opertions

143

办公室业务2012・11

用,而且使得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低下。

三、建立新型道德教育观

首先,新型教育观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在反对封建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他号召年轻人应该站起来,奋起反抗封建教育,实现自身独立人格的树立,寻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解脱。并主张青年人严格把好教育评判关,教育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去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也就是说,教育是自主性的,不是依附于他人或他物的;是向社会开放的,不是面向少数特权人群的;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倒退的;是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不是闭关自守的;是有科学根据的,不是猜测臆想的;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不是虚无飘渺的。中国传统教育由于缺乏民主和科学,使得青年学生沦为了封建制度的奴仆。以《新青年》为阵地的对封建道德的抨击,促进了公民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科学文化教育思想、以及人格人品教育思想在社会上的普遍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当时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

其次,新型教育观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1917年夏,在蔡元培的邀请下,陈独秀北上就任北大文科学长。在此期间,他对蔡元培的整顿北大学科运动起了很好的协作作用,并在深刻反思中国封建教育的前提下,将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做了认真对比,明确指出,中国教育必须向西方学习。

陈独秀认为,我们国家当今教育界呈现出这么一番景象,即大家都将封建伦理纲常作为我们的国家之精华所在,教育体制里的科举考试就是其真实写照,事实上,这是一种虚伪教育体系。现在的西方社会提倡的教育才是真正应该提倡的教育。中国的这种虚伪教育体系如果不得到改变,那么社会永远不会向前发展。他在这里,将西方教育和中国教育归结为简单的“真”和“伪”,犯了形

而上学主义错误。可他对中国与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的领悟,以及大胆地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来改变中国目前教育落后状况的思想,在当时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陈独秀说到,近代西方国家在培养人才时,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国家的教育方案,都必须结合该国家的实际情况,具有自己本国的特色,为此,他提出了四大体系:现实主义、唯民主义、职业主义和兽行主义,期望通过对西方社会的借鉴,反映出我国教育的特点。

再次,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在受经济制约的同时,还受政治制约。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到了一定水准,该国的教育才可能继而发展起来。1917年7月,陈独秀在《答顾克刚》的信中讲到,对于一个具体社会来说,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是很重要的,可是只有在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前提下,才能使得教育和经济得到发展。所以,这样说来,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政治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不能离开政治讲教育。教育的发展要受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同样,教育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或推动或阻挠,教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陈独秀认为,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可以用于社会改造,而且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唯一途径。教育虽然与政治、经济,不能处于同一位置,可教育本身也是不可替代的。他坚信,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方法、体系等是正确的,那么救国救民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各类人才。如果没有教育,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都不会存在,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智慧的人。其次表现为教育推动了社会知识文化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都是来源于教育。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可以唤醒人民的觉悟,推动革命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不仅受制

于经济,而且依赖于政治,它不能脱离它们而单独存在;同时,教育又能反过来推动社会进步,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陈独秀的这些思想,已经包含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了,它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的确是一种新型教育观。

最后,教育应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关联。上面讲到,在中外教育体制的对比过程中,陈独秀意识到了中国教育的不发达,所以提出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他的这些建议,在当时来讲,的确是一种进步,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崭新教育观。可是,随着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转变,他逐步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是发达的,可是也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中国不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发展教育。接着,陈独秀修改了原来的观点,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教育。陈独秀对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我国教育的思想,阐述得不是很具体,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运用,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错误教育思潮的批判,对中国教育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肯定,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已经开始冲出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的模式束缚,进入到崭新发展阶段,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空前的,实现了质的飞跃,也是陈独秀对中国教育理论做的巨大贡献,对于中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凌曙・春秋繁露・仁义法[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2]韩愈・韩昌黎集・原道[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张载・张载集・西铭[M ].北京:中华书局,1978.

[4]朱熹・四书集注[M ].岳麓书社,2004.[5]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6]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7]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