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市旅游状况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
调查和感悟家乡在“十一五”时期经济、文化、民生等问题的建设成就,在调查旅游状况的基础上,透析和反映家乡在“十一五”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和介绍家乡的城市形象并在调查研究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问题,为家乡“十二五”规划的美好蓝图建言献策。
调查时间、地点:2011-8-10 省市区
调查对象:市区的旅游景点、交通、酒店、商业街、旅游局、游客
调查方法:视频取证、问卷调查、采访
为了了解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情况,我先通过网络了解了的主要旅游景点还有“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大事纪,掌握了一些官网上公布出来的每年游客量及增长率还有分布区,随后又去了当地旅游局宣传部采访了解“十一五”期间市政为了发展旅游业所作出的一些重大举措,一一记录下后,我拿着DV按照那位官员所说的市政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投入的一些旅游景点、酒店、商业街前去视频取证。接着又在论坛发布了《关于“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的调查问卷》,最后在各旅游景点随机选择了一些游客让他们谈谈在旅游的感受,并做了游客满意度调查。
现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的主要旅游景点:
十八景:涂门街、东湖公园、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府文庙、开元寺、崇武古城、桥、牛姆林、清水源、清源山、西湖公园、深沪湾、天后宫、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成功史迹
其他的比较著名的景点有:东湖公园、闽台缘博物馆、清净寺、关帝庙、美食街、状元街、天后宫等
一、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地旅游业不断发展,以清源山为龙头的大旅游体系逐渐形成,旅游业由蓄势发展向跃升发展的条件己基本成熟。
(一)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拥有旅游资源实体783处,其中一至三级中高档资源实体181处。除清源山国家级品牌外,还有国家水利风景区1 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2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55处,在全省五大旅游资源集中区的综合得分位居第二位。
(二)景观保护较好。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采取加强宣传、建章立制、完善规划、加强执法等措施,使重点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九日山、牛姆林、戴云山等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基本完好;崇武古城、蔡氏古民居、关岳庙等文化旅游资源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修复。
(三)政府比较重视。1999年市委、市政府将我市发展定位于“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围绕“绿、旅、新”的要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2年以来,市政府完成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确定了以清源山为龙头的“北山南水”
的大旅游体系;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多方面各层次扶持旅游业发展;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不定期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组织编制了《“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扶持政策,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部门工作有效。几年来,经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6年共接待中外旅游者88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96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98万人次,创汇3120.78万美元。今年上半年接待中外旅游者504.33万人次,比增18.56%,旅游总收入14.4亿元,比增24.3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8.72万人次,比增21.84%,创汇1456.53万美元,比增24.66%,预计全年接待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将突破20万人次,旅游收入将突破30亿元。
(五)开发正在推进。继清源山风景区得到较为科学的开发之后,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在建的旅游开发项目20多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十五”以来,旅行社、酒店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改建景区旅游公路26条,200多公里,景区游客服务中心3个,新建星级酒店42家,其中4星级酒店6家,新增旅行社63家,其中国际社8家。
(六)优势开始显现。纵观我市在全省的比较优势,绿色生态型旅游业是我市最有希望成为海西的龙头产业之一。我市地处国两大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中间位置,又靠近海外主要客源市场--港澳台地区。随着我市浦南等高速公路通车,沿海快速铁路及武夷山机场改造扩建的完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必将把我市与上述市场联系得更加紧密。
二、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图为网上问卷统计)
(图为网上问卷统计)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看来,虽然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状与应有的产业地位还不相称,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1、发展很不平衡,“龙头”作用不明显。根据全市旅游业发展布局,大部
分县(市、区)的旅游发展徘徊不前。由于资源的同构性,体制和行政地域的分割,大旅游业发展对其他县(市、区)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2、旅游总量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200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4.96亿元,占GDP的6.35%,仅比2000年提高1.74%,尚形不成支柱产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在全省第五位和第三位,与我国旅游资源及品质相类区域(如、)比,差距较大。
3、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由于财力有限,投入不足,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目前,除武夷山外,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还处于原生态状态,没有形成成熟产品;正在开发建设的项目规模较小,能进入省上盘子的项目很少,与周边地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三、意见和建议
通过采访旅游局的有关专家,就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认为我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促进我市旅游业由蓄势发展向跃升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谋划旅游业发展大局
(二)理顺各种关系,着力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三)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四)强化项目建设,努力拓展旅游业发展之路
调查人:10级新闻2班黄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