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效益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服务对象满意率=项目区被调查人数中表示满意的人数(户数)/被调查人数(户数)
单位投入人口保护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投入人口保护量=项目实施后受保护(生活、生产、环境等)的人口数量/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人文 发展指数提高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文发展指数【由知识水平(用平均受教育年限*2/3+预期中儿童现有入学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时间*1/3来共同衡量)和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来衡量)三部分组成的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等指标
单位投入灾害减损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投入灾害减损量=项目实施后减少的灾害损失/财政投入
单位投入就业人数增加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百万元投资就业人数=新增总就业人数(包括与本项目相关项目)/项目总投资(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单位投资水土流失减少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水土流失减少量=(项目实施后的水土流失量-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流失量)/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森林资源保护面积
13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森林资源保护面积=项目森林资源保护面积/财政收入
项目投资新增利税率
考核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年平均新增利税/基建投资总额
投资效益系数
考核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由该项目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基建投资总额
单位投入产出提高量
考核投入产出质量:单位投入产出(产值、效益或收入等)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单位产出-项目实施前的单位产出)/财政投入
单位投入产品附加值提高量
可持续影响
100
考核项目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影响程度等。在该指标分设时,可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分设一并考虑
其它指标
工程质量指标
考核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单项工程合格(优良)/全部单项工程数量
建设工期指标
考核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完成时间--工程实际完成时间
设备购置费用增减率
考核采购效果:(设备购置实际发生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
建设投资增减率
考核成本控制效果:(建设投资实际完成额-建设投资计划完成额)/建设投资计划完成额
综合得分
=经济效益*40%+社会效益*20%+生态效益*20%+可持续影响*10%+其他指标*10%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之二
个性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标准)
一级
指标
权重
二级
考核投入产出效果:单位投入产品附加值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产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项目实施前的产品价值)/财政投入
实际单位生产(运营)能力投资客
考核单位投资效果:项目实际投资完成额/投产后实际生产(或营运)能力
项目投入回报期
考核综合投资效果:动态投资回收期
项目投入回收率
项目投入回收率=项目资金投入率/项目资金回收额
单位投资空气指数改善率
13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空气指数改善率=(项目实施后空气污染平均指数-项目实施前空气污染平均指数)/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土壤改良或地质恶化变化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项目实施后土壤改良还是地质恶化,专家评定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之一
个性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标准)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
100
单位投资资源消耗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年综合能耗/项目净痪产值;单位投资占用耕地=占用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单位产品耗水量=年生产耗水量/主要产品生产量
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
100
经济效益指标
财政投入乘数
考核财政投入拉动能力:项目资金总额(财政投入+其他资金投入)/财政投入金额
固定资产形成率
考核新增发展能力:新增固定资产/经济建设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考核项目完成程度: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基建投资总额
项目建成投产率
考核项目完成进度: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全部施工项目个数
单位投资森林覆盖率提高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森林覆盖率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森林覆盖率-项目实施前的森林覆盖率)/财政收入
单位投资新增人均绿地面积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新增人均绿地面积=(项目实施后的水土流失量-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流失量)/财政投入
服务对象满意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服务对象满意率=项目区被调查人数中表示满意的人数(户数)/被调查人数(户数)
单位投入人口保护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投入人口保护量=项目实施后受保护(生活、生产、环境等)的人口数量/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人文 发展指数提高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文发展指数【由知识水平(用平均受教育年限*2/3+预期中儿童现有入学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时间*1/3来共同衡量)和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来衡量)三部分组成的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等指标
单位投入灾害减损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投入灾害减损量=项目实施后减少的灾害损失/财政投入
单位投入就业人数增加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单位百万元投资就业人数=新增总就业人数(包括与本项目相关项目)/项目总投资(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单位投资水土流失减少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水土流失减少量=(项目实施后的水土流失量-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流失量)/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森林资源保护面积
13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森林资源保护面积=项目森林资源保护面积/财政收入
项目投资新增利税率
考核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年平均新增利税/基建投资总额
投资效益系数
考核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由该项目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基建投资总额
单位投入产出提高量
考核投入产出质量:单位投入产出(产值、效益或收入等)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单位产出-项目实施前的单位产出)/财政投入
单位投入产品附加值提高量
可持续影响
100
考核项目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影响程度等。在该指标分设时,可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分设一并考虑
其它指标
工程质量指标
考核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单项工程合格(优良)/全部单项工程数量
建设工期指标
考核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完成时间--工程实际完成时间
设备购置费用增减率
考核采购效果:(设备购置实际发生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
建设投资增减率
考核成本控制效果:(建设投资实际完成额-建设投资计划完成额)/建设投资计划完成额
综合得分
=经济效益*40%+社会效益*20%+生态效益*20%+可持续影响*10%+其他指标*10%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之二
个性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标准)
一级
指标
权重
二级
考核投入产出效果:单位投入产品附加值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产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项目实施前的产品价值)/财政投入
实际单位生产(运营)能力投资客
考核单位投资效果:项目实际投资完成额/投产后实际生产(或营运)能力
项目投入回报期
考核综合投资效果:动态投资回收期
项目投入回收率
项目投入回收率=项目资金投入率/项目资金回收额
单位投资空气指数改善率
13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空气指数改善率=(项目实施后空气污染平均指数-项目实施前空气污染平均指数)/财政投入
单位投资土壤改良或地质恶化变化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项目实施后土壤改良还是地质恶化,专家评定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之一
个性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标准)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
100
单位投资资源消耗率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年综合能耗/项目净痪产值;单位投资占用耕地=占用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单位产品耗水量=年生产耗水量/主要产品生产量
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
100
经济效益指标
财政投入乘数
考核财政投入拉动能力:项目资金总额(财政投入+其他资金投入)/财政投入金额
固定资产形成率
考核新增发展能力:新增固定资产/经济建设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考核项目完成程度: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基建投资总额
项目建成投产率
考核项目完成进度: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全部施工项目个数
单位投资森林覆盖率提高量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森林覆盖率提高量=(项目实施后的森林覆盖率-项目实施前的森林覆盖率)/财政收入
单位投资新增人均绿地面积
考核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单位投资新增人均绿地面积=(项目实施后的水土流失量-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流失量)/财政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