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检验_《刑事科学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刑事技术_教学课件3_工具痕迹检验

刑事技术_教学课件3_工具痕迹检验

三、工痕认定结论的种类
根据工具痕迹所反映出的某一种或类
种类认定 (种属认定)
工具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所作出的判断性结论
同一认定
根据工具痕迹中,所反映出的某一把 工具所特有的特征,同其他任何一把工具 绝对地相区别开
四、工痕鉴定结论的作用
(一)认定结论:

认定的只是工具

证 (二)否定结论

否定的是送检工具,不能否定工
6.4、7.3、8.2、9.1、10.2、10.9公斤; 什锦锤等等。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羊角锤
圆头羊角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羊角锤
方头羊角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八角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圆头锤
二、常见打击工具之其他锤类
钳工锤
斩口锤
电焊锤
拷锈锤
检车锤
扁尾锤
三、常见打击工具之棍棒
常被罪犯作为打击工具的棍棒,常常是在现 场就地取材或随手取用某机件和附件,因此, 无标定规格和统一的形状、大小。
第六节 工具痕迹的作用
Ⅴ 确定罪犯特点
①工具痕迹的位置、作用力的大小、方 向(角度)等可以反映出作案人的身高、
体力和动作习惯
②根据罪犯所使用的工具种类、技巧和 熟练程度可以分析罪犯的职业
Ⅵ 提供并案依据
①查明现场遗留的作案工具或 其他物品的归属
②通过检验现场遗留的作案工 具或其他遗留物品的归属
第二章 工痕检验鉴定的基本原理
工具痕迹检验
湖南警察学院 赵幼鸣
第一章 工具痕迹的概念
定义
作用
概念
任务
分类
特点
第一节 工具痕迹的定义
在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外界作 用的加载客体(一般是作案工具)使承载客体 (一般是现场的被破坏客体)与其接触作用部 位发生塑性形变后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

刑事技术痕迹检验足迹检验PPT学习教案

刑事技术痕迹检验足迹检验PPT学习教案
第34页/共44页
(四)寻找,发现足迹应 注意问题
1.室内现场首先要划出进出现场的通道
具体方法:从进入现场时,关闭所有室内灯光,用勘查灯(多 波段光源或强光灯、聚光灯)侧光观察地面,发现足迹立即进 行圈定保护,如足迹受条件影响稳定性差时,应及时拍照处理; 遇到足迹观察不清或只有轮廓时,应先用静电吸附器在可能遗 留足迹的部位进行广泛的吸附提取,再用粉末进行刷显。
尘平面加\减层足迹 (3) 石膏制模法:立体足迹 (4) 其它方法:粉末\试剂显
现提取,石腊\硅橡胶灌注
第40页/共44页
(七)足迹样本的采集
1.样本分类:捺印样本、实验样本、
自然样本
2.采集要求:①清晰、完整、不变形;
②根据现场足迹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
采集。
自然样本
实验样本
第41页/共44页
捺印样本
(一)勘验现场足迹的原则 (二)寻找发现足迹的重点部位 (三)寻找、发现足迹的方法 (四)寻找,发现足迹应注意问 题 (五)确定案犯足迹的方法 (六)足迹的固定与提取 (七)足迹样本的采集 (八)足迹记录 (九)足迹保存与送检 第26页/共44页
(一)勘验现场足迹的 原则
1、 先观察后进入现场的原则; 2、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3、先地面后空中的原则; 4、先静观后动观的原则; 5、先照相固定后提取的原则; 6、先分析记录后提取的原则;
第29页/共44页
(二)寻找发现足迹的 重点部位
4、罪犯藏身守侯伺机作案处; 5、现场遗留物或罪犯分泌物的周围; 6、罪犯抛尸、埋尸及藏脏处; 7、罪犯可能接触的物体设备处; 8、罪犯使用交通工具停车处; 9、现场访问被害人或目击人发现嫌疑足迹
第30页/共44页
(三)寻找、发现足迹的方

工具痕迹检验_图文

工具痕迹检验_图文
1、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客体内各质点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简称内力。 2、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二)工具的特征 1 、外部特征:式样、规格、牌号、凸凹特征; 2 、特征的来源:
①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手工加工) ②使用过程(崩损、磨损、缺角等) ③自然腐蚀(铁锈等) 3 、特征的稳定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重 要特征相对稳定不变的性质。
按切削角度的不同可分
为:
ɑ
ɑ
(1)直刺切;
(2)斜刺切;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二、刺切痕迹的分类 根据造痕工具的不同可分为: 1、切痕:砍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2、刺痕:刺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三、切痕 包括砍、切、剁等动作所形成的 刀背
痕迹。 工具:刃口较长。
刃侧
1、常见工具结构
契角 刀刃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一、碰撞作用 工具与客体在一定
距离内瞬间接触而 产 生的破坏作用。
由于接触时间很短 ,冲击载荷作用明显 。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1、正打:凹痕面积最大,深度最浅; 2、斜打: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有时形成
擦划线痕; 3、掠打:接近于平行方向打击,形成擦划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一)类型:
1 、金属客体: 2 、木质客体: 3 、人的肌体和骨质客体: 4 、其他(玻璃、橡胶、塑料、皮革、 纺织物、土质等)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二)客体机械性能与痕迹反映:
弹性与塑性、强度、刚度、硬度 韧性、脆性等

工具痕迹鉴定(课堂PPT)

工具痕迹鉴定(课堂PPT)
10
5、切割痕迹: 一次切削作 用使承受客 体形成两个 断口,两个 截面,每个 断口上的断 面多呈向一 侧倾斜状, 当切割较厚 的金属时, 切壁和切出 口长出现线 条状痕迹。
11
12
三、工具痕迹的提取方法 1、照相法 2、实物提取法 3、制模法 A、硅橡胶制模法 B、石膏提取法 C、橡皮泥提取法 D、硬塑料制模法 E、醋酸纤维素薄膜提取法 F、易熔金属制模提取
工具痕迹鉴定
1
目的:工具痕迹是盗窃、抢劫、杀人案件中最 常出现 的一种痕迹,对于认定案件的性 质,确定犯罪嫌 疑人是一种重要的物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几种主要工具痕迹的特 征,鉴定的基本方法。
重点:工具痕迹中静态印压痕迹和动态线条 痕迹的特征,以及几种主要工具区别于其 他工具痕迹的特点。
2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一)工具痕迹概念与特点
16
思考题: 1、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2、工具痕迹的分类 3、动态线形痕迹和动态线形痕迹的特征 4、几种常见工具痕迹区别于其它痕迹的主要
特点 5、工具痕迹检验步骤
17
13
五、工具痕迹的分析
(一)推断工具的种类 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态分析判断 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
断 3、根据现场上多处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判断 4、结合现场上的其他痕迹综合分析 (二)根据工具痕迹推断罪犯应具备的条件 1、推断作案人的职业 2、推断作案人的体力、身高和习惯
4、切割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切割工具起到切 割作用,主要有菜刀类、钢锹类、匕首类等
5、割削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割削工具起切削
作用,主要有锯类、锉类工具等。
4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与特征 (一)工具痕迹的分类 1、按造型体和承受客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

学生用工具痕迹检验

学生用工具痕迹检验

直 剪
斜 剪
拉 剪
顿 剪
转 剪
P
扭 剪 扳 剪
F
3、钳剪作用及本质:
剪切与钳切的区别(从客体受力方式分
析) ①剪切——纯剪切 ②钳切——压缩 、拉伸叠加
4、工具:对称分布两片刃(钢丝钳、断线钳 、鹰嘴钳、剪刀等) 5、客体:线材、棒材,如电线、电缆线、铁 护栏、锁梁、钢筋等。
三、常见钳剪工具及其痕迹特征
第五 节 割削痕迹 一、定义 利用锯、锉、钻等工具对客体进行切削破坏所形成 的形变称为各削痕迹。其痕迹特点为:容易出现重复 切划面而产生复合线条痕迹;容易产生分离物(切屑) 二、割削工具及其痕迹 1、钻及其痕迹特征 钻的种类:钻分为金属钻和木钻两种。金属钻按 动力的来源不同又分为手摇钻(分为直柄齿轮手摇钻 和弓型手摇钻)和电钻(分为枪式电钻和托式电钻)。 不管何种钻,其钻头是主要的造痕体。 •
四、工具与客体接触关系及两类痕迹 (一)工具与痕迹的接触关系 1、接触部位 2、接触过程(分为开始、中间和终止三个阶 段) 3、接触状态(分为切划和印压接触) (二)两类痕迹 1、线条痕迹(其结构分为痕起缘、痕迹面和 痕止缘,能反映种类和细节特征。) 2、凹陷痕迹(其结构分为痕起缘、痕迹壁、 痕止缘和痕底,能反映种类和细节特征。)
• 本章思考题 • 1、简述理解工具痕迹的形成原理? • 2、如何理解工具痕迹的形成因素及相互关 系? • 3、如何认识工具痕迹的不同分类标准及意 义。
第三章 常见工具痕迹特征
第一节
撬压痕迹
一、定义 用工具以杠杆原理破坏承受客体时所 形成的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塑性形变称 为撬压痕迹。 二、痕迹特点及形成方式 撬压痕迹的特点表现为:多为凹陷状 痕迹;一次动作形成两处(支点、重点) 相互对应、受力相反的痕迹。 常见撬压的方式:拆离撬压与扩缝

刑事技术(总论)课件

刑事技术(总论)课件

第七节 刑事技术发展概况
一、物证应用的起步阶段(大约在公元650年 以前)
二 、 物 证 技 术 的 发 展 、 探 索 阶 段 ( 公 元 650 年——18世纪)
三、刑事技术逐步形成体系,成为专门的法庭 科学)19世纪——20世纪中叶
四、刑事技术不断完善壮大阶段(20世纪50年 代以后)
第八节 物证鉴定概述
2、按物证鉴定解决的问题不同分:
(1)同一认定: 是解决人身、物体是否同一的鉴定。
(2)种属认定: 是解决客体、物质的种类及比较两种物质种 类是否相同的鉴定。
(3)其他技术鉴定: 如真伪的鉴定、有无的鉴定、性能的鉴定等。
二、物证鉴定的委托与受理
(一)物证鉴定的委托: 1、出示委托鉴定函 2、出示送检人员身份证明材料 3、填写物证委托鉴定登记表 4、核验送检的检材和样本 5、向鉴定人员介绍有关案情情况
(2)物体同一认定: 是指依据物体的各种特征来判断其是否 同一的一种认识活动。
(3)场所同一认定: 是指依据场所的综合特征来判断其是否 同一的一种认识活动。
3、按被同一认定的客体是否被分离划分分类: (1)完整体同一认定 (2)断离体同一认定
二、种属认定
是确定客体的类型、属性或比较两种物质 的属性是否相同的认识活动。
据 (四)为查缉案犯提供有效手段 (五)为侦查破案、起诉和审判工作提供可靠
的依据。
第三节 刑事技术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的客观性
即物质的客观存在性。
二、物质的特定性
是指一种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物质的性质。
三、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稳定不 变的性质。
第四节 刑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三)对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的关系进行 审查

《刑事技术》多媒体课件.第3章.痕迹检验.第1节

《刑事技术》多媒体课件.第3章.痕迹检验.第1节
2、承痕体:相互作用后出现痕迹 的客体,是痕迹的载体。 对应造痕体形成痕迹的3种情况, 承痕体通过自身塑性形变或体 表微量物质的转移而形成痕迹
某强奸案现场窗台 上灰尘减层足迹
木质客体上的平面足迹
3、作用力:又称载荷,使两者相互 作用形成痕迹的一种机械力量 作用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影 响痕迹形成的种类与质量。
2、犯罪痕迹:
即由于犯罪行为而遗 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
3、狭义犯罪痕迹
即由于犯罪行为使造 痕体与承痕体产生接 触作用或分离作用, 在作用部位上出现的 形象反映
曲XX 头部钝器打击创口
木质客体上的平面足迹
马XX 背部单刃刺器形成的创口
二、痕迹的形成
三要素(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
1、造痕体:是形成自己反映形象 的客体,是痕迹所反映的主体。 A、硬度大,靠引起对方的塑性 形变而留痕。 B、分泌物、附着物,遗留在承 体上形成痕迹。 C、粘走承痕体表面微量物质而 留下自己接触面的形态
包括有:
1、刑事侦察学基础理论 2、刑事技术 3、现场勘查
4、侦察措施、策略 5、案件侦察 6、刑事犯罪情报学
其中刑事侦察的三大支柱是:
➢ 刑事技术(痕检、文检、法医、化验、照相) ➢ 特勤、耳目、关系 ➢ 犯罪情报、资料(犯罪预测、串并案件、寻找线索)
一、痕迹的概念
➢1、痕迹:
是事物运动遗留的印象或形象
特征比对照片
手印鉴定书 论 证
目 录 榕公刑技痕字第20011056号 现场指印和刘典新右手中指
正文…………………………1
手印鉴定书现场手印方位照片…………2
绪论
样本二者同属右旋曲形斗型纹, 花纹的具体形态和纹线
现场手印全貌照片………福…3州市二公00安一局年台九江月分三局十技日术下午中,队

精品课程工痕课件

精品课程工痕课件

第二节 凹陷痕迹
凹陷痕迹及其形成 凹陷痕迹的分类 凹陷痕迹的特征
一、凹陷痕迹及其形成
1、概念:
工具在被破坏客体法线方向施力 后,承载客体与工具接触部位发生相 对塌陷后形成的塑性变形。 表现形式为承载客体局部 向内的塌陷。
2、形成条件:
接触部位:面 接触状态:相对静止 硬度:工具>承载客体 塑性:承载客体具备
③自然中形成的特征 A.自然锈蚀 B.特殊气体腐蚀 C.保管磕碰
加工特征
使用中形成的特征
3、承载客体 1)工具痕迹的载体 2)固态物质 3)多为障碍物或目的物 4)分类:金属、木质、土质、人体组织
5)反映性:指工具痕迹上的特征与工 具上相应部位特征的一致性
*影响因素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干湿性、 吸湿性等
第四章 工具痕迹检验
工具痕迹概述 凹陷痕迹 线条痕迹 现场工具痕迹的勘验 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 工具痕迹鉴定
第一节 工具痕迹概述
工具痕迹的概念 工具痕迹的形成要素 工具痕迹的分类 工具痕迹的作用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
1.定义 工具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持械破坏
或侵害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引起的塑性变 形。
3.结构
痕起缘:形痕初始阶段工具轮廓线与被
破坏客体表面的交线。
痕止缘:终止形痕时工具周边与被破坏
客体已破坏表面的交线。
痕壁: 形痕中间阶段工具在被破坏客
体纵向上的运动轨迹。
痕底: 终止形痕时工具与被破坏客体已
破坏表面的正交面。
凹陷类痕迹的结构
二、凹陷痕迹的分类
撬压凹陷痕迹 打击凹陷痕迹
a.γ的改变实质:线痕质量的变化及线痕总宽 度的改变。
b.γ 对总宽度的影响:γ =90°时,线痕最宽, 凸凹线条状特征能真实反映工具接触部位凹凸 点的形状、间距。 γ ﹥90°或γ﹤90°时, 总宽度变窄、间距减小。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ppt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ppt

线条痕迹的种类特征和个别特征
种类特征是线痕的基本轮廓与形态。 个别特征是单一凸线或凹线的具体结构与形态。 线条痕迹中质量好的特征是:粗大的,明显的, 连贯的凸凹线。
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
(三)两类痕迹的性质、结构 2.凹陷状痕迹
承痕体在工具的法向力作用下,使其与工具相接触的 部位发生塌陷而形成的凹陷状变形。 以凸凹坑丘的形状反映工具上的特征。 痕迹与工具凸凹象相反。
预先备带、就地取材 一般用途工具、业用途工具、特殊工具、替代工具
被破坏客体(承痕体) 作用力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
2.工具痕迹特征
指工具外部结构特征,如工具的形状、结构、加工 花纹、局部特征等。 生产加工特征:手加工、机加工 使用特征:如磨损、缺口、崩刃等特征 保管存放特征:氧化腐蚀特征,如锈迹等; 附着物特征
承痕体具有通过痕迹可以反映再现工具与客体接触部位工 具上有何特征的能力。 承痕体的组成成分,结构类型对工具能否在其表面或内部 形成痕迹,形成痕迹的质量好坏有较大的影响。 影响工具痕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承痕体的塑性、硬度、弹 性、脆性等。
(三)工具痕迹的特点
特定性:某一工具与其他任何工具都有绝对的区别。 立体性:属于塑性形变。 稳固性:痕迹形成后较稳定,不易破坏。 复杂性:痕迹形成受外在因素影响,变化大。 多发性:在犯罪现场出现率高。 附着物和遗留物多
(四)工具痕迹检验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工具痕迹检验是指刑事技术人员运用现代科学知 识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具痕迹的形成和 分类、工具痕迹特征、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 工具痕迹分析和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为侦查和审判提 供线索和证据的一门应用技术。
推断工具种类,突出侦查重点 分析痕迹形成,确定事件性质 根据痕迹反映,揭露伪造现场 利用工具痕迹,提供串案依据 根据行为技巧,判定犯嫌特点 认定作案工具,提供诉讼证据

刑事侦查学痕迹检验技术之二幻灯片

刑事侦查学痕迹检验技术之二幻灯片

刑事侦查学痕迹检验技术之二幻灯片幻灯片第二部分一、显微镜显微镜是高精密度的光学仪器,可用于观察和研究痕迹证据中的微观物质结构,具有高分辨率、清晰度和成像效果。

1.复合显微镜:适用于大多数的生物、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观察研究中。

2.投影显微镜:用于痕迹证据的放大和重现。

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用于三维成像和高分辨率成像。

1.显微镜在纤维痕迹检验中的应用纤维痕迹检验是刑事侦查学痕迹检验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检验方法,显微镜的应用在纤维痕迹检验中十分重要。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可以观察到纤维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化学成分等信息。

血迹痕迹检验中,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血迹中的细胞类型、数量、排列方式等信息,并且可以进行血型鉴定和DNA鉴定。

鞋印足迹痕迹检验中,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鞋底印迹、足迹印记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方向等信息,也可以通过比对技术来确定嫌疑人。

四、用于检验的基本前提条件1. 样本用于检验的样本必须是证据样本,即与案件相关的物品或生物体。

如果样本来源不明,或经过多次传递、处理,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应注意控制样本来源和处理过程。

2. 方法用于检验的方法必须符合科学、准确、可操作性的原则,具有可靠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以确保检验结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设备用于检验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指标,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五、结论显微镜是刑事侦查学痕迹检验技术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帮助检验人员观察和研究痕迹证据中的微观物质结构,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持。

在应用显微镜进行痕迹检验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样本、方法和设备,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擦划痕迹 当硬度较大的工具压入承受体表面, 并沿承受体表面滑移时,留下的线条状 痕迹为擦划痕迹。 在实际现场勘查中,擦划痕迹通常 伴随其他痕迹同时出现,是一种非常重 要的痕迹形态。 由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工具的接 触角度发生变化可以引起擦划痕迹变化, 因而会给分析和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钳剪痕迹 钳剪痕迹是工具从承受体的两侧同时 作用,达到分离客体的目的。 在塑性比较好的客体上,被分离客体 的断端能够反映出工具的咬合角、咬合间 隙以及钳剪刃上的凹凸点在分离面上划切 形成的擦划线条。 钳刃和剪刃由于结构不同,锋利程度 不同,所形成的断头一般容易区别。
第三节 工具痕迹现场勘查
一、工具痕迹的提取 (一)照相提取 (二)提取原物 (三)制作工具痕迹模型 1.软塑料制模 2.硬塑料制模 3.硅橡胶制模 (四)用AC纸提取擦划线条痕迹
二、工具痕迹分析 (一)分析案情 根据工具痕迹结合其他痕迹分析整个 作案过程及案件性质。 (二)分析工具种类 根据工具痕迹中反映出工具的功能、 结构、尺寸大小、局部的具体形态、遗 留物等多种信息,结合技术人员所掌握 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四)来复线痕迹的倾角 (五)来复线痕迹中的小线纹
二、设计弹壳上的痕迹 (一)击针痕迹 (二)后膛痕迹 (三)弹膛痕迹 (四)拉壳勾和抛壳挺痕迹
第三节 枪弹痕迹现场分析 一、分析现场洞孔是否为弹孔 二、分析发射枪支种类 三、分析子弹的出入口 四、分析子弹的射击方向和角度 五、分析射击距离 六、分析案件性质
第二节 常见工具痕迹形态及特征
一、撬压痕迹 (一)撬压痕迹形成 撬压是利用杠杠省力原理,使用工具分 离或破坏承受体,达到作案目的。 (二)撬压痕迹特点 伴随每次撬压,在承受体上留下工具对应 重点和支点部位的痕迹。
二、打击痕迹 打击痕迹是工具以一定质量和速度碰 撞承受体,在承受体上形成凹陷状痕迹 形态。 客体受打击后一般可以形成局部凹 陷、局部塌陷和破裂粉碎。 在条件较好情况下,痕迹可以反映 工具接触部位的形状及表面细节特征。
(三)分析使用工具中的技能技巧 根据工具痕迹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能够 熟练使用工具,对作用对象的内部结构是 否熟悉分析。 (四)分析案件是否伪造 但现场工具痕迹的遗留与实际案情存 在矛盾时,应分析矛盾存在的原因,分析 现场有无伪造的可能。
(五)分析串并案件 如果多起现场与现场出现相同工具, 相同手段及相同技能技巧,应考虑能否 串并案件。
End
谢谢大家对我教学工作
中的支持和帮助,不到之处, 请多指教。 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好案例, 烦请复制一份给我。谢谢!
第二节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一、工具及其特征 ㈠工具的外形结构 ㈡工具的物理属性 ㈢工具表面的细节特征 二、承受体及其属性 承受体是工具痕迹的载体。表面光滑、 塑性好、硬度较低、弹性小、内部结构均 匀密实的承受体有利于形成高质量工具痕 迹。
三、作用力对工具痕迹的影响 ㈠作用力大小的影响 作用力大,痕迹较深、面积较大,反之可 能不明显。 ㈡作用力方向的影响 ⒈垂直作用形成静态痕迹,痕迹特征与工 具特征形态和位置相同、凹凸形态相反。 ⒉倾斜作用导致工具在承受体接触面滑移, 形成动态痕迹。工具上的特征在痕迹上 反映为线条形态。
五、刺切痕迹 刺切痕迹是刀具和刺具作用在承受体上 时形成的痕迹。 刀具用于分离,在条件较好的承受体 上,刀具刃部凹凸点可以在分离面上反 映出相对应的擦划线条。 刺具用于贯穿,一般在承受体上留下 的痕迹能够反映工具刃部的结构及尺寸。
六、锯、锉、钻痕迹 锯、锉、钻虽然结构及功能都不相同, 但是在作用时都是来回往复的运动,留 下的痕迹是由线条组成的复合痕迹。由 于复合痕迹特征不能稳定再现,一般不 能用于痕迹同一认定。在现场分析时, 锯、锉、钻痕迹常用于分析作案手段、 有无技能技巧、工具种类等。
第六章 枪弹痕迹检验
第一节 枪弹痕迹概念
枪弹痕迹是犯罪分子使用枪支作案时留下 的痕迹。 枪弹痕迹包括发射弹头、弹壳上的痕迹, 射击弹孔痕迹和弹孔周边的附带射击痕 迹。源自第二节 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
一、射击弹头上的痕迹 射击弹头上的痕迹主要是弹头通过枪管时 与枪管内壁相互挤压和摩擦留下相应的 痕迹。军用枪支枪管内壁冲旋有来复线, 在发射时,在弹头上留下来复线痕迹。 (一)来复线痕迹的数量 (二)来复线痕迹的宽度 (三)来复线痕迹的倾向
第五章
工具痕迹检验
第一节 工具痕迹概述
一、工具痕迹是犯罪嫌疑人手持工具作案时所 留下的痕迹。 二、工具痕迹具有明显易见性、多发性以及多 变性的特点。 三、按照工具的来源范围,可以将工具分为: 一般工具、专业工具、自制工具和代用工具 等。
四、工具检验的主要任务包括:发现、提 取和分析和鉴定现场工具痕迹。特别是 在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方法、 技能技巧、串并案件、揭露现场伪造等 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