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体系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要以全球体系和整体观念去对待和钻研历史现象。 (历史的规律性) • 第二,历史的进程是缓慢和“跨世纪、越朝代”的。(历 史的规律性)
13
四、小结
• 世界体系论吸收了社会学的“阶级体系”和“分析单位 ”两个重要概念。 • 与此同时,它又受依赖理论核心与边陲论点所影响。
• 不过,沃勒斯坦并没有受到上述两个学派的束缚,反而 超越了他们的论点。 • 而沃勒斯坦之所以能够突破社会学和依赖理论的束缚, 就是得力于布罗代尔所提倡的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的观 14 念。
2
• 世界体系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诞生的一种 社会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宏观分析理论和批判理 论,它将研究对象的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推到 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传统社会科学进行解 构和重构。 • 世界体系理论的源流主要有三:
一是马克思主义。 二是年鉴学派。 三是发展理论。
3
• 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体系论者强调从两个 角度——静态和动态——来考察世界体系。 • 静态是指现代世界体系的结构,其经济结构分为中 心、半边缘和边缘。 • 动态指现代世界体系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 • 具体介绍可参阅江华的论文《世界体系理论研究》
第三节 基本假设和内容
• 沃勒斯坦认为,了解社会变迁的真相,最宜从“ 社会体系”着手。 • 在他看来,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一套完整的运作 规律和机制,而这些规律和机制会直接影响或决 定体系内成员的兴衰起落及其内部结构。
15
一、社会体系的定义和分类
• 沃勒斯坦把社会体系界定为一个以地域为界限的 分工体系。 • 沃勒斯坦认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社会体系 :“小型体系”和“世界体系” 。 • 小型体系也可称之为部落社会,历史上的渔猎或 农业部族就是典型的例子 • 世界体系又可细分为两类:“帝国体系”和“全 球经济体系”。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一 个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后者则实行政制多元化。
• 依赖理论则不然,它 反映了一群拉美学者 对当时区内窘境的诠 释及他们对区内窘境 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 。 • 因此,依赖理论学派 分支繁多、派内争论 激烈。
34
第二,始创背景的不同
• 世界体系论创立于富 裕、学术气氛较为浓 厚但却动荡不安的70 年代中期的北美社会 。 • 而依赖理论则崛起于 贫穷、革命意识高涨 和政局不稳的60年代 末期的拉丁美洲。
7
• 经过上述一连串的研究和思维激荡,沃勒斯坦最后 糅合了“世袭阶级体系”和“全球态势”两个概念 ,创立了“世界体系”一词。 • 沃勒斯坦承认他创立世界体系论的原因有三: • 第一,沃勒斯坦认为依赖理论把第三世界国家划分 为核心与边陲过于简化; • 第二,沃勒斯坦不满当前社会科学各自孤立地在其 领域范围内以地域和功能为准则。 • 第三,基于他个人的价值取向。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社会背景
• 依赖理论自开创以来,由于其激进的论点和富有 政治色彩的概推,一直受到北美学术界的抵制。 • 而沃勒斯坦在创立世界体系论时引入了一些充满 学术气息的社会学分析概念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北美年轻一代的学者就是被世界体系论的浓厚 学术气息所吸引的。
9
• 令这个学派得以在北美地区站稳阵脚的还有其他 三个原因。
35
第三,分析单位不同
• 世界体系论的研究焦 点则集中于整个世界 体系。 • 而依赖理论的研究焦 点仍然集中在个别边 陲国家的发展及其与 核心国家的关系上, 即仍然以国家为分析 单位。
10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世界体系论的学术根源有三:北美社会学、拉美 依赖理论和法国历史学派. • 一、北美社会学 • 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 对世界体系论最直接的影响还算是对社会变迁的 研究,尤其是古典社会学家对欧美社会现代化历 史过程的探讨,以及现代社会学家在20世纪50年 代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研究。
24
(三)如何改善现存世界体系
• 要改善现存世界体系的不平等现状———厚核心 而薄边陲———不能再囿于传统的国内阶级斗争 或民主改革。
• 若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平等贸易关系,使每一成 员国都能在市场机制下获得同等的利益,就得发 动一个全球性的阶级斗争和民主改革,这样才能 彻底扭转现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不平等 运作规范和机制。
4
第一节 缘起因由与过程
• 第一节 缘起因由与过程
•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第三节 基本假设和内容
• 第四节 批评
• 第五节 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分野
5
沃勒斯坦
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 1930年生。美国耶鲁大 学高级研究员,任教于美 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 分校社会学系。著名历史 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 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 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 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二、逻辑推理上的问题
• 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经常出现一些“目的 论”和“神化概念”的问题。 • 世界体系论中的一些因果关系就是以目的论的逻 辑思维模式忖度出来的。 • 例如,在沃勒斯坦讨论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三个层 级时,就认为半边陲国家的出现是为了迎合整个 分工体系的需要。
28
• 神化概念,是指把一些用来分析或理解社会现象 的人为抽象概念当做具体实物看待或拟人化甚至 这些抽象概念视做崇拜对象,并幻想着它有无穷 • 的威力。 • 例如,当沃勒斯坦尝试解释世界体系内成员国不 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能力时,就毫不犹豫 地归功于市场机制的压力这无疑神话了,市场为 主导的世界体系
主要著作:《现代世界体 系》
6
第一节 缘起因由与过程
• 一、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与价值取向
• 沃勒斯坦早期致力于研究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问 题。当时,他以阶级为主要分析单位。20世纪60 年代初,沃勒斯坦转移研究目标,把注意力集中 于研究非洲问题,他的研究主题是非洲的反殖民 和独立运动。这时,沃勒斯坦的视野开始拓宽。 • 与此同时,沃勒斯坦也注意到非洲国家的独立运 动时日尚浅,谈不上从中归纳出什么规律。
30
四、小结
• 由于世界体系论过分注重和强调体系结构(即分 工体系内的三级阶层结构)和体系运行机制(即 市场机制)对各成员国内部结构和变迁所起的决 定性作用。 • 所以世界体系论者往往忽略了各成员国本身各项 因素(如制度和科技水平)的相互关系,又忽视 了各成员国本身各项因素对生产力发展和产品素 质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 所以,世界体系论对一些重要的社会或历史性转 折问题的研究也是空白的。
《发展社会学》
第五章 世界体系论
导言
• 世界体系论是由北美历史社会学家伊曼纽尔· 沃勒 斯坦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的 • 世界体系不是以国家或核心与边陲关系为主要分 析单位,而是以全球社会(即世界体系)为分析 的起点。
• 沃勒斯坦把国际分工体系内部成员国划分为三个 不同的等级:核心、半边陲、边陲。
16
• 全球经济体系是沃勒斯坦的讨论焦点。它亦可再 细分为两类:以欧洲为轴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和“另类世界经济体系”。
• 但另类世界经济体系的寿命很短促,它们不是演 变为帝国体系,就是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 河中。 • 因此,现存唯一的世界体系———现代世界体系
17
社会体系分类图
18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和机制及其与体系内成员的发展和结构 的关系
25
第四节 批评
• 沃勒斯坦虽然恰当地继依赖理论之后,反击现代化理 论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单轨直线分段进化论,并提出 研究社会变迁应以整个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 • 但他创立的世界体系论却是十分粗糙和千疮百孔的。 这个学派的缺点可依其在概念、逻辑和理论上的缺失 而划分为三大类。
26
一、概念上的混淆不清
• 其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反越战浪潮下,带有浓厚反 共意识的现代化理论受到很大的冲击,刚刚崛起的世界体 系论正好填补了这个时期的学术空隙。 • 其二,世界体系论也正好迎合了当时学者们的研究倾向和 品位:既关注富裕社会(即核心国家)中的贫穷和发展失 衡等问题,又关注边陲国家的兴衰起落的。 • 其三,北美社会学界长期忽略以历史事实为论证。
• 按照沃勒斯坦的理解,造就一个庞大的市场可以 通过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
23
• (1)培育国内购买力,如设法提高一般市民的工资
• (2)比现存核心国家以更低成本去生产质量较佳的 同类型产品,以便扩张国际市场及提高市场占有率;
• (3)如果产品在起步时期缺乏竞争能力,可与邻邦 合组共同市场或在国内设立高关税和进口限额政策, 以保护新兴幼苗工业; • (4)除了上述各种途径外,半边陲国家政府还可以 给予出口货品特殊津贴,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倾销。
11
二、拉美依赖理论
• 沃勒斯坦赞成核心国家的发展是以边陲国家的低 度发展为代价的观点。 • 世界体系论中的三级层化结构也是以依赖理论中 的核心与边陲要领为基础的。
12
三、法国历史学派
• 以费尔南· 布罗代尔为首的法国历史学派的兴起, 源于这派学者不满传统社会科学各自画地为牢、 分割钻研历史现象,他们提出:
31
• 尽管存在不足,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所包含 的丰厚的学术价值却是不容否认的。例如,他提 出独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 再如,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分析 也富有新意。 • 他的整体性、宏观性、综合性的理论视野;“多 学科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以及一系列宏阔而敏 锐的充满现实感的独特观点都使得社会科学各个 领域的学者不得不在他们的研究中一再引述沃勒 斯坦的观点。
• (一)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 沃勒斯坦认为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成功过渡的途径有三:把握时机、邀请外资投入 和自力更生。
22
(二)半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 界体系
• 如果半边陲国家要向核心位置过渡,就得投下巨 额资金,自行开发或从核心国家输入这些先进的 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为此,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 为后盾才能成功。
29
三、理论上的问题
• 世界体系论有“结构决定论”的嫌疑:
• 沃勒斯坦认为体系内各成员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 构、生产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和变化,都受其在体系 内层级结构所占的位置(如核心、半边陲或边陲) 的决定。 • 这种从体系结构去解释体系内各成员国(或各组成 部门)的特征和变化的推理方式并不能够解释为什 么站在同一位置的成员中会有不同的发展经历。
20
• 虽然市场机制极不利于边陲和半边陲国家,但这 并不等于说,这些国家在世界体系内所处的位置 是永远不变的。
• 沃勒斯坦进一步指出,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国际 贸易不仅会加剧核心与边陲和半边陲之间的差距 ,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体系内各成员国的生产技术 水平、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
21
三、如何突破和改善现代世界经济 体系
• 世界体系内的市场机制极其不利于一些投资少、技 术水平低的产品,即一些劳动密集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竞争力弱、贸易条件差; • 反之,资本密集产品则价高利厚,而高级技工的薪 酬也远比普通工人的高。
• 这个不等的贸易过程使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的 边陲和半边陲地区的资源和财富源源不绝地输送到 核心国家。结果,使两者与核心国家之间原来微不 足道的经济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 世界经济体系(简称“世界体系”)的成员可依 其在分工体系内所扮演的角色而区分为三个等级 。
• 一是核心国家,其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农业为辅,而 生产形式则以雇工和自耕农为主。 • 二是半边陲国家,其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而生 产形式则以雇工和佃农为主。
• 三是边陲国家,其产业结构以农矿为主,而生产形式则以 19 奴隶和强迫劳动为主。
32
第五节 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 分野
• 世界体系论基本上与依赖理论无论在始创者、始 创背景、分析单位、主要概念的理解、变迁导因 、基本论点还是研究范围和政治目标等方面,都 是迥然不同的
33
第一,始创者方面的不同
• 世界体系论是沃勒斯 坦的个人杰作。它是 一套有系统的、自成 一家的理论——既无 分支也无派内争论。
•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 系和世界帝国的主要 分别在于两者所采用 的资本累积手段不 • 同:前者以市场机制 为主要手段,后者则 以纳贡和地租为主。 • 在这个笼统的大前提 下,世界体系论者就 不知不觉地把核心国 家之间的平等竞争性 贸易过程跟核心与边 陲之间的不平等和具 有剥削性贸易关系混 为一谈。
27
13
四、小结
• 世界体系论吸收了社会学的“阶级体系”和“分析单位 ”两个重要概念。 • 与此同时,它又受依赖理论核心与边陲论点所影响。
• 不过,沃勒斯坦并没有受到上述两个学派的束缚,反而 超越了他们的论点。 • 而沃勒斯坦之所以能够突破社会学和依赖理论的束缚, 就是得力于布罗代尔所提倡的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的观 14 念。
2
• 世界体系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诞生的一种 社会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宏观分析理论和批判理 论,它将研究对象的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推到 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传统社会科学进行解 构和重构。 • 世界体系理论的源流主要有三:
一是马克思主义。 二是年鉴学派。 三是发展理论。
3
• 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体系论者强调从两个 角度——静态和动态——来考察世界体系。 • 静态是指现代世界体系的结构,其经济结构分为中 心、半边缘和边缘。 • 动态指现代世界体系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 • 具体介绍可参阅江华的论文《世界体系理论研究》
第三节 基本假设和内容
• 沃勒斯坦认为,了解社会变迁的真相,最宜从“ 社会体系”着手。 • 在他看来,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一套完整的运作 规律和机制,而这些规律和机制会直接影响或决 定体系内成员的兴衰起落及其内部结构。
15
一、社会体系的定义和分类
• 沃勒斯坦把社会体系界定为一个以地域为界限的 分工体系。 • 沃勒斯坦认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社会体系 :“小型体系”和“世界体系” 。 • 小型体系也可称之为部落社会,历史上的渔猎或 农业部族就是典型的例子 • 世界体系又可细分为两类:“帝国体系”和“全 球经济体系”。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一 个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后者则实行政制多元化。
• 依赖理论则不然,它 反映了一群拉美学者 对当时区内窘境的诠 释及他们对区内窘境 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 。 • 因此,依赖理论学派 分支繁多、派内争论 激烈。
34
第二,始创背景的不同
• 世界体系论创立于富 裕、学术气氛较为浓 厚但却动荡不安的70 年代中期的北美社会 。 • 而依赖理论则崛起于 贫穷、革命意识高涨 和政局不稳的60年代 末期的拉丁美洲。
7
• 经过上述一连串的研究和思维激荡,沃勒斯坦最后 糅合了“世袭阶级体系”和“全球态势”两个概念 ,创立了“世界体系”一词。 • 沃勒斯坦承认他创立世界体系论的原因有三: • 第一,沃勒斯坦认为依赖理论把第三世界国家划分 为核心与边陲过于简化; • 第二,沃勒斯坦不满当前社会科学各自孤立地在其 领域范围内以地域和功能为准则。 • 第三,基于他个人的价值取向。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社会背景
• 依赖理论自开创以来,由于其激进的论点和富有 政治色彩的概推,一直受到北美学术界的抵制。 • 而沃勒斯坦在创立世界体系论时引入了一些充满 学术气息的社会学分析概念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北美年轻一代的学者就是被世界体系论的浓厚 学术气息所吸引的。
9
• 令这个学派得以在北美地区站稳阵脚的还有其他 三个原因。
35
第三,分析单位不同
• 世界体系论的研究焦 点则集中于整个世界 体系。 • 而依赖理论的研究焦 点仍然集中在个别边 陲国家的发展及其与 核心国家的关系上, 即仍然以国家为分析 单位。
10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世界体系论的学术根源有三:北美社会学、拉美 依赖理论和法国历史学派. • 一、北美社会学 • 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 对世界体系论最直接的影响还算是对社会变迁的 研究,尤其是古典社会学家对欧美社会现代化历 史过程的探讨,以及现代社会学家在20世纪50年 代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研究。
24
(三)如何改善现存世界体系
• 要改善现存世界体系的不平等现状———厚核心 而薄边陲———不能再囿于传统的国内阶级斗争 或民主改革。
• 若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平等贸易关系,使每一成 员国都能在市场机制下获得同等的利益,就得发 动一个全球性的阶级斗争和民主改革,这样才能 彻底扭转现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不平等 运作规范和机制。
4
第一节 缘起因由与过程
• 第一节 缘起因由与过程
•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第三节 基本假设和内容
• 第四节 批评
• 第五节 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分野
5
沃勒斯坦
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 1930年生。美国耶鲁大 学高级研究员,任教于美 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 分校社会学系。著名历史 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 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 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 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二、逻辑推理上的问题
• 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经常出现一些“目的 论”和“神化概念”的问题。 • 世界体系论中的一些因果关系就是以目的论的逻 辑思维模式忖度出来的。 • 例如,在沃勒斯坦讨论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三个层 级时,就认为半边陲国家的出现是为了迎合整个 分工体系的需要。
28
• 神化概念,是指把一些用来分析或理解社会现象 的人为抽象概念当做具体实物看待或拟人化甚至 这些抽象概念视做崇拜对象,并幻想着它有无穷 • 的威力。 • 例如,当沃勒斯坦尝试解释世界体系内成员国不 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能力时,就毫不犹豫 地归功于市场机制的压力这无疑神话了,市场为 主导的世界体系
主要著作:《现代世界体 系》
6
第一节 缘起因由与过程
• 一、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与价值取向
• 沃勒斯坦早期致力于研究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问 题。当时,他以阶级为主要分析单位。20世纪60 年代初,沃勒斯坦转移研究目标,把注意力集中 于研究非洲问题,他的研究主题是非洲的反殖民 和独立运动。这时,沃勒斯坦的视野开始拓宽。 • 与此同时,沃勒斯坦也注意到非洲国家的独立运 动时日尚浅,谈不上从中归纳出什么规律。
30
四、小结
• 由于世界体系论过分注重和强调体系结构(即分 工体系内的三级阶层结构)和体系运行机制(即 市场机制)对各成员国内部结构和变迁所起的决 定性作用。 • 所以世界体系论者往往忽略了各成员国本身各项 因素(如制度和科技水平)的相互关系,又忽视 了各成员国本身各项因素对生产力发展和产品素 质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 所以,世界体系论对一些重要的社会或历史性转 折问题的研究也是空白的。
《发展社会学》
第五章 世界体系论
导言
• 世界体系论是由北美历史社会学家伊曼纽尔· 沃勒 斯坦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的 • 世界体系不是以国家或核心与边陲关系为主要分 析单位,而是以全球社会(即世界体系)为分析 的起点。
• 沃勒斯坦把国际分工体系内部成员国划分为三个 不同的等级:核心、半边陲、边陲。
16
• 全球经济体系是沃勒斯坦的讨论焦点。它亦可再 细分为两类:以欧洲为轴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和“另类世界经济体系”。
• 但另类世界经济体系的寿命很短促,它们不是演 变为帝国体系,就是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 河中。 • 因此,现存唯一的世界体系———现代世界体系
17
社会体系分类图
18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和机制及其与体系内成员的发展和结构 的关系
25
第四节 批评
• 沃勒斯坦虽然恰当地继依赖理论之后,反击现代化理 论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单轨直线分段进化论,并提出 研究社会变迁应以整个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 • 但他创立的世界体系论却是十分粗糙和千疮百孔的。 这个学派的缺点可依其在概念、逻辑和理论上的缺失 而划分为三大类。
26
一、概念上的混淆不清
• 其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反越战浪潮下,带有浓厚反 共意识的现代化理论受到很大的冲击,刚刚崛起的世界体 系论正好填补了这个时期的学术空隙。 • 其二,世界体系论也正好迎合了当时学者们的研究倾向和 品位:既关注富裕社会(即核心国家)中的贫穷和发展失 衡等问题,又关注边陲国家的兴衰起落的。 • 其三,北美社会学界长期忽略以历史事实为论证。
• 按照沃勒斯坦的理解,造就一个庞大的市场可以 通过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
23
• (1)培育国内购买力,如设法提高一般市民的工资
• (2)比现存核心国家以更低成本去生产质量较佳的 同类型产品,以便扩张国际市场及提高市场占有率;
• (3)如果产品在起步时期缺乏竞争能力,可与邻邦 合组共同市场或在国内设立高关税和进口限额政策, 以保护新兴幼苗工业; • (4)除了上述各种途径外,半边陲国家政府还可以 给予出口货品特殊津贴,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倾销。
11
二、拉美依赖理论
• 沃勒斯坦赞成核心国家的发展是以边陲国家的低 度发展为代价的观点。 • 世界体系论中的三级层化结构也是以依赖理论中 的核心与边陲要领为基础的。
12
三、法国历史学派
• 以费尔南· 布罗代尔为首的法国历史学派的兴起, 源于这派学者不满传统社会科学各自画地为牢、 分割钻研历史现象,他们提出:
31
• 尽管存在不足,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所包含 的丰厚的学术价值却是不容否认的。例如,他提 出独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 再如,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分析 也富有新意。 • 他的整体性、宏观性、综合性的理论视野;“多 学科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以及一系列宏阔而敏 锐的充满现实感的独特观点都使得社会科学各个 领域的学者不得不在他们的研究中一再引述沃勒 斯坦的观点。
• (一)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 沃勒斯坦认为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界体系, 成功过渡的途径有三:把握时机、邀请外资投入 和自力更生。
22
(二)半边陲国家如何突破现存世 界体系
• 如果半边陲国家要向核心位置过渡,就得投下巨 额资金,自行开发或从核心国家输入这些先进的 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为此,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 为后盾才能成功。
29
三、理论上的问题
• 世界体系论有“结构决定论”的嫌疑:
• 沃勒斯坦认为体系内各成员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 构、生产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和变化,都受其在体系 内层级结构所占的位置(如核心、半边陲或边陲) 的决定。 • 这种从体系结构去解释体系内各成员国(或各组成 部门)的特征和变化的推理方式并不能够解释为什 么站在同一位置的成员中会有不同的发展经历。
20
• 虽然市场机制极不利于边陲和半边陲国家,但这 并不等于说,这些国家在世界体系内所处的位置 是永远不变的。
• 沃勒斯坦进一步指出,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国际 贸易不仅会加剧核心与边陲和半边陲之间的差距 ,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体系内各成员国的生产技术 水平、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
21
三、如何突破和改善现代世界经济 体系
• 世界体系内的市场机制极其不利于一些投资少、技 术水平低的产品,即一些劳动密集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竞争力弱、贸易条件差; • 反之,资本密集产品则价高利厚,而高级技工的薪 酬也远比普通工人的高。
• 这个不等的贸易过程使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的 边陲和半边陲地区的资源和财富源源不绝地输送到 核心国家。结果,使两者与核心国家之间原来微不 足道的经济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 世界经济体系(简称“世界体系”)的成员可依 其在分工体系内所扮演的角色而区分为三个等级 。
• 一是核心国家,其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农业为辅,而 生产形式则以雇工和自耕农为主。 • 二是半边陲国家,其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而生 产形式则以雇工和佃农为主。
• 三是边陲国家,其产业结构以农矿为主,而生产形式则以 19 奴隶和强迫劳动为主。
32
第五节 世界体系论与依赖理论的 分野
• 世界体系论基本上与依赖理论无论在始创者、始 创背景、分析单位、主要概念的理解、变迁导因 、基本论点还是研究范围和政治目标等方面,都 是迥然不同的
33
第一,始创者方面的不同
• 世界体系论是沃勒斯 坦的个人杰作。它是 一套有系统的、自成 一家的理论——既无 分支也无派内争论。
•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 系和世界帝国的主要 分别在于两者所采用 的资本累积手段不 • 同:前者以市场机制 为主要手段,后者则 以纳贡和地租为主。 • 在这个笼统的大前提 下,世界体系论者就 不知不觉地把核心国 家之间的平等竞争性 贸易过程跟核心与边 陲之间的不平等和具 有剥削性贸易关系混 为一谈。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