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李大钊的生平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卓越先驱,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早奠基人之一。

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其少年时代正值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瓜分,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近代,他自束发受书,便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寻求挽救民族、振兴国群之良策。辛亥革命之后,正在北洋法政学校研究政治的李大钊目睹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等军阀和官僚所窃取与篡夺,他深感悲愤与忧虑,慨然思投笔,猛烈抨击新的专制主义,批评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学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且积极参加留日学生反日反袁的政治斗争,1916年回国,迅速投身到新文化运动中去,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抨击教育领域内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积极提倡科学民主,主张思想解放,还在《青春》等文章中号召青年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担当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使命,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对李大钊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自1918年起,他连续撰文讴歌苏联十月革命,并向中国人民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并积极投身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种实践斗争。同年,李大钊经章士钊推荐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后任经济学教授,并与陈独秀轮流担任《新青年》的编辑。他充分地利用讲台、杂志等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唤起了无数进步青年投身革命。他热心赞助工读教育运动,指导邓中夏等组织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号召青年和学生到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工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工人运动。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革命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1921年前后,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大量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由于其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亲近青年的态度,使他成为最受青年景仰和爱戴的导师,他所任职的北大图书馆,也成了当时宣传革命的活动中心。1924年,李大钊在上海大学讲授历史学等课程,学生慕名而来,座无虚席。1926年3月,他领导了北京的反帝反军阀运动,组织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发表演说,带领学生向军阀政府请愿。在这些活动中,他身先士卒,多次受伤。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政府逮捕,4月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1)论教育的本质及作用

教育本质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李大钊根据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明确地阐发。李大钊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他说:“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构造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称这些精神的构造为表面构造,表面构造常视基础构造为转移。”基础构造变动的最高动因是生产力,而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是不断变化的,文化教育作为社会的表层,将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有历史性。又由于在阶级社会,社会已经区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上层建筑具有明显的阶级烙印,决定教育具有阶级性。李大钊指出教育是一种工具,反动统治阶级把教育作为维护自己统治、麻痹人民的工具加以控制,革命者也可以利用教育来发动民众,反对反动统治,进行社会改造。但是他认为,在当时的旧中国,能使社会得到彻底改造只靠教育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即必须用革命的方法来根本改变社会经济基础,依靠人民群众自觉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他强调精神改

造与物质改造结合,进而充分地肯定了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他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民族的复兴有赖于新文化,有赖于日日注入新的血液。因此,他坚持必须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广泛地传播开来,灌输到实际的政治运动中去,加速实现革命目标。

(2)论新的民主主义工农教育

李大钊认为教育必须为提高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和战斗力服务,只有这样知识才能成为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灯塔。为了解决工农群众受教育的问题,他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和建议。第一,在城市多设立劳工补助机关,如设立夜校、半日学校,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第二,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对广大农民的教育,李大钊亦十分关心,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决大多数的劳工群众是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全体的愚暗。”所以,正是真正劳苦大众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3)论青年教育

作为五四运动前后进步青年的良师益友,李大钊十分关心青年的培养与教育,对青年的教育是李大钊教育思想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大钊对青年在改造社会,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他把青年看成是“国家之魂“,认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决定于青年的命运,青年关乎国家兴衰。因此,他要求青年在社会改造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他要求青年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正确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一生。他满腔热情地告诫青年:“青年呵!你们在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先定定方向……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在于要认识自己担负着再造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他鼓励青年立志为消灭世间的黑暗、解除人民的痛苦,为世界先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而奋斗。其次,他要求青年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不畏牺牲,敢于斗争,敢于创造。李大钊看到某些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后,稍有挫折便灰心丧气,丢失了原有的进取精神,因此他把培养青年具有坚强的意志当作对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他教育青年到工农大众中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他鼓励青年以工读精神挤时间读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阶级觉悟,他号召青年到工人中去开展平民教育;到农村去实践“耕读做人”,与广大农民打成一片,为创造真正的平民社会而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