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辩论培训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鸣辩论培训教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周思维培训教材
1、立论
我们这个培训,是以辩论赛的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在培训过程中,会给大家介绍一些辩论赛之外的东西,希望能给大家的生活也增添一些乐趣。这个培训,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辩论过程中应该理解的知识。我们的计划是,用一个小时讲完课程,并接受大家的提问,然后大家可以自由地讨论一些关于辩论方面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辩论词。
好,下面我们开始正式的课程。在去年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使用的辩题是“奥运商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当时持的立场是正方。后来有同学提意见说我们选择的立场实在太有利了,很多问题没有讲清楚,所以这次培训,我们使用一个不利的立场。下面请看我们准备好的辩题:
辩题一:(本辩题用于我们培训使用)
正方:善必有善报
反方:善未必有善报
立场:正方
辩题二:(本辩题用于大家自己练习使用)
正方: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
反方: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立场:可任选。
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是立论方面的东西,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完成一辩稿。在拿到辩题之后,我们往往要先后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理解辩题
2,寻找立足点
3,从理论或事实方面,来简单地论述立足点
4,查找支撑辩题的资料,并从中提取本方可以利用的观点。
先来看看第一步:理解辩题,即审题。
可能大家都看出来了,站在正方的立场上,要把自己的说法弄得圆满是相当困难的,这种困难来自于什么呢应该就是这个“必”吧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都习惯于认为“必”等于百分之百,其中不能有例外。
这种认识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去管它。按照准备比赛的一般流程,我们先把辩题中的各个关键字定义给查找一下,然后找资料进行一下理解:
善:⒈善良;慈善
⒉善行;善事
⒊良好
⒋友好;和好
以上是使用百度百科搜索到的几个词条,当然里面还有其他的几个词条,但因为与我们的辩题不太符合,所以我们省去不理,只看这几条好了。
看了上面这四条定义,是不是觉得对于善的理解还是很模糊似乎有人举出一个行为,我们马上就能够判断它是不是善,但我们又无法讲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出现这种情况,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因为我们对于善的理解还不到位。下面,我们在百度百科里面,又找到了一些理解性的文字,用以补充我们对善的理解:
“可欲之谓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善的理解,也是我们的先哲最早对“善”的解释和定义。善就是“可欲”,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
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
佛教认为善行是对自己有益的,对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是在今世好的,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这四个条件具备,才能算是纯善的行为。佛教所说的善法就是指包含善的行为,善法就是善行。善法有世间的,有出世间的;种类繁多;但简单点来讲,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种,叫做“十善”。这十善法,即是十恶法的反面: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嗔,不痴。
看完了以上这些对于善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善包含自身的修养,要求主观上希望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利;第二,行善过程中,人的行为要对别人有利;第三,由于没有强调自己的利益,所以自己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可能有一些牺牲,所以善行应该是对自己可能有损而对别人有利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第三点不太合理,因为佛教认为只有对自己与他人都有益的行为才算作是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善都是对别人有益,而对自己无益的。看资料的时候,要有一些批判精神,对资料中明显不合逻辑的东西,要作出自己的判断。一味地盲目相信资料,很可能会给辩论准备留下隐患。
由此,我们再总结出善是什么:
善:善即人们在良好意愿的驱使下,作出有利于其他人的事情。在善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行善者造成一定的损害,但行善者仍然愿意作出这些牺牲。再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善需要包含好的意愿、好的行动和好的结果三个方面。因为对于一些有善心无善行,或者有善行无善心,以及因方法不对而造成恶果的现象,我们很难解释它到底是不是善,从而也就很难判断它需不需要善报。把这些问题刨出去,剩下有善心、善行、善果这一部分内容,就没有争议了。
再来看“必”与“善报”的含义
必: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上来找“必”的含义,即必然性与趋势性。再查“必然”是什么意思,结果也是“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必”指的就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趋势。
善报:在人做了善事之后,得到好的回报。“善报”必然要与善行要有因果方面的关系,否则人得到的好处不能被视为善报。
以上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在进行概念的理解时,如果感觉对某些概念了解得不是很深,或者在面对具体事物时,无法明白这个事物与概念的关系,那就再去找一些文章阅读,直到自己能够明确地判断出相关事物与概念的关系为止。
在以上对关键词的理解中,当然也存在一些漏洞。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自身存在哪些漏洞:
第一,我们要论证的主题,要求我们把所有的现象都概括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对象包含的内容越少,我们就越容易把握。把“善”理解为善心加善行加善果,这样会把“善”的范围大大缩小。而对方所持的“善未必有善报”,善的范围越广,他们找出“未必”情况就越多,所以对方可能会在这里提出质疑。
在应对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些事例,比如说有善心无善行——我心里想着明天去救济非洲孤儿,可我就是不去做,这不能称之为善;有善行无善心——一个强盗在被威逼的情况下,作了一些有助于别人的事情,这也不能称为善;
有善心有善行但无善果——一个饿了五天的乞丐向我要一个馒头,我说你三天后到我家里去,我给你一百个馒头,结果乞丐饿死了,我有善心有善行但方法不对,这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善。
第二,对于“必”的理解,我们认为是一种固定的趋势,而对方可能会理成百分之百会有善报。如果对方在这一点上让步,无疑会造成极大的被动,所以这个点应该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正方的优势,就是可以从很多的权威词典上查找到相应的证据,但不要过多地强调有例外情况,要多强调“趋势”,这样就可以把“必然”里对自己不利的地方给掩盖起来。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方的“未必”也是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的含义就是“不一定”,所以对方可能会在这里提出质疑。在辩论场上,双方讨论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某一善的行为之后,有没有善报存在,所以对方不会对“趋势”这个理解太过在意。同时,正方也没必要在“趋势”上下太多功夫,因为不管你怎么解释,要论证的都是一个全称辩题,其中不应该有例外情况,只要能够把行为之后的善报提出来就行了。
一些审题的具体方法
1,化整为零。现在辩论的很多都是大题目,关键词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大。当你跟对方辩论时,往往会感觉到自己说不到点子上,好像自己在说这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但是观众与评委对你的观点总是没什么感觉。这个原因,往往是辩手讲的内容,与这些观众没什么关系,他们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而已。如果能够把他们拉进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讲内容对他们的具体影响,情况就会好很多。
遇到这种情况,就尽量想想能不能把辩论题目中的关键词分解为几个方面,然后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讨论,这样就会更加形象,更加容易把握。如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你可以把文化分为科技、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如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你可以把经济分为工农商交建五个方向讨论;如关于科技的,你可以把它分解为科学与技术……总之,这类辩题很多,遇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2,建立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有不少辩题,第一眼的印象总是不太对,表面上好辩的题目,认真地分析起来反而不好辩。这种辩题的类型,一般都是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或者判断一个事物是不是另一个事物的表现。它们不好辩的原因,是如果没有在几个事物间建立联系,那就很难将辩题深入理解下去。
碰到这种辩题,就尽量在辩题中的几个关键词之间建立联系,可以多想想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制定标准,是类辩题的一个解决方法。
比如,保护弱者是不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表面上看,是正方占上风,但实际上却是反方。正方只是占道义的上风,但保护弱者与文明进步却又实在扯不上什么联系。如果能够制定一个体现文明进步的标准,这样会对正方极为有利。我记得我们学院以前打这场比赛的时候,我坚持让领队把“只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事物,就是文明进步的体现”这个标准给加进去。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个标准起了极大的作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制定的标准一定要符合实际,让大家都能够接受,要不然就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3,联想。在很多的辩论中,都会提到一些与题目中关键词相近的东西,如果能够把与辩题中关键词相近的词语的定义找出来,对辩论会有很大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