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精品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师小结: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课文,去了解作者笔下的长城。用心去感受长城的独特魅力。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初读理层次
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长城?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
小结:课文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刚才我们了解的内容都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
②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描写的顺序,层次。
第一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是作者在哪儿观看长城时,所看到的景象?
第二段: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第四段:这是作者面对长城时发出的——赞叹。
过渡: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设计意图:体会奇迹和伟大的奇迹。
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和作者有相同的感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远看我们的长城。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
1.远看长城
(1)课件出示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①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都带有山字旁,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联系字的字形,让学生联想画面,了解
长城修筑的位置,体会其气魄雄伟。)
带着感受读词语
②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蜿蜒盘旋,想象长城的壮美雄姿。)
③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城)
④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小结: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体会奇迹。)
2.近看长城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1)高大坚固
①生汇报,画的相关语句。高大坚固
②理解宽:同学们,五六匹马并排有多宽?(在情景中感悟,相当于现在三辆小轿车那么宽。相比现在的马路并不太宽,当我们想到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的封顶之上,是多么的令人惊叹!)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2)感受其构思巧妙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汇报名称,这几个字是我们所学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③你能在图中找出它的相应位置吗?出示近景图,指出相应位置,并说作用。
④城台场面录像。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的?)
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通过对长城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⑥小结: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构造巧妙来体会长城是一个奇迹。)
过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方砖,扶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凝结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哪一种更合适?①由气体变成液体②集中,聚集。(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凝结的含义,从而深刻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3)就是说长城不仅聚集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集中了古代劳动
人民的血汗。
(4)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5)幻灯片第三段2句,单看……陡峭的山岭。
(6)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修筑长城呢?大屏幕出示:①没有火车、汽车,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远处运到长城脚下,它们会用————。
教师适时补充:据老师了解,他们还发明了滚木、手推小车、马车牛车来运条石。冬天在地面泼水成冰,利用冰将条石滑送到长城脚下。
②但山太高,路太陡,没有起重机,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山脚下运到山顶,他们会用————。
当时,劳动人民还想到了在山顶安装木质滑轮将巨石拉到山顶,在两山之间架起绳索,将条石从山的这一端,滑送到山的另一端,省时省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适时补充,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小结: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是啊!他们想出了一个个巧妙的办法,依山势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并且设计的如此巧妙,易守难攻。
(7)但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①
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