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实验信号识别与分析

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实验信号识别与分析
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实验信号识别与分析

第21卷第1期2009年3月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JOU RN AL OF JIAN GSU P OLY T ECHN IC U N IVERSIT Y

Vo l121No11

M ar12009

文章编号:1673-9620(2009)01-0053-04

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实验信号识别与分析*

郝永梅,王凯全,章昌顺,彭光俊,葛秀坤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利用实验室现有油气管道实验平台,建立了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模型。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如变化管道压力、管道流量、传感器间距等,进行了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实验。通过对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信号分析,能够定性地判断有无泄漏。同时,分别分析了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的有关参数随管道压力、流量、传感器间距变化的规律,对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识别;分析

中图分类号:T H81文献标识码:A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coustic Emisson Signal of

Pressure Pipeline Leakage

H AO Yong-mei,WANG Kai-quan,ZH ANG Chang-shun,PENG Guang-jun,GE Xiu-ku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Changzhou213164,China)

Abstract:A m odel w as constructed in laboratory to simulate the acoustic emission(A E)pipeline leak de-tection.Under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such as chang ing pressur e,the size o f leak quantity,or ientation of sensor s,etc.,the experiment of aco ustic em ission pipeline leak detection was im plemented.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A E sig nal,w hether the pipeline w as leaky co uld be judged qualitatively,at the same time, the v ar iation order betw een relev ant param eters o f AE signal w as analy zed w ith the change in pressure, flux,and the sensors space respectively.It provided a useful exploration fo r the AE pipeline pressur e leak detectio n.

Key words:pr essure pipeline;leakag e;AE signal;identificatio n;analysis

泄漏声发射信号由于受声发射源自身特定性(多样性和信号的不确定性)、传播路径、传感器特性、声发射检测特性以及环境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形十分复杂,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平稳随机信号[1-4]。目前,压力管道的声发射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对泄漏的监测和对泄漏点的确定,而根据泄漏声发射信号研究流体状态与信号参数变化规律的不多。笔者拟建立实验室条件下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模型,通过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管道声发射检测实验,研究泄漏声发射信号的频谱、有效值电压(RM S,表示采样时间内信号电平的均方根值,主要表示连续性声发射的活动性评价)、能量及幅度随管道压力、传播距离和管道流量变化的规律。

*收稿日期:2008-07-01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课题(BS2007028)

作者简介:郝永梅(1970-),女,江苏常州人,高级工程师。

1 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实验系统

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实验系统见图1

1-传感器;2-前置放大器;3-声发射仪;4-压力管道;5-泄漏点

图1 声发射检测系统Fig 11 Sys tem of AE detection

声发射仪为美国PAC 公司生产的6006型4通道数字式检测系统,传感器为带宽50-200kH z

的R15型,增益为20-60dB 的前置放大器。

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检测实验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油气管道实验平台(见图2)。该实验平台由泵、阀、空气压缩机和20号碳素钢金属管道等构件组成。压力管道呈长方形盘旋4圈,长6000m m,宽1500m m,沿管道共有15个曲率半径为615cm 的弯管。管道每圈间隔距离320mm,出口距地面高度为1420m m 。管道外径32m m,壁厚3m m 。在距离管道出口端150mm 和距离进口端2060m m 的地方有泄漏阀,通过打开泄漏阀模拟不同泄漏量。管道进口端与空压机相连,管道工作压力为0-112M Pa 。管道上装有压力表、流量传感器,传感器连接工业计算机,通过A/D 卡进行管道压力、流量和温度等数据采集,可随时读出管道

压力、流量的变化值。

图2 压力管道实验模型Fig 12 The press ure pipeline model

2 管道泄漏检测实验

211 定性判断泄漏的发生

在泄漏点两侧分别放置两个传感器,先采集管

道无泄漏正常运行时的信号,然后打开泄漏阀门模拟管道泄漏,待信号稳定后采集有泄漏时的信号,得到管道正常运行和发生泄漏时的两个声发射信号,如图3和图4。图3是管道正常运行时的信号,图4是在管道发生泄漏时采集到的泄漏声发射信号。从两幅时域波形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是否有泄漏发生。

图3 无泄漏时的信号Fig 13 The s ignal of no leakage

图4 有泄漏时的信号Fig 14 The sign al of leakage

212 泄漏点的定位方法

由于声发射泄漏信号是连续型信号,不能使用突发型信号采用的时差定位法。根据连续型声发射

信号的特点,人们发展了基于信号幅度衰减测量的区域定位法、波形互相关时差测量定位法和波形干涉定位法,其中波形互相关定位法已被成功用于管道声发射泄漏检测[5]

。任意一个波A (t)和另一个延迟时间为S 的波B (t +S )的相互关函数由下式给出:R AB (S )-1

T

Q T

A(t)B (t +S )d t

(1)

式中T 是一个有限的时间间隔,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互相关函数R AB (S )在S =S c 肯定包含一个最大值,这一相互关方法可用于连续声发射源的定位。如传感器A 接收到来自AE 源的波A (t),传感器B 接收到来自AE 源的波B (t +S c ),相对于波A (t)的时间延迟为S c ,则A E 波从源传到两

个传感器之间的时差就可从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峰值部位得到,即$t AB =S c 。

213 实验方案

主要分3个部分进行:1泄漏阀处于一定的泄漏状态,保持传感器位置不变,改变管道内的压力;o保持管道压力和一定的泄漏状态,改变传感

#

54#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2009年

器间距分布;?保持管道压力和传感器位置不变,

通过改变泄漏口控制阀改管道流量进行实验。每个部分测5组数据,每组测3次,取平均值。传感器布置示意图见图5

图5 传感器布置示意图Fig 15 Scheme of sens ors placing

参数设置:实验管段长:6000mm ;门槛:40dB;增益:40dB;滤波器频域:100-400kH z;PDT (峰值定义时间):300L s);H DT (撞击定义时间):600L s;H LT (撞击闭锁时间):800L s 。

3 实验数据分析

311 随压力变化的规律

随着压力的减小,信号总的撞击(通过门槛并导致一个系统通过累计计数的任一道声发射信号)、总的计数(系统对撞击的累计计数)和总能量也随之减少。得到信号频谱图如图6(a),对实验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得到RMS 、能量、幅值随压力变化的曲线(见图6(b)、(c)、(d))。从图6可以看出:随看压力的增加,声发射传感器检测信号的RMS 、能量和幅值都呈线性增大趋势变化。随压力增大,泄漏信号活动性增强。能量随压力从019MPa 开始增大幅度明显加快,但仍呈线性变化。随着管道内压力的不断上升,泄漏激发声发射信号的幅值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也呈现递增趋势。

312 随传播距离变化的规律

随着传播距离的不断增大,声发射信号总撞

击、计数和总能量随之减小,信号强度减弱。信号频谱图如图7(a),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到RM S 、能量、幅值随传感器间距变化的曲线(见图7(b)、(c)、(d))。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传感器间距的增大,泄漏信号的RM S 、能量和幅度都呈衰减趋势。随传感器间距的增大,声发射信号活动性降低;距离泄漏源越远,传感器反映出的信号幅度亦减小,并且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泄漏声发射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变化较大,可能被管道衰减,也可能随远距离传播后,

高频成分发生了畸变。

(a)信号频谱图(b )电压-压力曲线(c)能量-压力曲线(d)幅值-压力曲线

图6 信号随压力变化规律

Fig 16 The rule of signal as pressure

change

(a)信号频谱图(b )电压-间距曲线(c)能量-间距曲线(d)幅值-间距曲线

图7 信号随间距变化规律

Fig 17 The ru le of sign al as distance change

313 随管道流量大小变化规律

随着管道流量的增大,信号总的撞击、计数和总能量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加。信号频谱图如图8

(a),经统计分析分别得到RMS 、能量、幅值随传感器间距变化的曲线(见图8(b)、(c)、(d))。

从图8可以看出:信号的能量、幅值和活动性随管道流量的增加在短时间迅速增加,而随着流量的进一步增大,信号活动性依然呈增大趋势,而信号能量和幅度变化趋于平缓。从理论上讲,随着流量的增大,即孔径的增大,泄漏孔的质量流量和喷柱长度同时增大,但最小截面处所对应的最大射流速度

#

55#郝永梅等1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实验信号识别与分析

在减小,说明最大射流速度不仅与气体状态有关,还与孔径的大小有关。实验表明,当孔径变化时,信号的能量和幅值主要受质量流量影响大,但气体

状态和流体射流速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a)信号频谱图(b )电压-流量曲线(c)能量-流量曲线(d)幅值-流量曲线

图8 信号随流量变化规律

Fig 18 T he ru le of s ignal as discharge change

4 结 论

通过对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信号分析,定性地判断了是否有泄漏发生及其信号。应用特征参量分析法和频谱特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对管道泄漏信号识别的可行

性和正确性。

(1)泄漏声发射信号是一种连续型信号。从声发射信号频谱图可知,泄漏所激发的应力波频谱在140kH z 处具有很陡的尖峰,为检测泄漏提供了有利的抗干扰条件。频带范围是0-250kH z,主要能量集中在120-150kH z 。

(2)压力管道泄漏的声发射信号与压力、传感器间距、管道流量的变化均呈线性关系。泄漏声发射信号的活动性随管道压力和流量的增大而加强,随传感器间距的增加而降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随着压力的增加,声发射传感器检测信号的能量和幅度呈增大趋势。随着传感器间距的增大,泄漏信号的能量和幅度都呈衰减趋势。并且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泄漏声发射信号中的高频成分衰减变化的

速度要比低频成分快。

(3)当孔径变化时,信号的能量和幅值主要受质量流量影响,但与气体状态和流体射流速度也有关,还需进一步分析。泄漏量与距离、泄漏孔径、压力的定量关系,有待于以后通过声发射信号处理来实现。参考文献:

[1]刘时风1焊接缺陷声发射检测信号谱估计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式

识别研究[D]1北京:清华大学,1996.

[2]沈功田,段庆儒,周裕峰,等1压力容器声发射信号人工神经

网络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J]1无损检测,2001,23(4):144-146.

[3]M iller R K,Pollock A A,Finkel P,et al.T he development

of acoustic emis sion for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in liquid -filled,b uried pipelines [J ].Journal of Acous tic Emission ,

2001,32(2):245-2561

[4]龚斌,李兆南,殷天舟,等1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能量累

计特性研究[J]1压力容器,2007,24(2):27-301[5]杨明纬1声发射检测[M ]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

56#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2009年

五款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介绍

现在的高速电路设计已经达到GHz的水平,高速PCB设计要求从三维设计理论出发对过孔、封装和布线进行综合设计来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高速PCB设计要求中国工程师必须具备电磁场的理论基础,必须懂得利用麦克斯韦尔方程来分析PCB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电磁场问题。目前,Ansoft公司的仿真工具能够从三维场求解的角度出发,对PCB设计的信号完整性问题进行动态仿真。 (一)Ansoft公司的仿真工具 现在的高速电路设计已经达到GHz的水平,高速PCB设计要求从三维设计理论出发对过孔、封装和布线进行综合设计来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高速PCB设计要求中国工程师必须具备电磁场的理论基础,必须懂得利用麦克斯韦尔方程来分析PCB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电磁场问题。目前,Ansoft公司的仿真工具能够从三维场求解的角度出发,对PCB设计的信号完整性问题进行动态仿真。 Ansoft的信号完整性工具采用一个仿真可解决全部设计问题: SIwave是一种创新的工具,它尤其适于解决现在高速PCB和复杂IC封装中普遍存在的电源输送和信号完整性问题。 该工具采用基于混合、全波及有限元技术的新颖方法,它允许工程师们特性化同步开关噪声、电源散射和地散射、谐振、反射以及引线条和电源/地平面之间的耦合。该工具采用一个仿真方案解决整个设计问题,缩短了设计时间。 它可分析复杂的线路设计,该设计由多重、任意形状的电源和接地层,以及任何数量的过孔和信号引线条构成。仿真结果采用先进的3D图形方式显示,它还可产生等效电路模型,使商业用户能够长期采用全波技术,而不必一定使用专有仿真器。 (二)SPECCTRAQuest Cadence的工具采用Sun的电源层分析模块: 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SpecctraQuest PCB信号完整性套件中的电源完整性模块据称能让工程师在高速PCB设计中更好地控制电源层分析和共模EMI。 该产品是由一份与Sun Microsystems公司签署的开发协议而来的,Sun最初研制该项技术是为了解决母板上的电源问题。 有了这种新模块,用户就可根据系统要求来算出电源层的目标阻抗;然后基于板上的器件考虑去耦合要求,Shah表示,向导程序能帮助用户确定其设计所要求的去耦合电容的数目和类型;选择一组去耦合电容并放置在板上之后,用户就可运行一个仿真程序,通过分析结果来发现问题所在。 SPECCTRAQuest是CADENCE公司提供的高速系统板级设计工具,通过它可以控制与PCB layout相应的限制条件。在SPECCTRAQuest菜单下集成了一下工具: (1)SigXplorer可以进行走线拓扑结构的编辑。可在工具中定义和控制延时、特性阻抗、驱动和负载的类型和数量、拓扑结构以及终端负载的类型等等。可在PCB详细设计前使用此工具,对互连线的不同情况进行仿真,把仿真结果存为拓扑结构模板,在后期详细设计中应用这些模板进行设计。 (2)DF/Signoise工具是信号仿真分析工具,可提供复杂的信号延时和信号畸变分析、IBIS 模型库的设置开发功能。SigNoise是SPECCTRAQUEST SI Expert和SQ Signal Explorer Expert进行分析仿真的仿真引擎,利用SigNoise可以进行反射、串扰、SSN、EMI、源同步及系统级的仿真。 (3)DF/EMC工具——EMC分析控制工具。 (4)DF/Thermax——热分析控制工具。 SPECCTRAQuest中的理想高速PCB设计流程: 由上所示,通过模型的验证、预布局布线的space分析、通过floorplan制定拓朴规则、由规

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微弱信号的检测提取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随机信号分析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2.了解随机信号自身的特性,包括均值、方差、相关函数、频谱及功率谱密度等 3.掌握随机信号的检测及分析方法 三、实验原理 1.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在信号与系统中,我们把信号分为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其中随机信号无确定的变化规律,需要用统计特新进行分析。这里我们引入随机过程的概念,所谓随机过程就是随机变量的集合,每个随机变量都是随机过程的一个取样序列。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一般采用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来描述,他们能够对随机过程作完整的描述。但由于在实践中难以求得,在工程技术中,一般采用描述随机过程的主要平均统计特性的几个函数,包括均值、方差、相关函数、频谱及功率谱密度等来描述它们。本实验中算法都是一种估算法,条件是N要足够大。 2.微弱随机信号的检测及提取方法 因为噪声总会影响信号检测的结果,所以信号检测是信号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低信噪比下的信号检测是目前检测领域的热点,而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提取又是信号检测的难点。 噪声主要来自于检测系统本身的电子电路和系统外空间高频电磁场干扰等,通常从以下两种不同途径来解决 ①降低系统的噪声,使被测信号功率大于噪声功率。 ②采用相关接受技术,可以保证在信号功率小于噪声功率的情况下,人能检测出信号。 对微弱信号的检测与提取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相关检测法、多重自相法、双谱估计理论及算法、时域方法、小波算法等。 对微弱信号检测与提取有很多方法,本实验采用多重自相关法。 多重自相关法是在传统自相关检测法的基础上,对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再多次做自相关。即令: 式中,是和的叠加;是和的叠加。对比两式,尽管两者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不同,但频率却没有变化。信号经过相关运算后增加了信噪比,但其改变程度是有限的,因而限制了检测微弱信号的能力。多重相关法将 当作x(t),重复自相关函数检测方法步骤,自相关的次数越多,信噪比提高的越多,因此可检测出强噪声中的微弱信号。

高速数字信号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科研训练 设计题目:高速数字信号的信号完整性分析专业班级:科技0701 姓名:张忠凯 班内序号:18 指导教师:梁猛 地点:三号实验楼236 时间:2010.9.14~2010.11. 16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摘要: 在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信号完整性(SI)问题非常重要的问题,如高时钟频率和快速边沿设计。本文提出了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电路板中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完整性;信号反射;串扰 引言: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高速设计在整个电子设计领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00 MHz 以上的系统已随处可见,采用CS(线焊芯片级BGA)、FG(线焊脚距密集化BGA)、FF(倒装芯片小间距BGA)、BF(倒装芯片BGA)、BG(标准BGA)等各种BGA封装的器件大量涌现,这些体积小、引脚数已达数百甚至上千的封装形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类高速、超高速电子系统中。 从IC芯片的封装来看,芯片体积越来越小、引脚数越来越多;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电子设计的体积减小导致电路的布局布线密度变大,同时信号的上升沿触发速度还在提高,从而使得如何处理高速信号问题成为限制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系统中逻辑复杂度和时钟频率的迅速提高,信号边沿不断变陡,印刷电路板的线迹互连和板层特性对系统电气性能的影响也越发重要。对于低频设计,线迹互连和板层的影响可以不考虑,但当频率超过50 MHz时,互连关系必须考虑,而在评定系统性能时还必须考虑印刷电路板板材的电参数。因此,高速系统的设计必须面对互连延迟引起的时序问题以及串扰、传输线效应等信号完整性问题。 1.信号完整性的概念: 信号完整性是指信号未受到损伤的一种状态,良好的信号完整性是指在需要时信号仍然能以正确的时序和电压电平值做出响应。差的信号完整性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板级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2.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分析: 高速不是就频率的高低来说的,而是由信号的边沿速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上升时间小于4倍信号传输延迟时可视为高速信号。信号完整性问题的起因是由于不断缩小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假如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化比较缓慢,则电路结构和元器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当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化加快时,整个电路则会转化为传输线问题,即电路的延迟、反射等问题;当电路中有大的电流涌动时会引起地弹,如大量芯片的输出同时开启时,将有一个较大的瞬态电流在芯片与板的电源平面流过,芯片封装与电源平面的电感和电阻会引发电源噪声,这样会在真正的地平面( 0 V)上产生电压的波动和变化,犹如从地面弹回电路的信号一样;通常表现为在一根信号线上有信号通过时,在上与之

测试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一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运用MATLAB 仿真一些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并研究它们的时域特性。 2. 运用MATLAB 中的卷积运算计算系统的输出序列,加深对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冲激响应和卷积分析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离散时间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可用以下差分方程描述: ∑=∑=-=-M k k N k k k n x p k n y d 00] [][ 当输入信号为冲激信号时,系统的输出记为系统单位冲激响应 ][][n h n →δ,则系统响应为如下的卷积计算式: ∑∞ -∞=-= *=m m n h m x n h n x n y ][][][][][ 当h[n]是有限长度的(n :[0,M])时,称系统为FIR 系统;反之,称系统为IIR 系统。在MA TLAB 中,可以用函数y=Filter(p,d,x) 求解差分方程,也可以用函数 y=Conv(x,h)计算卷积。 例1 clf; n=0:40; a=1;b=2; x1= 0.1*n; x2=sin(2*pi*n); x=a*x1+b*x2; num=[1, 0.5,3]; den=[2 -3 0.1]; ic=[0 0]; %设置零初始条件 y1=filter(num,den,x1,ic); %计算输入为x1(n)时的输出y1(n) y2=filter(num,den,x2,ic); %计算输入为x2(n)时的输出y2(n) y=filter(num,den,x,ic); %计算输入为x (n)时的输出y(n) yt= a*y1+b*y2; %画出输出信号 subplot(2,1,1) stem(n,y); ylabel(‘振幅’); title(‘加权输入a*x1+b*x2的输出’);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提交日期:2016年7月15日

实验一 维纳滤波器的设计 第一部分 设计一维纳滤波器。 (1)产生三组观测数据,首先根据()(1)()s n as n w n =-+产生信号()s n ,将其加噪(信噪比分别为20,10,6dB dB dB ),得到观测数据123(),(),()x n x n x n 。 (2)估计()i x n ,1,2,3i =的AR 模型参数。假设信号长度为L ,AR 模型阶数为N ,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改变L ,N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实验原理 滤波技术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的重要分支,无论是信号的获取、传输,还是信号的处理和交换都离不开滤波技术,它对信号安全可靠和有效灵活地传递是至关重要的。信号分析检测与处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从噪声中提取信号,实现这种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设计一种具有最佳线性过滤特性的滤波器,当伴有噪声的信号通过这种滤波器的时候,它可以将信号尽可能精确地重现或对信号做出尽可能精确的估计,而对所伴随噪声进行最大限度地抑制。维纳滤波器就是这种滤波器的典型代表之一。 维纳(Wiener )是用来解决从噪声中提取信号的一种过滤(或滤波)方法。这种线性滤波问题,可以看做是一种估计问题或一种线性估计问题。 设一线性系统的单位样本响应为()h n ,当输入以随机信号()x n ,且 ()() () x n s n v n =+,其中()s n 表示原始信号,即期望信号。()v n 表示噪声,则输出()y n 为()=()()m y n h m x n m -∑,我们希望信号()x n 经过线性系统()h n 后得到的()y n 尽可能接近 于()s n ,因此称()y n 为估计值,用?()s n 表示。 则维纳滤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可用下面表示。 设误差信号为()e n ,则?()()()e n s n s n =-,显然)(n e 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并且它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用它的均方误差来表达误差是合理的,所谓均方误差最小即 它的平方的统计期望最小:222?[|()|][|()()|][|()()|]E e n E s n s n E s n y n =-=-=min 。而要使均方误差最小,则需要满足2[|()|]j E e n h ?=0. 进一步导出维纳-霍夫方程为:()()()()*(),0,1,2...xs xx xx i R m h i R m i R m h m m =-==∑ 写成矩阵形式为:xs xx R R h =,可知:1xs xx h R R -=。表明已知期望信号与观测数据的互相关函数以及观测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时,可以通过矩阵求逆运算,得到维纳滤波器的

Altium Designer中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

在高速数字系统中,由于脉冲上升/下降时间通常在10到几百p秒,当受到诸如内连、传输时延和电源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脉冲信号失真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频率的微波和电磁干扰源,可能由于很小的差异导致高速系统设计的失败;在电子产品向高密和高速电路设计方向发展的今天,解决一系列信号完整性的问题,成为当前每一个电子设计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业界通常会采用在PCB制板前期,通过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尽可能将设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也大大促进了EDA设计工具的发展…… 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简称SI)问题是指高速数字电路中,脉冲形状畸变而引发的信号失真问题,通常由传输线不阻抗匹配产生的问题。而影响阻抗匹配的因素包括信号源的架构、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走线的特性阻抗、负载端的特性、走线的拓朴(topology)架构等。解决的方式可以采用端接(termination)与调整走线拓朴的策略。 信号完整性问题通常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板级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信号反射、信号振铃、地弹、串扰等; 1,Altium Designer信号完整性分析(机理、模型、功能) 在Altium Designer设计环境下,您既可以在原理图又可以在PCB编辑器内实现信号完整性分析,并且能以波形的方式在图形界面下给出反射和串扰的分析结果。 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采用IC器件的IBIS模型,通过对版图内信号线路的阻抗计算,得到信号响应和失真等仿真数据来检查设计信号的可靠性。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可以支持包括差分对信号在内的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功能。 Altium Designer仿真参数通过一个简单直观的对话框进行配置,通过使用集成的波形观察仪,实现图形显示仿真结果,而且波形观察仪可以同时显示多个仿真数据图像。并且可以直接在标绘的波形上进行测量,输出结果数据还可供进一步分析之用。 Altium Designer提供的集成器件库包含了大量的的器件IBIS模型,用户可以对器件添加器件的IBIS模型,也可以从外部导入与器件相关联的IBIS模型,选择从器件厂商那里得到的IBIS 模型。 Altium Designer的SI功能包含了布线前(即原理图设计阶段)及布线后(PCB版图设计阶段)两部分SI分析功能;采用成熟的传输线计算方法,以及I/O缓冲宏模型进行仿真。 基于快速反射和串扰模型,信号完整性分析器使用完全可靠的算法,从而能够产生出准确的仿真结果。布线前的阻抗特征计算和信号反射的信号完整性分析,用户可以在原理图环境下运行SI仿真功能,对电路潜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进行分析,如阻抗不匹配等因素。 更全面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是在布线后PCB版图上完成的,它不仅能对传输线阻抗、信号反射和信号间串扰等多种设计中存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利用规则检查发现信号完整性问题,同时,Altium Designer还提供一些有效的终端选项,来帮助您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2,分析设置需求 在PCB编辑环境下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 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在运行信号完整性分析之前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北理工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随机信号分析实验

实验一 随机序列的产生及数字特征估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2、实现随机序列的数字特征估计。 二、实验原理 1、随机数的产生 随机数指的是各种不同分布随机变量的抽样序列(样本值序列)。进行随机信号仿真分析时,需要模拟产生各种分布的随机数。 在计算机仿真时,通常利用数学方法产生随机数,这种随机数称为伪随机数。伪随机数是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产生的,这个公式称为随机数发生器。伪随机数本质上不是随机的,而且存在周期性,但是如果计算公式选择适当,所产生的数据看似随机的,与真正的随机数具有相近的统计特性,可以作为随机数使用。 (0,1)均匀分布随机数是最最基本、最简单的随机数。(0,1)均匀分布指的是在[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即 U(0,1)。实际应用中有许多现成的随机数发生器可以用于产生(0,1)均匀分布随机数,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线性同余法,公式如下: )(m od ,110N ky y y n n -= N y x n n /= 序列{}n x 为产生的(0,1)均匀分布随机数。 下面给出了上式的3组常用参数: 1、10 N 10,k 7==,周期7 510≈?; 2、(IBM 随机数发生器)31 16 N 2,k 23,==+周期8 510≈?; 3、(ran0)31 5 N 21,k 7,=-=周期9 210≈?; 由均匀分布随机数,可以利用反函数构造出任意分布的随机数。 定理 1.1 若随机变量 X 具有连续分布函数F X (x),而R 为(0,1)均匀分布随机变量,则有 )(1R F X x -= 由这一定理可知,分布函数为F X (x)的随机数可以由(0,1)均匀分布随机数按上式进行变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系列之一——眼图测量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系列之一 ——关于眼图测量(上) 汪进进美国力科公司深圳代表处 内容提要:本文将从作者习惯的无厘头漫话风格起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眼图测量的相关知识:一、串行数据的背景知识; 二、眼图的基本概念; 三、眼图测量方法; 四、力科示波器在眼图测量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全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一、二部分。下篇包括三、四部分。 您知道吗?眼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47年前。在力科于2002年发明基 于连续比特位的方法来测量眼图之前,1962年-2002的40年间,眼图的测量是基 于采样示波器的传统方法。 您相信吗?在长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少有工程师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眼图的测量原理。很多工程师们往往满足于各种标准权威机构提供的测量向导,Step by Step,满足于用“万能”的Sigtest软件测量出来的眼图给出的Pass or Fail结论。这种对于Sigtest的迷恋甚至使有些工程师忘记了眼图是 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调试工具的。 在我2004年来力科面试前,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眼图。那天面试时,老板反复强调力科在眼图测量方面的优势,但我不知所云。之后我Google“眼图”, 看到网络上有限的几篇文章,但仍不知所云。刚刚我再次Google“眼图”,仍然 没有找到哪怕一篇文章讲透了眼图测量。 网络上搜到的关于眼图的文字,出现频率最多的如下,表达得似乎非常地专业,但却在拒绝我们的阅读兴趣。 “在实际数字互连系统中,完全消除码间串扰是十分困难的,而码间串扰 对误码率的影响目前尚无法找到数学上便于处理的统计规律,还不能进行准确计算。为了衡量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优劣,在实验室中,通常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方法来分析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就是眼图分析法。 如果将输入波形输入示波器的Y轴,并且当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周期和码元 定时同步时,适当调整相位,使波形的中心对准取样时刻,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图形很象人的眼睛,因此被称为眼图(Eye Map)。 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只有一只“眼睛”,当传输三元码时,会显示两 只“眼睛”。眼图是由各段码元波形叠加而成的,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最佳抽样时刻,位于两峰值中间的水平线是判决门限电平。 在无码间串扰和噪声的理想情况下,波形无失真,每个码元将重叠在一起,最终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是迹线又细又清晰的“眼睛”,“眼”开启得最大。当有码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五

实验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信息学院 10电本2班王楚炘 2010304224 10.5.1 实验指导 1.实验目的 (1)掌握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用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FIR滤波器的快速卷积实现原理。 (4)学会调用MATLAB函数设计与实现FIR滤波器。 2.实验内容及步骤 (1)认真复习第七章中用窗函数法和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 (2)调用信号产生函数xtg产生具有加性噪声的信号xt,并自动显示xt及其频谱,如图10.5.1所示; 图10.5.1 具有加性噪声的信号x(t)及其频谱如图(3)请设计低通滤波器,从高频噪声中提取xt中的单频调幅信号,要求信号幅频失真小于0.1dB,将噪声频谱衰减60dB。先观察xt的频谱,确定滤波器指标参数。 (4)根据滤波器指标选择合适的窗函数,计算窗函数的长度N,

调用MATLAB函数fir1设计一个FIR低通滤波器。并编写程序,调用MATLAB快速卷积函数fftfilt实现对xt的滤波。绘图显示滤波器的频响特性曲线、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图和时域波形图。 (4)重复(3),滤波器指标不变,但改用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调用MATLAB函数remezord和remez设计FIR数字滤波器。并比较两种设计方法设计的滤波器阶数。 提示:MATLAB函数fir1和fftfilt的功能及其调用格式请查阅本书 第7章和第?章; 采样频率Fs=1000Hz,采样周期T=1/Fs; 根据图10.6.1(b)和实验要求,可选择滤波器指标参数:通带截止频率fp=120Hz,阻带截至频率fs=150Hz,换算成数字频率,通带截止频率,通带最大衰为0.1dB,阻带截至频率,阻带最小衰为60dB。]实验程序框图如图10.5.2所示,供读者参考。 Fs=1000,T=1/Fs xt=xtg 产生信号xt, 并显示xt及其频谱 用窗函数法或等波纹最佳逼近法 设计FIR滤波器hn 对信号xt滤波:yt=fftfilt(hn,xt) 1、计算并绘图显示滤波器损耗函数 2、绘图显示滤波器输出信号yt End 图10.5.2 实验程序框图 4.思考题 (1)如果给定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以及阻带最小衰减,如何用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低通滤波器?请写出设计步骤. 答:用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a.根据对阻带衰减及过渡带的指标要求,选择窗函数的类型,并估计窗口的长度N; b.构造希望逼近的频率响应函数; c.计算h d(n); d.加窗得到设计结果h(n)=h d(n)w(n)。 (2)如果要求用窗函数法设计带通滤波器,且给定通带上、下截止频率为和,阻带上、下截止频率为和,试求理想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答:希望逼近的理想带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类别:基础性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方法,熟悉MATLAB软件运行环境。 (2)掌握创建、保存、打开m文件的方法,掌握设置文件路径的方法。 (3)掌握变量、函数等有关概念,具备初步的将一般数学问题转化为对应计算机模型并进行处理的能力。 (4)掌握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能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处理。 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MATLAB,熟悉MATLAB环境。 2、在命令窗口中分别产生3*3全零矩阵,单位矩阵,全1矩阵。 3、学习m文件的建立、保存、打开、运行方法。 4、设有一模拟信号f(t)=1.5sin60πt,取?t=0.001,n=0,1,2,…,N-1进行抽样,得到 序列f(n),编写一个m文件sy1_1.m,分别用stem,plot,subplot等命令绘制32 点序列f(n)(N=32)的图形,给图形加入标注,图注,图例。 5、学习如何利用MATLAB帮助信息。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全零矩阵 >> A=zeros(3,3) A = 0 0 0 0 0 0 0 0 0 2)单位矩阵 >> B=eye(3) B = 1 0 0 0 1 0 0 0 1 3)全1矩阵 >> C=ones(3) C = 1 1 1 1 1 1 1 1 1 4)sy1_1.m N=32; n=0:N-1; dt=0.001; t=n*dt; y=1.5*sin(60*pi*t); subplot(2,1,1), plot(t,y); xlabel('t'); ylabel('y=1.5*sin(60*pi*t)'); legend('正弦函数'); title('二维图形'); subplot(2,1,2), stem(t,y) xlabel('t'); ylabel('y=1.5*sin(60*pi*t)'); legend('序列函数'); title('条状图形'); 00.0050.010.0150.020.0250.030.035 t y = 1 . 5 * s i n ( 6 * p i * t ) 二维图形 00.0050.010.0150.020.0250.030.035 t y = 1 . 5 * s i n ( 6 * p i * t ) 条状图形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分析入门(修改)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分析入门 于争 博士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3793329.html, 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refer to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3793329.html, 电设计网欢迎您

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如果你发现,以前低速时代积累的设计经验现在似乎都不灵了,同样的设计,以前没问题,可是现在却无法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碰到了硬件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信号完整性。早一天遇到,对你来说是好事。 在过去的低速时代,电平跳变时信号上升时间较长,通常几个ns。器件间的互连线不至于影响电路的功能,没必要关心信号完整性问题。但在今天的高速时代,随着IC输出开关速度的提高,很多都在皮秒级,不管信号周期如何,几乎所有设计都遇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另外,对低功耗追求使得内核电压越来越低,1.2v内核电压已经很常见了。因此系统能容忍的噪声余量越来越小,这也使得信号完整性问题更加突出。 广义上讲,信号完整性是指在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引起的所有问题,它主要研究互连线的电气特性参数与数字信号的电压电流波形相互作用后,如何影响到产品性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时序的影响、信号振铃、信号反射、近端串扰、远端串扰、开关噪声、非单调性、地弹、电源反弹、衰减、容性负载、电磁辐射、电磁干扰等。 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在于信号上升时间的减小。即使布线拓扑结构没有变化,如果采用了信号上升时间很小的IC芯片,现有设计也将处于临界状态或者停止工作。 下面谈谈几种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反射: 图1显示了信号反射引起的波形畸变。看起来就像振铃,拿出你制作的电路板,测一测各种信号,比如时钟输出或是高速数据线输出,看看是不是存在这种波形。如果有,那么你该对信号完整性问题有个感性的认识了,对,这就是一种信号完整性问题。 很多硬件工程师都会在时钟输出信号上串接一个小电阻,至于为什么,他们中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他们会说,很多成熟设计上都有,照着做的。或许你知道,可是确实很多人说不清这个小小电阻的作用,包括很多有了三四年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很惊讶么?可这确实是事实,我碰到过很多。其实这个小电阻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决信号反射问题。而且随着电阻的加大,振铃会消失,但你会发现信号上升沿不再那么陡峭了。这个解决方法叫阻抗匹配,奥,对了,一定要注意阻抗匹配,阻抗在信号完整性问题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作业实验一二

王锋 实验一:利用FFT 作快速相关估计 一、实验目的 a.掌握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了解相关估计在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作用。 b.熟悉FFT算法程序;熟练掌握用FFT作快速相关估计的算法。 c.了解快速相关估计的谱分布的情况。 二、实验内容 a.读入实验数据[1]。 b.编写一利用FFT作相关估计的程序[2]。 c.将计算结果表示成图形的形式,给出相关谱的分布情况图。 注[1]:实验数据文件名为“Qjt.dat”。 实验数据来源:三峡前期工程 “覃家沱大桥” 实测桥梁振动数据。 实验数据采样频率:50Hz。 可从数据文件中任意截取几段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长度N 自定。 注[2]:采用Matlab 编程。 三、算法讨论及分析 算法为有偏估计,利用FFT计算相关函数 Step 1: 对原序列补N个零,得新序列x2N(n) Step2: 作FFT[x2N(n)]得到X2N(k) Step 3: 取X2N(k)的共轭,得 Step 4: 作 Step 5: 调整与的错位。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该信号可以近似为平稳信号么? 可以近似为平稳信号,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不随样本的采样时刻而发生变化。取N=8192,分别取间隔m=500,m=700,m=1000,所得到的均值均为0.5366,方差为47369,与时间无关。

图1-1 自相关函数图 (上图表示的R0,下图为调整后的R0) 2. 该信号是否具有周期性,信噪比如何? >> load Qjt.dat; %加载数据 N=32768; %数据长度 i=1:1:N; %提取数据 plot(i,Qjt(i)); 抛去几个极值点,从图1-2可以看出,数据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杂音比较少,说明信噪比较高。 图1-2 数据图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

武汉工程大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姓名:周权 学号:1204140228 班级:通信工程02

一、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语言环境。 二、实验基础理论 1.序列的相关概念 2.常见序列 3.序列的基本运算 4.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关概念 5.Z变换的相关概念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产生 利用MATLAB语言编程产生和绘制单位样值信号、单位阶跃序列、指数序列、正弦序列及随机离散信号的波形表示。 四实验目的 认识常用的各种信号,理解其数字表达式和波形表示,掌握在计算机中生成及绘制数字信号波形的方法,掌握序列的简单运算及计算机实现与作用,理解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Z变换及它们的性质和信号的频域分

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产生 代码一 单位样值 x=2; y=1; stem(x,y); title('单位样值 ') 单位阶跃序列 n0=0; n1=-10; n2=10; n=[n1:n2]; x=[(n-n0)>=0]; stem(n,x); xlabel('n'); ylabel('x{n}'); title('单位阶跃序列');

实指数序列 n=[0:10]; x=(0.5).^n; stem(n,x); xlabel('n'); ylabel('x{n}'); title('实指数序列');

正弦序列 n=[-100:100]; x=2*sin(0.05*pi*n); stem(n,x); xlabel('n'); ylabel('x{n}'); title('正弦序列');

随机序列 n=[1:10]; x=rand(1,10); subplot(221); stem(n,x); xlabel('n'); ylabel('x{n}'); title('随机序列');

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二 2

《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二高斯噪声的产生和性能测试 1.实验目的 (1)掌握加入高斯噪声的随机混合信号的分析方法。 (2)研究随机过程的均值、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方差。 ⒉实验原理 (1)利用随机过程的积分统计特性,给出随机过程的均值、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方差。 (2)随机信号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应的图形。 ⒊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 (2)采用幅度为1,频率为25HZ的正弦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原信号,在其中加入均值为2,方差为0.04的高斯噪声得到混合随机信号X(t)。 试求随机过程 的均值、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方差。用MATLAB进行仿真,给出测试的随机过程的均值、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方差图形,与计算的结果作比较,并加以解释。 (3)分别给出原信号与混合信号的概率密度和概率分布曲线,并以图形形式分别给出原信号与混合信号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的对比。 (4)读入任意一幅彩色图像,在该图像中加入均值为0,方差为0.01的高斯噪声,请给出加噪声前、后的图像。 (5)读入一副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在该音频中加入均值为2,方差为0.04的高斯噪声,得到混合随机信号X(t),请给出混合信号X(t)的均值、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方差,频谱及功率谱密度图形。 4、源程序及功能注释 (2)源程序: clear all; clc; t=0:320; %t=0:320 x=sin(2*pi*t/25); %x=sin(2*p1*t/25) x1=wgn(1,321,0); %产生一个一行32列的高斯白噪声矩阵,输出的噪声强度为0dbw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作业实验五

王锋 实验五:多种功率谱估计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a.了解功率谱估计在信号分析中的作用; b.掌握随机信号分析的基础理论,掌握参数模型描述形式下的随机信 号的功率谱的计算方法; c.掌握在计算机上产生随机信号的方法; d.了解不同的功率谱估计方法的优缺点。 二、实验准备 有三个信号源,分别代表三种随机信号(序列)。 信号源1: 123()2cos(2)2cos(2)2cos(2)()x n f n f n f n z n πππ=+++ 其中,1230.08,=0.38,0.40f f f == z(n)是一个一阶 AR 过程,满足方程: ()(1)(1)()z n a z n e n =--+ (1)0.823321a =- e(n)是一高斯分布的实白噪声序列,方差20.1σ= 信号源2和信号源3: 都是4阶的AR 过程,它们分别是一个宽带和一个窄带过程,满足方程: ()(1)(1)(2)(2)(3)(3)(4)(4)()x n a x n a x n a x n a x n e n =--------+ e(n)是一高斯分布的实白噪声序列,方差2σ,参数如下: 三、实验内容 a. 描绘出这三个实验信号的真实功率谱波形。 b. 在计算机上分别产生这个三个信号,令所得到的数据长度 N= 256 。 注意:产生信号的时候注意避开起始瞬态点。例如,可以产生长度为512 的信号序列,然后取后面256 个点作为实验数据。 c. 分别用如下的谱估计方法,对三个信号序列进行谱估计。 1、经典谱估计 周期图法 自相关法 平均周期图法(Bartlett 法)

Welch法(可选每段64 点,重叠32 点,用Hamming 窗)2、现代谱估计 Yule - Walker方程(自相关法) 最小二乘法 注:阶次p可在3-20之间,由自己给定。 四、实验结果分析 生成的信号源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1_4)

实验一 MATLAB 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命令和使用方法 实验容 1、帮助命令 使用 help 命令,查找 sqrt (开方)函数的使用方法; 2、MATLAB 命令窗口 (1)在MATLAB 命令窗口直接输入命令行计算3 1)5.0sin(21+=πy 的值; (2)求多项式 p(x) = x3 + 2x+ 4的根; 3、矩阵运算 (1)矩阵的乘法 已知 A=[1 2;3 4], B=[5 5;7 8],求 A^2*B

(2)矩阵的行列式 已知A=[1 2 3;4 5 6;7 8 9],求A (3)矩阵的转置及共轭转置 已知A=[1 2 3;4 5 6;7 8 9],求A' 已知B=[5+i,2-i,1;6*i,4,9-i], 求B.' , B' (4)特征值、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 已知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求矩阵A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

(5)使用冒号选出指定元素 已知:A=[1 2 3;4 5 6;7 8 9];求A 中第3 列前2 个元素;A 中所有列第2,3 行的元素; 4、Matlab 基本编程方法 (1)编写命令文件:计算1+2+…+n<2000 时的最大n 值;

(2)编写函数文件:分别用for 和while 循环结构编写程序,求 2 的0 到15 次幂的和。

5、MATLAB基本绘图命令 (1)绘制余弦曲线 y=cos(t),t∈[0,2π]

(2)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余弦曲线 y=cos(t-0.25)和正弦曲线 y=sin(t-0.5), t∈[0,2π] (3)绘制[0,4π]区间上的 x1=10sint 曲线,并要求: (a)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 (b)坐标轴控制:显示围、刻度线、比例、网络线 (c)标注控制:坐标轴名称、标题、相应文本; >> clear;

随机信号实验报告

随机信号分析 实验报告 目录 随机信号分析 (1) 实验报告 (1) 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产生与测试 (2) 一、摘要 (2) 二、实验的背景与目的 (2) 背景: (2) 实验目的: (2)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的设计与结果 (4) 实验设计: (4) 实验结果: (5) 五、实验结论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七、附件 (13) 1

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产生与测试一、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MATLAB软件仿真来对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进行研究。理想白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分别得到低通带限白噪声和帯通带限白噪声。在仿真的过程中我们利用MATLAB工具箱中自带的一些函数来对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均值、均方值、方差、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频谱以及概率密度进行研究,对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其物理意义。 关键词:理想白噪声带限白噪声均值均方值方差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频谱以及概率密度 二、实验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在词典中噪声有两种定义:定义1: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定义2: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如电噪声、机械噪声,可引伸为任何不希望有的干扰。第一种定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从感性上很容易理解。而第二种定义则相对抽象一些,大部分应用于机械工程当中。在这一学期的好几门课程中我们都从不同的方面接触到噪声,如何的利用噪声,把噪声的危害减到最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了加深对噪声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与工作做准备,我们对噪声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测试。 实验目的: 了解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掌握用MATLAB 或c/c++软件仿真和分析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方法,掌握理想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性质。

实验一-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实验一 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各类频谱分析VI的操作方法; 2、熟悉数字滤波器的使用方法; 3、熟悉谐波失真分析VI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信号的频谱分析是指用独立的频率分量来表示信号;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以显示在时域无法观察到的信号特征,主要是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各频率成分幅值和相位的大小,LabVIEW中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对其进行频谱分析主要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FFT Spectrum(Mag-Phase).vi”主要用于分析波形信号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其输出为单边幅频图和相频图。 ·“FFT.vi”以一维数组的形式返回时间信号的快速傅里叶运算结果,其输出为双边频谱图,在使用时注意设置FFT Size为2的幂。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um .vi”也输出单边频谱,主要用于对一维数组进行频谱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设置其dt(输入信号的采样周期)端口的数据。 2、数字滤波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滤波,只允许特定频率成份的信号通过。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在使用LabVIEW中的数字滤波器时,需要正确设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注意区分模拟频率和数字频率)和阶数。 3、“Harmonic Distortion Analyzer .vi”用于分析输入的波形数据的谐波失真度(THD),该vi还可分析出被测波形的基波频率和各阶次谐波的电平值。 三、实验容: (1) 时域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计一个VI,使用4个Sine Waveform.vi(正弦波形)生成频率分别为10Hz、30Hz、50Hz、100Hz,幅值分别为1V、2V、3V、4V的4个正弦信号(采样频率都设置为1kHz,采样点数都设置为1000点),将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并观察其时域波形,然后使用FFT Spectrum(Mag-Phase).vi对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得出的信号进行FFT频谱分析,观察其幅频和相频图,并截图保存。

西南交大数字信号处理报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三年级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2011 年12 月21日

实验一 序列的傅立叶变换 实验目的 进一步加深理解DFS,DFT 算法的原理;研究补零问题;快速傅立叶变换 (FFT )的应用。 实验步骤 1. 复习DFS 和DFT 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 熟悉MATLAB 语言的命令窗口、编程窗口和图形窗口的使用;利用提供的 程序例子编写实验用程序;按实验内容上机实验,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并将程序附在后面。 实验内容 1. 周期方波序列的频谱试画出下面四种情况下的的幅度频谱,并分析补零后,对信号频谱的影响。 实验结果: 60 ,7)4(;60,5)3(; 40,5)2(;20,5)1()] (~[)(~,2,1,01 )1(,01,1)(~=========±±=???-+≤≤+-+≤≤=N L N L N L N L n x DFS k X m N m n L m N L m N n m N n x ) 52.0cos()48.0cos()(n n n x ππ+=

2. 有限长序列x(n)的DFT (1) 取x(n)(n=0:10)时,画出x(n)的频谱X(k) 的幅度; (2) 将(1)中的x(n)以补零的方式,使x(n)加长到(n:0~100)时,画出 x(n)的频谱X(k) 的幅度; (3) 取x(n)(n:0~100)时,画出x(n)的频谱X(k) 的幅度。利用FFT 进行谱分析 已知:模拟信号 以t=0.01n(n=0:N-1)进行采样,求N 点DFT 的幅值谱。 请分别画出N=45; N=50;N=55;N=60时的幅值曲线。 实验结果: ) 8cos(5)4sin(2)(t t t x π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