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及其代表作《蝇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及其代表作《蝇王》[摘要]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

奖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6项,它们已成为各自领域声望最高的世界级大奖。笔者倡议在国际上创建诺学(The Study of Nobel Prizes),就像中国红学研究《红楼梦》一样广泛深入地研究诺贝尔、诺贝尔奖及其得主以及其他相关事宜。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评论界称他为“二战”后英国“最具感染力、最富想象力和最有独创精神的小说家”,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他的有关情况,其代表作《蝇王》已成为世界名著。中国高考题(包括自主招生考试题和面试题)涉及诺贝尔奖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笔者倡议在国际上创建诺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诺学;小说家;威廉·戈尔丁;代表作;长篇小说;《蝇王》;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中国高考作文题

1 戈尔丁的生平与家庭成员

威廉·杰拉德·戈尔丁(Sir William Gerald Golding,1911.09.19—1993.06.19)出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靠近西南海岸线的小圣科勒姆城(Saint Columb Minor,1934年被并入钮基Newquay)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他是英格兰威尔特郡马尔伯勒语言中学(Marlborough Grammar School)校长亚力克(Alec Golding)和女权主义者米尔德里德(Mildred Golding,née Curnroe)的次子。亚力克的政治观点比较激进,崇尚科学,不信国教。戈尔丁在故乡度过宁静而孤单的童年时光,他自幼爱好文学,7岁时就开始练习写作,不久全家迁居马尔伯勒,1921—1930年就读于马尔伯勒语言中学,12岁时曾尝试创作长篇小说(未完成),其胞兄约瑟夫(Joseph)也毕业于该校。1930年戈尔丁考入牛津大学布拉西诺斯学院(Brasenose College)本科学习,遵父命学习自然科学,2年后改修英国文学和哲学,1934年6月取得二级学士学位,同年秋出版其第一本诗集(包括29首小诗,鲜为人知,影响很小)。1935年秋到伦敦南部斯特里特汉姆区(Streatham)斯坦纳学校(Michael Hall Steiner School)任教,1937年秋回到牛津大学攻读教育学文凭(Diploma in Education),次年1月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Salisbury)的沃兹沃斯主教中学(Bishop Wordsworths School)实习,6月通过教师资格考试,9月到肯特郡梅德斯通语言学校(Maidstone Grammar School)当老师,1939年9月30日和在肯特郡长大的分析化学家布鲁克菲尔德(Ann Brookfield)小姐结婚,1940年9月和1945年7月他们分别生下独子大卫(David)和独女朱迪思(Judith Diana)。1940年4月戈尔丁到沃兹沃斯主教中学教英文和哲学,不久和夫人迁至威尔特郡Bowerchalke村(位于索尔兹伯里西南14km处)居住。

1940年12月戈尔丁离开教职以中尉军衔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直接参加“二战”,任战舰指挥官参与击沉德军战列舰俾麦斯号的战役(1941.05.26~27),1943年初被派往纽约7个月并帮助开回扫雷艇[1],后来他还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1944.06.06~08.25)以及斯海尔德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scheldt,又称比荷堤防之战,1944.10.02~11.08)后期盟军攻占荷兰瓦尔赫伦岛(Walcheren,后因

围海造田而逐渐与大陆相连)的战斗,1945年9月退役回到沃兹沃斯主教中学执教,1946年全家迁回索尔兹伯里居住,业余时间坚持写作。服役期间他就钻研古希腊文学,残酷的战争经历促使他对人类本性进行重新思考,这段军营生活对他的创作生涯影响甚大,其作品总带有一股浓郁的海洋气息。1958年秋戈尔丁全家搬回Bowerchalke村居住,此后他有幸结识英国科学家洛夫洛克(James Ephraim Lovelock,1919.07.26—)并共同探讨有关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1972年由洛夫洛克首创)方面的问题。1961—1962年戈尔丁携夫人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霍林斯女子文理学院(Hollins Womens Liberal Arts College)当驻校作家和客座教授,文献[2]中说戈尔丁“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是缺乏依据和不可靠的。因写作获得成功,戈尔丁于1962年辞去沃兹沃斯主教中学的教职,专职从事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旅游、演说、拨弄乐器(包括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和双簧管等)、驾帆船航海和骑马等,闲暇时最爱研究考古学和学习古希腊文,晚年过着从容优裕的生活。1985年戈尔丁夫妇迁居至康沃尔郡佩伦沃瑟尔(Perranarworthal,此地距法尔茅斯Falmouth西北6.5km,距特鲁罗Truro 西南8.0km)的Tullimaar House。1986年英国文艺评论家凯里(John Carey,1934.04.05—)编辑出版《威廉·戈尔丁:男人及其著作》(William Golding:The Man and His Books)一书做为献给戈尔丁75岁诞辰的贺礼。1993年6月19日戈尔丁因心力衰竭在佩伦沃瑟尔寓所逝世,享年82岁,葬于威尔特郡Bowerchalke村的圣三一教堂墓地(Holy Trinity Churchyard)。其子女仍居住在佩伦沃瑟尔。

2 戈尔丁的主要文学成就

戈尔丁以代表作——寓言式长篇小说《蝇王》(Lord of the Flies,1954年9月,处女作兼成名作,曾遭遇过21名出版商的退稿)蜚声文坛,其长篇小说《直到世界尽头:海洋三部曲》(To the Ends of the Earth:The Sea Trilogy,1991年在其80大寿时曾结集成一卷出版[3])由《旅程的仪式》(Rites of Passage,1980)、《短兵相见》(Close Quarters,又译为《近方位》,1987)和《潜藏之火》(Fire Down Below,1989)组成。其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继承者》(The Inheritors,1955)、《品彻·马丁》(Pincher Martin,1956年,1958年被改编为同名广播剧)、《自由坠落》(Free Fall,1959)、《塔尖》(The Spire,1964)、《金字塔》(The Pyramid,1967)、《黑暗昭昭》(Darkness Visible,又译为《隐约可见的黑暗》,1979)、《纸人》(The Paper Men,1984)、《双舌头》(The Double Tongue,又译为《巧语》,1995年6月遗作);中短篇小说集《蝎神》(The Scorpion God,1971),其中收录有《特命公使》(Envoy Extraordinary,1956)和《脚步蹬蹬》(Clonk Clonk,1971);三幕剧《铜蝴蝶》(The Brass Butterfly,1958);广播剧《Pulkinhorn小姐》(1960)、《碎心》(Break My Heart,1962);随笔集《梯子和树》(The Ladder and the Tree,1961)、《火烫的大门》(The Hot Gates and Other Occasional Pieces,1965)、《活动靶》(A Moving Target,1982年,散文和自传体作品)和《埃及日记》(An Egyptian Journal,1985)等[4]。戈尔丁是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是人道主义。他的作品广泛地融入古典主义、寓言、神话、基督教文化和象征主义,题材广泛,人物众多,笔法荒诞,寓意深刻。其作品主题通常与黑暗和邪恶有关,但经常表达出一种昏暗的乐观主义。在作品中他探索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人的行为看作是一种道德的表现,并认为社会的弊端是由人性本身的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