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意境说与道家哲学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进一步继承发展了老子“道”、“气”、“象”,执大象而言“道”,提出了“象罔”的概念。庄子的“象罔”说中不仅包括了前文所论述关于“意境”的“有”、“无”、“虚”、“实”相生相成的特征,还引发了“意境”论中情景交融的要素,因此许多学者会坚持把“象罔”说视为“意境”的渊源所在。
在先秦哲学阐发的基础上,“象”论迸一步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发展。唐刘禹锡提出“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其中“境生于象外”指出了“意境”追求的是对“象”的突破,只有如此才能“精而寡和”,才能意蕴生动。晚唐的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诗境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诗中景象若能滋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才谓之有境界。这些成为中国古代“意境”理论中重要观点的论述正是从“象”、“境”等角度阐发出了“意境”的美学本质。从“意境”的生成来看,这些都可与老子重视“虚无”相对应,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的创造更强调的是“境”外之“象”,是那种可以引发人无限遐想,构成作品深刻内蕴的“象外之象”。这种以“象”为出发点的“意境”理论显示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其“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无形之象”构成了意境的最高层次,老子哲学的“道之象”正是以其重象外虚空的特点奠定了中国古代“意境”的另一理论基础。
可见,在中国古代意境说中,意境是在诗歌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意念与审美客体的存在表现之间相互渗透、交融,从而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个虚与实,形与神,有限与无限,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三、意境说的本源
意境说的本源是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意境”理论的哲学渊源远在其概念产生之前,就已见于先秦哲学思想的理论阐说中,历史上有儒家的“意象说”、佛家的“境界说,’和道家的“象罔说”等对其进行探讨。作为“中国美学起点”的老子美学中已经涉及“意境”的基本理论,老子美学是意境理论的萌芽,老子美学提供了“意境”最初的底蕴。
浅议意境说与道家哲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学思想
汉语言文学 陆澎澎
【摘要】意境说理论是中国美学的核心和基本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意境说理论与先秦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并成为意境说的本源。
【关键词】意境说 道家思想 哲学美学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在魏晋之时成为唯一可以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的哲学派别,成为后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力量之一。意境说早在唐代出现,其背景可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化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
老子哲学中的“气”论在魏晋时期进一步向美学领域发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气”,指文学艺术家的气质和个性内化于艺术作品中所形成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气”与音乐中的“韵”结合而成“气韵”则意指艺术创作中的生命律动,而这一点正是“意境”内在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子以“道”为本,将“道”、“气”、“象”联系起来。“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而“气”和“象”是和“道”紧密联系的两个范畴,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说明了“道”尽管是恍惚窈冥,却不是绝对虚无,它包含有“象”、“物”、“精”,所谓“精”就是“气”。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始,“道”包含“气”,它们都是看不见的东西,而“象”在“道”中,它不能脱离“道”和“气”,如果脱离了“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老子关于“道”、“气”、“象”的论述,对后世的“意境”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和基本范畴的意境说,其本源是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我们通过分析老庄思想可以看出,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对后人把握“意境”的审美本质有巨大的启迪意义和深刻影响力。
(二)境生“象”外
老子在言“道”的过程中引出了“象”的既念。“象”是老子美学的另一重要命题。《道德经》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三十五章中说“执大家,天下往”;四十一章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可以看出,老子对“象”的论述始终是联系着“道”的,“象”是老子“道”论的延伸。老子认为“象”由“道”生,他的“象”论概括了宇宙天地万物之间一种最本质的对应关系,是对自然万物的简约概括和抽象。应该说,老子对“象”的这种高妙、深邃、卓越的领悟和认识是绝无仅有的。
境或境界,本来是指疆域。如《商君书·垦令》:“五民者不生于境内,则草必垦矣。”《后汉书·仲长统传》中说:“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至魏晋时期,这个词语内涵略有变化。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里的“境”就由疆域转化为环境了。《世说新语》载:“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结庐在人境”的“境”还是物境,而这里的“境”实际上是指一种生理——心理感受的境况,与地理疆域之“境”已相距更远,接近了后来成为美学概念的“境”。“境”正式进入文艺学、美学领域,是唐代中期的事。唐中期的论诗著作纷纷采用了“境”字,而且用得很频繁。托名王昌龄的《诗格》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三境”说:物境、情境、意境。但这里的“意境”还只指内心意识的境界,与“意境说”的意境并非一个概念。后来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引人注目的“取境”说,此外,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亦屡言“境”或“诗境”。皎然等人之时,“意境”理论才跨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对“境”做明确规定的是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可以看作是对“意境”内涵的简明深刻的概括。到晚唐的司空图,作为美学概念的“境”则基本形成,并获得了诗界的确认。司空图对“意象”和“意境”的精微阐述,是古代审美意识中使审美对象由“意象”转化为“意境”的关键一环。他在《与极浦书》中指出:“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这段话的意思就在于说明意象是虚虚实实,难以确定的,而要营造出此种意象就必须“思与境偕”,即诗人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与物境相契合构成浑融的意象境界。至此,“意境”成为以后历代诗学审美追求的目标。最后,经过宋元明清的历代发展,到了近代,王国维则集古今意境理论之大成,运用东、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意境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境界”之说。
(三)“气”韵生动
老子哲学中与“道”和“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气”。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在无形无象的“道”中始终贯穿着“气”,“气”较之“道”、“象”更加难以言说,但从老子的论述中可以得知, “气”蕴含在无形的“道”中,同时也是“道”的依存状态,言“气”既是言“道”。换言之,“道”之所以能成为天地万物生机活力的根源,就因为它是生命始基之“气”,只要把握了“气”,也就把握了“道”,把握了宇宙的本体。庄子对“气”的论述是建立在老子“气”论基础上的,《庄子·知北游》有“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至乐》有“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这里,庄子是进一步指出了作为宇宙本体的“气”具有变化性、整体性和始基性,“气”是宇宙本体无穷生命力的表现。
(三)体现为在无穷回味、袅袅余韵中追求虚静的最高境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体素槠洁,乘月返真”(《选炼》)“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形容》)就是强调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保持内心虚静的状态,唯有如此,才能感受和表现客观真实的“境”。苏轼也说过“虚故纳万境”,以此心境方能产生出给人虚静之感的作品。
二、意境说的意蕴
(一)强调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彼此交融,即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南宋文学家范唏文在《对床夜话》中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
(二)强调通过外在真实的形式和存在来追求无限的意蕴,即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皎然在《诗议》中谈到“境”、“境象”“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并说“诗情缘境发”。刘禹锡直接指出“境生于象外”。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都强调诗歌审美是透过感官所能触及的有形世界,进入一个无形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源于“实”和“有”进而追求“虚”和“无”的境界。
(四)余“味”无穷
老子的“道”论中还有一个范畴与“意境”理论有莫大的渊源,即《道德经》三十五章所说的:“执大象,天下往,.....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六十三章所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里老子第一次把“味”引入了哲学范畴。“味”本指感官感受,但在老子这里是把“无味”作为其立身处世的原则。钟嵘《诗品序》中首次将“味”引入艺术理论。他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认为五言诗是最有滋味的诗体。司空图进一步提出“韵外之致”、“昧外之旨”,实质上是从韵味角度阐述了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此后,人们便普遍用“滋味”或“韵昧”来品评各类艺术作品,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无不要求情趣盎然、意味隽永,有无“滋味”或“韵味”成为判断作品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准。这种在中国“意境”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滋味说”,我们在老子思想中已见初论。
“气”在后世的美学理论中一再延伸,产生了“气象”、“神气”、“气韵”等概念,成为“意境”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在“意境”中,“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而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体现,“神气”、“气韵”表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魅力。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明人陆时雍进一步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这里的“韵”即“气韵”。可见,“气”贯穿在艺术“意境”的整体中,虽无法言说,却是整个“意境”的生命所在。
(一)“道”之虚无
老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道”既是永恒的又是不断运动的,既是可感知的又是恍惚而不可捉摸的。在对“道”的论述中,老子体现出了他的对立统一思想,引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元素,其中的“有”、“无”、“虚”、“实”等概念即构成了后世“意境”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有”、“无”的统一,“虚”、“实”的统一。他认为有了这种统一,万物才能流动、运作,才能生生不息。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是指“有”给人的便利,全靠“无”的作用。车轮中心的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可见,在“有”、“无”、“虚”、“实”中,老子更着重“虚”、“无”,而“虚”和“无”的思想进入艺术领域,就形成了含蓄、虚构的原则。在老子那里,“有”、“无”、“虚”、“实”是相生互补的,这在后来的“意境”理论中,就形成了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特点,直接生发了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美、空灵美。中国传统艺术特别重视“有”、“无”、“虚”、“实”相生相成所引发之“意境”美,这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绘画、书法、雕塑也同样如此。可以说,中国艺术所造之境,多是虚境与实境的结合,结合的最佳状态谓之有“意境”。而“意境”的这一特点要求的理论渊源乃在老子的“道”论中。
一、意境说的产生及发展
意境说理论是以“意象”为基础的主要理论,它的形成与“象”这个范畴的出现分不开的。“象”这个范畴在先秦就已出现。《老子》中的“大象无形”说,《易传》中也有“立象尽意“之说,《庄子》中提出“象罔”。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了汉魏六朝之际,“象”终于转化成了“意象”。它已经取得了意和象、隐和秀、风和骨等多种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了。这一点是与陆机、刘勰、钟嵘等著名文论家对情物关系的论述分不开的。到了唐代,“意象”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范畴,已经被美学家广泛使用了。但是,唐代美学家在“意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
在先秦哲学阐发的基础上,“象”论迸一步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发展。唐刘禹锡提出“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其中“境生于象外”指出了“意境”追求的是对“象”的突破,只有如此才能“精而寡和”,才能意蕴生动。晚唐的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诗境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诗中景象若能滋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才谓之有境界。这些成为中国古代“意境”理论中重要观点的论述正是从“象”、“境”等角度阐发出了“意境”的美学本质。从“意境”的生成来看,这些都可与老子重视“虚无”相对应,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的创造更强调的是“境”外之“象”,是那种可以引发人无限遐想,构成作品深刻内蕴的“象外之象”。这种以“象”为出发点的“意境”理论显示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其“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无形之象”构成了意境的最高层次,老子哲学的“道之象”正是以其重象外虚空的特点奠定了中国古代“意境”的另一理论基础。
可见,在中国古代意境说中,意境是在诗歌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感意念与审美客体的存在表现之间相互渗透、交融,从而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个虚与实,形与神,有限与无限,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三、意境说的本源
意境说的本源是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意境”理论的哲学渊源远在其概念产生之前,就已见于先秦哲学思想的理论阐说中,历史上有儒家的“意象说”、佛家的“境界说,’和道家的“象罔说”等对其进行探讨。作为“中国美学起点”的老子美学中已经涉及“意境”的基本理论,老子美学是意境理论的萌芽,老子美学提供了“意境”最初的底蕴。
浅议意境说与道家哲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学思想
汉语言文学 陆澎澎
【摘要】意境说理论是中国美学的核心和基本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意境说理论与先秦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并成为意境说的本源。
【关键词】意境说 道家思想 哲学美学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在魏晋之时成为唯一可以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的哲学派别,成为后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力量之一。意境说早在唐代出现,其背景可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化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
老子哲学中的“气”论在魏晋时期进一步向美学领域发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气”,指文学艺术家的气质和个性内化于艺术作品中所形成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气”与音乐中的“韵”结合而成“气韵”则意指艺术创作中的生命律动,而这一点正是“意境”内在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子以“道”为本,将“道”、“气”、“象”联系起来。“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而“气”和“象”是和“道”紧密联系的两个范畴,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说明了“道”尽管是恍惚窈冥,却不是绝对虚无,它包含有“象”、“物”、“精”,所谓“精”就是“气”。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始,“道”包含“气”,它们都是看不见的东西,而“象”在“道”中,它不能脱离“道”和“气”,如果脱离了“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老子关于“道”、“气”、“象”的论述,对后世的“意境”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和基本范畴的意境说,其本源是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我们通过分析老庄思想可以看出,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对后人把握“意境”的审美本质有巨大的启迪意义和深刻影响力。
(二)境生“象”外
老子在言“道”的过程中引出了“象”的既念。“象”是老子美学的另一重要命题。《道德经》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三十五章中说“执大家,天下往”;四十一章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可以看出,老子对“象”的论述始终是联系着“道”的,“象”是老子“道”论的延伸。老子认为“象”由“道”生,他的“象”论概括了宇宙天地万物之间一种最本质的对应关系,是对自然万物的简约概括和抽象。应该说,老子对“象”的这种高妙、深邃、卓越的领悟和认识是绝无仅有的。
境或境界,本来是指疆域。如《商君书·垦令》:“五民者不生于境内,则草必垦矣。”《后汉书·仲长统传》中说:“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至魏晋时期,这个词语内涵略有变化。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里的“境”就由疆域转化为环境了。《世说新语》载:“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结庐在人境”的“境”还是物境,而这里的“境”实际上是指一种生理——心理感受的境况,与地理疆域之“境”已相距更远,接近了后来成为美学概念的“境”。“境”正式进入文艺学、美学领域,是唐代中期的事。唐中期的论诗著作纷纷采用了“境”字,而且用得很频繁。托名王昌龄的《诗格》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三境”说:物境、情境、意境。但这里的“意境”还只指内心意识的境界,与“意境说”的意境并非一个概念。后来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引人注目的“取境”说,此外,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亦屡言“境”或“诗境”。皎然等人之时,“意境”理论才跨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对“境”做明确规定的是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可以看作是对“意境”内涵的简明深刻的概括。到晚唐的司空图,作为美学概念的“境”则基本形成,并获得了诗界的确认。司空图对“意象”和“意境”的精微阐述,是古代审美意识中使审美对象由“意象”转化为“意境”的关键一环。他在《与极浦书》中指出:“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这段话的意思就在于说明意象是虚虚实实,难以确定的,而要营造出此种意象就必须“思与境偕”,即诗人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与物境相契合构成浑融的意象境界。至此,“意境”成为以后历代诗学审美追求的目标。最后,经过宋元明清的历代发展,到了近代,王国维则集古今意境理论之大成,运用东、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意境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境界”之说。
(三)“气”韵生动
老子哲学中与“道”和“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气”。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在无形无象的“道”中始终贯穿着“气”,“气”较之“道”、“象”更加难以言说,但从老子的论述中可以得知, “气”蕴含在无形的“道”中,同时也是“道”的依存状态,言“气”既是言“道”。换言之,“道”之所以能成为天地万物生机活力的根源,就因为它是生命始基之“气”,只要把握了“气”,也就把握了“道”,把握了宇宙的本体。庄子对“气”的论述是建立在老子“气”论基础上的,《庄子·知北游》有“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至乐》有“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这里,庄子是进一步指出了作为宇宙本体的“气”具有变化性、整体性和始基性,“气”是宇宙本体无穷生命力的表现。
(三)体现为在无穷回味、袅袅余韵中追求虚静的最高境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体素槠洁,乘月返真”(《选炼》)“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形容》)就是强调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保持内心虚静的状态,唯有如此,才能感受和表现客观真实的“境”。苏轼也说过“虚故纳万境”,以此心境方能产生出给人虚静之感的作品。
二、意境说的意蕴
(一)强调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彼此交融,即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南宋文学家范唏文在《对床夜话》中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
(二)强调通过外在真实的形式和存在来追求无限的意蕴,即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皎然在《诗议》中谈到“境”、“境象”“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并说“诗情缘境发”。刘禹锡直接指出“境生于象外”。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都强调诗歌审美是透过感官所能触及的有形世界,进入一个无形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源于“实”和“有”进而追求“虚”和“无”的境界。
(四)余“味”无穷
老子的“道”论中还有一个范畴与“意境”理论有莫大的渊源,即《道德经》三十五章所说的:“执大象,天下往,.....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六十三章所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里老子第一次把“味”引入了哲学范畴。“味”本指感官感受,但在老子这里是把“无味”作为其立身处世的原则。钟嵘《诗品序》中首次将“味”引入艺术理论。他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认为五言诗是最有滋味的诗体。司空图进一步提出“韵外之致”、“昧外之旨”,实质上是从韵味角度阐述了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此后,人们便普遍用“滋味”或“韵昧”来品评各类艺术作品,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无不要求情趣盎然、意味隽永,有无“滋味”或“韵味”成为判断作品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准。这种在中国“意境”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滋味说”,我们在老子思想中已见初论。
“气”在后世的美学理论中一再延伸,产生了“气象”、“神气”、“气韵”等概念,成为“意境”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在“意境”中,“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而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体现,“神气”、“气韵”表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魅力。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明人陆时雍进一步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这里的“韵”即“气韵”。可见,“气”贯穿在艺术“意境”的整体中,虽无法言说,却是整个“意境”的生命所在。
(一)“道”之虚无
老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道”既是永恒的又是不断运动的,既是可感知的又是恍惚而不可捉摸的。在对“道”的论述中,老子体现出了他的对立统一思想,引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元素,其中的“有”、“无”、“虚”、“实”等概念即构成了后世“意境”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有”、“无”的统一,“虚”、“实”的统一。他认为有了这种统一,万物才能流动、运作,才能生生不息。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是指“有”给人的便利,全靠“无”的作用。车轮中心的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可见,在“有”、“无”、“虚”、“实”中,老子更着重“虚”、“无”,而“虚”和“无”的思想进入艺术领域,就形成了含蓄、虚构的原则。在老子那里,“有”、“无”、“虚”、“实”是相生互补的,这在后来的“意境”理论中,就形成了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特点,直接生发了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美、空灵美。中国传统艺术特别重视“有”、“无”、“虚”、“实”相生相成所引发之“意境”美,这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绘画、书法、雕塑也同样如此。可以说,中国艺术所造之境,多是虚境与实境的结合,结合的最佳状态谓之有“意境”。而“意境”的这一特点要求的理论渊源乃在老子的“道”论中。
一、意境说的产生及发展
意境说理论是以“意象”为基础的主要理论,它的形成与“象”这个范畴的出现分不开的。“象”这个范畴在先秦就已出现。《老子》中的“大象无形”说,《易传》中也有“立象尽意“之说,《庄子》中提出“象罔”。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了汉魏六朝之际,“象”终于转化成了“意象”。它已经取得了意和象、隐和秀、风和骨等多种规定性,内涵大大丰富了。这一点是与陆机、刘勰、钟嵘等著名文论家对情物关系的论述分不开的。到了唐代,“意象”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范畴,已经被美学家广泛使用了。但是,唐代美学家在“意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