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优秀课件之《归园田居 其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
文学赏析 课后作业
文学赏析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 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 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 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 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 而又亲切。
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 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 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 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 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 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 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 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 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 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 “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 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轶事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 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 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 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 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 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 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 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 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 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 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 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 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 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 美。
目 录
壹贰叁 肆
走全创 原 近文作 文 作翻背 赏 者译景 析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轶事典故
作者简介
陶 渊 明 ( 352 或 365 年 —427 年 ),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 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 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 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 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 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 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 诗人之宗”,创作有《陶渊明集》。
第二部分
原文翻译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归 园 田 居陶
渊 明
其三
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南宋)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 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 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 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 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 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 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 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 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 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 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 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课后作业
1.阅读全文并背诵; 2.课后练习册14-16页。
谢 谢 观 看海
默 设 计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 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 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 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 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 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第三部分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 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 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 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 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 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 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 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 《归园田居》诗一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