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安希孟[内容提要]本文以现代民主法制观念及基本人权标准为利器,深入剖析明清两朝顽固的守旧官僚对待西方天主教及基督教新教的刻薄态度,指出,这是对宗教信仰自由及基本人权的无知和蔑视。
基督教传教士梯山航海来中国布道传教,这本身就等于向中土华夏士子宣布,传播和信仰自由乃人权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教士的宽厚仁爱与中国官员文人的刻薄尖酸形成鲜明对照。
中国守旧的士大夫文人及清政府昏庸官吏对上述基本理念一无所知。
他们只知一味捍卫“天朝上国”的国家尊严。
今天的人当从这一段历史事实中懂得:以封闭的中国酋长态度拒绝外人传教,适足以损害自己国内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信仰自由。
受害的乃是自己的国民。
中国政府种种表面胜利,其实包含着极大的危险——使自己远离主流国际社会不知几许远矣。
关起门来,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总不是外交上的上乘之策!近代西方传教士来我华传道送经,为单一封闭的华夏文化增添一异质新颖的文化要素,给中国重此岸、轻彼岸的现实文化增添了一种向上的超越性文化因素。
奇怪的是:封建文化的狭小襟抱竟不肯接纳她。
亡国灭种的忧患意识忽然笼罩国人官宦心头。
我们必须知道,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是一大二公。
教会是一种大而公的普世教会,视万国万民为一体,同为上帝之子,不分疆界与畛域,并非民族主义狭小器量所可包容的。
今天,我们必须发扬基督教中所包含的世界大同、万国一家、人人皆兄弟的精神,切莫以狭小的唯我独尊的家族情怀构筑壁垒,把中国宗教变成民族主义者拒绝交往的工具。
基督教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是民族沙文主义者手中的泥巴,可以被捏成任何一种玩物。
它同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我封闭毫无共同语言。
督教从传入中国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开始,就经历了与中国固有儒家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风雨飘摇的过程。
在冲突中实现融合,在融合中产生冲突。
一方面,基督教不断改铸自己,逐渐适应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也渐渐习惯了这个外来“尤物”。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有关宗教、科学、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析
但是,基督徒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因为他们自身的宗教目的和当时中国社会在接受、吸收方面的困难,而不可能根本影响当时中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结构,只能作为摆设出现在"官人" 的书斋和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科学著作中。合儒、补儒,并没有调和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借儒家思想以传播基督教文化的战略,在实际上却也孕育了基督教传播的潜在危机,这种危机在清初之际终于通过"礼仪之争"而爆发。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通过马可·波罗兄弟带信给教皇,正式恳请教皇差派传教士来中国。1289年,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方济各会修士、意大利人孟高维诺任教廷使节前来中国。
1294年,孟高维诺来到大都(北京),开设天主教堂,开始传教。这是天主教第一次进入中国。这初次的天主教传教活动依赖于蒙古统治者的保护,所以,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之后,这一蒙古人 (和色目人如马可·波罗)新近皈依的宗教也就连同消失了,前后大约仅仅延续了六十年。
自觉融会中华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基督教健康发展
广角It自克融会申华传纟充文化助力中国基督教健康发展文/高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基督教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政治与社会,自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会,基督教因此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
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自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为了推动中国基督教更好地健康发展,必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基督教,对教义教规进行新的阐释,推动宗教思想建设,使之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从基督教中一国化层面来讲,基督教吸纳申华传统文化啲养分越多,就越利于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扎根生长。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被基督教吸纳的精髓。
比如,“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标准,其核心是从对家人的爱,上升到对他人的爱。
孟子讲“仁者,爱人”,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仁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理念。
而在圣经的教导中,上帝是爱,上帝给人最大的诫命就是爱神爱人.爱入,就是要有舍己的精神。
五常当中最精髓的地方就是礼。
据《礼记》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而圣经认为,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
儒家的“五常”,在圣经中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思想,可以纳入基督教的思想中,我们要将两者结合,引导信教群众遵纪守法,尊重中国社会传统礼仪,爱国爱教、正信正行。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既重赡养,又重视心理关怀和内心愉悦。
在《孝经》中有大量关于如何孝敬父母的陈述,例如“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意思是子女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光荣和自豪。
终日碌碌无为,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正如圣经所说:“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
”(参箴10:1)圣经当中,从至高信仰层面为孝找到了神圣的出处,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孝的具体描述和理解,将孝拉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此外,茶文化与基督教的灵修也可以结合.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有很厚重的历史沉淀。
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背景下青年教育之不同论文
浅析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教育之不同摘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它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
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其对西方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在东方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与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相契合,儒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念对青年思想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这两种文化教育下的青年在价值观念、追求目标以及道德礼仪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不同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22-02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东西方两种文明的象征。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会,并集成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赛亚等概念。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文化”,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它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尤其对西方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东方,影响东方最深的是儒家文化,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等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与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相契合,儒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念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与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的不同儒家文化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而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
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两者对于青年的教育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
宗教与文化论文
从文化方面对宗教的探讨学院:建艺学院班级:工设09.2姓名:李贝贝学号:120094701024序列号:132从文化方面对宗教的探讨大二上学期听很多同学说“宗教旅游文化”这个选修课挺有意思的,担任讲课的老师很幽默,而且懂得很多东西。
于是在下学期选修课的课表里就专门选了赵亮老师担任的“旅游宗教与文化”。
转眼间这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在这八周的时间内我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宗教旅游方面的知识,下面就文化方面谈谈我对宗教的认识。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宗教和文化艺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交叉点,主要体现在情感性、形象性和幻象中的满足等方面。
研究宗教对我国文化艺术影响的原因,有利于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中,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有几千万各族劳动人民信仰不同的宗教。
宗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认真地分析、研究宗教对文化艺术、审美的影响,宗教与文化艺术、审美的共同点、交融点,研究宗教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社会作用,对于我们正确贯彻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宗教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信教群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宗教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地表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留在文化景观中的印迹十分明显,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影响。
宗教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许多常用艺术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别的表现力。
宗教影响宗教建筑的形式、朝向和稠密程度及分布状况。
在那些与生态关系联系紧密的原始宗教中,宗教建筑的分布不广泛,其地位也不突出。
民族宗教体系中的宗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宏伟壮观。
如看伊拉克战争,在阿拉伯人的城乡,精美华丽,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即使在僻远的小村落里,穆斯林们也要建造清真寺以便祈祷、奉献。
浅析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宗教作为信仰体系,对于塑造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以及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宗教是人类对世界、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寻。
中国古代的宗教主要包括儒教、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等。
这些宗教体系都包含了人类对于伦理道德、生命哲学、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思考和教义。
儒教以中庸之道为核心,提倡仁爱、礼制、忠诚和孝道,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教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对于中国文人士子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教义强调苦、空、无常、因果,提倡慈悲心、修行和解脱,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中国人的心理修养和人生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民间宗教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与宗教信仰的结合体,通过信仰神灵、祖先、自然神等形式,承载着中国人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交往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信仰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文化革命运动中,宗教信仰被批判和压制,宗教文化遭到破坏。
但是,随着开放的逐渐推进,宗教信仰逐渐复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尊重。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部分传统文化元素受到冲击和忽视。
但是,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和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传统文化的复兴”等政策,旨在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实现文化的自信与发展。
综上所述,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又对宗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冲突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冲突一、关于孝敬老人的观念冲突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孝敬老人何以在中国形成一种文化,备受中国人的重视?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自古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历史,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者对财富的贪婪、剥削与占有,致使中国历朝历代的老年人在失去劳动能力之后无以生存,所以他们只有依靠子女来为其养老送终,其实作为老人的子女在被强者剥削之后,其家庭财富已所剩无几,赡养老人成为了子女生活的一大困难。
于是大量的不肖子孙的出现,反过来促成了中国孝老文化的形成。
在基督教国家,基督教认为每一个人手中的财富都是上帝的,每个人手中的钱财只不过是上帝让他代为保管或使用;于是,这些国家认为贫富分化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与一个人的才能关系不大,正是这一理念促使基督教国家高额收税和大量收取征收遗产税,以减少贫富分化现象,更给予了青少年一个公平的事业起跑线。
高额的税收,使这些国家为保障人的“生存权”打下了基础,于是高福利成为了老人养老的社会制度的一大特征。
二、关于劳动观的冲突孔老二的“学而优则仕”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从这一句话,我们就能体会到孔老二鄙视劳动者的本质,这也正是毛泽东深批孔老二的原因所在。
所以中国人自古以不劳动能奴役他人为荣。
再者,中国劳动者自古至今就认为自己的劳动是服侍“权力者”的,所以当权力者对自己不好之时,他们就开始了迷茫、愤恨。
基督教认为,劳动者的劳动是服侍上帝的,而不是服侍他人的,同时劳动是赋予人的一种义务,甚至工作岗位都是上帝赐予的。
所以在一个企业之中,无论作为一个老板还是员工,他们都是服侍上帝的,他们通过老板、员工在上帝面前共同签署的协议,进行劳动分工,谁违背了这一协议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在基督文化中,老板和员工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奴役谁的问题,他们都是在履行经上帝见证了的契约。
所以说基督教国家的员工更主动也更敬业爱岗。
三、关于自由观的冲突中国自古都是“层层管控、层层剥削”的儒家思想占有着中国的主导地位,所以中国人是以地位、身份来区分自由程度的;相反。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论文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论文中西宗教文化比较摘要:宗教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和西方拥有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在宗教信仰方面有所差异,而且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本论文旨在比较中西宗教文化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引言: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也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
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与文化背景、历史、哲学等密切相关。
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对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很有意义。
一、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1.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宗教基督教强调个体救赎和信仰上帝,而中国传统宗教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家庭、社会的关系。
这两种宗教信仰的核心思想存在显著的差异。
2.佛教与天主教佛教注重修行和解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而天主教强调信仰上帝和教会的教义。
这两种宗教信仰在实践方法和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
二、中西宗教文化的价值观差异1.中国宗教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宗教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孝顺和家族责任。
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西方宗教文化强调个体的权利、自由和责任。
基督教的价值观对西方社会的法律、道德和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中西宗教文化的生活方式差异1.社会交往模式中国宗教文化倾向于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而西方宗教文化注重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2.生活仪式和习俗中西宗教文化在生活仪式和习俗方面存在差异,如婚礼、葬礼和节日庆祝等。
结论: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较表明宗教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两种文化中存在显著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并为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1.王铁峰,张家土(2024)。
“中西文化中的信仰比较与融合”。
《西南政法大学报》,(02)。
浅析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宗教文化历史的大国,宗教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
陕西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俱全,宗教文化资源丰富。
中国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包容的。
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融和以及促进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融和影响促进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体现在寺庙教堂和神像宝塔上,而且渗透于伦理准则和社会习俗中;不仅制约着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的动机和行为,而且引导着善男信女和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时期和广袤地城内,宗教历尽沧桑而依然。
古往今来,大概没有任何一种世界历史文化现象能像宗教那样,给人一种神秘莫测、扑朔迷离而又耐人寻味的感觉.它像一根魔棒,搅得人们心潮汹涌激荡;它似一个幽灵,在冥冥中主宰或制约着凡间追求来世幸福人们的精神世界。
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宗教性,今天到底应该怎么去认识,还是再深入一点加以反思?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宗教呢?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在原始社会里,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它逐渐形成包括教义和神学,经典、教义、戒律规矩、组织机构等一整套宗教体系。
总之,宗教反映了人类以自然和人类自身问题的模糊认识,也说明了人类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它是人类文化的最初精髓之一,也是后来宗教发展的基础,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极度大。
人类不能没有信仰。
实际上,中国人讲的信仰,不完全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文化的信仰,甚至还有其他的信仰。
不同于制度宗教那种制度化的信仰形式,是一种尚未构为组织制度的宗教信仰形式,是对宗教的信仰,但不是宗教信仰,是一种没有完全进入宗教制度的信仰形式。
中国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包容的,具体有: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宵节其实就是中国道教的上元节上元是天官圣诞;中国传统的鬼节“七月半”其实也是道教的中元节还有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也是和社神的祭司有密切的关系。
基督教在中国
如何看待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摘要:基督教传入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近几十年以来,中国的基督徒迅猛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原因,重点分析了耶稣基督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中国人应以严谨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接受基督教的传入,并最终吸纳进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文化。
关键词:基督教;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一、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曾经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一度被国人视为“异端”“洋教”。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后,邓小平先生领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社会喷发出了无限生机和巨大活力。
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国教会不仅重新恢复活动,而且教徒数量快速增长,不断有新的教堂落成。
近几年发展异常迅猛,尤其在乡镇、农村地区,基督徒逐渐剧增,本人有切身体会,在我的亲戚中就有不少人在信仰基督教,他们经常去参加大大小小的“聚会”。
据中国教会统计,2010年中国基督徒人数已经超过了1600万,信徒数量比1949年增长了20倍以上,这在中国基督教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当今普世教会中难得一见的景象,当然基督教的迅速成长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执政党和中国政府对宗教的认识日益深化,肯定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明确了宗教信徒是建设国家的积极力量。
这种新观点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宗教的成见,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会的社会环境一天比一天改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人们思想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多元,这就给各个宗教包括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教会领袖对此非常敏感,在利用各种方式向人传递神的信息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督徒按圣经教诲行事,以自身的向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把更多的人带进了教堂。
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基督教的“入侵”中国现在所设立的教堂、制度、仪式,以至信徒社会中婚丧交际的一切礼节,都深深打上了国外的痕迹。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的文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宗教作为思想体系,和哲学一样,都处于人类文化的核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深层结构。
虽然宗教从本质上讲都源于人类在精神上对超自然的神灵的崇拜与信仰和在灵魂上对现世生存状态的超脱,但是中西宗教文化却存在巨大差异。
有人把中国文化称为儒家文化或儒教文化,把西方文化称为基督教文化,那么宗教因为在不同文化中而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呢?一、中西宗教起源差异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中西方古代宗教的形成有两大来源,一是源于自然崇拜,二是源于祖先崇拜。
可以说是“在自然神和英雄神升腾并两相混合的同时,各自独立性也在逐渐形成。
自然神和英雄神的混合及向上界升腾形成至上神”。
在西方的古代世界,祖宗崇拜从来也没有形成很强的信仰力量,似乎在很早就让位给神灵崇拜。
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神,连法老也要借助于它的光华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人及百姓中灌输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的教义,以增强皇帝的威严。
庙中的祭祀也乘机大肆吹捧,称法老为“统治着太阳”、“大神”,借以让人们对其加以崇拜。
从表面看来,这种崇拜似乎与我国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有点不谋而合,但其内涵是不同的。
中国称皇帝为天子,主要是因为他是全国最大的宗主,而法老则是神的化身,包含着较多的神灵崇拜。
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信奉多神教,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本身都有神各司其职,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
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皇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则比较复杂。
东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代末年,神仙道教也土生土长起来;唐代之后,伊斯兰教逐步传入中土,明代晚期基督教也姗姗来迟。
而中国文化在唐代以后有一个明显的走势是儒、释、道的“三教合流”,合流后的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的人伦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为核心,杂糅了佛教重心性修炼的思维和实践方式,辅之以道教永生信念的诱惑与恐吓手段,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一套奇特的多元化和泛神化的天人体系。
陈永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续九)
陈 永 涛 :
基 督教 与 中国文化 (续九)
就 如 前 面 所 言 , 中 国 文 化 是 一 个 很模糊 而 又 内涵丰 富 的概 念,很 难 给 出一 个 适 切 的 定 义 。 当 我 们 谈 论 中 国文 化 这 个 概 念 的 时 候 , 需 要 注 意,中 国文化不 仅仅指 中 国的传 统 文 化 , 尽 管 传 统 的 儒 释 道 文 化 是 中 国 文 化 的 重 要 部 分 。 当 代 中 国 文 化 的 概 念 , 既 包 括 以 儒 释 道 为 主 体 的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以 及 少 数 民族 文 化 , 也 包 括 2O世 纪 初 从 西 方 输 入 但 已 融 入 中 国 文 化 的 、 对 中 国 的 现 代 性 产 生 深 刻 影 响 的 文 化 因素 。它们 都 是社 会 主义 文 化 的 构 成 因 素 。 尽 管 中 国 文 化 是 一 个 模 糊 而 复 杂 的概 念 ,很 难 给 予 一个清 晰 的 界 定 , 但 中 国 文 化 的 主要特征还是很显然的 。
上 ,宗 教 问 有 时 也 会 有 争 斗, 但 从 来没有 出现过宗教战争。 (3)是伦 理 的 , 而 非 形 的 。 中 国 文 化 更 注 重伦理,而不是 玄思;更注重现世 , 而 不 是来 世 ;更 注 重 生 ,而 不是 死 。
中 国 文 化 中 有 不 朽 的 观 念 ,但 仍 是 现 世 的 : “立 德 、 立 言 、 和 立 功 ” 被 看 为三 不朽 。 (4)在 思 维 方 式 上 是 整 体 的 、统 一 的 , 而 非 二 元 的 、 对 立 的 。 在 中 国文 化 中 , 天 和 地 、 神和 人、阴和 阳、光 明和 黑暗、五 行 的 相生 相 克等 ,都 是对 立 的统 一 , 而 不 是 二 元论 的绝 对 的对 立 。 (5) 中 国文 化的特 质是趋 于集体 性 的, 而非 个人性 的。在儒 家文化 中,人
宗教学结课论文
内容摘要: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遇,以及资本主义文化与仍处于封建制度的传统和中国社会的相遇,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冲击与融合的过程。
作为这种冲击与融合的结果,不仅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扎根结果,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的人文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教育、医药、实业、出版等方面,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基督教;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现代文化以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为始的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与前三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基督教传教士成为这次传教运动的主体。
这次基督教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自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以来所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向中国的传播。
一、基督教与中国意识形态(一)敬奉偶像的冲突“中国礼仪之争”最初乃是天主教内部对其传教士在华传教方针及方法的争执。
这场争论反映了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矛盾和各殖民国家对在华传教领导权的争夺。
后来因罗马教皇和康熙皇帝对这场争辩的积极干预而导致直接冲突,并形成康熙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的局面。
从社会历史的表层来看,这场争端的激化与教皇和康熙各自要维护自己权威及尊严相关;但从文化交流的深层来看,它乃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本质不同,是中西文化接触与交流向纵深发展时不可避免的碰撞和冲突。
(二)“基督”形象与“孔子”形象的人格在中西文化相互接触交流时,人们必然会将基督教文化中的基督教形象和儒家文化中的孔子形象作为两个人格类型来加以对照比较。
在基督教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观念“耶稣基督”是其“历史上的耶稣”与“信仰中的基督”之有机结合。
这一形象是神人合一的完美结合,也是西方文化中的理想人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由于儒家思想几中中国哲学、政治、宗教和伦理与一身,所以孔子形象必然成为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人格类型。
把基督教形象人格化和孔子形象做一比较,不难看出:第一,基督体现了“神人合一”的超世人格,而孔子则代表了“天人合一”的现实人格。
对基督教之超越性的再思_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泥中,举认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绳人也。
”之记载。
另外,中国古代传说中也把炎帝和黄帝视为人类的祖先,将后人视为“炎黄子孙”。
由此可见,中国的古神系统传说繁多,谱系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信奉的不是“神创说”而是“人创说”。
中国“神系”结构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乃至炎黄二帝之所以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崇高,其功绩并不在于创造万物,而在于他们躬身而为,蹈励而行,引领人类认识自然万物,征服自然。
人类始祖女祸严然是一个大地母亲的形象,她的抟土为人并不象西方的上帝造人说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规则,几乎可以视为一种消遣与即兴创作,作为创世者的威严与神圣并不存在。
所以,中国传统中的“神”实际上是一种拟人化的形象,所谓的人类始祖和常人一样都是肉身凡胎,只不过他们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起到了领袖作用,被后人神圣化了。
通过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创说”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非常明显:其一,基督教教义中严格明确地指出了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上帝之超越性的神性维度使之具有沟通有限与无限的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神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明确区分,因此人与神的相似性与亲近关系难以形成截然分开的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也可以说,无论人或神都处于现世之中,随着古代的宗教信仰与民族意识的融合,以致中国在后来的发展中被视为宗教意识淡泊的民族。
其二,传统的基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自终强调上帝的唯一性、绝对性、完整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神”身份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使中国文化中缺少对唯一神的信仰传统。
简而言之,由于基督教中的创造观念,表现为一个过程,即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神话的“神意”形象缺乏其超越维度,更易被理解为世人中出类拔萃者或人民领袖之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中的儒学更趋于强调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重视人及其在历史上的作为。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从此拉开距离。
基督教与中国论文 最终版
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本文主要论述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的认识、他在传教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及他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就。
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当地名门。
1582年,即万历十年,利玛窦前往中国传教,他到中国的第一站是澳门,因为当时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欧洲的传教士们要先在此处停留,先努力学习汉语,用以著述天主教教义来吸引中国人入教。
早在1574年,范礼安就在澳门发现,在澳门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人成为天主教徒。
信仰天主教的人必须抛弃他自身汉人的习惯,改用葡萄牙的名字与服饰。
这对大部分思想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后来的传教士就开始学习用中国语言交谈、阅读、交谈。
而利玛窦的学习天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深度,以及后来的卓越成就。
利玛窦以比较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文化。
首先,他认为中国人是最勤劳的人民。
中国的庄稼丰收,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民勤劳的缘故。
其次,他了解到中国人非常注重五大美德“仁义礼智信”,注重孝敬长辈和尊敬师友。
还有的是,利玛窦认为中国并不会侵略别国,虽然中国有装备精良的军队,但是中国人民很满足自己有的东西。
另一方面,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弊端很多。
利玛窦对明末官僚体制的臃肿与腐败有所了解,所以他和其他传教士正是通过向皇帝、宦官和大吏们赠送礼品才逐渐在中国取得立足之地。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因此皇帝是绝对的权威,是最为神圣的天子。
而封建帝王则把自己的国家视为天朝上邦,把其他国家和民族贬为蛮夷,也把自己的国家看作世界上唯一的中心。
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自大,所以导致了他们对外国事物的无知。
利玛窦就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这一特点。
利玛窦带来的三棱镜、时钟和地图这些在西方比较常见的物品,竟然成为了他的法宝,打开了中国对外紧紧关闭的大门。
带着西学到来的利玛窦使得明末的一些士大夫开始学习西学。
利玛窦进行传教的手段是“驱佛补儒”。
他要面对的是如何调和两种不同背景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文化是封建的、保守的,具有较强的排外性。
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何光沪梵二会议要求普世教会“跟上时代”、开放革新,同各大宗教对话,适应各个地方的文化,以利和平共处,以利世界和平。
由于从孔汉思到斯威德勒、从潘尼卡到保罗•尼特等一大批天主教神学家、哲学家,以及新教和整个基督宗教的理论家和活动家的大力推动,从20世纪后期至今,宗教对话运动逐渐兴起。
现在,文明对话与文化和谐,成了各大宗教的主流和历史进步的方向。
这一切,同中华文化主张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同我们正在追求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当然是一致的。
一一个时期以来,以“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为代表的不少言论,反映出部分学者在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方面有某些误解。
这种误解当然会在这一重要问题上对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并引起某些不必要的纠纷。
关于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从宗教学角度作一些澄清,也许会有利于二者关系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发挥基督宗教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这一问题上,有不少人把二者的关系说成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由此而理解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还有不少人把儒学说成是一种宗教(其中有人甚至主张把“儒教”定为中国的“国教”),由此而将其理解为两种宗教之间的竞争。
关于前一种误解,从宗教学关于宗教与文化关系的理论,即宗教从有形方面来说是文化诸形态之一,从无形方面来说是文化的内在精神而不等同于文化的观点,结合历史事实,可以作出如下澄清:1、基督宗教是一种宗教,尽管它对许多文化有深刻的影响,但它却不是文化本身;2、基督宗教也不是西方的宗教,尽管它对西方文化有塑造性的作用,但它却是产生于东方,先是从东向西,然后从北向南传播,最后成为普世性的宗教;3,传统的西方文化包含着希腊、罗马等非基督宗教的因素,现代的西方文化包含着科学技术、人文主义等非宗教的因素,而且已经大大地多元化,并在许多方面背离了基督宗教。
总之,基督宗教不能说是西方宗教,不能说是西方文化,甚至不能等同于任何文化。
基督信仰之“爱”与儒家传统“仁”
基督信仰之“爱”与儒家传统“仁”“礼”整合的可能性赵建敏(2007年11月21-24日陕西师范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第三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高级论坛论文)提要: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仁”和“礼”。
在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这种观念也面临诸多困难和困惑。
如何整合这种观念促进中华民族实现现代文明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天主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梵二会议面对现代世界文明更新了神学思想,特别促进了天主教社会教义思想的发展。
天主教的这种社会教义思想是对现代文明进行的神学思考的结晶。
在整合传统儒家核心观念“仁”和“礼”的现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基督宗教的“爱的文明”观念或许可以与之互补并相得益彰。
一.儒家传统“仁”和“礼”观念的辨析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
从字源学来看,“仁”与“人”是同一的,“仁”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
“仁也者,人也。
”(《孟子·尽心下》)“仁”发端于人对他人所有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
孟子将“恻隐之心,”称为“仁之端也。
”并且将“恻隐之心”列为“四端”之首。
这也为上文所论“爱人”乃“亲爱”之意提供了佐证。
可见,“仁”所追求的目标基本上是以个人修养为宗旨的,是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普遍道德规范的最根本的基础。
因此,“仁”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1]“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
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
孔子将“仁”的概念具体化,系统化,并且以“仁”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儒家道德规范。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这些道德内容中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孝悌的基本内涵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构成家庭中的基本伦理关系。
由孝悌推延出去,就是规范与他人基本伦理关系的忠恕之道。
论文—基督教中国化
《西方文化与生活中的基督教》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基督教中国化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一年级学号:************:***成绩:考核评分标准浅谈基督教中国化摘要: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只是在基督教中国化道路上的又一次起步。
丁光训主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指出,“三自”就是主张教会具有中国特点,也就是教会的中国化。
要实现从“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实现基督教中国化,是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重要目标,是基督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必然要求。
因此,坚持走中国化道路,是中国基督教的安身立命之本和必由之路。
关键字: 基督教,中国化,三个层面,特色自主督教的历史,既是一部跨民族跨地区传布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信仰本色化、本地化、处境化的历史。
这是基督教之本质属性及信仰生活的需求,是教会为使基督信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境遇中生存和发展所作的努力,也是“本土”基督徒以自身的文化资源来表达心灵深处的信仰体验的历程。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本地化、本色化和处境化的历程,我们称之为中国化的历程。
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历经文化、政治的冲击,依然能够存在、发展,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之原因所在。
基督教的中国化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实践层面,学理层面,政治层面。
一、从实践层面和学理层面谈基督教中国化问题从实践层面讲,当基督教信仰作为个人的私事、被中国老百姓接受的那一刻起,中国化的进程就开始了。
经过一百多年、尤其是1949年以后,基督教与国外差会断绝了联系,更加速了中国化的进程。
我们常说,中国传统信仰具有功利性、包容性、多元性、政主教辅、神道依于人道等特征。
从实践层面,从“器物”层面,从形式表象上,我们几乎可以说,基督教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本地化、本色化、中国化的进程。
然而,实践层面基督教的中国化,仅限于表层浅相。
学理层面,或神学思想层面,基督教的中国化还远未成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号 2012080907 姓名成绩:
论文正文
论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融,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论述了论述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节日、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差异。
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努力。
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并从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和平友好,指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督教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融合节日服饰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是世
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中国文
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聪明智慧的结晶。
基督教自唐朝开始在中国传播,几经曲折,与中国文化进行了长期的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末期,当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时候,他采用
了“援耶补儒”的传教模式,通过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为天主教在中国的
传播找到了文化的内在依据,如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高僧通过当时流行的玄
学思想为依据在中国传播佛教一样,走的是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教路线。
但利
玛窦的传教路线因“礼仪之争”而被迫中断。
1807年(清朝嘉庆十二年),英国伦敦传教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时,他的传
教方式更多地倾向于福音派的“以耶代儒”模式。
他开创的文字、教育、医药等
传教方式的出发点是通过介绍西方基督教文明使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借此达到引导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目的。
这种“以耶代儒”和“耶稣或孔子”的
排斥主义传教路线经过郭实腊、戴德生等传教士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基督教各
派在中国传教的主流形式。
这样,基督教就对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
的威胁,使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冲突。
基督教被中国大众蔑称为“洋教”。
义和团运动就是以“灭洋教”为目标发展起来的。
五四运动以后,中
国知识界又掀起了“非基督教运动”,使基督教在中国知识界遭到猛烈批判。
从节日方面来说
东西方节日的不同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西方人
民崇尚自由和理性的特性。
首先,我们谈谈中国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含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
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我们的七个主要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无一不是
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
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主要节日:New Year's Day 新年(1月1日);Easter 复活节;Christmas 圣诞节(12月25日);All Saints' Day 万圣节;S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与中国节日与节气有关不同的是,西方节日大多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有关。
比如复活节.这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
按照传统,复活节有不少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蛋和兔子都是复活节的象征,因
为蛋孕育着新的生命,含有复活之意,兔子则因繁殖力很强,也被视为新生命的
象征。
在众多的西方节日里,与基督教有关的占了38个至多,在英语词汇中也有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单词,可见,宗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
通过对中西方主要节日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中国的节日主要与节气有关,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比如我们过春节时有守岁除“夕”的习俗,这就是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
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
西方节日以基督教的精神教育感化着
民众。
比如过圣诞节时人们会感谢上帝,祈祷一切美好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孩子
们更为高兴,因为他们会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中国是礼仪之邦,再加上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我们的节日就特别注重仪式,比如清明祭祖,元宵节舞龙灯等活动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庆祝形式。
而西方的节
日却强调内容的丰富多彩,比如,巴西狂欢节最富魅力、最精彩绝伦。
每年的狂
欢节一到,市民聚集到市区指定的主要街道或广场上,在鼓队和电子高音喇叭车
播放的桑巴舞曲声中,或戴假面具,或画脸谱,或推着彩车,或不做任何化装,
狂热地跳桑巴舞,自娱自乐。
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
再比
如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璜,诸如各式鬼
怪呀、南瓜灯呀、还有黑猫以及巫婆的扫帚之类;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
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trick or treak”。
以上说的呢就是我们要通过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化来丰富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从文化差异中看到彼此的优劣之处,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
从服饰方面来说
东西方服装在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阶段后,逐步趋向稳定的风格,形成
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形态。
东方服饰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具有较稳定的连贯性.而
西方服装较之于东方服装显得更为丰富多样,西方人的装束十分注重表现人的体态.如何比较东西方民族服饰文化的差异.可以从服装形制、服装面料、裁帅技术以及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来侧述。
东西方服饰形制比较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义之邦”和“衣冠王国,之关誉。
受儒家“中庸”思想和道教“禁欲律行“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服饰上
讲究着装体面、体统.在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含蓄、端庄、严谨之风,造型动感较弱.用宽松的、平面的”宽衣博袖”的形式层层包裹人体,衣领紧扣.长裙曳地,
不可过多的坦庵肌肤,线条婉约柔和,崇尚舒适、自然、和谐之美,服饰多注重服装本身层面上的装饰美化.喜好用刺绣、镶、滚和拼接等工艺装饰服装。
因此.上流社会服饰装饰华丽、繁复、精致,物质能力的提高使这种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清代最署名的有“十八城”、“十八滚’,无休止地迫求堆砌、筑绍、冗长和千篇一律。
同样,朝鲜、日本、印度等国传统服饰基本上也都是“宽”的文化展现。
利用纹样、绷绣、镶边等传统工艺点级,以服装本休的奖来代替和掩饰人休的美。
而西方服装较之于东方服装显得更为丰富多样,西方人的装束十分注重表现人的体态.认为服装是装饰、笑化人体的,胶饰讲究比例、匀称、平街、立体感的整体愈识.追求人性美、人体美和曲线美。
从古罗马时代,人们利用自然的悬乖摺皱.表现出人的自然形体,到哥特时期的适体自然s形曲线,文艺复兴后出现了挺脚、卡硕和膨松型裙身极致s形曲线的立休型服装.标志着西方服饰的着装心理是讲求体饰美.其装束风格自然也是他们文化精神外化的表现,显示出西方对人性和个性的尊重,这与东方重札仪和人伦的观点有显若的分歧。
从经典方面来说
一位伟大的学者在美国神学院读书时,发现《老子》与天书《圣经》有奇妙相通之处;无神论者把道归于自然神,其实老子的道不乏人格特征,有信实、有恩德、有慈爱、有赏罚、能赦罪、能教化。
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成为世人认识大道的中介。
更神奇的是,惜字如金的老子竟然着重笔墨描述一位道的化身圣人:并说他承袭上天大道的光明和永恒,来普救世人;是自有永有者,造化养育者,超越者,启示者,生命者,公义者,拯救者。
这七点就是造物主上帝的属性。
查考世上所有的经典、教门的主子都对不上号,唯独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非常酷似。
这2500年前的古人是怎么知道天书中“道成肉身的耶稣”的呢? 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神圣的、跨越时空的谜团。
老子说:道是万物之主、是善人的宝贝、罪人的中保。
美好的言辞固然可以博取尊荣、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干净呢? 所以,就是立为天子,身为太师、太傅、太保,财宝无数、荣华加身,还不如坐进这大道里呢。
老子的笔墨中展示给人间的不正是天书《圣经》中上帝的天国、耶稣的救赎吗?
参考文献:
《圣经》《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