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患者的护理ppt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肿瘤 肢体的恶性肿瘤尚未转移者。 3.周围血管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肢体坏死者;严重的动脉硬化
引起肢体缺血感染等。 4.严重感染 急慢性感染,经多种治疗无效,感染恶化而危及病人生命
者;长期广泛慢性感染,溃疡经久不愈甚至癌变,肌肉纤维化,挛缩畸 形,功能丧失即无法根治又影响健康者。 5.神经损伤 久冶不愈的神经损伤,合并营养性溃疡,坏死组织释放毒 素而造成病人毒血症表现,则应考虑截肢。 6.畸形 先天性畸形的下肢一侧肢体短缩,关节挛缩和巨型肢体而影响 功能者。
个关节为好,至少应在肿瘤 平面上
方5~15厘米。
严重创伤 尽可能保留存活组织和残肢长度。
周围血管疾病所致肢体坏死 结合病人情况
而确定截肢平面。
理想截肢平面
▪ 上臂:从肩峰向远端 量至15~20cm的范围
▪ 前臂:从鹰嘴向远端 量至 5~15cm的范围
▪ 大腿:从大转子向远 端量至15~25cm范围
6、对截肢部位皮肤完整者,术前应做好皮肤准备,肢体有开放 性伤口、窦道、感染病灶时,术前应加强换药。
7、术前将病情告知,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并签字,报院领导审 批,待院领导签字后方可施行截肢术。
8、下肢截肢病人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指导学会拐杖的使 用,进行手臂拉力训练,以便术后扶拐下地活动。
术前护理
(二)手术前患者的护理 1、急危重患者应首先考虑抢救生命,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纠正
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预防重要脏器的病理损害和 功能衰竭,即要抢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也要积极 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创造条件。 2、心理护理 虽然截肢的长度部位不同,但都会使躯体外观遗留 永久性缺陷,并相应使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或丧失,不仅影响正常 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而且造成病人永久的心理创伤,其潜在的 不良心态可爱影响患者的一生。因此,一旦决定截肢后有必要选 择性地向病人通报病情,介绍治疗的重要性,手术的具体方案, 介绍相同病例康复效果,帮助病人从悲观、绝望的心理中走出来, 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 3、合理利用选择抗生素 对肢体严重外伤及感染应及时做细菌培 养及药敏实验,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慢性感染的病人术前应大 剂量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防止术后残端感染。对特异性感染病 人应做好隔离,最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残端包扎 所有骨突出均应用棉垫衬护,然后用弹力绑带包扎, 弹力绑带包扎不宜过紧,应做到斜形环绕,直至关节的近侧。
术后护理
4、防止伤口出血 注意截肢术后肢体残端渗血情况,床边备止血 带,以防残端血管结扎线脱落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若创口出 血量大,立即在肢体近端扎止血带,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术后护理
(1)日常功能训练 术后残端应给予均匀压迫,以促进残端组织 收缩。术后1天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肿胀,病人卧术 休息,鼓励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方法,预防肺部感染。
截肢患者的护理ppt
一、截肢率
1、按年龄 中老年:最高,血管疾病相关 年轻成年人:创伤及后遗症 儿童:先天缺如为主。 2、性别 男性(75%)>女性 3、部位 85%发生于下肢
截肢的适应症
1.创伤 严重创伤致皮肤、肌肉、血管,神经以及骨骼处于无法修补的 状态,以下肢者居多。或因长期伤残导致不可改善的肢体功能丧失,并 有血液循环不足和神经功能障碍,使病人精神压力大,生活负担重,身 体慢性消耗以至衰竭者。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脱落、滑出,保持引流 通畅,维持负压状态,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 录,如每小时大于200ml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每日应观察残端的皮肤,注意有无压痛,发红或其他皮肤受 到刺激或撕裂现象,不可在残端上贴胶布,因撕掉时能刺激皮肤 造成溃破。
7、功能锻炼 截肢后无论年龄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对如何锻 炼肌力、防止关节僵硬及康复支具的使用,训练知识缺乏,使他 们面对残缺的身体更显得无能、无力、无助,护士应热情、亲切 地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护理
1、严格床头交接班 尤其是对于严重创伤后感染、高龄或年幼患 者,每班做到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全身状况 及残端伤口情况。
2、心理护理 截肢术后,病人身体外观发生变化,对病人心理造 成极大的打击,病人往往产生压抑,悲观情绪,要理解病人烦躁、 易怒行为,关心体贴病人,加强巡视,并鼓励家属多关心病人, 给予心理和精神支持。热情关心的态度会融化患者心中的恐惧、 自卑、逃避。介绍术后康复计划,鼓励病人树立积极回归社会、 家庭的信心,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最终使病人能通过自我调节, 正确面对现实。
术前护理
4、控制和消除潜在性疾病 对糖尿病,贫血,严重衰竭,水、电 解质紊乱的病人应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病情,改善机体状况, 待全身状况好转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增加残端和伤口的愈合能 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5、对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液质等病 人术前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输血或 给予静脉高营养,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 小腿:从胫骨平台向 远端量至5~15cm范围
术前护理
(一)截肢手术前的评估 1、全身情况的评估 在手术前,对每个截肢手术患者全身状况进
行认真、仔细、全面的检查,评估。对于有严重损伤的患者一定 要排除合并症。患者的机体状况能否接受手术,对血管疾病患者 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判断截肢后安装假肢的条件以 及以后功能康复、训练、利用假肢活动能力的大小等都要做出评 估。 2、对截肢前肢体的评估 对因不同病因而截肢应进行不同评估。 如因感染而需截肢者,应考虑是否需要开放截肢。对外伤后需要 截肢者应评估患者残端须有良好的皮肤及软组织覆盖以及截肢水 平,对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引起肢体干性坏死者,则应确定患肢的 血液循环及肢体坏死部位。
绝对指征:伤肢血运丧失或无法修复的病肢。
截肢的一般原则
1.在达到截肢原有目的的提前下,尽可能地保 留残肢长度。
2.对严重创伤肢体的截肢,以尽可能保留存活 组织和残肢长度为原则。
截肢平面的选择原则
肿瘤 以尽可能切除病变为原则。良性肿
瘤一般在肿瘤上方10厘米;恶性肿
瘤一般截肢平面与病变部位隔开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起肢体缺血感染等。 4.严重感染 急慢性感染,经多种治疗无效,感染恶化而危及病人生命
者;长期广泛慢性感染,溃疡经久不愈甚至癌变,肌肉纤维化,挛缩畸 形,功能丧失即无法根治又影响健康者。 5.神经损伤 久冶不愈的神经损伤,合并营养性溃疡,坏死组织释放毒 素而造成病人毒血症表现,则应考虑截肢。 6.畸形 先天性畸形的下肢一侧肢体短缩,关节挛缩和巨型肢体而影响 功能者。
个关节为好,至少应在肿瘤 平面上
方5~15厘米。
严重创伤 尽可能保留存活组织和残肢长度。
周围血管疾病所致肢体坏死 结合病人情况
而确定截肢平面。
理想截肢平面
▪ 上臂:从肩峰向远端 量至15~20cm的范围
▪ 前臂:从鹰嘴向远端 量至 5~15cm的范围
▪ 大腿:从大转子向远 端量至15~25cm范围
6、对截肢部位皮肤完整者,术前应做好皮肤准备,肢体有开放 性伤口、窦道、感染病灶时,术前应加强换药。
7、术前将病情告知,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并签字,报院领导审 批,待院领导签字后方可施行截肢术。
8、下肢截肢病人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指导学会拐杖的使 用,进行手臂拉力训练,以便术后扶拐下地活动。
术前护理
(二)手术前患者的护理 1、急危重患者应首先考虑抢救生命,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纠正
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预防重要脏器的病理损害和 功能衰竭,即要抢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也要积极 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创造条件。 2、心理护理 虽然截肢的长度部位不同,但都会使躯体外观遗留 永久性缺陷,并相应使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或丧失,不仅影响正常 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而且造成病人永久的心理创伤,其潜在的 不良心态可爱影响患者的一生。因此,一旦决定截肢后有必要选 择性地向病人通报病情,介绍治疗的重要性,手术的具体方案, 介绍相同病例康复效果,帮助病人从悲观、绝望的心理中走出来, 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 3、合理利用选择抗生素 对肢体严重外伤及感染应及时做细菌培 养及药敏实验,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慢性感染的病人术前应大 剂量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防止术后残端感染。对特异性感染病 人应做好隔离,最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残端包扎 所有骨突出均应用棉垫衬护,然后用弹力绑带包扎, 弹力绑带包扎不宜过紧,应做到斜形环绕,直至关节的近侧。
术后护理
4、防止伤口出血 注意截肢术后肢体残端渗血情况,床边备止血 带,以防残端血管结扎线脱落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若创口出 血量大,立即在肢体近端扎止血带,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术后护理
(1)日常功能训练 术后残端应给予均匀压迫,以促进残端组织 收缩。术后1天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肿胀,病人卧术 休息,鼓励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方法,预防肺部感染。
截肢患者的护理ppt
一、截肢率
1、按年龄 中老年:最高,血管疾病相关 年轻成年人:创伤及后遗症 儿童:先天缺如为主。 2、性别 男性(75%)>女性 3、部位 85%发生于下肢
截肢的适应症
1.创伤 严重创伤致皮肤、肌肉、血管,神经以及骨骼处于无法修补的 状态,以下肢者居多。或因长期伤残导致不可改善的肢体功能丧失,并 有血液循环不足和神经功能障碍,使病人精神压力大,生活负担重,身 体慢性消耗以至衰竭者。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脱落、滑出,保持引流 通畅,维持负压状态,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 录,如每小时大于200ml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每日应观察残端的皮肤,注意有无压痛,发红或其他皮肤受 到刺激或撕裂现象,不可在残端上贴胶布,因撕掉时能刺激皮肤 造成溃破。
7、功能锻炼 截肢后无论年龄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对如何锻 炼肌力、防止关节僵硬及康复支具的使用,训练知识缺乏,使他 们面对残缺的身体更显得无能、无力、无助,护士应热情、亲切 地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护理
1、严格床头交接班 尤其是对于严重创伤后感染、高龄或年幼患 者,每班做到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全身状况 及残端伤口情况。
2、心理护理 截肢术后,病人身体外观发生变化,对病人心理造 成极大的打击,病人往往产生压抑,悲观情绪,要理解病人烦躁、 易怒行为,关心体贴病人,加强巡视,并鼓励家属多关心病人, 给予心理和精神支持。热情关心的态度会融化患者心中的恐惧、 自卑、逃避。介绍术后康复计划,鼓励病人树立积极回归社会、 家庭的信心,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最终使病人能通过自我调节, 正确面对现实。
术前护理
4、控制和消除潜在性疾病 对糖尿病,贫血,严重衰竭,水、电 解质紊乱的病人应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病情,改善机体状况, 待全身状况好转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增加残端和伤口的愈合能 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5、对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液质等病 人术前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输血或 给予静脉高营养,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 小腿:从胫骨平台向 远端量至5~15cm范围
术前护理
(一)截肢手术前的评估 1、全身情况的评估 在手术前,对每个截肢手术患者全身状况进
行认真、仔细、全面的检查,评估。对于有严重损伤的患者一定 要排除合并症。患者的机体状况能否接受手术,对血管疾病患者 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判断截肢后安装假肢的条件以 及以后功能康复、训练、利用假肢活动能力的大小等都要做出评 估。 2、对截肢前肢体的评估 对因不同病因而截肢应进行不同评估。 如因感染而需截肢者,应考虑是否需要开放截肢。对外伤后需要 截肢者应评估患者残端须有良好的皮肤及软组织覆盖以及截肢水 平,对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引起肢体干性坏死者,则应确定患肢的 血液循环及肢体坏死部位。
绝对指征:伤肢血运丧失或无法修复的病肢。
截肢的一般原则
1.在达到截肢原有目的的提前下,尽可能地保 留残肢长度。
2.对严重创伤肢体的截肢,以尽可能保留存活 组织和残肢长度为原则。
截肢平面的选择原则
肿瘤 以尽可能切除病变为原则。良性肿
瘤一般在肿瘤上方10厘米;恶性肿
瘤一般截肢平面与病变部位隔开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