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第一章 自然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隰县地处吕梁山南麓,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黄河一级支流昕水河流域上游。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属国家级贫困县。隰县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昕水河流域上游,介于北纬36°27′36″——36°55′50″,东径110°45′22″——111°15′36″之间,国土总面积213.2万亩。
隰县大体由一山、三川、七大塬、八大沟组成,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通常在900-1300米之间,境内大多数面积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再加上过度开垦,形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造就了支离破碎的黄土侵蚀地貌。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7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
二、气候条件
隰县属暧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气温回升快,十年九旱;夏季高温多雨,雨量集中,形成雨热同步;秋季降温明显,昼夜温差大,个别年份有连阴雨天;冬季寒冷少雪,多风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570mm,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蒸发
量为1832mm,为降水量的3.2倍。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24℃;≥10℃有效积温2914℃,年太阳辐射量137.1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期140——170天,初霜在十月中旬出现,晚霜在四月中旬结束。根据以上气候条件特点,能够适宜种植多种树种。
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冻害、风害等。
三、土壤条件
隰县地处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壤分布较为复杂。就垂直分布来看,海拨在1400-1700米之间为山地褐土;1750-1800米之间为山地淋溶褐土;1800米以上山地棕壤。而广泛分布于我县的主要碳酸盐褐土和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主要分布在七大塬和两大川;褐土性土分布在丘陵、沟坡地带。
隰县土壤绝大部分发育在黄土母质土,土层深厚,通常在50-100米之间;全县土壤主要有:棕壤、山地褐土、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
四、植被
隰县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复杂,所以自然植被类型了有很大差异。大体可分为四种植物群落。
A、中山区植物群落。在海拨1400米以上的东部和东北部山
地。乔灌繁茂,以乔木为主。主要树种有:油松、辽东栎、山杨、白桦等;灌木有:黄刺玫、绣线菊、沙棘、丁香等;草本植物的有:铁杆蒿、莎草、苔草等。
B、低山区植物群落。在海拨1100-1400米之间,以山桃、沙棘、柠条等为主。
C、残塬丘陵区植物群落。残塬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这里多为农耕地,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高梁、山药旦及豆类、荞麦、莜麦等杂粮。油料作物有葵花、蓖麻、胡麻等。自然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蒿类、茅草、野艾、甘草等。
D、川谷区植物群落。川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多为基本农田。
五、河流水系
隰县河流主要有城川河和东川河,均属昕水河系。城川河由北向南流经四个乡镇出境,全长7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00万立方,中等干旱年300万立方。东川河流经三个乡镇,长6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000万立方,中等干旱年960万立方。
隰县另有小泉小水133处,总流量429.56公升/秒,计可出水1350万立方。隰县平均地表水6510万立方,中等干旱年为
3120万立方。由于地高河低,提灌设备不足,河水利用率不高,农业用不主要靠降雨。
第二章社会经济及森林资源经营概况
一、社会经济概况
隰县行政区划为三镇五乡,97个行政村,384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9.9万人,农业人口8.0万人,劳动力3.0万人,人口密度70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9.0人。总户数25290户,劳动力3.0万个。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5721万元。粮食总产量7633.8万斤,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高梁、小麦、豆类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595元,其中林果业收入占到人均收入的40%以上。
境内已拓宽的209国道和省道洪永线,及乡镇间油路有机连接一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讯设备正由县城向乡村发展;98%的村庄通了电,大部分村庄接通了有线电视,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