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教案
题目: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授课人:时间:节次:班级:
【课程来源】
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三单元
【课标要求】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的对外关系,内容包括三部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
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关系。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
世界领先地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尚未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方法,
知识体系很松散,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针对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课利用图文等直观材料,使学
生通过对材料、图片的阅读和分析,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
题,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勾划并熟记张骞(qiān)出使西域、陆上丝绸
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两汉时期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通过观察地图、观看多媒体动画,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3)通过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史实的了解,体会并学习张骞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使命至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评价任务】
1.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在纸上绘制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能说
出西汉和东汉时期对西域的经营的相关史实。
2.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学生总结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4. 通过“读图说史”环节,学生讲述张骞西行故事,感受张骞为
开通西域不屈不挠、使命至上的精神。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欣赏歌曲《丝绸之路》,导入新课。
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
1.学生阅读P62文字,勾划并说出“西域”的概念。
2.展示《西域疆域图》,学生直观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通过古诗词及著名学者柏杨的一段叙述,了解西域的环境特
点,以突出张骞通西域的非凡胆识。
3.学生阅读P62-64文字,找出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目的和结果等史实。
4.《图说历史》:学生依据图片讲述张骞通西域的艰辛过程,体会张骞使命至上、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
5.P64“史料研读”,通过对史料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张骞的重大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二、思路情缘——沟通中外文明
1.阅读P64第2自然段,勾划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并说出其中的重要地名。
2.学生阅读P65第1自然段文字,并结合《汉代海上丝绸之
路图》,勾划并说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3.通过动画效果及P66“课后活动2”,归纳海上和陆上丝绸
之路的共同作用。
三、思路畅通——经营西域
阅读课本P65-66,勾划并说出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域管理的相关史事,完成填空。同时展示地图,使学生了
解西域都护的具体位置和甘英出使大秦路线。
(1)西汉: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东汉:东汉明帝时,派出使西域,使西域
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关系。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出使大秦,到达后受阻,但此行开辟了通往
的路线。
四、丝路新语——合作共建
展示热点话题——“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文字、图片,观看
视频《空中丝绸之路》,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
兴趣与思考。
课堂小结
两人:张骞、班超
两事: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理
两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课堂检测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材料二:交通要道
请回答
(1)汉朝时期把材料一“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主要在今
天我国的什么地区?
(2)这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叫什么?证明了什么历史事实?
(3)材料二中的“要道”指什么?分别说出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可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丝路物语
通过展示一组古丝绸之路的遗址传说、绘画艺术、风土人情及
“一带一路”相关图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结束语: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放眼世界的民族智慧,
必将成就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大国梦!祝福我们的祖国!
【评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