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耕地撂荒情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县耕地撂荒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XX:
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对全县耕地撂荒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耕地撂荒现状
据2011年4月份各乡镇自报统计汇总显示,全县耕地撂荒面积XX亩(其中:田XX亩,土XX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XX万亩)的XX,但据农业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县耕地撂荒面积比例应在XX左右,部分撂荒突出的村社撂荒比例达到20%以上,如XX乡的XX村4社(原8社)、XX乡XX 村、XX村、XX村等地,据XX村7社村民介绍在干旱年份,耕地撂荒面积甚至达到40%左右。
据调查,我县耕地撂荒有三大特点。一是区位优势好,耕地撂荒就相对少;区位优势差,耕地撂荒就相对要多一些。较偏僻的山区村组耕地撂荒较突出。二是耕地质量好,撂荒就相对少;耕地质量差,耕地撂荒就相对多。据调查,我县耕地撂荒的主要集中在坡度较大的二台土以上的旱地,占耕地撂荒面积的75%左右。三是小春撂荒面积大于大春撂荒面积,季节性撂荒现象比较明显。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仍是解决口粮的问题,而且小春的生产管理不如
大春生产简单方便,效益也没有大春好,因此,轻小春生产,重大春生产的观念还很突出。小春生产季节性撂荒面积远远大于大春生产季节性撂荒面积。据调查统计分析,小春生产季节性撂荒面积占全年季节性撂荒面积的80%左右。
二、耕地撂荒主要原因
(一)种粮的比较效益差。全县一般的田土,水稻平均亩产为510公斤,油菜亩产122公斤,小麦亩产258公斤,玉米亩产342公斤,红苕亩产1560公斤。按目前市价,水田一年两季,总收入1822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机械、水费等1312元,亩均年净收入510元(未扣除人工成本)。旱地一年两季三作物(小春一季是小麦或油菜、大春一季是玉米、红苕),年收入1788元,扣除种子、肥料、地膜、农药、人工等费用1438元,亩均年净收入350元,如果是坡薄地、望天田,亩收入会更低,农民辛苦耕种一年在扣除生产投入后甚至无收益都有可能。而如果外出务工,一个劳动力年均总收入一般都可达1.5万元。种粮不如务工的比较效益,导致出现耕地撂荒。
(二)耕地耕作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加上山区高台位耕地,土壤质地差,小块分散,交通不便,全靠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特别是黑龙滩尾灌区及非灌区等山区地方,因耕地耕作条件差导致耕地撂荒的现象较突出。
(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生产缺乏劳动力。一是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据2011年农经年报统计,全县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32.3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3%,特别是偏远的山区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更突出,留守在家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即民间形容的“386199”部队。如XX乡XX村七社,共有耕地210亩,常年在家的不到40人。二是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暨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务工、经商、安家生活,丢弃原承包地,导致撂荒。按每年2%的城镇化率,我县每年有近8000户3万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三、对策建议
(一)推行村组集体代耕制试点。在保持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对长期外出务工后,撂荒耕地一年以上的,通知撂荒农户限期(下一季)恢复耕种,到期仍不履行耕种义务的,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后形成决议,由村民委员会委托村民小组强制收回,并安排代耕代种或不改变农业用途的短期流转。土地承包户如放弃打工回乡务农,再由村组集体安排交回土地,或让其享受土地流转的相关收益。对长期撂荒的土地,可比照征地后两年不使用就要征收荒芜费的政策,对土地承包户征收一定的撂荒费用,推动农户自觉耕种或自愿流转。
(二)把农村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本。推行土地集中流转,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发展农业规模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
(三)建立耕地撂荒责任追究制。各乡镇成立撂荒耕地复耕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专门力量,确保撂荒复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出成效。县人民政府要组织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定期开展对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将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撂荒地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力,成片常年撂荒耕地严重的(20亩以上)乡镇进行通报,并追究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责任。
(四)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耕作条件。交通、林业、水利、国土、农业、扶贫等部门要倾斜资金加大对耕地撂荒突出地区的农业投入。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奖代补等政策,结合改土改水、配方施肥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规避灾害损失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