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七大理念、四大改变
(二)四大改变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阅读,通过教育在线写作。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新教育实验让许多校长发现,还有比分数和考试更加重要、更加值得追求、 更加有意思的东西,如书香校园的建设。所以,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成为许多学校 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或模式。 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1)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倡导的是行动的研究。 (2)新教育实验的科研关注鲜活的教育生命,最关注的有两条:一是关注 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
的行走方式”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朱永新。“自下而上”的“草根 模式”。
三、七大理念、四大改变
(一)七大理念
1.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2.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3.状态论: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4.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5.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6.生有用的东西。
三、七大理念、四大改变
(二)四大改变
1.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1)通过教育在线写作。 (2)新教育最重要的逻辑起点就是教师的发展,也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让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新教育实验最重
要的追求。 (3)教师的转变,教师的快速成长,应该说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教师的成长,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环节。
3.学生日记的具体要求与措施 (1)学生日记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的体验、读书的心得、各种活动和比赛的 感想等,鼓励学生尝试写英语日记。学生日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散文、记 叙文、说明文或诗歌。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事,说真话,抒 真情。 (2)教师要做好学生日记的批改和指导工作,在批改上要形成各自的特色 ,努力创新。 (3)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途径,展示学生优秀日记和该 班任课教师的优秀随笔,组织各种形式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日记交流。 (4) 做好学生优秀日记的评选、推荐工作;出版学生优秀习作专辑。
育学家”所主导下的“专家模式”。 2.“新课程改革”的立意明显在课程,试图以“课程”为“阿基米德点” 3.“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则在教师,教师发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
来培育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钟启泉。“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
他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师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四)培养卓越口才
语文: (1)每日新闻。
(2)课文内容复述。
一、什么是新教育实验? (二)新教育的发展历程
1. 1999年,读《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故事:“我(朱永新)到了这样一 个年龄、这样的状况,我知道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我能够 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 2. 2000年《我的教育理想》出版。 3. 2002年7月,开通教育在线网站;2002年9月,走进昆山的玉峰学校,开 始了新教育之旅。
(一)新教育,是“新”教育
1. “新教育”作为一个名词,这里的新,表示新教育的传承意义。 2. 新教育的“新”作为形容词,与“旧”相对,不是历史上新教育的简单 重复。 3. 新教育的“新” 作为动词,是创新、革新。 4. 新教育之“新”,实际上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点。真正的 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有着终极的关怀。
二、新教育,新在哪里?
(三)新教育是“行”教育
行动教育,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把行动这些和田野哲学作为 自己的重要追求。
(四)新教育是“幸”教育
幸福教育,当下幸福的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享受教育 的诗意,享受智慧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五)新教育是“星”教育
1.这个“星”是天上的星星的星,表示新教育人像一群仰望星空的孩童,从 不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只是拿着抹布和水桶,擦拭盖在星星之上的蒙蒙灰尘。 新教育人——擦星族。 2.这个星是教育明星的星。新教育就要全力打造有教育梦想并一心逐梦的草 根明星。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四)培养卓越口才
1.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 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2.具体措施 英语: (1)“脱口而出”英语之星风采大赛。 (2)设立学生讲坛。充分利用每节课前3分钟,让学生进行当堂演讲。 (3)努力创设校园英语氛围。 (4)在教育博客和新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双语口才训练”英文组专题帖。 及时上传活动材料,有问题及时向网上同仁们求助,与网络同行。 (5)举行“英文歌曲”大赛。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营造书香校园。这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而且是“之首”。朱永新 老师多次说过:“对于新教育实验学校而言,即使其他行动暂时还没做好,但只
4. 2003年7月在玉峰实验学校召开全国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次研讨会。
从此之后,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推广开来。至2017年,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 区的3500余所实验学校、370余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之中,以行动悄然改变 着中国教育。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区域、学校、教师希望加入新教育实验。
二、新教育,新在哪里?
要把营造书香校园做好了,那么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就成功了一半。”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 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睡觉、 看电视一样,逐步形成一种习惯,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2.措施 (1)环境和氛围。通过环境的布置,创造校园的整体氛围。图书角、图书 漂流、校园墙、楼梯角等处。 (2)物质载体。让每个师生拥有自己的藏书架或藏书箱,每个人都应该有 一部分自己最喜欢的书。每个班级里都要有图书柜。年级图书广场。 (3)开展读书活动。(4)组织载体。学校读书俱乐部、读书会。 (5)课堂。开设阅读课。 (6)评价。读书之星、书香班级评选、书香家庭、亲子共读。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1.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
(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和超越自我。
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 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2.教师随笔的具体操作办法
教师的教育随笔,要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相结合,要求具有真实性、创新性 分析与反思;可以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或困惑的记录;可以是对现阶段教育教学的 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为学校的整体发展献谋献策。
和可读性。可以是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整理、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4.搭建网络平台,拓宽横向交流 (1)建立“师生共写随笔”网上专栏。为师生的随笔提供交流的平台。 (2)开辟“师生共写随笔”论坛。引导师生进行反思与交流,发表评论, 提出建议。
(3)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途径,展示学生优秀日记和该
班任课教师的优秀随笔,组织各种形式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日记交流。 (4) 做好学生优秀日记的评选、推荐工作;出版学生优秀习作专辑。
(二)新教育是“心”教育
1. 新教育是相对于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心灵的教育”。 新教育提倡完整的教育,是身、心、灵统一的完整的教育。 2.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 读史,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 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蓝图。
二、新教育,新在哪里?
(六)新教育是“信”教育
1.这个信是信心、信任、信念。
2.“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
3.“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4.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就是希望、愿景,岁月就是坚
守、意志。
二、新教育,新在哪里?
(七)新教育实验与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关系
1.“新基础教育”是以课堂为起点,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教
一、什么是新教育实验? (一)概述
新教育实验始于2000年朱永新教授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 了“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系统阐 述了他的“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为:
一个“核心”——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七大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 坚持才有奇迹;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重 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 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 课程、家校合作共建; “四大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 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三)聆听窗外声音
1.途径 (1)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多元价值观。 (2)与“大师对话”。 2.措施 (1)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聆听“窗外的声音”的主战场。各学科教师应该具 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并具有自觉提升、拓宽课程的能力。在“用教材教”的过程 中,要结合课程内容,经常补充和有意识地渗透与人类生活及生存息息相关的各 种信息,使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同时,能及时聆听到“窗外的声音”,拓宽视野, 挖掘潜能,激发学习内驱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三)聆听窗外声音
2.措施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经常聆听“窗外的声音”。学校教育的主要 功能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世界的中国人,我们应该立足学校,面 向世界,谋划未来,既要及时把各行各业的人士请进学校、课堂,经常组织形势 报告会、讨论会、辩论会以及各种讲座,又要主动“走出去”,定期组织学生下 农村、进企业、去军营、走访社区和观看各种展览会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树立学习的紧迫感,增加忧患意识。 (3)运用硬件设施让学生多聆听“窗外的声音”。事实上,学校图书阅览 室、阅报栏、黑板报、电子阅览室、校园电视台以及班级里的报刊杂志,都是学 生聆听“窗外的声音”的重要通道。我们要建章立制,善做管理“加减法”,坚 决规范办学行为,设法腾出时间和空间,让所有硬件都来发出育人的“声音”, 积极发挥硬件的育人功能。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什么是新教育实验? (一)概述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一个以教师发展 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 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常务委员会委员,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 30人论坛成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十六卷) 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等文字。承担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从2000 年起,由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推广。至2017年,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 的3500余所实验学校、370余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之中,以行动悄然改变着 中国教育。他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国家 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