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兰、大花蕙兰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生长适温 24~28℃,相对湿度 8来自百度文库~100%持续时间长,易发病。该病多发生在雨季,高温、高湿、通气不良 的情况下,叶梢中积有大量水分,时间一长,最容易引发此病。
防治: 1. 避雨栽培,注意空气流通。 2.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疫病流行期控制浇水。 3. 条件适合发病或发病初期喷洒绘绿 3000~4000 倍,金雷 600~800 倍,双炔酰菌胺 1000~1500 倍,丙酰胺
春雷霉素 600~800 倍等药剂,7~14 天交替施用一次。
疫 病(Phytophthora):
疫病是大花惠兰和国兰毁灭性的病害,在兰花的各个生长阶段均能受此病的侵染,叶、茎、花、根均可被 害。 症状:
感染疫病时,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和产生的病症不 湿度大时,上有白色 同,还可分为黑腐、叶腐、心腐、茎腐等,幼苗到开 绵状霉状物。 花株都能受害,特别是新生芽、心叶最容易受害。染 病部位最初是深褐色,病害扩展速度快,导致叶片变 黑腐烂,病叶易拔除;干燥时病部褐色或黑褐色干枯,
防治 1、 加强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好土壤或基质的含水量,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 2、 栽培基质进行消毒;栽培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减少病菌的进一步扩散。 3、 药剂防治:
可用绘绿 6000~10000 倍或卉友(Medallion)4000~5000 倍,交替灌根施用。 在大花惠兰定植、移苗或换盆后使用绘绿 6000~10000 倍或卉友(Medallion)4000~5000 倍灌根处理 1~ 2 次;在营养生长的中后期每隔 14~21 天使用绘绿 6000~10000 倍和卉友(Medallion)4000~5000 倍轮换灌 根 2~3 次,即可有效地防除镰刀菌的危害。
大花蕙兰黑斑病,也叫圆斑病,在大花蕙兰上经常是急性侵染。事实上,在大花惠兰上引起黑斑病的病原 菌和国兰上引起叶枯病的病原菌是同一个病原菌 Cylindrosporium phalaenopsidis Saw. 称蝴蝶兰柱盘孢,属于半 知菌类真菌。 症状:
大花惠兰染病后,多发于叶基部、叶缘或叶尖,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小 斑,迅速扩大后成圆形深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四周叶组织褪绿变黄;
发病条件及传播规律: 炭疽病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残
组织内越冬,借助风雨传播,在叶面有水滴的条件下, 孢子萌发,并产生侵入丝,由寄主表面角质层或皮孔 处侵入,引起发病;该病原菌也可处于潜伏侵染状态, 待条件适合时才发病。菌丝生长适温 20~30℃,相对
湿度 80%以上有利于该病的扩展和流行。华东地区 4 月~8 月易发病;华南地区多从 4 月开始发病,梅雨或 连续阴雨季节发病多,新叶从 8 月开始发病,秋雨连 绵或台风暴雨,排水不良或湿气重发病重。
它是专一引起观赏植物维管束病害的病原;
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镰 刀 枯 萎 物质,扩散开来且逐渐向上延展,导致病株叶片枯黄
病病原菌以 菌 而死。镰刀枯萎病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 27℃-32℃,在 丝体或厚垣 孢 20℃时病害发生趋向缓和,到 15℃以下时则不再发病。 子在土壤、 栽 大苗龄的大花惠兰比小苗龄的容易发病;在春夏季节, 培 基 质 中 越 若栽培基质温度较高,潮湿,换盆、移栽时根系伤害 冬,可营腐生生活。 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 较多,植株生长势弱则发病重;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 的泼溅进行传播;通过幼根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为害, 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并促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病菌进入维管束系统后能马上堵塞导管,并产出有毒
大花惠兰感染镰刀菌之后,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叶片明显地黄化枯萎,且无光泽;除了下部叶片不正常黄化, 脱落之外,在叶、茎基部还能看到水浸状病斑,逐渐变黑色,病斑干枯后使得植株茎基部缩缢。横切或纵切病 叶、茎基部,均可见维管束有褐色或黑褐色的环变,湿度大时可见白色霉状物,有时霉状物是粉红色的。
病原: 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p.),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国兰、大花惠兰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炭 疽 病(Anthracnose)
症状: 主要为害国兰和大花惠兰的叶片。炭疽病多始于叶尖,初生褐色略下陷的小点,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
不规则型病斑,略凹陷,病斑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后期边缘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上轮生黑色的小点;病斑发 生在叶缘时呈现褐色云纹状斑块,常使叶 片大段坏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红色的 胶质物。 病原: 兰花炭疽病的病原是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 称 胶 孢 炭 疽 菌,为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 Glomerella cingulata 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门真菌。
防治:
1. 避雨栽培,病害流行期控制浇水 2. 注意通风透气,降温降湿 3. 条件适合发病及发病初期,交替轮换喷淋铜制剂或可杀得(注意浓度,当心铜离子对兰苗生长有影响),农
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药剂,以免植株产生抗药性。
病原: 疫 病 的 病 原 有 2 个 , 分 别 是 Phytophthora palmivora 称 棕 榈 疫 霉 和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称烟草疫霉,均为卵菌。
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卵孢子在病组织或栽培基质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产生孢子囊,通过淋水传播。菌丝体
倍,春雷霉素 600~800 倍,腈菌唑 3000~3500 倍,氟硅唑 6000~8000 倍等药剂,7~14 天防治 1 次。
假尾孢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症状: 此病主要侵染大花蕙兰,初期叶片表面有细小的圆形褐色黑斑发生,整体看上去呈现出被火燎过的淡褐色,
叶子表面像病毒感染而褪绿色。病斑在叶子的上、下两面都有,有时也会出现黄斑。叶背病斑深褐色,子实体 生在叶子的两面,但主要在叶面上,呈扩散型和点状。在潮湿的时候,叶片背面的气孔里会长出病菌和胞子, 肉眼不易分辨,中下部的叶片容易受此病菌的感染。 病原:
20℃,叶面湿润 易发病;阴雨、多雾、湿度大、日照少,可进行多次 重复侵染且扩展速度快;植盆摆放过密,通风透光不 良,氮肥过多发病重。
防治: 1. 注意浇水,防治防治叶片湿润
2. 通风透气,增施磷肥 3. 及时清除病株,剪除病叶 4. 发病初期交替轮换喷施 卉友 4000~6000 倍,绘绿 3000~5000 倍,百菌清 300~500 倍,苯醚甲环唑 2500~3000
病菌的生长适温 25~30℃。
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Jones) Holland 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属细菌。
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栽培基质中越冬,借助雨水飞溅、水流、田间浇水操作进行传播,从伤口或植株幼嫩处侵
入。气温 27~30℃,多雨条件下易发病;闷热、湿气重则发病重。
软腐病(蘖腐病)——细菌性病害 无论是大花惠兰还是国兰,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均能受此细菌的感染。
软腐病通常侵染国兰和大花惠兰的叶片、蘖芽,一年中从春季到秋季 都可能发生。 症状:
发病初期在芽基部出现水渍状小斑点,2~3 天后迅速向上、下扩展成 暗绿色的水烫伤大斑块,导致叶鞘外部深褐色腐烂,发出恶臭味,病叶易 拔出;叶片染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块,有黄晕。
600 倍,烯酰吗啉锰锌 800 倍等药剂,7~10 天交替施用进行防治。
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镰刀菌枯萎病是观赏花卉重要病害之一。常常引起植物出现根腐、茎腐、茎基腐等多种病害症状造成花卉 植物萎蔫死亡。 症状:
国兰感染病菌后,叶片变黄萎蔫,假鳞茎变细,后根系腐烂,植株上下表皮及维管素出现环状紫红色,严 重时假鳞茎发生腐烂;
染病的国兰中、下部叶片受害比较重,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迅速扩 展为半圆形至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斑,病斑中央逐渐变成灰白至灰褐 色,上面轮生褐色小粒点,湿度大时,会出现黄白胶质物;该病与炭疽病 的区别主要是病斑上小粒点的色泽与排列不同。
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或越
夏,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浇水时水滴 飞溅进行传播该病春秋两季易发病,华东地区及云南, 4~6 月是老叶发病期;华南地区每年 12 月中旬气温低 于 12℃开始发病,翌年 2~3 月受害重,一般气温 15~
Pseudocercospora 属半知菌类真菌。 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在病部或病残体 上越冬,翌年当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 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为害,6~9 月雨水多时 发病重,10 月以后病情扩展缓慢。 防治: 1. 采取避雨栽培;发现病叶及时剪除, 减少传染源。
2. 栽培场所植盆摆放不易过密,注意通风透气 3. 发病初期喷施 卉友 4000~6000 倍,绘绿 3000~5000 倍,百菌清 300~500 倍,苯醚甲环唑 2500~3000 倍,
防治: 1. 适当控制栽培密度,加强通风透光,注意防雨。 2. 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 3. 发病初期交替轮换喷洒 绘绿 3000~5000 倍,14.3%丙环唑 1500~2500 倍,苯醚甲环唑 2500~3000 倍,百
菌清 300~500 倍等药剂,7~14 天防治 1 次即可。
大花惠兰——黑斑病 PK 国兰——叶枯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