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德育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艺教、德育”结合之路,育全面发展艺术人才》结题报告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新一轮的改革已经走进我们的教育,各国都在进行研究,寻找自己的教育方略,立足本土,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世界各国改革的共同目标。面对新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在坚持以科研兴校中,我校积极参与规划课题研究,承担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任务,经过思考与研究后确定子课题为《走“艺教、德育”结合之路,育全面发展艺术人才》。我们认为:以艺术教育作为振兴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既能发展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办学,又能以此作为基石努力做好学校的本职工作德育教育,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我们的办学理想和学生培养目标。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确定四个实验班,100余人参与实验,覆盖四个年级,课题研究从2012年初开始,历经10个月的时间,今年申请结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美育的学说。马克思认为,美育属于“最高的具有全人类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因此,美育所追求的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

2、大成智慧学与大成美育。我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钱学森同志提出了“大成智慧学教育”,他用宽泛的系统论的方法,研究有史以来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和智慧,取其精华,重新构建教和学的科学体系,这个新体系能给人以举一反三、教一知十、触类旁通,乃至一通百通的智慧和本领,使本世纪的人比20世纪的人用于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但学得的知识和能力大大增加,人的潜能的开发将大大超过20世纪的人。中央教科所白天佑同志把大成智慧学用于空白多、难度大、活力强和见效快的美育,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成美育框架,并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的原理为指导,力求教育既符合人自身内部发展的规律,又要使人的发展规律符合外部世界发展的规律,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彻底的解放,也就是人的完美发展。因此大成美育是最卓越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3、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

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力,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说为代表。他主张学习主要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能够较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其主要观点有:(1)学习是愉快的事,即不应有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能用威胁、蔑视的态度强迫学生进行学习。(2)情感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即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4、《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在素质教育的四大要素中,德育是灵魂、美育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道德修养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美育作为德育的必要前提,对德育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借助于审美情感体验的机制,可以使人从内心真诚地、自发地实现道德的善。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它摆脱了空洞的说教和强制的方式,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熏陶,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受到了教育。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遵循以人为本,继承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与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探讨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预期对指导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研究内容

1、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2、在课堂教学方面,如何在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3、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探索各学科及各种活动过程中艺术表现美与现实美,感染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文明情感,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向多学科教学延伸,培养智慧的人才。

4、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以美建校”。充分发挥校园美的感染教育作用,建设美化,绿化,净化,知识化,教育化的标准化学校,创设和谐愉悦、催人奋进、进取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塑造美的心灵。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师生工作和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2、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健全科研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1、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成立由校长主管,业务副校长分管,科研主任,德育主任全面负责的领导机构。各成员职能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学校科研室每学年每学期都能结合本校情况定出可行的、具体的计划,并且每月定期对各课题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一年来,学校已召开了3次专项会议研究学校的科研工作,多次参加了相关的科研机构工作会议,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总结本校以前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及管理上存在不足;

(2)、完成本课题申报工作;

(3)、规范管理校本课题及科研奖励办法;

(4)、加强科研信息交流;

(5)、完善科研机构,增强科研教师责任感;

2、科研管理制度齐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科研成果应用于奖励机制等,科研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建立学校教师的业务档案,每年组织学校科研先进教师、优秀课题组评选活动,并把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奖论文作为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交流学习,注重专业引领

(1)采取“培训+研讨”的方式。

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内相当多的教师对不太了解相关课题所要解决问题的含义。针对此学校由教务处牵头,为各课题组成员举办了新课程等专题讲座,以更新研究人员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