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校园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Site planar plant analysis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Main plant ornamental features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主调植物
金桂 金桂
金桂 木犀科木犀属
常绿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 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金桂适应性强,比较耐阴,花梗较短, 并且鲜花的含水量高,多作为观赏乔木。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水杉大道
水杉大道位于川农校区南北轴线上,通过建筑剖面示意图可清晰的看 见该空间呈凹陷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压迫的氛围感。 通过在该处空间种植高大的塔型树种,对建筑轮廓进行了软化整合, 改善空间氛围,丰富空间维度,使得校园整体的空间具有节奏感、韵 律感。
轴线立面建筑示意图
凹陷空间
轴线空间示意图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植物布局
科研楼侧绿地
水
杉
大
内庭
道
报告厅道路
入口空间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空间氛围示意图
植物分区示意图
内聚空间
中 心 轴 线
由于入口空间植被丰 富、 形 态 多 样, 根 据 种植方式分成了 4 个 区域详细讲解。
两翼绿植
水岸植物
中心花园 桂花树阵
水岸植物
两翼绿植
入口空间植物基本沿轴线对称种植,两翼绿植区域选用了景观大乔木配合彩叶乔木聚植,中心花 园以低矮灌木为主配合花卉形成校区标志,后景配合水岸植物与桂花树阵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层次。 整体入口空间形成了两翼高中心矮的内聚空间,将主要的视线聚合在了入口轴线区域,凸显了校 区标志景观与轴线上的建筑,使得入口空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恢宏。
建筑附属绿地 规则式
该区域绿地面积较大,紧邻建筑区域。通过不同高度的乔木列植打 造出丰富的乔木层次,同时加入彩叶乔木、开花乔木作为点缀丰富 了空间色彩。绿地前后区域分别以树阵、高大草本植物聚植的方式 打造出了独特的空间感受。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科研楼侧绿地
绿地端头以简单的桂花树阵排列,配合沿阶 草的种植,形成了简约的过渡空间。
道路附属绿地 规则式
乐昌含笑
紫叶李
金叶女贞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内庭
广场绿地 规则式
通过在内庭外围的拍摄,该区域整体乔木较高,树种以天竺桂、 香樟、白蜡树为主,庭院空间分割区域种植了水杉与箬竹,自然 的将小空间进行了功能区域的划分。 内庭空间灌木的种植方式未知,乔木以庭院外围边界为基线列植, 通过种植不同高度的、不同树形的乔木,使得庭院空间更加的丰富, 强化了整体的韵律感。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配调植物
落叶小乔木,叶常年紫红色,著名 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 背景。
紫叶李 蔷薇科李属
多年生常绿乔木,基部常膨大,叶 阔肾状扇形,果实椭圆形橄榄状。 是一种庭园观赏植物和良好的绿 化树种,也是一种经济林树种。
蒲葵 棕榈科蒲葵属
常绿乔木,供观赏树种,花 含芳香油。 树姿态雄伟壮丽, 叶阔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 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 强抗性,可用于净化空气, 保护环境。
黄葛树主要位于两翼绿植组团核心,与其他的乔木配合丛植构成了层 次丰富的植物组团。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主调植物
校区水杉图像
水杉 杉科水杉属
裸子植物,稀有种,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雌雄同株。水杉适应性强, 喜湿润生长快,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水杉种植于校区的南北轴线上,以列植的方式种植。 由于川农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杉作为热带 物种,由于天气和光照的原因,长势较为不好。
通过金桂阵列种植,配合金叶女贞、鹅掌柴、桂花、红檵木、黄杨,使 得入口空间更加的深邃,营造出了整齐大气的轴线景观,更好的将建筑 的气势展现了出来。
轴线上的树种皆为常绿树种,且伴随着季节的变化叶色会有一定的变化, 使得严肃的轴线空间有了一定的律动感。同时,伴随着秋季金桂浓郁的 芬芳,使得该空间更有仪式感。
单位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规
格
自然高(m) 胸径(cm) 冠幅(m) 分枝点(m) 数量
5.0-6.0 7.0-8.0 7.0-9.0 29.5-30.0 7.0-7.5 10.0-12.0 5.0-7.0 4.0-5.0 14.0-15.0 4.0-6.0 11.0-12.0 4.0-5.5 5.0-6.0 2.0-2.2 4.0-5.0
落叶植物 白蜡树
两翼绿植区域植被丰富,绿量大。植被选择以常绿植物为基调, 开花乔木、彩叶乔木为配调,高大乔木为主调,形成了色彩丰富、 花香四溢的丛植组团。部分区域通过九方格的布置种植多种彩叶 灌木,局部打破了两翼区域的空间,方便了校区人流的通行。
鹅掌柴 红檵木 南天竹
桂花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科研楼侧绿地
裸子植物 苏铁
单子叶植物 蒲葵、加纳利海枣、棕竹
双子叶乔木
黄葛树、紫叶李、白蜡树、琴叶榕、紫薇、 天竺桂
双子叶灌木
三角梅、金叶女贞、南天竹、桂花、红檵木、 鹅掌柴
双子叶植物
黄葛树 蒲葵
三角梅 加纳利海枣 桂花 红檵木
开花植物 紫薇、三角梅、桂花
彩叶植物 紫叶李、南天竹、红檵木
常绿植物 黄葛树、琴叶榕、天竺桂、金叶女贞、鹅掌柴
秋
季
夏 季
冬 季
植物四季色彩分析
季
春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水岸植物
蒲苇
水岸空间 规则式
肾蕨
金叶女贞 植物色彩及高度统计 平
均
高
度
三角梅
/
色
彩
花叶芦竹
比
鸡冠花
重 红檵木
蒲苇 三角梅 红檵木 肾蕨 黄杨 花叶 女贞 鸡冠花 类型 芦竹
水岸植物主要以草花、灌木为主,岸线主要有两种种植形式。第一 种是以高大蒲苇作为点景,配合肾蕨、金叶女贞构成视线焦点,引 导了行人的路径;第二种是以彩叶灌木、花草作为组团种植,配合 肾蕨岸线种植,隐藏了硬质水岸的同时,丰富了空间色彩,形成了 水岸交融的景观感受。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道路附属绿地 规则式
水杉大道
主要种植植物 列 植
裸子植物 水杉 单子叶植物 小琴丝竹
灌木 女贞、木香花
水杉大道空间氛围 轴线清晰,空间进深感受强烈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报告厅道路
在线性空间交叉列植乐昌含笑与紫叶李,配合修剪过的女贞增强了空间的节奏感。 在树种选择上选择了彩叶小乔木与塔型常绿乔木,丰富了空间色彩的同时拔高了空间的高度。
广玉兰 木兰科木兰属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基调植物
天竺桂 樟科樟属
常绿乔木,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天竺 桂长势强,树冠扩展快,并能露地过冬;树姿优美,抗污染,观赏价值高, 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作用。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Plant application form analysis
该区域点作为入口空间与楼侧绿地的衔接 处,采用了基调树种与入口构成了一定的联 系,同时有效的对草坪景观进行了遮挡,解 决了大片草坪的突兀感。
通过高大乔木润楠打底,紫叶李提色的方式 作为背景,同时以多层列植白蜡树、桂花, 区域点缀玉兰的种植方式使得乔木空间层次 更加的丰富。树下空间配合红檵木、金叶女 贞以及球灌形成了鲜明的树带。
金桂主要种植于校区入口中心轴线上,以列植的方式共种植 20 棵, 形成了鲜明的轴线景观,营造出了川农校区“桂花飘香”的书香氛围。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主调植物
黄葛树
黄葛树
黄葛树 桑科榕属
高大落叶乔木 , 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 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黄 葛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根深杆壮,枝繁叶茂,生长快,寿命长,忍高温, 耐潮湿,抗污染。
第六组 校园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
Campus plant landscap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汇报人:曾斯怡
指导老师:江明艳
catalogue
目录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Main plant ornamental features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Plant application form analysis
11-12
2.0-3.0
1.5
24
22-24
3.0-4.0
1.6
10
15-18
4.0-6.0
2.5
125
22-30
1.0-2.0
3.0
11
14-15
3.8-4.0
1.7
2
42-45 10.0-11.0
1.2
3
9-10
2.5-3.0
1.6
14
6-8
2.0-2.5
1.6
8
10-12
1.5-2.0
3.2
33
作为校区入口的种植组团空间,该区域起到了很好的视 线引导的作用,避免了校区内部建筑一览无遗状况的同 时,将视线引导到了入口轴线上,解决了区域划分的问题。
一层空间 二层空间 三层空间
组团空间层次分析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两翼绿植
主要种植植物
XX 广场绿地
自然式
黄葛树 三角梅
苏铁 金叶女贞 南天竹 紫叶李
130
150-200
130
150-200
180
160
100-170
80-160
80-150
50-150
150-200
150-250
150-200
150-250
80-100
50-80
数量 4 2 18 4 6 40 16 2 2 2
备注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植物名录表
植物名录表(片植灌木)
图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香樟
源自文库
水杉 箬竹 白蜡树 天竺桂
白蜡树
天竺桂
水杉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Site planar plant analysis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平面图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组团分析
0
20m
中心轴线
0
20m
三株丛植 / 轴线对称 花卉 + 修剪灌木 植物组团 + 水岸植物
植物种植空间形态 三圈半包围弧形空间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组团分析
植物种植密集程度
0
20m
绿 量 整 合
0
20m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植物名录表
植物名录表(乔木)
图例
序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植物名称
紫叶李 乐昌含笑 天竺桂
水杉 朴树 黄葛树 玉兰 紫薇 楠树 金桂 肉桂 海棠 李树 三角梅 蒲葵
该区域植被高度较低,主要色彩为红色,在很好的将后方建筑展现出来 的同时展现出了川农热情激昂的校园氛围,打造出了川农成都校区的特 色校园文化,营造出简洁、明快、大气的景观氛围。
苏铁 红檵木
杜鹃
校区标志景观
色彩类型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桂花树阵
中心广场绿地 规则式
主要种植植物
乔木 金桂
灌木
金叶女贞、鹅掌柴、桂 花、红檵木、黄杨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植物名录表
植物名录表(点植灌木)
图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植物名称
海芋 竹子 女贞 红花檵木 棕竹 苏铁 蚊母树 蒲苇 芒 酒瓶兰
单位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规格
高度(cm)
冠幅(cm)
170-200
100-200
100-150
200-300
水岸植物整体高度集中于 0.8m,色彩层次丰富,植物种类多样, 在引导了行人视线的同时也构造成了一个安全、半开放的水景空间。
黄杨 肾蕨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两翼绿植
两翼绿植区域以黄葛树为核心进行丛植,配合白蜡树、 琴叶榕形成了有进深感的高层空间,再结合紫叶李、紫 薇、天竺桂、蒲葵丰富了组团的色彩,强化了植物层次, 形成了二层空间。树下空间直接结合红檵木、南天竹、 红叶石楠等灌木,围合了组团空间,留出了大面积的植 草区域,使得该区域视野开阔、结构分明。
14-15
3.0-3.50
1.4
31
18-21
4.0-4.8
4.0
12
5-6
1.2-1.5
1.2
34
12-15
1.2-2.5
1.6
33
基径5
1.2-1.3
丛生
2
20-22
1.8-2.5
1.8
11
备注 道路旁6m间植 道路旁6m间植 墙周列植、群植
道路旁列植 草坪中点植 对植、孤植
列植
群植
每丛5枝以上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广场入口绿地 规则式
入口空间 中心花园
色
彩
主要种植植物
比
裸子植物 苏铁
重
灌木 花卉
红花檵木、金叶女贞、杜鹃 鸡冠花
中心花园入口通过对金叶女贞与鸡冠花的修剪设计形成了校区标志景 观,花园外延用苏铁三株丛植与红花檵木、杜鹃配合为一个整体,以此 为单位对校区标志景观进行弧形包围,强化了核心景观内容。
乔灌种植近靠建筑,其他绿地区域为草坪打 底花卉点缀,营造出了开敞的空间感受,并 柔化了高层建筑的线条。
绿地末端成片种植薏苡仁,且有意的将同 一品种打造出了不同的层次,形成了自然 的过渡空间。
该区域点与图书馆前的景观田成对景的关 系,采用同种系列的草本植物,有效的软 化了空间,将两处小节点融合成了一个整 体。
Site planar plant analysis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Main plant ornamental features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主调植物
金桂 金桂
金桂 木犀科木犀属
常绿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 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金桂适应性强,比较耐阴,花梗较短, 并且鲜花的含水量高,多作为观赏乔木。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水杉大道
水杉大道位于川农校区南北轴线上,通过建筑剖面示意图可清晰的看 见该空间呈凹陷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压迫的氛围感。 通过在该处空间种植高大的塔型树种,对建筑轮廓进行了软化整合, 改善空间氛围,丰富空间维度,使得校园整体的空间具有节奏感、韵 律感。
轴线立面建筑示意图
凹陷空间
轴线空间示意图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植物布局
科研楼侧绿地
水
杉
大
内庭
道
报告厅道路
入口空间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空间氛围示意图
植物分区示意图
内聚空间
中 心 轴 线
由于入口空间植被丰 富、 形 态 多 样, 根 据 种植方式分成了 4 个 区域详细讲解。
两翼绿植
水岸植物
中心花园 桂花树阵
水岸植物
两翼绿植
入口空间植物基本沿轴线对称种植,两翼绿植区域选用了景观大乔木配合彩叶乔木聚植,中心花 园以低矮灌木为主配合花卉形成校区标志,后景配合水岸植物与桂花树阵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层次。 整体入口空间形成了两翼高中心矮的内聚空间,将主要的视线聚合在了入口轴线区域,凸显了校 区标志景观与轴线上的建筑,使得入口空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恢宏。
建筑附属绿地 规则式
该区域绿地面积较大,紧邻建筑区域。通过不同高度的乔木列植打 造出丰富的乔木层次,同时加入彩叶乔木、开花乔木作为点缀丰富 了空间色彩。绿地前后区域分别以树阵、高大草本植物聚植的方式 打造出了独特的空间感受。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科研楼侧绿地
绿地端头以简单的桂花树阵排列,配合沿阶 草的种植,形成了简约的过渡空间。
道路附属绿地 规则式
乐昌含笑
紫叶李
金叶女贞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内庭
广场绿地 规则式
通过在内庭外围的拍摄,该区域整体乔木较高,树种以天竺桂、 香樟、白蜡树为主,庭院空间分割区域种植了水杉与箬竹,自然 的将小空间进行了功能区域的划分。 内庭空间灌木的种植方式未知,乔木以庭院外围边界为基线列植, 通过种植不同高度的、不同树形的乔木,使得庭院空间更加的丰富, 强化了整体的韵律感。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配调植物
落叶小乔木,叶常年紫红色,著名 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 背景。
紫叶李 蔷薇科李属
多年生常绿乔木,基部常膨大,叶 阔肾状扇形,果实椭圆形橄榄状。 是一种庭园观赏植物和良好的绿 化树种,也是一种经济林树种。
蒲葵 棕榈科蒲葵属
常绿乔木,供观赏树种,花 含芳香油。 树姿态雄伟壮丽, 叶阔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 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 强抗性,可用于净化空气, 保护环境。
黄葛树主要位于两翼绿植组团核心,与其他的乔木配合丛植构成了层 次丰富的植物组团。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主调植物
校区水杉图像
水杉 杉科水杉属
裸子植物,稀有种,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雌雄同株。水杉适应性强, 喜湿润生长快,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水杉种植于校区的南北轴线上,以列植的方式种植。 由于川农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杉作为热带 物种,由于天气和光照的原因,长势较为不好。
通过金桂阵列种植,配合金叶女贞、鹅掌柴、桂花、红檵木、黄杨,使 得入口空间更加的深邃,营造出了整齐大气的轴线景观,更好的将建筑 的气势展现了出来。
轴线上的树种皆为常绿树种,且伴随着季节的变化叶色会有一定的变化, 使得严肃的轴线空间有了一定的律动感。同时,伴随着秋季金桂浓郁的 芬芳,使得该空间更有仪式感。
单位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规
格
自然高(m) 胸径(cm) 冠幅(m) 分枝点(m) 数量
5.0-6.0 7.0-8.0 7.0-9.0 29.5-30.0 7.0-7.5 10.0-12.0 5.0-7.0 4.0-5.0 14.0-15.0 4.0-6.0 11.0-12.0 4.0-5.5 5.0-6.0 2.0-2.2 4.0-5.0
落叶植物 白蜡树
两翼绿植区域植被丰富,绿量大。植被选择以常绿植物为基调, 开花乔木、彩叶乔木为配调,高大乔木为主调,形成了色彩丰富、 花香四溢的丛植组团。部分区域通过九方格的布置种植多种彩叶 灌木,局部打破了两翼区域的空间,方便了校区人流的通行。
鹅掌柴 红檵木 南天竹
桂花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科研楼侧绿地
裸子植物 苏铁
单子叶植物 蒲葵、加纳利海枣、棕竹
双子叶乔木
黄葛树、紫叶李、白蜡树、琴叶榕、紫薇、 天竺桂
双子叶灌木
三角梅、金叶女贞、南天竹、桂花、红檵木、 鹅掌柴
双子叶植物
黄葛树 蒲葵
三角梅 加纳利海枣 桂花 红檵木
开花植物 紫薇、三角梅、桂花
彩叶植物 紫叶李、南天竹、红檵木
常绿植物 黄葛树、琴叶榕、天竺桂、金叶女贞、鹅掌柴
秋
季
夏 季
冬 季
植物四季色彩分析
季
春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水岸植物
蒲苇
水岸空间 规则式
肾蕨
金叶女贞 植物色彩及高度统计 平
均
高
度
三角梅
/
色
彩
花叶芦竹
比
鸡冠花
重 红檵木
蒲苇 三角梅 红檵木 肾蕨 黄杨 花叶 女贞 鸡冠花 类型 芦竹
水岸植物主要以草花、灌木为主,岸线主要有两种种植形式。第一 种是以高大蒲苇作为点景,配合肾蕨、金叶女贞构成视线焦点,引 导了行人的路径;第二种是以彩叶灌木、花草作为组团种植,配合 肾蕨岸线种植,隐藏了硬质水岸的同时,丰富了空间色彩,形成了 水岸交融的景观感受。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道路附属绿地 规则式
水杉大道
主要种植植物 列 植
裸子植物 水杉 单子叶植物 小琴丝竹
灌木 女贞、木香花
水杉大道空间氛围 轴线清晰,空间进深感受强烈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报告厅道路
在线性空间交叉列植乐昌含笑与紫叶李,配合修剪过的女贞增强了空间的节奏感。 在树种选择上选择了彩叶小乔木与塔型常绿乔木,丰富了空间色彩的同时拔高了空间的高度。
广玉兰 木兰科木兰属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基调植物
天竺桂 樟科樟属
常绿乔木,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天竺 桂长势强,树冠扩展快,并能露地过冬;树姿优美,抗污染,观赏价值高, 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作用。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Plant application form analysis
该区域点作为入口空间与楼侧绿地的衔接 处,采用了基调树种与入口构成了一定的联 系,同时有效的对草坪景观进行了遮挡,解 决了大片草坪的突兀感。
通过高大乔木润楠打底,紫叶李提色的方式 作为背景,同时以多层列植白蜡树、桂花, 区域点缀玉兰的种植方式使得乔木空间层次 更加的丰富。树下空间配合红檵木、金叶女 贞以及球灌形成了鲜明的树带。
金桂主要种植于校区入口中心轴线上,以列植的方式共种植 20 棵, 形成了鲜明的轴线景观,营造出了川农校区“桂花飘香”的书香氛围。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主调植物
黄葛树
黄葛树
黄葛树 桑科榕属
高大落叶乔木 , 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 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黄 葛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根深杆壮,枝繁叶茂,生长快,寿命长,忍高温, 耐潮湿,抗污染。
第六组 校园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
Campus plant landscap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汇报人:曾斯怡
指导老师:江明艳
catalogue
目录
1 主要植物观赏特征
Main plant ornamental features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Plant application form analysis
11-12
2.0-3.0
1.5
24
22-24
3.0-4.0
1.6
10
15-18
4.0-6.0
2.5
125
22-30
1.0-2.0
3.0
11
14-15
3.8-4.0
1.7
2
42-45 10.0-11.0
1.2
3
9-10
2.5-3.0
1.6
14
6-8
2.0-2.5
1.6
8
10-12
1.5-2.0
3.2
33
作为校区入口的种植组团空间,该区域起到了很好的视 线引导的作用,避免了校区内部建筑一览无遗状况的同 时,将视线引导到了入口轴线上,解决了区域划分的问题。
一层空间 二层空间 三层空间
组团空间层次分析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两翼绿植
主要种植植物
XX 广场绿地
自然式
黄葛树 三角梅
苏铁 金叶女贞 南天竹 紫叶李
130
150-200
130
150-200
180
160
100-170
80-160
80-150
50-150
150-200
150-250
150-200
150-250
80-100
50-80
数量 4 2 18 4 6 40 16 2 2 2
备注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植物名录表
植物名录表(片植灌木)
图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香樟
源自文库
水杉 箬竹 白蜡树 天竺桂
白蜡树
天竺桂
水杉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Site planar plant analysis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平面图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组团分析
0
20m
中心轴线
0
20m
三株丛植 / 轴线对称 花卉 + 修剪灌木 植物组团 + 水岸植物
植物种植空间形态 三圈半包围弧形空间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组团分析
植物种植密集程度
0
20m
绿 量 整 合
0
20m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植物名录表
植物名录表(乔木)
图例
序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植物名称
紫叶李 乐昌含笑 天竺桂
水杉 朴树 黄葛树 玉兰 紫薇 楠树 金桂 肉桂 海棠 李树 三角梅 蒲葵
该区域植被高度较低,主要色彩为红色,在很好的将后方建筑展现出来 的同时展现出了川农热情激昂的校园氛围,打造出了川农成都校区的特 色校园文化,营造出简洁、明快、大气的景观氛围。
苏铁 红檵木
杜鹃
校区标志景观
色彩类型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桂花树阵
中心广场绿地 规则式
主要种植植物
乔木 金桂
灌木
金叶女贞、鹅掌柴、桂 花、红檵木、黄杨
3 场地平面植物分析 植物名录表
植物名录表(点植灌木)
图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植物名称
海芋 竹子 女贞 红花檵木 棕竹 苏铁 蚊母树 蒲苇 芒 酒瓶兰
单位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规格
高度(cm)
冠幅(cm)
170-200
100-200
100-150
200-300
水岸植物整体高度集中于 0.8m,色彩层次丰富,植物种类多样, 在引导了行人视线的同时也构造成了一个安全、半开放的水景空间。
黄杨 肾蕨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入口空间 两翼绿植
两翼绿植区域以黄葛树为核心进行丛植,配合白蜡树、 琴叶榕形成了有进深感的高层空间,再结合紫叶李、紫 薇、天竺桂、蒲葵丰富了组团的色彩,强化了植物层次, 形成了二层空间。树下空间直接结合红檵木、南天竹、 红叶石楠等灌木,围合了组团空间,留出了大面积的植 草区域,使得该区域视野开阔、结构分明。
14-15
3.0-3.50
1.4
31
18-21
4.0-4.8
4.0
12
5-6
1.2-1.5
1.2
34
12-15
1.2-2.5
1.6
33
基径5
1.2-1.3
丛生
2
20-22
1.8-2.5
1.8
11
备注 道路旁6m间植 道路旁6m间植 墙周列植、群植
道路旁列植 草坪中点植 对植、孤植
列植
群植
每丛5枝以上
2 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广场入口绿地 规则式
入口空间 中心花园
色
彩
主要种植植物
比
裸子植物 苏铁
重
灌木 花卉
红花檵木、金叶女贞、杜鹃 鸡冠花
中心花园入口通过对金叶女贞与鸡冠花的修剪设计形成了校区标志景 观,花园外延用苏铁三株丛植与红花檵木、杜鹃配合为一个整体,以此 为单位对校区标志景观进行弧形包围,强化了核心景观内容。
乔灌种植近靠建筑,其他绿地区域为草坪打 底花卉点缀,营造出了开敞的空间感受,并 柔化了高层建筑的线条。
绿地末端成片种植薏苡仁,且有意的将同 一品种打造出了不同的层次,形成了自然 的过渡空间。
该区域点与图书馆前的景观田成对景的关 系,采用同种系列的草本植物,有效的软 化了空间,将两处小节点融合成了一个整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