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问题的研究综述及其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的文献综述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社交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交焦虑”一词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身存在社交焦虑的问题。

其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焦虑问题最为普遍,该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探究 “社交焦虑”发展和作用的影响因素,寻求破解预防之法,明确救赎发展之道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已掌握的资料显示,不同理论领域学者开展众多了关于社交焦虑产生的因素和作为中介作用的研究。

1、注意偏向在社交焦虑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研究表明,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视时间较长,表现出注意解除困难。

以愤怒面孔为实验材料考察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在不同负性情绪唤醒度条件下的注意解除困难特征。

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高唤醒度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解除难度更大。

2、高、低社交焦虑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内因自尊特性。

内因自尊可分为两个维度,即对自我的认同程度和对他人的看法。

相对低的内隐自尊(对自己积极不足)、相对高的内隐“他尊”(不消极看待他人),可能正是这种削弱的自我偏爱倾向,才是社交焦虑的核心症结。

3、相对剥夺感对社交焦虑有正向预测。

核心自我评价可以负向预测自我剥夺感;自我关注调节了核心自我评价对相对剥夺感与社交焦虑的中介机制的后半路径。

对于低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较高,对自我多有消极的认识,要尽可能降低其自我关注水平;而对于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较低,可以适当提高其自我关注水平,关注自己积极的一面,减少社交焦虑程度。

4、社会自传体记忆对于社交焦虑程度有直接影响。

高社交焦虑者作为旁观者的社交自传体记忆存在消极偏向,进一步形成负性自我概念;高社交焦虑者作为旁观者的社交自传体记忆具体化程度偏低,不利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

5、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拒绝敏感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近年来,学生的考试焦虑越来越多。

考试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这些学生而言,考试是他们最大的压力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将会出现很多焦虑状况,如失眠、不安、恐惧、焦虑等等。

临近考试时,他们将会更加焦虑。

因此,研究及早发现和克服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针对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做出了很多研究,研究主要关注高中生对考试焦虑的发生、发展、预测以及解决方案等问题。

首先,研究人员们发现,高中生考试焦虑有一定的发生规律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高中生表现出很强的焦虑情绪,而且焦虑情绪会随着考试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强烈。

此外,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女生考试焦虑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女生的考试焦虑较男生更为明显,而且女生的紧张情况也更严重。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有多种影响因素,如外部环境、家庭因素、内在性格等。

从考试焦虑的发生机制来看,考生会因外部环境的压力而产生担心,像家长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同学对于考试表现的质疑,老师对考试要求的严格等,都会导致考生生出担忧和焦虑情绪。

此外,家庭因素也是考试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如果出现家庭矛盾或者家庭环境不良,这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导致他们考试焦虑的发生。

另外,学生的性格特征也会对考试焦虑产生影响,如过分追求完美主义,担心评价和担心失败等,这种性格特征可能会加重考试焦虑。

最后,各种研究也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抑制考试焦虑的方法。

有些研究建议,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们介绍考试焦虑的表现及抑制途径,比如增强自尊心、学习目标设定、调节自己情绪等。

此外,家庭也可以发挥作用,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重视孩子的成长,以及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从而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综上所述,近年来,针对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做出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发生、发展、预测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结果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结果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结果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焦虑症的流行病学特征,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结果,以期增进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焦虑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较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6%的人口患有焦虑症,其中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焦虑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焦虑症的发病年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研究表明,焦虑症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早成年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面临着学业压力、社交压力、职业选择等多种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和发展。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焦虑症的发病年龄分布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在青春期和初婚期出现焦虑症的症状。

第三,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焦虑症在家族中的聚集现象明显,患有焦虑症的人更容易有家族中其他成员也患有焦虑症的情况。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焦虑症的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生活事件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都与焦虑症的发病有关。

第四,焦虑症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焦虑症的症状主要包括焦虑、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体验,常伴有身体上的不适感,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

焦虑症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从轻度焦虑到重度焦虑不等。

轻度焦虑可能只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轻微的影响,而重度焦虑则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社交。

最后,焦虑症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焦虑症的主要方法。

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存在依赖和副作用的风险。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应对焦虑的能力。

综上所述,焦虑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随着考试的不断变化,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已成为学校教学和心理健康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

尽管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初中学生的焦虑研究上,但也有一些有关高中生焦虑的研究。

本文将对近期关于高中生焦虑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更准确地了解高中生焦虑研究,并为此领域提供研究指导。

根据通用焦虑量表(GAD-7)的研究,大多数中国高中生表现出普遍的中等焦虑水平,但是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生的焦虑水平比女生的焦虑水平要高,而高焦虑水平会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同时,研究发现在性别差异影响高中生焦虑水平时,家庭因素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父母的支持,孩子的成就感,以及家庭收入和孩子的学习后果都会影响高中生的焦虑水平。

除了学习压力,社会压力对高中生焦虑也有重要影响。

正如某一研究所发现的,高中生受他们家庭成员和朋友的压力影响,他们会感到更加焦虑。

其中最常见的压力因素为政治和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当他们感觉社会给他们设定的指标超出他们所能达到的范围时,他们就会感到极度焦虑。

同时,高中生焦虑也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

比如,社会技能水平和情绪体验能力较弱的孩子会更加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从而感觉更加焦虑。

而自尊水平低的孩子更容易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进而感觉更加焦虑。

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尊水平与焦虑水平密切相关,当自尊水平比较高时,他们的焦虑会更低。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高中生的考试焦虑也可能是父母强调考试成绩太多或过于严苛考试评估而导致的。

一些研究发现,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评价越多,他们的焦虑也会越多。

另外,一些父母的过度担心也可能导致孩子们出现过度的焦虑。

因此,管理和减轻孩子们的焦虑,提高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政府和学校有责任通过设立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先,学校应该制定适当的学习安排,既要促进学习,又能够给学生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避免过度压力。

其次,社会应该建立正确的考试评价机制,防止过度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考试来临,很多同学看上去坐卧不安,根本无法静下来心学习,晚上还失眠;考完试后,有的同学好几个礼拜闷闷不乐,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还有的同学,不多说话,天天看上去闷闷不乐,更有甚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学生中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这些情况,我做了这次问卷调查。

三:调查形式调查是在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利用“问卷星”这个平台,将链接通过QQ发给好友或者群组。

四:调查对象郑州大学全校本科生五:心理焦虑解释心理焦虑,即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

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六:调查数据及分析1. 截至今日,已有100人填写了问卷,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专业学生,主要是大一的新生。

2.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说明大学生心理焦虑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被调查者有83%来自农村,且有79%的同学的生活费用完全是依靠父母,有53%的同学对生活费问题担忧。

这说明,焦虑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中的经济问题。

学生家中条件不好,而在大学里,每天都在花钱,学生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自然会不开心,焦虑。

3.有62%的学生在考试前无心做其他事情,90%的同学在考试前会觉得别人比自己努力,有77%的同学表明父母对自己期许非常大。

这些数据表明,考试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

有些人确实会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紧张,而考试算是学生经常面对的大事件了,并且在现在挂科失保研机会、失奖学金的背景下,在父母的期望下,自然会有巨大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幼儿入园焦虑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入园时出现焦虑情绪,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入手,分析常见的焦虑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1.家庭因素(1)父母过度溺爱,使幼儿产生依赖心理。

(2)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导致幼儿压力增大。

(3)家庭氛围紧张,幼儿缺乏安全感。

2.幼儿园因素(1)幼儿园环境陌生,幼儿无法适应。

(2)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使幼儿产生恐惧心理。

(3)幼儿园同伴关系紧张,幼儿感到孤独。

3.社会因素(1)社会竞争激烈,幼儿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2)家庭结构变化,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使幼儿缺乏关爱。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1.情绪表现:焦虑、恐惧、不安、易哭闹等。

2.行为表现:拒绝上学、逃避幼儿园、反抗、攻击等。

3.身体表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抵抗力下降等。

三、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对策1.家庭对策(1)家长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幼儿的入园焦虑。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适当减少对幼儿的溺爱。

(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幼儿园对策(1)优化幼儿园环境,让幼儿感受到亲切、温馨的氛围。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关爱每一个幼儿。

(3)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融入集体生活。

3.社会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建立完善的幼儿心理辅导体系。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综述面对幼儿入园焦虑这个问题,咱们得深入探讨一下背后的原因,还有咱们能做点啥来帮助这些小家伙们顺利过渡。

家庭因素不容忽视,有时候家长无意间的小举动,就可能让孩子焦虑不安。

比如,有些家长自己就对孩子过度担忧,总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这种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

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到了幼儿园自然会感到害怕和孤独。

焦虑原因数据分析报告(3篇)

焦虑原因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大型心理健康调查平台,该平台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焦虑症患者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多个维度。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筛选,剔除无效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后,采用SPSS、Python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焦虑原因分析1. 工作压力在调查数据中,工作压力是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激烈的职场竞争、长期加班等因素,使职场人士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焦虑情绪。

- 数据分析结果:- 工作压力与焦虑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1)。

- 在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中,焦虑发生率高达78.6%。

2.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也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

家庭、朋友、同事等社交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导致个体心理负担加重,产生焦虑情绪。

- 数据分析结果:- 人际关系与焦虑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

- 在人际关系紧张的群体中,焦虑发生率达到76.2%。

3. 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房价、物价上涨、收入不稳定等因素,使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担忧,进而引发焦虑情绪。

- 数据分析结果:- 经济压力与焦虑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

- 在经济压力较大的群体中,焦虑发生率达到75.4%。

4. 个人成长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如学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不顺,可能导致个体自信心受挫,产生焦虑情绪。

- 数据分析结果:- 个人成长与焦虑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1)。

- 在个人成长遇到挫折的群体中,焦虑发生率达到72.1%。

当代生活焦虑现象研究报告

当代生活焦虑现象研究报告

当代生活焦虑现象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活焦虑现象。

生活焦虑已成为影响我国民众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代生活焦虑现象的成因、表现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期为缓解生活焦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生活焦虑现象在当代社会普遍存在,且呈现加剧趋势;二是生活焦虑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三是目前关于生活焦虑的研究尚不充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本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当代生活焦虑现象,提出合理假设,探讨焦虑成因与缓解策略。

研究假设为:生活压力、社会比较、自我期望等因素与生活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研究范围限定为我国城市居民,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20年。

由于研究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本报告在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代生活焦虑现象进行详细阐述:焦虑成因、焦虑表现、焦虑影响及缓解策略。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解决生活焦虑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生活焦虑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主要基于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探讨焦虑的成因和机制。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广泛关注生活焦虑问题。

在理论框架方面,研究者提出了生活压力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自我调节模型等。

生活压力理论认为,生活事件、个体应对资源和压力感知等因素共同作用于焦虑产生;社会比较理论强调个体在与他人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自我调节模型则关注个体对自我期望与现实差距的调节作用。

前人研究主要发现,生活焦虑与个体心理、生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在焦虑程度与抑郁、失眠、心血管疾病等症状的正相关。

此外,社会支持、应对策略等因素在缓解生活焦虑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解读心理学研究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焦虑症

解读心理学研究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焦虑症

解读心理学研究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焦虑症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从而揭示了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本文将通过解读心理学研究,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焦虑症的产生原因。

一、生理原因研究发现,焦虑症与个体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在焦虑时会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这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

同时,脑内的神经递质不平衡也被认为与焦虑症有关,例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这些生理因素的不稳定可能导致人们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二、遗传因素遗传学研究表明,焦虑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遗传性。

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患有焦虑症的成员,那么他自身患焦虑症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这可能与特定基因的遗传有关,这些基因与焦虑症相关的生理和神经递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

三、环境因素环境对焦虑症的产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恶劣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的焦虑和压力都可能使个体更容易产生焦虑症。

此外,社会文化方面也会影响个体的焦虑水平,如工作压力、社交压力等,都可能成为焦虑症出现的触发因素。

四、认知因素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对焦虑症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焦虑症患者往往具有一种倾向性的消极思维方式,他们更容易关注并放大负面事件和情境,产生过度的担忧和忧虑。

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危险和风险的敏感性更高,常常过于担心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挫折,导致焦虑情绪加剧。

五、心理因素人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也与焦虑症的发生相关。

研究发现,一些人天生具有较高的焦虑倾向,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威胁,从而更容易产生焦虑症。

此外,个体的应对机制和应对方式也会影响焦虑症的发生。

应对不当、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会使人们对压力和困难产生更强的恐惧和焦虑。

总结起来,焦虑症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理、遗传、环境、认知和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使焦虑症的发生。

焦虑理论研究综述

焦虑理论研究综述

引言
焦虑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它通常伴随着压力、紧张和恐惧等负面情绪。焦 虑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对于理解焦虑的本质、产生机 制以及焦虑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 对近年来焦虑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的综述,旨在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现 状、争论焦点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多种理论模型被提出用来解释焦虑的产生和维持;焦虑 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群体层面的焦虑情绪会相互传 染从而影响群体的行为和决策。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 焦虑的本质和产生机制仍存在争议;对于如何有效地缓解和治疗焦虑仍需进一 步探讨;对于焦虑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主体部分
1、焦虑的本质和产生机制
焦虑的本质和产生机制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近年来,研究者 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试图解释焦虑的产生和维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 论模型包括:情境模型、认知模型、神经生物学模型和社会心理学模型。
情境模型认为,焦虑是由特定情境中的威胁、危险或不利因素诱发的。例如, 个体在面对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冲突等情境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认知模型 则强调了认知过程在焦虑产生中的重要性。该模型认为,个体的不良认知(如 过度担忧、灾难性思维等)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和维持。神经生物学模型从 神经递质和神经回路的角度解释了焦虑的产生和维持。
3、社交焦虑的症状
社交焦虑的症状包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害怕、尴尬等情绪,常常伴随着 出汗、颤抖、回避等身体反应。这些症状可能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不良,影响 人际交往和职业表现。此外,社交焦虑还可能伴有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对 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

焦虑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焦虑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焦虑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感到过度紧张、恐惧和担忧,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了解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焦虑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焦虑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

家族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一般人群要高。

基因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焦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如5-HTTLPR基因、COMT基因等。

这些基因与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等过程相关,可能对焦虑症的发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神经化学因素焦虑症与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水平较高,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较低。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参与了情绪的调节和应激反应,而GABA则具有镇静和抑制作用。

这些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可能导致焦虑症患者情绪的失控和过度紧张。

三、神经回路异常焦虑症患者的大脑神经回路也存在异常。

研究发现,激活的脑区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层和扣带回等。

杏仁核是情绪加工的关键区域,前额叶皮层参与了情绪的调节和认知控制,而扣带回则与情绪的生成和调节密切相关。

焦虑症患者在受到压力或恐惧刺激时,这些脑区的活动异常增强,导致情绪的过度激活和失控。

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病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焦虑症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神经质和情绪不稳定性,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担忧。

同时,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偏向也存在问题,常常过于关注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对风险进行过度解读。

这些心理因素与焦虑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五、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焦虑症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早期的生活经历、童年时期的创伤和压力等都可能增加焦虑症的风险。

研究发现,遭受过暴力、虐待或性侵犯等创伤的个体更容易患上焦虑症。

此外,社会支持和应对能力的缺乏也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焦虑症的影响。

高中生焦虑心理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焦虑心理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焦虑心理的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激烈和家庭教育的重压,高中生焦虑症状日益增加,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中生焦虑症状的现状、原因以及针对其焦虑情况的解决方案展开调查研究,以期对解决高中生焦虑问题有所启示。

一、高中学生焦虑症状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在高中学生中,约有70%以上表示有过焦虑情况,其中表现为情绪紧张、压力山大、睡眠不良、食欲不振等等,而另有30%左右则表示没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表现。

二、高中学生焦虑症状的原因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无疑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时期。

面对高考的严峻考验和应对学业的困难,很多学生会产生无力感以及自我怀疑等等负面情绪,也让焦虑情绪得以滋生和加重。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人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也是造成焦虑症状的主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可能会面临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自己能力的过分怀疑、对学业成绩与评估的强烈要求、家庭期待和压力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人在精神和身体上出现不适甚至产生焦虑症状。

三、针对高中学生焦虑症状的解决方案1. 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尽最大的能力避免过度的负面情绪传递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2. 思想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主题的讲座、开设心理课程以及疏导心理问题等方法帮助学生应对情绪上的问题和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通过心理咨询等手段帮助他们甄别自己的症状并适时进行应对。

3. 周期性的放松训练。

高中学生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以缓解其压力,比如体育锻炼、音乐欣赏、劳动技艺培养等等。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次高中生焦虑心理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中的焦虑症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原因的分析上,个人学习和生活环境压力成为了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

在解决方案上,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以及适当的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焦虑情况。

综上所述,高中生与焦虑心理是一种值得关注的问题。

只有从整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出发,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多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大学生焦虑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调查对象: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2. 调查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评估。

SAS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3.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1. 大学生焦虑现状- 总体焦虑水平:450名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2.36分,高于中国成人焦虑症状的临界值40分,表明该高校大学生总体焦虑水平较高。

- 性别差异:男性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1.23分,女性为43.15分,女性焦虑水平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

- 年级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1.78分、42.02分、42.23分、42.49分,随着年级升高,焦虑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显著(F=3.89,p<0.05)。

- 专业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2.56分、41.90分、41.18分,文科焦虑水平最高,工科最低,差异显著(F=2.76,p<0.05)。

2. 大学生焦虑特点- 焦虑类型:大学生焦虑主要集中在情绪焦虑、生理焦虑和认知焦虑三个方面。

其中,情绪焦虑最为突出,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

- 焦虑内容:大学生焦虑内容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家庭负担等方面。

3.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学业压力:学业成绩、课程难度、考试压力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焦虑症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焦虑症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焦虑症的调研报告大学生焦虑症的调研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焦虑症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等等。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焦虑症对于了解这一问题的本质和寻找有效的缓解方法非常重要。

一、大学生焦虑症的定义和特征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特征为持续的、不必要的、强烈的担心和紧张。

大学生焦虑症常见的表现包括:常感到紧张不安,难以放松;睡眠质量下降,经常失眠;情绪波动大,易怒或易泪;学习效果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二、大学生焦虑症的原因1.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负担,包括课程作业、考试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担心和焦虑感。

2.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适应新的同学和社交圈子。

对于一些社交不擅长的学生来说,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可能是一项挑战,从而导致焦虑。

3.职业压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面临就业压力,这可能导致对未来职业的担忧和焦虑感。

同时,就业市场的竞争也增加了大学生的焦虑程度。

三、大学生焦虑症的影响和后果大学生焦虑症对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有着负面影响。

焦虑症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干扰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

此外,焦虑症还可能引发其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等。

四、大学生焦虑症的缓解方法1.心理咨询: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倾听和指导缓解焦虑情绪。

2.调整学习和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

3.社会支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倾诉,分享自己的困扰和感受,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4.学习压力管理:学会正确的应对学业压力,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技巧。

结论:大学生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及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大学生焦虑症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

考试焦虑的研究综述

考试焦虑的研究综述

四、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
1、认知重构: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重新评估考试的意义和价值,从 而降低焦虑水平。例如,教导学生将考试视为一种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 是一种威胁。
2、放松训练:通过特定的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降低个体 的紧张和焦虑。这些技巧可以在考试前或考试期间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参考内容
摘要
学生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在面临学业考试时所体验到的紧张、担忧、恐惧等负 面情绪。本次演示旨在梳理和总结学生考试焦虑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未来的 研究提供参考。
引言
在教育环境中,学生考试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过度的考试焦虑 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因此备受。学生考试焦虑研究旨 在深入了解焦虑的内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 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3、社交支持: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如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感受,参加支持小 组等,有助于减轻焦虑感。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还可以帮助他们从 不同的角度看待考试。
4、心理教育:提供关于焦虑的认知和行为管理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焦虑。这些课程可以包括自我探索、压力管理、积极应对策 略等内容。
5、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 动等,有助于降低考试焦虑。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 稳定的情绪来应对考试。
6、提前准备: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如复习知识点、熟悉考场环境等,可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焦虑。
7、寻求专业帮助:对于高度焦虑的学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学生 更好地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近年来,焦虑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在高中生考试焦虑方面,研究者们已经深入探究了这一课题。

尽管成绩水平和个人因素对考试焦虑有重要影响,但是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关系、学校评价等也可能影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研究结果,为高中生考试焦虑提供有用的见解。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高中生考试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例如,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韩国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较高。

研究发现,约有83%的高中生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考试焦虑。

类似地,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高中生中,有约37%的学生表现出轻度至中度的考试焦虑。

此外,一项2018年的美国研究表明,在美国高中生中,有约60%的学生表现出中度至重度的考试焦虑。

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高中生考试焦虑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此外,研究表明,高中学业成绩是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一项2017年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和加拿大高中生中,学业成就比较高的学生报告显示相对低的考试焦虑。

此外,一项研究表明,在英国高中生中,报告考试焦虑的学生在成绩上表现不佳。

这些表明,学业成绩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另外,个人因素也可能影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高中生中,与考试焦虑有关的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情绪容忍度、同龄人之间的比较以及家庭关系。

此外,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高中生中,性别、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也可能影响考试焦虑水平。

此外,社会文化背景也可能影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和加拿大的高中生报告的考试焦虑水平可能受到个人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此外,一项研究表明,在英国高中生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最后,学校的评价也可能影响高中生考试焦虑。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美国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可能会受到学校绩点制度的影响。

此外,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高中生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影响。

焦虑的调研报告论文

焦虑的调研报告论文

焦虑的调研报告论文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焦虑的症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本研究进行了一项调研。

首先,我们收集了一批焦虑症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焦虑症状。

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症患者普遍出现了心悸、紧张、恐惧、疲劳等症状。

其中,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个体的性别、年龄以及工作压力有关。

女性和年龄较大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并且工作压力较大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其次,我们调查了焦虑症患者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自尊心、社交支持以及应对能力等;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压力、家庭状况以及工作环境等。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与焦虑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有较高自尊心和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的人更能有效地应对焦虑,而经济压力较大、家庭关系不和谐以及工作环境不良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最后,我们探讨了焦虑症患者应对焦虑的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应对策略。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药物治疗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焦虑症状。

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尝试了身体锻炼、艺术疗法和冥想等方法来帮助应对焦虑。

总结起来,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与个体的性别、年龄、
工作压力、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应对策略。

进一步研究焦虑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焦虑问题调查报告

焦虑问题调查报告

焦虑问题调查报告焦虑问题调查报告引言:如今,焦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现代社会的一大难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焦虑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焦虑问题的现状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焦虑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问卷中包括了与焦虑相关的问题,如焦虑的原因、焦虑的症状、应对焦虑的方法等。

我们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进行了调查,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二、焦虑的原因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学业、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压力常常成为焦虑的导火索。

2. 经济压力:物价上涨、房价飞涨等经济问题也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

人们为了维持生活水平,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使得他们感到焦虑和无助。

3.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人们更容易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同时也增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压力。

三、焦虑的症状焦虑的症状多种多样,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常见的症状:1. 焦虑情绪:焦虑常常伴随着紧张、不安和恐惧的情绪。

人们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会出现心慌、心跳加速等身体反应。

2. 睡眠问题:焦虑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多梦等问题。

长期的睡眠问题会进一步加剧焦虑的程度。

3. 身体不适:焦虑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

这些身体不适会进一步加重人们的焦虑情绪。

四、应对焦虑的方法针对焦虑问题,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放松技巧: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2.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减轻焦虑的负担。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升身心健康,减轻焦虑情绪。

焦虑问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焦虑问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焦虑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焦虑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疾病。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焦虑问题的现状、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焦虑问题的现状1. 发病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10%的成年人患有焦虑症。

在我国,焦虑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尤其在城市人群中更为普遍。

2. 年轻化趋势:近年来,焦虑问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大学生、职场新人等群体成为焦虑问题的高发人群。

3. 影响广泛:焦虑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三、焦虑问题的成因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焦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遗传有关。

家族中有焦虑病史的人,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2. 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工作压力等都是焦虑问题的诱因。

例如,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等。

3. 心理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认知模式、应对方式等心理因素也是焦虑问题的重要原因。

如完美主义者、担忧型人格等。

4.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也可能导致焦虑问题。

四、焦虑问题的表现1. 情绪症状:紧张、担忧、恐惧、不安等情绪是焦虑问题最典型的表现。

2. 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过度担忧等认知症状也是焦虑问题的重要表现。

3. 生理症状:心悸、出汗、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生理症状可能与焦虑问题有关。

4. 行为症状:逃避、回避、强迫等行为症状也是焦虑问题的一种表现。

五、应对焦虑问题的策略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放松训练、情绪调节等心理治疗方法对焦虑问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缓解焦虑问题。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 毕业论文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  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2)关键字 (2)一、焦虑的含义 (3)二、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类型 (3)1、学习焦虑 (3)2、社交焦虑 (4)3、就业焦虑 (4)三、大学生焦虑原因的分析 (4)1、部分学生缺乏健康心理 (4)四、解决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对策思考 (6)五、在研究中的启示与研究的展望 (9)主要参考文献: (9)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学者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这个现在特殊群体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些研究,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类型,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各类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分析等);发现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因素是动态的,因时间、空间、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引导大学生克服焦虑的预防措施:包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焦虑问题,尤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烦恼,加强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克服焦虑,不断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字:大学生焦虑症研究对策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research method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er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o some research on this special group now anxie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main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and so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is dynamic, because of time, space, the different objects and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some guide them to overcome anxiety prevention measures include: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anxiety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practice,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relieve psychological troubles, strengthen self-regulation,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 as to guide them to overcome anxiety,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一、焦虑的含义21世纪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加上居住拥挤、噪音、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矛盾复杂等,使得曾经被称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所彰显出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焦虑症已经成为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问题的研究综述及其成因分析周洁云 王清华 梁婧 高巍 王成林曾祝琼 韩昭真 宋鸿硕 宋昶武(社会心理学第13组 )【内容提要】时代的发展往往会带来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以此适应这种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恰恰就处于这样一个变迁和转型的时代。

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各种突发因素的出现向国民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焦虑的泛化也成为新世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列举了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试图从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入手,希望能从中得到如何克服焦虑的启示。

特别是针对当今大学校园中依然存在的考试焦虑问题,就其现状和产生的因素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焦虑 大学生 考试焦虑1、引言20 世纪被称为焦虑的时代,有关研究表明[4],20世纪90年代的焦虑水平要远远高于50年代人的焦虑水平。

历史发展到21世纪,焦虑问题仍然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隐患。

因此,弄清焦虑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助于心理学家们寻找恰当有效的心理调适方式以控制焦虑的发生,减少焦虑的不良影响。

通常情况下,焦虑[2]是一种正常的、具有适应意义的负性感情状态,在常态范围内,焦虑同单一负情绪一样有着适应性意义。

尽管焦虑带给人们的心理体验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但这恰恰是作为信号向个体寻求帮助的表现,需要个体采取相应的策略或行动,改变自己的处境,适应外界环境,以便重新达到个体与外界的和谐,促进自身的发展。

但是,焦虑状态的长时间持续存在或焦虑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个体无力应付时,焦虑就有可能会变成异常的神经性焦虑症[5],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长时间存在的焦虑的适应性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其作用已经转化为适应不良,这种病态情绪将会成为个体心理上无法驾驭的负担,而由此造成的脆弱的性格甚至会发展成为病态人格。

因此,焦虑既是一种一时性感情状态,又可内化为稳定的个体情绪特质,焦虑的持续时间长短和其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焦虑对个体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后果。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4]。

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

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

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

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

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5]。

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

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7]。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

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

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

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

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

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适应外界。

焦虑还是一种能量释放现象,能和其他的负性情绪相结合。

因此,外部环境成为导致焦虑产生的一个因素。

人们不再把焦虑看作是冲突的产物,而看作是能量释放现象。

这意味着焦虑并不必然是病态的,而是个体适应现实过程中必然具有的现象。

2.2 精神分析的文化学派(1)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霍妮认为在人的本性中并不存在所谓基本正常的倾向,因此也不存在对所有个体都有解释力的“常态心理学”,所以对于个体心理或个体行为的分析都是基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思考,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而决定的。

因此,霍妮的结论可以归纳为:心理活动是文化的反应;精神障碍是一种社会心理表现,是由社会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心理冲突。

此外,霍妮还提出“整体人格论”,认为人生来就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人们都追求安全感,而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难免有焦虑的产生。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而人格就是发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因此,并没有意义把人作为心理学上的主体,个体只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沙利文将人际关系的失调作为焦虑产生的根源。

在他看来,自我源于人际关系中,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既可能是现实的存在,也可能是同想象中的个体结成的。

当这种人格不能与自我相互兼容的时候,即自我系统发生了冲突,个体就会产生焦虑,而焦虑的解决也要依靠良好人际关系的沟通。

(3)布雷姆和科恩的社会情境论布雷姆和科恩认为自由选择、被迫依从或逆反心理的社会情境会唤起认知的不协调,并影响其程度。

他们同样认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规定了个体的情绪反应,这也就证明了人际关系对人的情绪状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立的处境是防止焦虑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3弗洛姆关于焦虑的论述弗洛姆是一个站在人学立场上的社会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自由给人带来独立和理性,同时却使人变得孤立无依,这种与自然、与其他人的分离导致了焦虑和无能为力的感受。

自从人脱离了自然状态和动物状态后,便因为失去了那种天然的、和谐的联系而感到紧张和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弗洛姆所指的焦虑是一种作为生存状态的焦虑,也就是说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而出现的。

因此,对外界的服从并不是克服孤独和焦虑的唯一办法,只有当人在社会安排下生活,与社会安排取得和谐时,才可能实现其真实的需要,即联系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认同的需要和定向的需要。

2.4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认为,真正的人是孤独的人,主张人要远离俗众,成为“孤独的个体”,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在这里,萨特所认为的自由就是自我选择的自由,是自我选择在意向上的自主性。

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选择,每个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使人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也在选择时感受到太多的困惑和焦虑。

萨特的存在主义,指出了焦虑是人在社会中存在必然感受到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生存状态的必然产物。

2.4其他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如曼德勒在分析焦虑的心理机制时指出[6],焦虑是人处于无助感之中时产生的。

它采用了“阻断”(interruption)这一概念,认为:①情景时间阻断了正在进行的反应系列;②又不能有现成的反应系列代替它;③出现了不适当的代替的反应系列,就引起焦虑。

3、焦虑产生的因素分析3.1社会因素焦虑虽然是一种心理反映,但诱发这种反映的首先应该是当前的条件和压力。

没有困难和问题,焦虑也就无法产生。

日常生活的改变就是诱因之一,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自觉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和观念活动。

它是与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即非日常生活相对的。

这两类生活世界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平衡,也就是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最佳状态,但是,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等。

压力感如果不能加以适当的调控和应对,也会进一步引起焦虑。

但焦虑往往并不是生活中各种压力直接造成的,而是受到社会情境特点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系统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它,就意味着知道有多少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照顾和爱护自己。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焦虑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3.2主体因素主体因素主要是指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其实质而言,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把握,对自身状态的一个衡量,是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的一个基准。

如果自我意识不健康、不成熟,则人很容易出现焦虑等性格特征。

自我意识提供的是一种心理感觉,焦虑者越是注意他们的内部感觉,就越容易强化自我意识,外部情境看起来就越具有威胁性和危险性。

一般理论家认为[8],焦虑由危险或威胁的预料或预感而诱发,如果人们预感到会出现自身无力加以避免或应付的局面,或感受到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威胁时,就会由恐惧情绪转化为焦虑。

但是,焦虑并不产生于单纯的恐惧,因为恐惧作为一种负情绪,同样具有保护性的适应价值。

但焦虑使人具有一种脆弱感,使得正常的恐惧过度的偏离常态。

因此,只有当对恐惧本身感到恐惧时,恐惧才会转变成一种病态的焦虑,才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真正的破坏性。

不仅仅是恐惧会诱发焦虑,不自信的人头脑中也往往会有一些不客观的信念和假设,使其感到自己无能,将自己置于人群之外,而孤立将会加大焦虑发生的几率。

因此,只有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才能够维持机体的平衡,保持一个完整的状态。

反之,个体的机体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此外,当人面临各种选择时所承受的压力和困惑,会导致人的谨慎和不自信,引发普遍的焦虑。

3.3其他遗传因素也会对焦虑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它包括的唤醒系统指个体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系统,具有遗传的特点,因此,焦虑可能会带有基因的成分。

个体的气质类型也是有先天遗传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这种先天差异会对后天焦虑的产生创造一定的条件。

但遗传因素的影响只是相对的,我们不能盲目的夸大这种作用。

此外,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如他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也会成为影响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

4、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是指与课程考试或升学考试、智能检查等相关的焦虑。

这在学生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即使在大学校园里,考试焦虑仍然存在。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能积极应对困难,通过思考和实践寻找解决办法,虽然有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发生过度的焦虑。

但是,大学校园中仍然存在着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严重的考试焦虑。

作为一种特殊的焦虑,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