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9-2)---专题2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016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9-2)---专题2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016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9-2)---专题2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016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9-2)

专题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考点1 力、重力

1.力是物体之间的________.

(1)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________和使物体产生________.

2.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考点1

1.相互作用(1)大小方向作用点(2)形变加速度

?小试身手

1.(2015·深圳学业水平模拟)(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BCD

方法归纳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把握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及分类.

考点2 形变与弹力

1.弹力的产生:是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了________而产生的力.

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对压力、支持力等,其方向总是________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索之类的弹力总是沿绳索指向其________的方向.考点2

1.弹性形变

2.相反垂直于收缩

?小试身手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桌面上静止的木块,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解析: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木块受到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与桌面接触的木块施加而产生的,A、B 错.

答案:CD

方法归纳

1.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弹力的产生条件:(1)物体直接相互接触;(2)物体发生形变.

3.理解弹力的方向:(1)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并指向受弹力的物体;(2)沿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考点3 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x(伸长量或缩短量)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式中k是弹簧的________.

考点3

成正比F=kx劲度系数

?小试身手

3.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轻质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为8 cm,挂上5 N的钩码,指针所指刻度为10 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A .150 N/m

B .200 N/m

C .250 N/m

D .300 N/m

解析: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长度为原长L 0,挂上5 N 钩码后长度为L ,所以弹簧伸长量x =L - L 0,劲度系数k =F x =5

0.02

N/m =250 N/m.选C.

答案:C 方法归纳

1.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 成正比,公式为F =kx . 2.胡克定律又可以变形为ΔF =k Δx .

3.劲度系数反映弹簧在外力拉伸(压缩)情形下,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由弹簧本身属性决定.

考点4 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________或____________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间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 3.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 =μN ,式中μ称为__________,其大小与接触面间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2)静摩擦力的大小:可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但静摩擦力只能在0~f m 范围内变化,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比同一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稍大,近似可看成相等.

考点4

1.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2.(1)相反 (2)相反 3.(1)动摩擦因数 ?小试身手 4.(2015·天津学业水平模拟)对弹力和摩擦力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间如果存在弹力作用,则这两个物体一定相互接触 B .两个物体如果相互接触,则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C .放在粗糙地面上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 .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弹力发生在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必然接触,A对;接触的两个物体产生形变时才有弹力,B错;产生摩擦力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接触面间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错.选A.

答案:A

方法归纳

1.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两物体相互挤压(3)接触面粗糙(4)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可见有弹力,才可能有摩擦力,在受力分析时,应先分析弹力,后分析摩擦力,次序不能弄反了.

2.注意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间正压力N成正比,即f=μN;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范围为0<f<f max.

3.区分“物体运动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考点5 力的等效和替代、合力与分力

1.力的等效: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用________相同,这个力和与它作用效果相同的几个力相互等效.

2.力的替代(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________,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那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________.

考点5

1.效果

2.替代合力分力

?小试身手

5.(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吊灯,左边的吊灯只受A绳拉力的作用,右边的吊灯受到B绳和C绳的共同作用,两灯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绳对灯的拉力与灯重力是等效的

B.B、C两绳对灯的拉力与A绳对灯的拉力等效

C.绳B对灯的拉力和绳C对灯的拉力可以看做A绳对灯拉力的分力

D.A的拉力大小等于B和C的拉力大小之和

解析:A绳产生的效果是使灯吊在空中,B、C两绳产生的效果也是使灯吊在空中,所以A绳的拉力和B、C绳的拉力是等效的,可以相互替代,B、C两绳的拉力可以看做A绳拉力的分力,而A绳拉力可以看做B、C两绳拉力的合力.

答案:BC

方法归纳

1.掌握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会正确画出受力分析图.

2.理解力的等效与替代,合力与分力.

考点6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1.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______;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______.

2.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____________定则.

(1)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有最大值,其值为F合=________.

(2)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有最小值,其值为F合=________.

(3)两个力的夹角在0~1800范围可变时,合力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F合≤____________.

1.合成分解

2.平行四边形(1)F1+F2(2)|F1-F2|

(3)|F1-F2||F1+F2|

?小试身手

6.两个共点力F1、F2.其中F1=1 N,方向正西,F2=1 N,方向正北,它们的合力大小、方向分别是()

A.1 N,东北B.2 N,正南

C.2 N,东北 D. 2 N,西北

6.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大小等于 2 N,方向指向西北.

答案:D

7.两个力的合力F为50 N,其中一个力F1为30 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 A.10 N B.15 N

C.80 N D.85 N

7.解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满足任意一个力都大于等于两力之差,小于等于两力的和,故另一个力的大小大于等于20 N,小于等于80 N,C正确.

答案:C

方法归纳

1.掌握平行四边形两条邻边分别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两条邻边所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合力的大小可以是两力之和与两力之差之间的任意值,即|F1-F2|≤F≤|F1+F2|.

3.在进行力的分解时,一般先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方向,则分解将是惟一的,再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计算分力的大小.

考点7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的概念:共点力是指作用于一点或作用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各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能够保持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衡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考点7

2.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试身手

8.(2015·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物块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B.重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C.重力、摩擦力和平衡力

D.重力、弹力和平衡力

解析:物体静止时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A正确.

答案:A

方法归纳

1.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所受合外力为零.

2.在研究共点力平衡问题时,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利用平衡条件.把各力的数量关系展现出来.

考点8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相等、________相反、作用在同一________.

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各自产生效果.

(2)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1)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的合力为零,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力可以是同性质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平衡力之间没有依存关系.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异体性”、“同时性”及“同性质的力”等特性,与平衡力有本质的区别.

考点8

1.大小方向直线上

?小试身手

9.大人拉小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小孩被大人拉走时,大人的拉力大于小孩的拉力

B.当小孩赖着不动时,大人的拉力小于小孩的拉力

C.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的拉力总大于小孩的拉力,因为大人的力气总比小孩的力气大

D.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的拉力与小孩的拉力大小相等

9.解析:小孩对大人的拉力和大人对小孩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孩的运动情况决定于小孩受到的拉力和地面摩擦力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D

方法归纳

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平衡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考点9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当竖直弹簧下挂上钩码时,弹簧被拉长会发生形变,产生向上的弹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钩码静止时,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当钩码重力增大时,弹簧弹力也增大,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大.所以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转移为弹簧伸长量与钩码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在不超出弹簧弹性限度时多次实验可得到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F=kx,即胡克定律.?小试身手

10.(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弹簧的原长为6 cm

D.弹簧伸长0.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解析:由图可知弹簧先压缩后伸长,当弹簧的长度为6 cm时,弹力为零,所以弹簧的原长为6 cm;当弹簧伸长2 cm时,弹力为2 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答案:BC

方法归纳

1.给弹簧施加拉力不要太大,防止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2.测量弹簧长度时不要用手拉弹簧,要在弹簧自然竖直状态下测量.

3.根据所描出的点画线时,所画出的线不一定要过所有点,原则是尽量使各点均匀地分布在图象的两侧.

4.如果个别点与其他点明显不在一条线上,则说明该点的测量过程或描绘过程有较大误差,画线时可不予考虑.

考点10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原理:用力F使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记下此时力F的大小和方向;改用两个力F1和F2共同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相同的点,记下此时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作力F的图示,再作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F合,比较F和F合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从而验证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规律.

2.注意:两次拉橡皮条的结点一定要拉到同一位置.

?小试身手

11.(2015·浙江学业水平模拟)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实验桌上已有的器材如图所示,为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向老师领取的器材是(C)

A.一根橡皮筋

B.两个钩码

C.两把弹簧秤

D.两根弹簧

方法归纳

1.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

2.用两条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一固定点.

3.用铅笔记下结点的位置,画出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4.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

5.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点,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标度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

6.F就是F1、F2的合力,注意观察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7.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和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一、单项选择题Ⅰ: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成正比

1.D

2.下列关于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B.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D.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2.B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桌面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3.C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4.C

5.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5.解析:压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大于或小于重力,故C选项错误.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必须有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B.一个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它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C.只要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如果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那么它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6.解析:力是物体之间的作用,甲物体对乙物体产生作用力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反作用力.

答案:D

7.排球运动员正准备竖直向上跳起拦网.下列对运动员的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向上的冲力

B.只受弹力

C.受重力、支持力

D.受重力、压力

7.解析:依题意知,运动员未离开地面,故受支持力;冲力不存在,无法找到施力物体.

答案:C

8.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8.解析:形状规则还要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与其几何中心重合,故B选项错误.

答案:A

9.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9.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故重力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答案:D

10.下列图示为一位体操运动员的几种挂杠方式,其手臂用力最小的是()

10.B

11.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大小分别是6 N和4 N,其合力F的大小范围是() A.2 N≤F≤10 N B.4 N≤F≤10 N

C.6 N≤F≤10 N D.4 N≤F≤6 N

11.A

12.在粗糙的地面上匀速移动桌子,采用下列施力方式,其中施力能达到最小值的是()

12.A

13.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木块静止,所以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等于0

B.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向上

C.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大于mg

D.如果F增大,木块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也将增大

13.B

14.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分力,其合力的()

A.大小和方向都确定

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

C.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

D.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

14.解析:两分力一定,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的.

答案:A

15.光滑水平桌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F1=8 N,方向向左;F2=16 N,方向向右.当F2从最大值16 N逐渐减小至零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15.解析:F2从最大值16 N减小至8 N时,合力由8 N减小至0;当F2继续由8 N减小至0时,合力又由0增大至8 N.

答案:C

16.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16.D

二、单项选择题Ⅱ: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靠在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向下滑,已知m A>m B,则物体B()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

C.受到重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

D.受到重力、一个摩擦力、两个弹力

17.解析:当A、B被自由释放时,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答案:A

18.如图所示,重50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它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同时受到水平向右F=10 N的拉力作用,则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应是()

A.10 N,向左B.10 N,向右

C.0 D.20 N,向右

18.解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一定是与外力的方向相反.答案:B

19.在水平台上放一物体,物体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一水平推力F把物体推向台边,物体在台边翻倒以前的过程中,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19.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和支持面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答案:B

2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

B.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无论拉力大小如何,摩擦力都不变

D.由于木块静止不动,所以木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20.解析:木块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木块静止,所以摩擦力与拉力始终平衡.

答案:B

21.老师在上课时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将教具(内附带铁块)放在竖直磁性黑板上,教具被紧紧吸住不动.关于教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具受到三个力作用

B.教具在水平方向受一对平衡力作用

C.教具所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只有磁力大于弹力,教具才能被吸住

21.解析:教具受重力、黑板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黑板对它的吸引力和黑板对它的支持力.吸引力与弹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教具不掉下,是因为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B

22.(2015·广东学业水平模拟)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2.A

23.以下是“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步骤,实验的正确顺序为()

①将弹簧竖直挂在支架上;②以弹力为纵坐标,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③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④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砝码,一次测量出挂不同砝码时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并将测量的几组数据记入表格中;⑤实验结束,整理器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③⑤

23.C

2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用水平力F推Q,使P、Q两木块一起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P受三个力,Q受六个力

B.P受四个力,Q受六个力

C.P受两个力,Q受五个力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4.C

25.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代替钩码也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下面用单个弹簧测力计完成此实验,做法正确的是()

A.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的值

B.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放回橡皮条,再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再伸长到O点,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C.用弹簧测力计连接一条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F1;再换另一条细线与弹簧测力计连接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仍然伸长到O点,读出F2 D.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两细线的方向及测力计的示数F1;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另一条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25.D

26.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F1和沿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大小为G cos θ,作用点在物体上

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F2的方向相反,大小为G sin θ

26.解析:F1为物体所受重力的分力,作用点在物体上,不在斜面上.答案:D

27.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A.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27.解析:瓶子不滑落下来,说明瓶子静止,它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摩擦力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D

28.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同一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实验中,必须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一定要取90°,才能证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8.解析:选项B中的操作是为了减小摩擦和读数带来的误差.

答案:B

29.(2015·广东学业水平模拟)重为4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是85 N,动摩擦因数是0.2.如果分别用50 N、90 N的水平力推木箱,则木箱受到的

摩擦力分别是()

A.50 N,90 N B.50 N,80 N

C.0,80 N D.50 N,85 N

29.B

30.水平桌面上有一重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A.15 N,30 N,40 N

B.0,15 N,15 N

C.0,20 N,40 N

D.15 N,40 N,40 N

30.解析:前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求静摩擦力运用平衡条件;第三种情况是滑动摩擦力,可运用f=μN求解.

答案:A

31.如图所示,用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把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块P和Q拴在一起,若将物块Q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少许,但仍能保持平衡,则关于力的变化的结论正确的是()

A.细绳的张力大小不变,Q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B.细绳的张力变大,Q对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C.滑轮的轴所受的压力减小

D.地面对Q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31.解析:由力的平衡知细绳拉力总等于P物重,Q向右移动少许,绳拉Q的角度变小,绳对Q的拉力的水平分力变大,竖直分力变小,可知A、B、D选项皆错.答案:C

32.如图所示,两个梯形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地面对B 的底部()

A.没有静摩擦力

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

C.有向右的静摩擦力

D.有没有静摩擦力,要依据A、B的重力以及A、B接触面倾斜的角度,才能作出判断

32.解析:由共点力平衡,取整体法,A、B系统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且支持力竖直向上,则地面对B不可能有摩擦力,否则A、B系统受力无法平衡.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产生该摩擦力的接触面平行

33.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如紧贴在车厢后壁上随车厢一起向前加速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与运动方向垂直.

答案:CD

34.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T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N的大小分别为()

A.T=mg B.N=(M-m)g

C.T=Mg D.N=(M+m)g

34.AB

35.下列词语中所隐含的物理现象,体现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水中望月B.水滴石穿

C.逆风扬帆D.风驰电掣

35.解析: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水滴穿石”描述“水”与“石”之间的作用,“逆风扬帆”描述“风”与“帆”之间的作用.

答案:BC

36.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36.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B选项错误.

答案:CD

37.关于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一对平衡力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性质相同

37.AD

38.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 A=3 N,G 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A.1 N和6 N B.5 N和6 N

C.1 N和2 N D.5 N和2 N

38.解析: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拉伸状态两种情形分析.

答案:AD

39.有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B上,三个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

B.B受到六个力作用

C.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

D.C受到五个力作用

39.解析:由受力分析知B受五个力作用.

答案:ACD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2 N的力能分解为7 N和4 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 N的力能分解为7 N和9 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 N的力能分解为3 N和4 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 N的力能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40.解析:两个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合≤F1+F2.

答案:BC

41.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C.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瞬间

41.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特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a=0,F合=0,B项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错,D项开始瞬间v=0,但a=g,错.

答案:AC

42.(2015·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sin 37°=0.6,cos 37°=0.8,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0.8F B.0.6F

C.μ(mg+0.6F) D.μmg

42.AC

43.(2015·广东学业水平模拟)如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

A.F1=mg cos θB.F1=

mg tan θ

C.F2=mg sin θD.F2=

mg sin θ

43.BD

44.一个物体受到6 N的力作用而运动,现要用两个力来代替这个6 N的力,下列给定的各组值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

A.15 N和5 N B.10 N和4 N

C.1 N和10 N D.6 N和6 N

44.BD

45.某收纳箱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两个小孩对它施加两个水平共点的拉力,一个小孩的拉力大小是8 N,另一个小孩的拉力大小是3 N.两个小孩在水平面内调节拉力方向的过程中,收纳箱始终静止,则地面对收纳箱的摩擦力大小可能是()

A.3 N B.5 N

C.9 N D.15 N

45.解析:拉力的合力范围是5 N≤F合≤11 N.

答案:BC

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强化五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综合问题

专题强化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综合问题 一、示波管 1.示波管装置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图所示。 2.工作原理 (1)如果在偏转电极XX′和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则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沿直线运动,打在荧光屏中心,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 (2)YY′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上是机器自身产生的锯齿型电压,叫作扫描电压。若所加扫描电压和信号电压的周期相同,就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待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随时间变化的稳定图象。 例1 (2019·山东德州期末)图甲是示波管的原理图,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XX′和YY′)、荧光屏等组成。管内抽成真空,给电子枪通电后,如果在偏转极板XX′和YY′上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形成一个亮斑。若在偏转极板YY′上加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在偏转极板XX′上加如图丙所示的电压,则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出现的图象是下列选项中的( B ) [解析]本题考查示波管的显像原理。若只在偏转极板YY′上加如题图乙所示的正弦波电压,则在YY′上形成一亮线,若只在偏转极板XX′上加如题图

丙所示的恒定电压,则在XX′上呈现一亮点。二者叠加,则荧光屏上呈现的图象是图B。 二、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1.此类题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粒子做单向直线运动(一般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二是粒子做往返运动(一般分段研究);三是粒子做偏转运动(一般根据交变电场的特点分段研究)。 2.分析时从两条思路出发:一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分析;二是功能关系。 3.注重全面分析(分析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抓住粒子的运动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和在空间上具有对称性的特征,求解粒子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位移、做功或确定与物理过程相关的边界条件。 例2 在图甲所示的极板A、B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压,其周期为T,现有电子以平行于极板的速度v 从两板中央OO′射入。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问: (1)若电子从t=0时刻射入,在半个周期内恰好能从A板的边缘飞出,则电子飞出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2)若电子从t=0时刻射入,恰能平行于极板飞出,则极板至少为多长? (3)若电子恰能从OO′平行于极板飞出,电子应从哪一时刻射入?两极板间距至少为多大? [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e·U 2 = 1 2 mv2- 1 2 mv2 解得v=v2 0+ eU m 。 (2)t=0时刻射入的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向正极板方向偏转,半个周期后电场方向反向,电子继续在该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半个周期,电场方向上的速度减到零,此时实际速度等于初速度v ,方向平行于极板,以后继续重复这样的运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2)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2) 静力学力和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 n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若各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称为 共点力,如图1所示。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作用线前、后滑移而不改变其力 学效应。当刚体受共点力作用时,可把这些力沿各自的作用 线滑移,使都交于一点,于是刚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状态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1) 用分量式表示: (2) [例1]半径为R的刚性球固定在水 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圆环状均匀 弹性细绳圈,原长为,绳 圈的弹性系数为k。将圈从球的正上方 轻放到球上,并用手扶着绳圈使其保持 水平,最后停留在平衡位置。考虑重力, 不计摩擦。①设平衡时绳圈长 ,求k值。②若 ,求绳圈的平衡位置。

分析:设平衡时绳圈位于球面上相应于θ角的纬线上。在绳圈上任取一小元段, 长为,质量为,今将这元段作为隔离体,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由图示(a)和(b)表示。 元段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球面的支力N方向沿半径R 指向球外;两端张力,张力的合力为 位于绳圈平面内,指向绳圈中心。这三个力都在经 线所在平面内,如图示(c)所示。将它们沿经线的切向和法向分 解,则切向力决定绳圈沿球面的运动。 解:(1)由力图(c)知:合张力沿经线切向分力为: 重力沿径线切向分力为: (2-2) 当绳圈在球面上平衡时,即切向合力为零。 (2-3) 由以上三式得 (2-4) 式中

由题设:。把这些数据代入(2-4)式得。于是。 (2)若时,C=2,而。此时(2-4)式变成 tgθ=2sinθ-1, 即 sinθ+cosθ=sin2θ, 平方后得。 在的范围内,上式无解,即此时在球面上不存在平衡位置。这时由于k值太小,绳圈在重力作用下,套过球体落在桌面上。 [例2]四个相同的球静止在光滑的球形碗内,它们的中心同在一水平面内,今以另一相同的球放以四球之上。若碗的半径大于球的半径k倍时,则四球将互相分离。试求k值。 分析: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 ,下面四个球的相互作用力为N,如图示(a)所示。 又设球形碗的半径为R,O' 为球形碗的球心,过下面四球的 球心联成的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 AB作铅直剖面。如图3(b)所示。 当系统平衡时,每个球所受的合 力为零。由于所有的接触都是光 滑的,所以作用在每一个球上的 力必通过该球球心。 上面的一个球在平衡时,其 重力与下面四个球对它的支力相平衡。由于分布是对称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N, 大小相等以表示,方向均与铅垂线成角。

匀变速直线运动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例1.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站在站台上靠近火车第一节车厢的车头旁.当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第一节车厢经过该工作人员需要3 s,则该工作人员在9 s内能看到从他身旁经过几节车厢? 例2.(1)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中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主要的攻击力之一.民航客机起飞时要在2.5 min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44 m/s,而舰载飞机借助助推设备,在2 s内就可把飞机从静止加速到83 m/s.设起飞时飞机在跑道上做匀加速运动,供客机起飞的跑道长度约是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 A.800倍 B.80倍 C.400倍 D.40倍 (2)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时,航空母舰以一定速度航行以保证飞机能安全起飞.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的最大加速度是4.5 m/s2,速度大于60 m/s才能起飞.该航空母舰甲板长225 m.为了使飞机能安全起飞,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_________m/s. (3)若航空母舰上的直升机垂直于甲板匀加速飞行到高度为H的天空,如果加速度a和每秒钟的耗油量Q之间的关系是Q=a·α+β(α、β为大于零的常数),应当选择怎样的加速度,才能使这架飞机上升到H高度时的耗油量最低? 例 3.原地跳起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 80m,“竖直高度”h2=0.1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练:从车站开出的汽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 s时,发现一位乘客还没有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从启动到停止运动总共历时20 s,行进了60 m,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 (2)汽车在前12 s运动的加速度; (3)汽车的刹车位移. 例4.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从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 2.参考系(A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路程和位移(A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匀速直线运动(A )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x ?v 均无必然关系。(怎 样理解?)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 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aT x =?要正确理解: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7.1简谐振动

7.1简谐振动 一、简谐运动的定义 1、平衡位置:物体受合力为0的位置 2、回复力F :物体受到的合力,由于其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所以叫回复力 3、简谐运动:回复力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 F k x =- 二、简谐运动的性质 F kx =- ''mx kx =- 取试探解(解微分方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cos()x A t ω?=+ 代回微分方程得: 2m x kx ω-=- 解得: 22T π ω== 对位移函数对时间求导,可得速度和加速度的函数 cos()x A t ω?=+ sin()v A t ωω?=-+ 2cos()a A t ωω?=-+ 由以上三个方程还可推导出: 222()v x A ω += 2a x ω=- 三、简谐运动的几何表述 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一条直径 上的投影所做的运动即为简谐运动。 因此ω叫做振动的角频率或圆频率, ωt +φ为t 时刻质点位置对应的圆心角,也叫 做相位,φ为初始时刻质点位置对应的圆心 角,也叫做初相位。

四、常见的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1)水平弹簧振子 (2)竖直弹簧振子 2、单摆(摆角很小) sin F mg mg θθ=-≈- x l θ≈ 因此: F k x =- 其中: mg k l = 周期为:222T π ω=== 例1、北京和南京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9.801m/s 2和g 2=9.795m/s 2,把在北京走时准确的摆钟拿到南京,它是快了还是慢了?一昼夜差多少秒?怎样调整? 例2、三根长度均为l=2.00m 、质量均匀的直杆,构成一正三角彤框架 ABC .C 点悬挂在一光滑水平转轴上,整个框架可绕转轴转动.杆AB 是一导轨,一电动玩具松鼠可在导轨运动,如图所示.现观察到松鼠正在导轨上运动,而框架却静止不动,试论证松鼠的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对单个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2)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 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如没有内能产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定律既适用于一个物体(实为一个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又适用于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但前提必须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一一物体或物体系; (2)分析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及其初、末状态; (3)分析物理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这些力的做功情况,判断是否满足机械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4)规定参考平面(用转化观点时,可省略这一步); (5)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 (6)解方程,统一单位,进行运算,求出结果。 3.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是力学中的两条重要规律,在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共同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都是从做功和能量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状态的变化。表达这两个规律的方程式都是标量式。 (2)不同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有条件限制,即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而动能定理的成立没有条件限制,它不但允许重力做功还允许其它力做功。 (3)动能定理一般适用于单个物体的情况,用于物体系统的情况在高中阶段非常少见;而机械能守恒定律也适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除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的改变。 [例1]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运动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无动能损失);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与P的距离为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A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碰后在球B摆动过程中悬绳中的最大拉力;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H [例2]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且足够长的水平轻质弹簧,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前必读 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Δv /Δt =(v t -v 0)/Δ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 v =+=20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2.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 一、参考系 课标要求: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 知识梳理: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①凡是被用作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认为是静止的; 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也可以巧妙地选用其它物体做参考系,甚至在分析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为了求解简洁,还需灵活地转换参考系. ③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会有不同结果,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例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看遥天一千河.”这一诗句表明()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 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是运动的 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BC 点评:基础题,考查物体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参考系问题往往和我们的日常思维发生矛盾,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防止思维定势的影响. 【例2】(20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单选I)在行汽车上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这是因为乘客

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所乘坐的汽车 B .地面上的建筑物 C .道路旁的树木 D .路边站着的人 答案:A 点评:基础题,考查物体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 【例3】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某幢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 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答案:BCD 点评:中难题,考查物体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观察者看到的运动都是相对于自己的运动,明确这一点,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例4】如图所示,ab 、cd 两棒的长度均为L=1m ,a 与c 相距s=20m ,现使两棒同时 开始运动,其中ab 自由下落,cd 棒以初速度v=20m/s 竖直上抛,设两棒运动时不 产生相撞问题,问它们从开始相遇到分开要经过多长时间? 解析:以ab 为参考系,认为ab 棒静止不动,则cd 棒相对于ab 棒做速度为v=20m/s 的匀速直线运动.两棒从开始相遇到分开相对位移为2L ,故所经历的时间为:t=2L/v=0.1s . 点评:中难题,考查巧选参考系解题.中学一般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但有时适当选择参考系,能使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更为简便. 专题训练一: b a c d

新版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 目录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 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即弹簧变软;反之.若

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同接触面法线 的夹角≤φ0,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本节主要内容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的性质。在竞赛中以弹力和摩擦力尤为重要,且易出错。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总是随物体运动性质变化而变化。弹力中特别注意轻绳、轻杆及胡克弹力特点;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摩擦角的概念,及由摩擦角表述的物体平衡条件在竞赛中应用很多,充分利用摩擦角及几何知识的关系是处理有摩擦力存在平衡问题的一种典型方法。 【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静止在滑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用一个与水平方 向成θ角度的力F 拉着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θ角为多大时力F 最小? 【例题2】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滑块叠放起来置于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绳和定滑轮相互联接起来.如果所有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每一滑块的质量均为 m ,不计滑轮的摩擦.那么要拉动最上面一块滑块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拉力?如果有n 块这样的滑块叠放起 来,那么要拉动最上面的滑块,至少需多大的拉力? 【例题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小物块P 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 上,用平行于斜面底边的力F=5N 推小物块,使小物块恰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试求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滑 动摩擦因数(g 取10m/s 2 )。 【练习】 1、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 A 、 B 间的滑动 θ F P θ F A B F C N F f m f 0 α φ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习题

9 一、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 (2013·北京海淀区一模)如图所示,空间存在足够大、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电场强度为E ,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从电、磁场中某点P 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粒子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其运动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对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下落的最大高度H ,下面给出了四个表达式,用你已有的知识计算可能会有困难,但你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对下面的四个选项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2mE B 2q B.4mE 2B 2q C.2mB E 2q D.mB 2Eq

2.(2013·江西省高三上学期七校联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环中,套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环,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正交电磁场中,电场强度E=mg/q.当小环从大环顶无初速度下滑时,在滑过多少弧度时所受洛伦兹力最大() A.π/4 B.π/2 C.3π/4 D.π 3.(2013·江苏百校大联考)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设D形盒半径为R,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时,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和交变电流的周期相等 B.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场的电压大小无关 C.只要R足够大,质子的速度可以被加速到任意值 D.不改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交变电流的频率,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 4.(2013·广东汕头一模)如图,一束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通过由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组成的速度选择器,然后粒子通过平板S上的狭缝P,进入另一匀强磁场(B′),最终打在A1A2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所有打在A1A2上的粒子,在磁场B′中运动时间都相同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必修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Δx/Δ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Δv/Δt=(v t-v0/Δ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完整)最全的高一物理必修一复习资料(强力推荐)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 质点(A)(1 )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 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参考系(A)(1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仝.廿W 参考糸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 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 )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 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 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 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图1-1

(4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0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 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 )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 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 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_______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x —t图象和v-t图象(A (1 )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 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 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 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 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V t一"V o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 篇 运动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2篇 运动学 【知识梳理】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遵从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我们一般把质点对地或对地面上静止物体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质点对运动参考照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而运动参照系对地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以速度为例,这三种速度分别称为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则 v 绝对 = v 相对 + v 牵连 或 v 甲对乙 = v 甲对丙 + v 丙对乙 位移、加速度之间也存在类似关系。 三、物系相关速度 正确分析物体(质点)的运动,除可以用运动的合成知识外,还可充分利用物系相关速度之间的关系简捷求解。以下三个结论在实际解题中十分有用。 1.刚性杆、绳上各点在同一时刻具有相同的沿杆、绳的分速度(速度投影定理)。 2.接触物系在接触面法线方向的分速度相同,切向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亦相同。 3.线状交叉物系交叉点的速度,是相交物系双方运动速度沿双方切向分解后,在对方切向运动分速度的矢量和。 四、抛体运动: 1.平抛运动。 2.斜抛运动。 五、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 2.变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的大小在不断改变的圆周运动叫变速圆周运动,它的角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在不断改变,它的加速度为a = a n + a τ,其中a n 为法向加速度,大小为2 n v a r =,方向指向圆心;a τ为切向加速度,大小为0lim t v a t τ?→?=?,方向指向切线方向。 六、一般的曲线运动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为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做圆 周运动的一部分。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可 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处理。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向心加速度为2n v a ρ =,ρ为点所在曲线处的曲率半径。 七、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1.刚体 所谓刚体指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形状等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或组成物体的所有质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刚体的基本运动包括刚体的平动和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刚体的任

最全面届高三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基本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教学内容: 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C 3.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 A 4.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 m1 m2 2 r F = 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7.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GM r GMm mv r GM 2 g' = 2 r r 、 v = 、 、 8.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2 GMm mv 2 r = m ω 2 2 r R = m ( 2π /T ) R GM r gR gR 2 v 变小;当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GM 当 r 增大, =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 g △ t ,△ p = mgt x x 轴上的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 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10.从倾角为 α的斜面上 A 点以速度 1 2 2 gt s = v 0 t ,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 在图上标出从 A 到 B 小球落下的高度 h = 和水平射程 v 0 抛出的小球,落到倾角为 α的斜面上的 B 点,此时速度与斜面成 90°角,求: 11.从 A 点以水平速度 S AB 在图上把小球在 B 点时的速度 v 分解为水平分速度 v 0 和竖直分速度 v y = g t ,可得到几何关系: gt v 0 tg α,求出时间 t ,即可得到解。 1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2 R v 2 13.匀速圆周周期公式: T =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ω = 2π n 转速( n : r/s ) 14 水平弹簧振子为模型:对称性——在空间上以平衡位置为中心。掌握回复力、位移、速度、加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1篇 静力学 【知识梳理】 一、力和力矩 1.力与力系 (1)力: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 (2)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①共点力系 ②平行力系 ③力偶 2.重力和重心 (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物体各部分所受引力的合力) (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地面附近重心与质心重合) 3.力矩 (1)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2)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力矩 ①大小:力矩=力×力臂,M =FL ②方向: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右手握住转动轴,四指指向转动方向,母指指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③矢量表达形式:M r F =? (矢量的叉乘),||||||sin M r F θ=? 。 4.力偶矩 (1)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力。 (2)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二、物体平衡条件 1.共点力系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 合外力为零。 (1)直角坐标下的分量表示 ΣF ix = 0,ΣF iy = 0,ΣF iz = 0 (2)矢量表示 各个力矢量首尾相接必形成封闭折线。 (3)三力平衡特性 ①三力必共面、共点;②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三角形。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1)合外力为零。 (2)合力矩为零。 4.摩擦角及其应用 (1)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f k = μk N(μk-动摩擦因数) ②静摩擦力:f s ≤μs N(μs-静摩擦因数) ③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角:正压力与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之间夹角。 ①滑动摩擦角:tanθk=μ ②最大静摩擦角:tanθsm=μ ③静摩擦角:θs≤θsm (3)自锁现象 三、平衡的种类 1.稳定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稳定平衡。2.不稳定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它的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能在新的位置上再次平衡,这样的平衡叫随遇平衡。 【例题选讲】 1.如图所示,两相同的光滑球分别用等长绳子悬于同一点,此两球同时又支撑着一个等重、等大的光滑球而处于平衡状态,求图中α(悬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与β(球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的关系。 面圆柱体不致分开,则圆弧曲面的半径R最大是多少?(所有摩擦均不计) R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一.平均速度:任意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①t s ??= 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v =20t V V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t V V S t 2 0+=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由A 沿直线运动到B ,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221v v + B .21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2.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21v v + B .21212v v 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3.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km/h B .345km/h C .56km/h D .90km/h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 < V 乙 C .V 甲 > V 乙 D .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确定 二.加速度公式的理解:a=(v t -v 0 )/t 公式中各个部分物理量的理解 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 t >v 0,a 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 t <v 0,a 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