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体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商州区沙河子镇西墹初级中学刘静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新型人才,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场所。体育课对学生道德品质、组织、健康、安全、进取意识、身体行为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重视体育与健康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安全意识健康意识进取意识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秀人才。而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这种优秀的品质,是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来体现出来的。因此,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下面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体育对|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体会。
一、体育课对学生道德品质影响
体育是一种行为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品质,而这些品质和意志,在体育课的时间活动中,比在教室里学习更容易的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它课程更实际。而体育教学是在一种极为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是学生自己品质的真实流露,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达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育课对学生意识的影响
体育课具有课堂环境的特殊性,因此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管理这条主线,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加强文明意识培养、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文明意识教育应是体育课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抓集合训练:在课前、课中、课结束前的集合,对学生进行集会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协调合作观念和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在训练中提要求、定标准往往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饱满的精神面貌。
2、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教学中、通过严格的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立姿、坐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姿态,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明确的健康意识,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近年来,体育教学事故屡见不鲜。是因为体育课本身存在不少的安全因素,在加上学生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容易导致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自己、爱别人、爱器材的“三爱”教育,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有一个较高的认识。通过教育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4、加强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
惯。体育课是身体实践例行课,因学生身体差异的影响,在某些项目上,容易受自己身体限制而无法完成教学动作,而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他们自身的优点,及时的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多开展比赛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得到成功的乐趣。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三、体育课对学生身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学生是一个集体,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相互影响。好的环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集体行为习惯对自身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起到约束、促进、巩固和发展作用,反之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但影响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本身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来加强。
1、严格课堂常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常规制度,并严格要求学生履行。
2、严谨的课堂组织。做好课堂组织,注意突发事件的发生。在课堂进行中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抓住调动学生这条主线,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迅速、整齐、守纪、集体协同动作的习惯,坚决反对组织松散,不服从指挥,拖拖拉拉的现象。
3、发挥集体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围。体育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因而,在体育教学
进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每个成员作用的同时,也要利用良好的集体舆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这种心态,及时启发和教育学生对各种不良倾向和行为做斗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师自身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道德概念的化身,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1、语言引导
学生对教师的想象几乎神圣和完美的,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会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换句话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都处在最苛刻的监督之下。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作为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来引导和教育学生。比如,教师在是使用文明用语时,要发自内心,处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意了自己形象的同时,会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2、行为示范。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教师在自己的行为中要时刻注意。因此,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在孕育着教育。在体育课上,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作为教师就不能穿西服、皮鞋去给学生上课,在给学生做示范动作时,力求做到标准和几乎完美,只有这样在学生练习中,他们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去尽量做到教师的“标准”,只有从
最细微、最贴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感知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产生感染力。
3、善于表扬、不断强化。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质”。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比如,我在上跨栏这节课中,有许多女生,动作要领都掌握了,但是跑到栏前却不敢做动作,只有一个女生勉强做了动作,过了栏。我抓住时机,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同时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勇气,鼓励她们大胆的做动作。后来,所有的女生在她的带动下,很快克服了心理障碍,成功的完成了跨栏任务,可以说这就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总之,在操场上这个特殊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的成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去服务与社会、回报社会。